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遺尺素因果自訟 拂雲霧妖孽始休

關燈
起挂在刀把上的念珠,貼在前額上祈禱了一會兒,親手挂在伏姬的衣襟上。

    貞行和孝德從左右将屍體抱起,口中念着役行者的法号,正在一心祈禱之時,伏姬忽地睜開眼睛,長出了一口氣。

    貞行和孝德不勝喜悅。

    貞行說:&ldquo公主!您認得嗎?我是藏人,他是大輔。

    你父親也來了,您感覺怎樣?&rdquo伏姬聽了,環顧左右之後,把被拉着的手掙開,以袖掩面,隻是潸然淚下。

    義實走近身邊,拉着她的袖子說:&ldquo伏姬,你不必這樣羞愧。

    這裡隻有我們主仆三人,随從都在山下呢。

    這次依你母親的請求,為父我親自前來,并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由于神佛的顯聖。

    你和八房之事,看了遺書已經明白。

    金碗大輔從去年就在上總,聽到關于你的傳說,由于年輕人的頭腦簡單,不問青紅皂白就來救你。

    他先我們一步悄悄進山,打倒了八房,子彈打偏也使你受了輕傷。

    八房之死雖很可憐,被大輔打殺,也并非沒有因果緣由,他是我一心想收做女婿的。

    你在遺書中提到神童的話,不是說你可見到父親和丈夫麼?望你回泷田,安慰一下你那病弱的母親,啊?伏姬!&rdquo義實據理勸谕着。

    貞行等也說:&ldquo您當然應回公館,出于一時的考慮,跟八房躲在這座山裡已有年餘,事情已經過去。

    您想從此遁世之念雖深,但也不能改變孝心,就請您回去吧!&rdquo這樣連哄帶勸,伏姬不住擦着湧出的淚水說:&ldquo我若是原來的身子,父親親自來接,怎能違背他的話?我現在已無異于山間之野獸,如中彈身亡,還可贖我非同一般的罪惡,連這點都未能做到,實在可恥。

    我有何顔面回歸故裡去見父母,或在人前抛頭露面?諺語有雲:&lsquo小鳥啼饑,老鳥不離巢;缺個翅膀的殘鳥更受雙親憐愛。

    &rsquo其言不假,家嚴、家慈對我百般疼愛,他們的悲傷猶如寒夜之仙鶴,野火中之野雞為護雛而哀鳴,(5)淚流如雨彙合成苦海,我想從這苦海中脫身,才寫下這封遺書,不知您是怎麼看的?狗已跳出塵世的煩惱而成了菩提之友,因此我并未受玷污,未受侵犯。

    但是不應結子的山苔草也結了子,有還是沒有,我無法肯定。

    另外父親早就想讓大輔做女婿,事到如今才說,豈非又釀成人所不知的錯誤?譬如我和金碗大輔雖說沒有夫妻的緣分,可是背叛了父親心裡已經許婚的丈夫,跟了八房,作為一個婦人也是莫大的不義。

    當然我不知道已有未婚的女婿,我和他都不知道,隻有您一人知道,自然就無須在墳上挂劍(6)了。

    另外,如以八房為夫,大輔則似乎是我的仇人,若八房不是我的丈夫,則大輔亦非我夫。

    我一個人來到人間,再一個人奔赴黃泉,倘若您以過分的慈愛阻止我,對我來說那就未免太悲慘了。

    不勝感激的親恩比山高,比海深,拒絕您的迎接乃是不孝中的大不孝。

    在想念您的日日夜夜,想見到您的尊顔,今天見到也知道了。

    之所以不能回去,是因為此身的罪孽深重,無法排遣,您就放棄這種念頭吧!希望您把情況告訴母親,替我向她謝罪。

    祝願她長壽百歲。

    我這樣可恥的身子既已讓您見到,屍首也就沒有掩蓋的必要了。

    據說孕婦做了新鬼都是浸在血盆之中。

    這既然也是難以逃脫的因果報應,厭惡也無濟于事。

    懷了這沒有父親的怪胎,如不将它剖開看看,那麼我的迷惑和人們的猜疑何時能解?就請看看吧!&rdquo她拔出了肘邊的護身刀,向腹部撲哧刺了進去,向下切開,從那傷口奇怪地閃出一團白氣,裹着挂在脖子上的那串水晶念珠,向天空升起。

    這時,念珠突然斷開,其中一百顆珠子連在一起嘩啦落地,留在空中的八顆珠子,放出燦爛的光輝,在空中飛舞,宛如流星。

    主仆未能制止公主的自殺,都目瞪口呆地不知所措,仰望蒼天,用驚奇的眼光看着說:&ldquo啊呀!啊呀!&rdquo這時飒然吹來一陣山風,八顆珠子放射着靈光,随風失散在八方,隻見東方的山頭升起一輪晚月。

    數年之後,八犬士出世,最後都聚首在裡見家。

    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将是前兆吧! 伏姬忍受着重傷的痛苦,看着飛去的靈光,高興地說:&ldquo我腹中沒有胎兒之類的東西,神佛給我系的腹帶已開,可以稍微釋疑,心裡這才雲開霧散了。

    &rdquo 抛棄塵緣浮世月,速往西天見彌陀。

     吟了這首歌後,口中念着&ldquo南無阿彌陀佛&rdquo,拔出手中刀把上染滿鮮血的刀,突然趴下了。

    她的意志和言辭那麼果敢,絲毫不像女流之輩,臨終之際,着實讓人哀歎。

     *** (1)鶴林是釋迦牟尼涅槃時的沙羅雙樹林的異稱。

    鹫峰是指靈鹫山,釋迦牟尼講《法華經》的地方,這兩句是用以表示向道心之誠。

     (2)佛經語,&ldquo善巧&rdquo是非常巧妙的意思,&ldquo方便&rdquo是佛拯救衆生所使用的方法。

     (3)《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十二品,叙述提婆達多成佛,和八歲龍女成佛之事。

     (4)《萬葉集》卷三《志貴皇子之歌》。

     (5)據說鶴在寒夜會用翅膀蓋在小鶴身上。

    野雞在野火燒了巢穴時,母野雞會奮不顧身地去救小野雞,用以比喻親之愛子。

     (6)墳上挂劍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季劄的典故,用來指心中曾許諾之事,終于履行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