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良将不征地廣二總 兇賊無心自訴積惡

關燈
極力推辭,未受招聘。

    他們感到留在那裡早晚會被招進城去,所以便與丶大法師告别,立即離開了指月院。

    臣也同他們一齊護送濱路公主悄悄回國。

    行至武藏的四谷原,那個泡雪奈四郎被犬冢信乃所殺,為公主的養父木工作報了仇。

    臣等一同來到墨田河附近,他們說還要找到與他們有共同因果的幾位,原叫犬川額藏的莊助、犬田小文吾、犬飼現八等犬士,那時再與他們同來。

    既是如此推辭,臣便将恩賜的黃金交給信乃和道節,約好了後會有期,便由他們自去。

    還有那個犬山道節有顆忠字的寶珠,他原是煉馬的老臣犬山道策的長子。

    到此臣已經結識了六位犬士,将所帶去的士兵留在石禾二三個,以備有事時調用。

    其餘的人就都擡着公主回來了。

    此外據了解,公主的養父四六城木工作也與犬冢信乃是故交。

    木工作雖被奈四郎殺死,但是聽說已由武田将軍給他立了後,由其親屬之子繼承其家業。

    公主所以能奇迹般地安然無恙,過了這麼許多年,實乃與公主有知遇之緣的木工作的慈善所緻。

    這次回國能使主君高興,是由于得到道節、信乃和丶大法師的幫忙。

    &rdquo對其他事情諸如道節、信乃、莊助、小文吾、現八等五位犬士在荒芽山遇難和姥雪與四郎和音音之事,以及其子十條力二郎與尺八之事,力二郎和尺八之妻曳手與單節之事,都據其所聞,将他們的忠死義殁的經過詳細禀奏,并帶來了公主當初所穿的帶有竹葉和龍膽家徽的衣裳,以及被犬冢信乃所殺的仇人泡雪奈四郎的首級以為證據,請二位主君查驗。

    義實和義成感到十分驚奇,因而更加喜悅。

    公主的母親和同胞兄弟們也高興得無法言喻,于是便相互見了禮。

    濱路雖生長在民間,但舉止不凡,容顔秀麗,不亞于她的許多姐妹,父母特别疼愛,令仆人悉心照料。

    因此對照文嘉獎增祿,那幾個士兵也受到獎賞。

    義成說:&ldquo信乃等六位犬士聚齊後會不招自來的。

    他們沒任職就為我立功盡忠,真是少見的奇士。

    &rdquo言語間表現了思念之情。

    義實想念得更加迫切,恨不得能早一天看到他們。

    因此對從前濱路被老鷹捉去時伺候公主的幾個男女奴仆,有的被打發回家,有的削發出家為公主祈禱冥福,現在也多加賞賜。

    另外為那個四六城木工作,在富山山麓的大山寺舉辦了超度亡魂的法事,并在寺内建了墓碑,捐贈了祠堂費。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非始于今日,但是明君的善政,竟使果報及于白骨。

    這一回所寫的是從第五輯四十回至第七輯七十二回的概要。

    看官雖已知道,但是如今提到安房之事不得不再重複一下。

    因此原來簡略的現在詳細些;原來寫得詳細的就盡量簡略些。

    看官即使知道那些犬士之事,如不讓裡見父子知道,則以後在叙述上也多有不便,所以請諒解作者的用心。

     閑話少叙,卻說翌年〔文明十四年〕冬十二月的某一天,前由蜑崎照文留在甲斐石禾指月院的士兵回來将丶大法師的一封信遞交給照文,并傳達了住在冰垣夏行家的犬冢信乃和犬山道節的口信。

    他打開丶大法師的書信一看,信上先概括介紹了如下的許多情況:犬川莊助日前同犬田小文吾回到了指月院,但是為尋找另一位犬士犬阪毛野胤智的去向,又一同去信濃路了。

    犬飼現八日前同犬村大角禮儀從武藏的穗北來指月院暫住,那個犬村也是有同樣因果的犬士之一。

    信乃和道節被穗北的鄉士冰垣夏行挽留,暫且寓居在那裡。

    還有毛野在石濱報仇,大角在返璧除妖,小文吾在越後攔截兇牛以及賊婦船蟲之事;同時還談及莊助殺了強盜酒颠二等和長尾景春之母箙太夫人與其臣稻戶由充之事;以及小千谷的俠客石龜屋次團太之事等等。

    然後信中接着寫道:&ldquo那個毛野生來得了一顆智字号寶珠。

    大角也有顆禮字号寶珠。

    他們身上都有塊狀似牡丹的痣,八個人都一般無二,隻是痣的部位不同。

    因此與珠數相符,八位犬士已經找齊,隻是其中親兵衛的生死存亡尚且不知,毛野的去向也不清楚。

    雖然有了這位又少那位,但天機已日趨成熟,聚齊之日不會太遠啦。

    貧僧在本院擔任住持之事,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本不想久留在此地。

    故明春便離開本院,去下野州的結城,且在那裡結廬,為先君〔義實之父裡見季基〕以及在嘉吉之役陣亡之士超度,舉辦大頌經的法事。

    法會于同年的四月十五六日圓滿結束,那時犬士們如幸能會齊,我便想同八位犬士同返故裡,煩将此事禀奏二位将軍。

    &rdquo照文看過信非常高興,次日便将此事禀奏義實朝臣,義實聞言大悅,拿起那封書信反複看了半晌,閱畢說道:&ldquo自嘉吉之戰結城陷落先君陣亡以來,至今已有四十二年,我一日也未曾忘懷。

    雖然想在那裡建一座墓碑,但其間有敵地阻隔,人馬不能自由通行,而且對京都将軍也有所顧忌,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