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逞妒忌蟆六求螟蛉 因孝心信乃禊瀑布
關燈
小
中
大
,所以才沒有變成瀑布潭中的塵芥回來了。
看到你這樣命大的兒子,死後也安心了,我是因高興得難以自抑才淚流不止的。
母親想替你死就去祈禱,那是一時糊塗,是不會有靈驗的。
我已再三地後悔不該那樣祈禱。
&rdquo一邊流淚一邊教育兒子。
番作一言未發,仔細地聽着,這時才開口說:&ldquo我的可憐孩子,沒有你的至孝,你母親的困惑怎能解開。
如周公的《金滕》篇,是寫他向神禱告祈求代替成王生病。
這可能是當時的寓言,表示至誠至感之德。
人的壽命長短,人是不得而知的。
如果知道,忠臣、孝子誰還讓君父病死在床上?汝年幼而才智勝過大人,是應該懂得道理的。
我說的要好好記住。
&rdquo這樣地教誨後,又順便向他述說了結城陷落後,祖父匠作殉死盡忠和春王、安王兩親王蒙難的情況。
另外母親手束為乞得一子,由泷川的廟回來親自拜見了神女,并授予珠子沒有拿住,将與四郎帶了回來,自此不久身懷有孕,生了信乃,這天晚間把這些事都說給了他,并加以解釋說:&ldquo吉事有吉兆,兇事有妖孽。
手束在懷孕時定是看到了神仙顯靈。
然而那個神女究竟是辯才天,還是山神?抑或是狐狸之所為卻不得而知。
我認為你是神之所授,但若告訴外人,則會被認為是癡人說夢,反而成為世人的笑柄。
所以盡管認為那是懷了智勇雙全之子的祥兆,卻暗藏在心中,連對你母親都沒有講,自然也沒對你說。
你該懂得這個道理。
&rdquo他這樣親切地進行教導,信乃側着小耳朵聽着,不時深受感動。
手束也暫且忘了病痛,聽得興味很濃。
當下信乃想:&ldquo我母親沒得到神女所授的珠子,隻帶回一隻狗,也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雖安然無恙,母親卻日常多病,終于病笃。
如果是那樣,那麼再找到那顆珠子也許母親的身體會康複,不管怎樣也要得到那顆珠子。
&rdquo于是就更虔誠地向神佛禱告,雖然他心裡抱着希望,但想把那連看都沒看到過的珠子再找回來談何容易。
手束的病日益嚴重,又過了十幾天,已經危在旦夕了。
她有氣無力地留下遺言,于應仁二年十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就安詳地如睡覺一般斷了氣,享年四十三歲。
番作十分悲痛自不待言,信乃呼天喊地,血淚濕透了衣袖,抽泣着打着滾哭,泣不成聲。
鄰裡們都來了,有的勸說和鼓勵信乃,有的幫助番作料理後事。
次日黃昏擡出棺材葬在番作母親墳墓的旁邊。
這一天,信乃也沒換衣裳,用棉花把臉包起來,全身都是女裝打扮給母親送葬,看見的都忍不住笑,從出去到回來無不指指點點地在竊竊私語。
信乃看到這種光景,心想,不管平素怎樣,這些蠢貨在人家痛苦的時候也不該嘲笑取樂,但未露聲色。
在母親七七之後,才對父親講了送葬那天的事情。
他說:&ldquo我是男孩子,為什麼将我當女孩子呢?我不怕人家厭惡,但是連父親都貶低我,心裡非常難過。
如有什麼緣故請您告訴我。
&rdquo信乃面露平素罕見的怒容問。
番作笑着說:&ldquo這無須生氣,就先把這件事告訴你。
你有三個哥哥,都在襁褓中死了。
生了你以後,你媽怕你不好養活,很不放心。
按照習俗,認為把你當作女孩子哺養就平安無事了。
婦女無知,但想解開這個疑慮卻又找不出根據,我也就聽之任之,給你起名叫信乃,是取了如此這般的意思。
雖然默許婦女的忌諱似乎是壞事,但是我能不加考慮就輕易答應嗎?無論古今,男兒未到十五歲好比女子,不剃掉發額,穿長袖衣裳,甚至可以穿紅裹綠的,這就是男扮女裝的根據。
另外,不僅婦女插簪,為了戴住帽子,或将黑漆禮帽的後邊系緊,從前男人也插。
将它看作是醜而加以嘲笑,是因為不知道其中的緣故,這與倏忽二神鑿渾沌氏之竅是一樣的。
人并非總是孩子,你到了十六歲也是個男子漢了。
笑汝者為不知,汝怒之則是不智。
就不必介意了。
&rdquo這一番話立即解開信乃的疑惑,心想,在這一點上也體現了亡母對自己的慈愛,可悲可敬。
于是掩泣退下。
*** (1)鐮倉武士及其夫人們所穿的流行款式。
(2)自平安朝以後,三歲時方留短發并舉行儀式,多在陰曆十一月十五日舉行,曰&ldquo留發&rdquo。
&ldquo系帶&rdquo是小孩開始系腰帶的祝賀儀式,一般男兒從五歲至九歲,女兒在七歲的十一月擇吉日舉行。
至于&ldquo留發&rdquo和&ldquo系帶&rdquo是否可同年進行,不詳。
看到你這樣命大的兒子,死後也安心了,我是因高興得難以自抑才淚流不止的。
母親想替你死就去祈禱,那是一時糊塗,是不會有靈驗的。
我已再三地後悔不該那樣祈禱。
&rdquo一邊流淚一邊教育兒子。
番作一言未發,仔細地聽着,這時才開口說:&ldquo我的可憐孩子,沒有你的至孝,你母親的困惑怎能解開。
如周公的《金滕》篇,是寫他向神禱告祈求代替成王生病。
這可能是當時的寓言,表示至誠至感之德。
人的壽命長短,人是不得而知的。
如果知道,忠臣、孝子誰還讓君父病死在床上?汝年幼而才智勝過大人,是應該懂得道理的。
我說的要好好記住。
&rdquo這樣地教誨後,又順便向他述說了結城陷落後,祖父匠作殉死盡忠和春王、安王兩親王蒙難的情況。
另外母親手束為乞得一子,由泷川的廟回來親自拜見了神女,并授予珠子沒有拿住,将與四郎帶了回來,自此不久身懷有孕,生了信乃,這天晚間把這些事都說給了他,并加以解釋說:&ldquo吉事有吉兆,兇事有妖孽。
手束在懷孕時定是看到了神仙顯靈。
然而那個神女究竟是辯才天,還是山神?抑或是狐狸之所為卻不得而知。
我認為你是神之所授,但若告訴外人,則會被認為是癡人說夢,反而成為世人的笑柄。
所以盡管認為那是懷了智勇雙全之子的祥兆,卻暗藏在心中,連對你母親都沒有講,自然也沒對你說。
你該懂得這個道理。
&rdquo他這樣親切地進行教導,信乃側着小耳朵聽着,不時深受感動。
手束也暫且忘了病痛,聽得興味很濃。
當下信乃想:&ldquo我母親沒得到神女所授的珠子,隻帶回一隻狗,也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雖安然無恙,母親卻日常多病,終于病笃。
如果是那樣,那麼再找到那顆珠子也許母親的身體會康複,不管怎樣也要得到那顆珠子。
&rdquo于是就更虔誠地向神佛禱告,雖然他心裡抱着希望,但想把那連看都沒看到過的珠子再找回來談何容易。
手束的病日益嚴重,又過了十幾天,已經危在旦夕了。
她有氣無力地留下遺言,于應仁二年十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就安詳地如睡覺一般斷了氣,享年四十三歲。
番作十分悲痛自不待言,信乃呼天喊地,血淚濕透了衣袖,抽泣着打着滾哭,泣不成聲。
鄰裡們都來了,有的勸說和鼓勵信乃,有的幫助番作料理後事。
次日黃昏擡出棺材葬在番作母親墳墓的旁邊。
這一天,信乃也沒換衣裳,用棉花把臉包起來,全身都是女裝打扮給母親送葬,看見的都忍不住笑,從出去到回來無不指指點點地在竊竊私語。
信乃看到這種光景,心想,不管平素怎樣,這些蠢貨在人家痛苦的時候也不該嘲笑取樂,但未露聲色。
在母親七七之後,才對父親講了送葬那天的事情。
他說:&ldquo我是男孩子,為什麼将我當女孩子呢?我不怕人家厭惡,但是連父親都貶低我,心裡非常難過。
如有什麼緣故請您告訴我。
&rdquo信乃面露平素罕見的怒容問。
番作笑着說:&ldquo這無須生氣,就先把這件事告訴你。
你有三個哥哥,都在襁褓中死了。
生了你以後,你媽怕你不好養活,很不放心。
按照習俗,認為把你當作女孩子哺養就平安無事了。
婦女無知,但想解開這個疑慮卻又找不出根據,我也就聽之任之,給你起名叫信乃,是取了如此這般的意思。
雖然默許婦女的忌諱似乎是壞事,但是我能不加考慮就輕易答應嗎?無論古今,男兒未到十五歲好比女子,不剃掉發額,穿長袖衣裳,甚至可以穿紅裹綠的,這就是男扮女裝的根據。
另外,不僅婦女插簪,為了戴住帽子,或将黑漆禮帽的後邊系緊,從前男人也插。
将它看作是醜而加以嘲笑,是因為不知道其中的緣故,這與倏忽二神鑿渾沌氏之竅是一樣的。
人并非總是孩子,你到了十六歲也是個男子漢了。
笑汝者為不知,汝怒之則是不智。
就不必介意了。
&rdquo這一番話立即解開信乃的疑惑,心想,在這一點上也體現了亡母對自己的慈愛,可悲可敬。
于是掩泣退下。
*** (1)鐮倉武士及其夫人們所穿的流行款式。
(2)自平安朝以後,三歲時方留短發并舉行儀式,多在陰曆十一月十五日舉行,曰&ldquo留發&rdquo。
&ldquo系帶&rdquo是小孩開始系腰帶的祝賀儀式,一般男兒從五歲至九歲,女兒在七歲的十一月擇吉日舉行。
至于&ldquo留發&rdquo和&ldquo系帶&rdquo是否可同年進行,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