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遺尺素因果自訟 拂雲霧妖孽始休
關燈
小
中
大
魯莽。
讀畢,義實又對孝德說:&ldquo大輔,你明白了嗎?不是為了制止伏姬之死我才悄悄來此。
這次五十子得病,是由于思念伏姬過度,以至病情垂危。
雖然她的請求是有道理的,但我對此無能為力,能否來到富山的深處并無把握。
正在左思右想為難之際,我和藏人都得到神佛顯靈的指教。
因此才把随從們留在山下,隻和貞行一同上山,按照顯靈時的指示,沒直接過河,繞到河的上遊來到這個石室的背後。
在我們将要走近這裡時,聽到槍聲,吃驚地前來一看,伏姬和八房突然被擊倒。
這時有人過河,不問可知,定是伏姬的仇人,想看看光景,就暫時躲在樹下。
豈知這個歹人竟是我多日來心裡挂念的金碗大輔。
見你驚慌失措地想盡辦法使伏姬蘇醒,直至搶救無效而想自殺,說明你并非因有歹意而殺害伏姬,所以才呼喊制止了你。
你不妨想想,如果殺了狗就能搭救伏姬的話,那麼我義實怎能忍受極大恥辱,舍棄了最心愛的女兒而等到今天由你來動手呢?賞罰是施政的關鍵,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雖是戲言,但畢竟終把伏姬許給八房了。
就因為這一句話消滅了強敵,四郡納入義實掌中,八房立了大功。
我不能食言自肥,伏姬也沒有推卻。
她雖跟着狗住在深山,卻幸而沒受玷污,這是由于專心誦經的功力,使八房也進入菩提境界。
伏姬見它沒有淫欲,就憐愛它,憐愛之心日深,就不知不覺地感受其氣,因而就發生了懷孕這件奇事。
現在看她的遺書,其禍之發生,正可領悟因果的道理。
我在該國起義兵讨伐山下定包時,其妻玉梓被俘。
她的陳述似乎有些道理,我說打算赦免她,可是大輔之父八郎孝吉堅決谏诤而砍了她的頭。
大概因此她的冤魂不散,便找我主仆作祟。
初步發現是在金碗孝吉自殺時,覺得朦胧地有個女人的身影遮住我的眼睛。
那個玉梓的怨恨并未就此罷休,而托生為八房這隻狗,帶着伏姬到深山裡躲藏起來,讓父母思念,更沒想到伏姬被八郎之子殺害了。
不僅如此,大輔無罪亡命,又因忠義而獲罪。
這都與因果有關,推其緣故,都是義實一個人的過錯引起的。
天罰讓我把伏姬許配給八房,想幫助不應饒恕的玉梓,都是由于我這張嘴多言所造成的。
衆多過失最後就都像許多水珠彙集在這條溪澗中一樣。
在此觸景傷情的山上來看苦海中的生死,是多麼悲慘啊!因此悲傷是無用的。
神靈也有正有邪,神怒曰罰,鬼怒曰祟。
那個玉梓是冤魂,伏姬之死是她在作祟。
連大輔也逃脫不了,不意得罪是事出有因的,不必怨恨。
&rdquo一面責備自己,一面懇切地教誨。
孝德被他的英明才智所感動,不覺跪着往前湊身說:&ldquo通過您的這番話,足以使我明白父親的自殺和我薄命的因果,但還有疑惑不解之處:八房既已進入菩提境界,自不會有冤魂作祟。
您根據神佛顯靈來找公主,縱然是應得之報,也應靠神佛的法力,讓伏姬今天在此安然無恙,以便使您父女見上面,竟讓您白白上山,這究竟是為何?&rdquo這樣一問,貞行拍着膝蓋從旁說:&ldquo大輔,你說得極是。
今天,久不放晴的河上突然雲斂霧開,不僅是主君,似乎連你也得到了神佛的冥助,但事實并非如此。
這些事我也不大明白。
&rdquo他一本正經地這樣說。
義實點頭道:&ldquo這雖是非神莫辨之事,禍福如同纏在一起的繩索,人命在天。
我如果不到山上來,伏姬就是死了的話,那她就隻能是狗的妻子。
因此伏姬的節操德義和八房的進入菩提境界,父母和世人就都不得而知,所以神佛才指引我們到這裡來。
如果是這樣,能說是白來麼?另外如河霧不開晴,大輔不打死伏姬和八房,他們将一起葬身河底。
即使有遺書也無人知道,一定會說是情死,豈能說不是憾事呢?雖然事到如今已不該再提,但大輔之父有功拒不受賞,反而自殺,實屬可憐。
怎樣提拔其子做東條城主呢?我原想把伏姬許給大輔為妻,正在如此打算之際,大輔出使一去不歸,伏姬伴随八房進了深山,至此,我的宿願成了畫餅,心裡實在是羞愧難當。
這樁婚事雖然明明沒有結成,但我作為伏姬之父已經心許了,所以神童告訴伏姬說,你将見到父親和丈夫,那個丈夫一定指的是你。
大概因此伏姬和八房才讓大輔打死。
神佛告誡衆生之手段,可以說是絕妙之至。
命運果是這樣,還怪誰,恨誰?弦張必弛,物極必反。
從今以後,我家再不會有鬼魂的幹擾,子孫将會日益昌盛。
你們不這樣認為嗎?&rdquo這樣一解釋,貞行和孝德都解開疑團,如春天的冰淩,化作淚水流了下來。
稍過片刻,孝德理好衣襟,正容說道:&ldquo蒙受主公的大恩,十分榮幸,對你心裡暗中許下我們的婚姻,不勝感激。
盡管我事先不知此事,但不能以後讓别人蜚短流長,說我是因有這種心思才救公主的。
請您速将我斬首了吧!&rdquo他毫無顧慮地這樣請求着,義實聽了說:&ldquo那是當然的。
但你仔細看看,伏姬的傷口很淺,說不定還能蘇醒,這就将你處死不為時過早麼?我仔細看過這個念珠,&lsquo如是畜生&rsquo雲雲的字句變了,又顯示出仁義八行,說明還沒失去靈驗。
然而在伏姬倒下時念珠離開了身邊,所以傷勢雖淺也斷氣了。
她年幼時就靠這個念珠而辨别安危,即使壽命已盡,隻要祈禱,也會得到神佛的恩惠,不靈就無法可想了。
何不試試看。
&rdquo于是他拿
讀畢,義實又對孝德說:&ldquo大輔,你明白了嗎?不是為了制止伏姬之死我才悄悄來此。
這次五十子得病,是由于思念伏姬過度,以至病情垂危。
雖然她的請求是有道理的,但我對此無能為力,能否來到富山的深處并無把握。
正在左思右想為難之際,我和藏人都得到神佛顯靈的指教。
因此才把随從們留在山下,隻和貞行一同上山,按照顯靈時的指示,沒直接過河,繞到河的上遊來到這個石室的背後。
在我們将要走近這裡時,聽到槍聲,吃驚地前來一看,伏姬和八房突然被擊倒。
這時有人過河,不問可知,定是伏姬的仇人,想看看光景,就暫時躲在樹下。
豈知這個歹人竟是我多日來心裡挂念的金碗大輔。
見你驚慌失措地想盡辦法使伏姬蘇醒,直至搶救無效而想自殺,說明你并非因有歹意而殺害伏姬,所以才呼喊制止了你。
你不妨想想,如果殺了狗就能搭救伏姬的話,那麼我義實怎能忍受極大恥辱,舍棄了最心愛的女兒而等到今天由你來動手呢?賞罰是施政的關鍵,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雖是戲言,但畢竟終把伏姬許給八房了。
就因為這一句話消滅了強敵,四郡納入義實掌中,八房立了大功。
我不能食言自肥,伏姬也沒有推卻。
她雖跟着狗住在深山,卻幸而沒受玷污,這是由于專心誦經的功力,使八房也進入菩提境界。
伏姬見它沒有淫欲,就憐愛它,憐愛之心日深,就不知不覺地感受其氣,因而就發生了懷孕這件奇事。
現在看她的遺書,其禍之發生,正可領悟因果的道理。
我在該國起義兵讨伐山下定包時,其妻玉梓被俘。
她的陳述似乎有些道理,我說打算赦免她,可是大輔之父八郎孝吉堅決谏诤而砍了她的頭。
大概因此她的冤魂不散,便找我主仆作祟。
初步發現是在金碗孝吉自殺時,覺得朦胧地有個女人的身影遮住我的眼睛。
那個玉梓的怨恨并未就此罷休,而托生為八房這隻狗,帶着伏姬到深山裡躲藏起來,讓父母思念,更沒想到伏姬被八郎之子殺害了。
不僅如此,大輔無罪亡命,又因忠義而獲罪。
這都與因果有關,推其緣故,都是義實一個人的過錯引起的。
天罰讓我把伏姬許配給八房,想幫助不應饒恕的玉梓,都是由于我這張嘴多言所造成的。
衆多過失最後就都像許多水珠彙集在這條溪澗中一樣。
在此觸景傷情的山上來看苦海中的生死,是多麼悲慘啊!因此悲傷是無用的。
神靈也有正有邪,神怒曰罰,鬼怒曰祟。
那個玉梓是冤魂,伏姬之死是她在作祟。
連大輔也逃脫不了,不意得罪是事出有因的,不必怨恨。
&rdquo一面責備自己,一面懇切地教誨。
孝德被他的英明才智所感動,不覺跪着往前湊身說:&ldquo通過您的這番話,足以使我明白父親的自殺和我薄命的因果,但還有疑惑不解之處:八房既已進入菩提境界,自不會有冤魂作祟。
您根據神佛顯靈來找公主,縱然是應得之報,也應靠神佛的法力,讓伏姬今天在此安然無恙,以便使您父女見上面,竟讓您白白上山,這究竟是為何?&rdquo這樣一問,貞行拍着膝蓋從旁說:&ldquo大輔,你說得極是。
今天,久不放晴的河上突然雲斂霧開,不僅是主君,似乎連你也得到了神佛的冥助,但事實并非如此。
這些事我也不大明白。
&rdquo他一本正經地這樣說。
義實點頭道:&ldquo這雖是非神莫辨之事,禍福如同纏在一起的繩索,人命在天。
我如果不到山上來,伏姬就是死了的話,那她就隻能是狗的妻子。
因此伏姬的節操德義和八房的進入菩提境界,父母和世人就都不得而知,所以神佛才指引我們到這裡來。
如果是這樣,能說是白來麼?另外如河霧不開晴,大輔不打死伏姬和八房,他們将一起葬身河底。
即使有遺書也無人知道,一定會說是情死,豈能說不是憾事呢?雖然事到如今已不該再提,但大輔之父有功拒不受賞,反而自殺,實屬可憐。
怎樣提拔其子做東條城主呢?我原想把伏姬許給大輔為妻,正在如此打算之際,大輔出使一去不歸,伏姬伴随八房進了深山,至此,我的宿願成了畫餅,心裡實在是羞愧難當。
這樁婚事雖然明明沒有結成,但我作為伏姬之父已經心許了,所以神童告訴伏姬說,你将見到父親和丈夫,那個丈夫一定指的是你。
大概因此伏姬和八房才讓大輔打死。
神佛告誡衆生之手段,可以說是絕妙之至。
命運果是這樣,還怪誰,恨誰?弦張必弛,物極必反。
從今以後,我家再不會有鬼魂的幹擾,子孫将會日益昌盛。
你們不這樣認為嗎?&rdquo這樣一解釋,貞行和孝德都解開疑團,如春天的冰淩,化作淚水流了下來。
稍過片刻,孝德理好衣襟,正容說道:&ldquo蒙受主公的大恩,十分榮幸,對你心裡暗中許下我們的婚姻,不勝感激。
盡管我事先不知此事,但不能以後讓别人蜚短流長,說我是因有這種心思才救公主的。
請您速将我斬首了吧!&rdquo他毫無顧慮地這樣請求着,義實聽了說:&ldquo那是當然的。
但你仔細看看,伏姬的傷口很淺,說不定還能蘇醒,這就将你處死不為時過早麼?我仔細看過這個念珠,&lsquo如是畜生&rsquo雲雲的字句變了,又顯示出仁義八行,說明還沒失去靈驗。
然而在伏姬倒下時念珠離開了身邊,所以傷勢雖淺也斷氣了。
她年幼時就靠這個念珠而辨别安危,即使壽命已盡,隻要祈禱,也會得到神佛的恩惠,不靈就無法可想了。
何不試試看。
&rdquo于是他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