第一〇七回 犬江親兵衛活捉素藤 裡見禦曹司優還營寨

關燈
他們站起來說:&ldquo大家上!&rdquo于是在四下守衛的力士呐喊着揮動手中的兵刃,向親兵衛撲了過來。

    說時遲那時快,奇怪的是,從親兵衛懷裡發出一道燦爛的閃光,迎面對士兵們射去,大家都被射中了眼睛,一齊大聲慘叫,碗九、本膳、願八、盆作和那些力士們都栽了個筋鬥,有的跌倒被地闆把腰摔傷了,有的頭撞到柱子上,趴在地上一時站立不起來。

    外面的士兵們一見這種奇異的情景,都吓得不敢上前,隻是在吵吵嚷嚷地亂叫。

    好似瘦狗吠韓盧,都在門外待着。

    親兵衛登時厲聲喝道:&ldquo汝等何得如此無禮?蟆田是我軍麾下的城主,想逞虎狼之野心,企圖謀反,今即使被圍城,亦應按軍陣之規,出去迎接國主的使者,可是他恣意妄為,此等無禮豈能容得,天罰就在眼前,還不悔過知罪麼?&rdquo他這樣地責罵,素藤雖甚感震驚,但卻毫不畏懼,瞪着眼睛厲聲道:&ldquo你這猴崽子縱然有幻術,敢與我對刀麼?不要走,看刀!&rdquo他突然起身拔刀便砍,來勢兇猛,想把親兵衛一刀劈作兩段。

    親兵衛不慌不忙地用扇子招架着,突然&ldquo呀!&rdquo的一聲把素藤的刀扣飛,素藤&ldquo哇呀!&rdquo地叫着上前一步想把他扭住,可是卻被親兵衛拉過去抓住脖子扭了好幾轉兒,然後用腳将他踢倒。

    真是無與倫比的膂力,素藤被踩得出不來氣,就如同背上壓了塊千鈞的巨石。

    他吓得面色如土,不住地叫&ldquo饒命&rdquo,但嗓子出不來聲音,像眼看要斷氣了一樣在呻吟。

    這時願八、盆作和本膳、碗九郎以及那些力士們才恢複過知覺來,坐起來定睛看着,可憐的素藤被親兵衛緊緊踏在腳下,眼看就要斷了氣兒,大家吓得&ldquo哎呀!&rdquo亂叫,雖想去救他,但已吃過苦頭,互相推诿,毫無結果,就像田邊的青蛙一樣都在那兒大眼兒瞪小眼兒地看着。

     這時素藤聲音顫抖地喊叫說:&ldquo喂,士兵們,快救救我吧!命比什麼都重要啊。

    為我說說情吧!&rdquo親兵衛聽了&ldquo呵呵&rdquo地笑道:&ldquo膽小鬼手下的兵丁們,想為你們的主子說情求饒,就都在走廊下列隊,聽我傳達神谕。

    如有說半個&lsquo不&rsquo字的,我這一腳就讓素藤沒命。

    還不站起來列隊!&rdquo衆兵丁聽了,因有人質在他手中,也不容思考,一句話也沒說的,都丢下刀倒過矛頭,低首彎腰乖乖地到走廊下去為主子乞求饒命。

    願八、盆作以及碗九、本膳和力士們,再加上外面的士兵擠在一起,就如同白眼鳥一般在那兒排着。

    在此期間,親兵衛拾起身邊力士們丢掉的捕繩,把素藤緊緊捆起來。

    親兵衛把他牽在身旁坐在走廊上,對那些逆賊們說:&ldquo你們這些同惡的壞蛋,事到臨頭知道惜命了。

    汝等該懸崖勒馬,好生冷靜一下,規規矩矩地聽我說。

    這個素藤是近江的山賊,但鳥跖六業因的獨子,原叫但鳥源金太,是個有前科的罪人。

    當年他逃到此地,迷惑愚民,謀取私利,唆使小鞠谷如滿的家臣、兔巷幸彌太遠親,弑了如滿,奪得城池,卻将罪加在遠親身上。

    他的奸計得逞,侵占了夷灊郡。

    當時他的罪惡沒有被揭發,是因為起初他救了不少疫民,據說他有功,便推他為城主。

    我主有齊天的洪福,對他寬宏大度。

    可是他竟忘卻這些,貪得無厭,偷偷召來其舊黨願八和盆作,幫助他虐民,因而更加驕奢淫逸,甚至因非分的婚姻未能如願,便懷恨在心,于是又施展奸計,捉了義通公子,同時并讓麻呂、安西和神餘的舊黨,以及俠客南彌六等,想在富山謀殺老侯爺,已罪大惡極。

    但是昨天那些刺客,已被我在那山上生擒,現關在泷田的監獄。

    我有同因果的盟兄弟七人,每當他們有危難時都無不得到伏姬神女的冥助。

    尤其是我親兵衛仁在四歲那年秋天,蒙受那位神女的保佑,六年生長在富山,今年雖剛剛九歲,但是你們看,某身高如此長大,睿智無比,爾等誰不吃驚?我乃神異莫測、無與倫比的神童,為了結緣,汝等要向我禮拜。

    我之所以知道素藤的出身和奸詐,并隻身來做上使,都是由于神女的教谕。

    昔日唐山的秦甘羅,年僅十二歲的童子便遊說呂不韋出使趙國,立了大功,司馬遷在《史記》中有記載,所以唐山人賦詩或加以引證,極力稱贊。

    然而在皇國有我這個親兵衛仁,其功何次于甘羅?這且不言,我們盟兄弟都各有寶珠。

    珠子上有八行文字,每顆珠子上有一個字。

    我所持的是仁字号寶珠,因此取名叫仁。

    在汝等想殺我時,被靈光擊昏,那就是我的寶珠的靈異,素藤猜是幻術,那是他把寶珠比做了他所喜好的邪術,膚淺的臆斷實在可笑。

    素藤縱然用邪術将公子捉住,使其計謀得逞,而我君以仁義之師,将其擊潰也易如以石擊卵。

    隻因憐憫被驅趕到城内的無辜百姓,不願讓他們與瓦礫俱焚,而采取了最和緩的策略,這并非隻怕傷了公子。

    汝等以愚蠢的本性,妄自尊大,竟污蔑我君無計可施了。

    汝等是否知道報應就在眼前?即使你們想痛改前非,因都是五逆的罪人,也難以饒恕!本當施以刑罰将爾等枭首,可是我遵照神女的教谕,要以德報怨,如不是以曼贊信之仁,則汝等豈能活至如今?首先我要奏請公子,予以慈悲恩免,然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