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回 獻青海波景能自稻村來 冒黑暗夜曼贊信赴館山

關燈
國俠士的杣木樸平之曾孫。

    我父山林房八為雪祖父之污名,而殺身成仁,所以我才不料得到天助神佑。

    世之所謂俠者,必須不為不義,不助邪惡,為善人分憂,善于明辨事理,這才能被世代稱之為義俠。

    我父房八就是如此。

    而且我曾祖父杣木翁和汝之外祖父無垢三,同是金碗氏之舊仆,據說都得到八郎主公所傳授的劍法。

    說起我們的祖先,我是四世的曾孫,汝是三世孫,其所作所為卻有天壤之别。

    譬如那個天津九三四郎,據說是當年與那古七郎一同在主君臨難之際戰死的天津兵内之弟。

    當年與兵内一同戰死的那古之侄犬田小文吾是我的舅父,也是犬士之一。

    因此先人為忠義而死,得失雖無異,但因其子孫的行為不同,所受到的榮辱禍福,竟有如此差距。

    這一點汝要仔細想想才是。

    因此汝等所受的缧绁之辱,皆是咎由自取。

    雖不值得可憐,但想想以往,我亦非沒有空谷跫音之情。

    如果照實供述,今後願做個良民,我願以纖芥之功為汝等請求饒命。

    不要再掩飾自己之過了。

    &rdquo聽他這樣一說,南彌六叩頭道:&ldquo這樣仁義的教導實銘刻難忘,即使死罪難免,也無怨言。

    我雖年已四十,然而尚魯莽無知,心想為外祖父洗刷污名,卻罪上加罪。

    都是自己做錯了。

    &rdquo他不住地低頭認罪。

    親兵衛聽了點頭說:&ldquo這就對了。

    &rdquo然後退到義實身邊奏道:&ldquo他說的話您大概皆已聽到。

    他既招供,其他也就無須再問了。

    &rdquo義實聽了道:&ldquo方才已經說過,将他們帶到泷田下獄,待再詳加審問無誤後,再交安房将軍,一切皆由那裡發落。

    為他們講情,要看那時的機宜。

    &rdquo說着仰面望望天空說:&ldquo想不到問話耽誤了時間,還沒上墳呢。

    快去吧!&rdquo他急忙起身,貝六郎和目從左右走上前來說:&ldquo萌三已為您摘得野花來。

    蜑崎十一郎照文和其他兩三位随從的近侍也都來了,因您正在忙着,便在後邊候旨。

    &rdquo義實聞奏,又坐在石頭上說:&ldquo他們來得正好,快宣他們前來。

    &rdquo目和貝六郎應聲退下。

    不大工夫東峰萌三手裡拿着芥草和桃花走上前來,與照文等一同參見。

    萌三當即奏道:&ldquo遵照您的吩咐摘得野花往回來時,遇到十一郎等正在上山,他們擔心您帶的随從太少,所以便一同前來參見。

    他們已大體上聽到主君的危難,幸而已由神童将賊徒捉住。

    大家都驚喜交加,祝福您洪福齊天。

    &rdquo他如此祝賀後,照文往前奏道:&ldquo方才您不允許臣随從上山,然而萌三又去摘花,一時難以回來,心下更感不安,在那裡再也難以等待,便不顧受您的叱責,同幾個随從前來參見。

    這裡所發生的情況已大體得知:您所遇到的危難,伏姬神女顯靈的奇異,以及大八犬江親兵衛之事的經過和與四郎、音音等一家重生的奇遇,我等聽後都十分驚異。

    這都是主君的洪福,使人感到莫大欣慰。

    &rdquo他們深表祝賀。

    義實含笑點頭道:&ldquo方才雖然将汝等留在山下,而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不招自來,太好了。

    萌三帶一兩個随從,快将這幾個俘虜押下山去,然後帶領留在那裡的士兵,今晚就去泷田,告知有司将他們收監入獄。

    還有目,你帶領音音、曳手、單節和那兩個幼兒力二郎和尺八去大山寺,今晚就住在那裡。

    我也可能到那座寺院去,等待天亮後明日回城。

    親兵衛和與四郎為我做向導;十一郎和貝六郎等也同我上山。

    特别是十一郎,自親兵衛在四歲時的秋天被神仙抱走,一直不知他的生死存亡,十分惦念,不料今天會面,可暢叙多年的衷腸,不也是件奇事麼?&rdquo照文聽了叩頭道:&ldquo如您所說,和漢古今,世間雖并非沒有神童,但像他長得這麼快、這麼高,實是一大奇事,亘古未有,今後世上也是難尋的。

    臣從方才就仔細觀看,他雖然還沒去掉童相,但如果不說,怎麼認得出來?趁此機會可以慢慢叙叙往事,實令人高興。

    還有一件要事忘了啟奏:從稻村的大城次丸主君派苫屋八郎景能送來一匹駿馬,今晨來到泷田城您隐居的館邸,聽說主君今晨已去大山寺參拜,便趕到那裡去以便盡快見到主君。

    可是您已不在那裡。

    聽說您又上山,便跟蹤前來。

    雖已來到山下,但因連臣等都不準跟随上山,便在那裡等待您下山回去時再行參見。

    那駿馬是從青海巷村獻來的,共兩匹,據說一匹牽往館山營寨獻給他父侯,另一匹便獻老侯爺。

    &rdquo義實聽了他的啟奏,含笑道:&ldquo次丸雖尚年幼,但知道孝敬父祖,令人喜歡。

    大概是氏元和清澄們勸他這樣做的吧。

    &rdquo親兵衛聽了上前奏道:&ldquo請将此馬借給小可,這就騎着它去館山,立即将公子救出來。

    &rdquo他很性急,義實回頭看看說:&ldquo你很勇敢,心願可嘉,令人高興。

    但連義成的大軍都難以對付的勁敵,你一個人能成麼?待回城後再作道理。

    且莫如此性急。

    &rdquo義實加以制止,不答應他前去,親兵衛也不好争辯,便答應着退下。

     義實主君這才說道:&ldquo先去上墳。

    &rdquo便拿着手杖站起身來,萌三急忙把花遞給貝六郎。

    當下與四郎走在前邊,親兵衛、照文、貝六郎等跟在左右。

    音音由曳手、單節和兩個孫子陪着,随同目和萌三等其他近侍一起都跪着在目送義實等前去。

    義實急忙回頭看看說:&ldquo萌三等你們要記住,帶領那幾個俘虜回到泷田後,告知有司我今晚住在大山寺。

    本不必再囑咐,夜間要當心,守衛好門戶,不可疏忽大意。

    快快去吧!&rdquo義實如此催促,萌三應諾後又跪了片刻。

    見義實已經走遠,大家一同站起來,萌三帶領其他幾個随從,分别牽着五個俘虜離開。

    音音拾起眉尖刀,帶領兒媳和孫子們,一同跟着目,急忙下山。

     卻說裡見義實沿着山路往山上僅登了二三百米,就遇到一條溪谷。

    這是流往山麓的溪水的源頭,但是連這裡的水都已幹涸,與往日所見大不相同。

    前面就是有伏姬墳墓的岩洞。

    當年丶大法師尚幼,名喚金碗大輔孝德,本想打死八房那隻狗,可是那槍彈卻使伏姬也喪了命。

    他想起這些往事便不免淚灑胸襟。

    舉目遠望,山上雲霞籠罩,山岩上開着鮮紅的杜鵑花,春日遲遲,往日的路标還曆曆在目,真是猶如一場春夢。

    溪水雖已幹涸,但岩壁上的綠苔很厚,不好攀登,親兵衛和照文便拉着義實的手,抓住藤蔓或手攀岩棱艱難地往上登。

    與四郎拄着樸刀走在前面,披荊斬棘,用手推開垂着的樹枝,慢慢領着往前行。

    義實到了那個岩洞先四下看看,在洞門邊有個地爐,上面放着鍋,其他還有碗、食盤、水桶、水杓、研缽、菜刀和打火匣等。

    裡邊雖鋪了幾張草席,但不見被褥。

    義實驚訝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