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破盟誓景連圍兩城 信戲言八房獻首級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安西景連用欺騙的手段留住了金碗大輔,偷偷地部署軍隊快速推進到裡見二城。
一隊二千餘騎由景連親自率領,把泷田城的四門團團圍住,不分晝夜地攻打。
另一隊一千餘騎以蕪戶讷平為大将,圍住堀内貞行駐守的東條城,想一舉攻下兩城。
攻勢甚猛,圍得左三層、右三層的,如同風吹的稻浪和蘆葦,其勢如破竹。
這時,裡見的兩城中軍糧奇缺,百姓疲于荒年之勞役,盡管一再督促守城,卻不願從命,隻是吃驚地觀望。
但為了報答國主之恩,不顧一切舍命殺敵的勇士猛卒卻也不少。
雖然竭力防守,但主客的勢力懸殊,軍糧斷絕,已七天未進食了。
士兵們實在忍受不了,便每夜偷偷越過城牆,尋找被射殺的敵人屍體腰間所帶的軍糧充饑。
或者把軍馬殺了,也有吃死人肉的。
義實十分憂慮,召集杉倉木曾介氏元等和衆士兵說:&ldquo景連是表裡不一的武士,棄義毀約,十分奸詐是衆所周知的,但這并不可怕。
他率兩郡之師攻我兩城,我們也可以二郡之師迎擊。
縱然不能穩操十二分勝券,也可勢均力敵抵抗下去。
但是因我無德,五谷不收,城内倉廪一空,外有敵人大軍兵臨城下,勝負未分已力量殆盡。
即使有一百個樊哙,也不能餓着肚子殺敵。
我義實隻有一個想法,就是犧牲我個人,不忍心看着城中所有的士兵被殺害。
今晚大家都乘着黑夜從西門逃跑,好歹保全性命。
那時我在城裡放火,殺死妻子後,我便自盡。
二郎太郎也要趕快逃走,如此這般。
&rdquo詳細地作了布置。
衆人聽了說:&ldquo雖是命令,但受您之祿方得養活全家老小,豈能臨難便苟且脫逃。
隻圖有口氣夜襲敵營,和強敵拼殺以報恩于黃泉下,除此之外别無所求。
&rdquo異口同聲地這樣回答。
義實雖然再三地耐心勸說,大家怎麼也不願聽從。
這時,義實之子二郎太郎義成已十六歲,在旁邊靜聽着,感到父親的仁愛,士卒的忠誠,争論起來難以休止。
于是他看看父親的神色說:&ldquo我弱齡無知,不應在大人面前陳述己見,請恕我冒昧。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城中雖已糧盡,士卒面臨饑餓,但無人想脫逃而人人想死,與其說是德,莫如說是為了報恩,這不是和之所緻嗎?人之性是善的,即使是進攻的敵軍,也會知曉善惡邪正的。
另外,軍糧雖已斷絕,如每日升起炊煙,敵人就想不到我們已經斷糧,他們懼怕父親的武勇,不敢貿然進攻。
由此可以設想,我們如找個嗓音大的登上城樓,對敵軍宣布景連無道的罪狀,撕毀盟約,恩将仇報,起不義之師等等,士卒們會忽然醒悟感到慚愧,失去攻城的鬥志。
那時從城中出去,敵軍一觸即潰,是定會取勝的。
不知這個意見如何?&rdquo分析得十分清晰合理,大家都甚是欽佩,同意這樣做。
義實心想,無妨一試。
便找出幾個聲音大的來,數說景連的不義,譴責他的罪行。
但是這些天聲音大的人都已經餓得奄奄待斃。
城高壕寬,就是使出全身力量張着嘴、紅着臉,心想責罵,而敵營也聽不到。
最後還是以淚洗面,喘息不已,勞而無功,未能奏效。
為使士卒脫逃,義實繼續殚精竭慮地想辦法,但是無論如何想也沒有可輕易退敵之策。
義實不敢再想下去了,覺得也許不會到那種地步,就信步到園中去徜徉。
愛犬八房看到主人,搖着尾巴走來。
但因長期挨餓,腳步也不斷踉跄,肉陷骨凸,眼塌鼻幹。
義實用右手摸着它的頭說:&ldquo你也餓了吧!為了解救士卒免受饑渴,腦子聚精會神無閑功夫,把你也忘了。
人雖有賢愚之别,但人是萬物之靈,都有智慧,服從教導、遵守法度、知道禮義,所以能禁欲,能控制感情,想到餓死乃是天命和時運,也就不再去想了。
但是畜生沒有智慧,不明教導、不知法度、不曉禮義,也不知道禁欲。
在主人的豢養下度過一生,也不知道為什麼挨餓,為得到吃的就搖尾乞憐,也甚為可憐。
畜生實不知羞恥,雖十分愚蠢,但也并非無過人之處。
譬如狗不忘主人,鼻子靈敏,善于辨别氣味,這是天生的優點,是人所不及的。
因此我想起了古歌中慈鎮和尚的一首歌: 深情關懷人際稀,狗且永不忘主人。
我今問你,汝可知主人對你的十年之恩嗎?汝若記得,就潛入敵營,咬殺敵将安西景連,就把我們城中的将士從死亡中解救出來了。
那樣将是一件奇功,能辦到嗎?&rdquo這樣微笑地問。
八房昂首仔細端詳主人的臉,似乎懂得主人的意思。
義實更感到它怪可憐的,又摸摸頭,撫撫背說:&ldquo你要努力立功!那樣魚肉給你吃個夠。
&rdquo這樣說了,它佯裝不睬,似乎不大理喻的樣子。
義實又接着戲弄它道:&ldquo那麼給你個官做?或是給你塊領地?如果官職或領地都不想要的話,就做我的女婿,把伏姬給你做妻子好嗎?&rdquo這時八房搖搖尾巴,擡起頭來,
一隊二千餘騎由景連親自率領,把泷田城的四門團團圍住,不分晝夜地攻打。
另一隊一千餘騎以蕪戶讷平為大将,圍住堀内貞行駐守的東條城,想一舉攻下兩城。
攻勢甚猛,圍得左三層、右三層的,如同風吹的稻浪和蘆葦,其勢如破竹。
這時,裡見的兩城中軍糧奇缺,百姓疲于荒年之勞役,盡管一再督促守城,卻不願從命,隻是吃驚地觀望。
但為了報答國主之恩,不顧一切舍命殺敵的勇士猛卒卻也不少。
雖然竭力防守,但主客的勢力懸殊,軍糧斷絕,已七天未進食了。
士兵們實在忍受不了,便每夜偷偷越過城牆,尋找被射殺的敵人屍體腰間所帶的軍糧充饑。
或者把軍馬殺了,也有吃死人肉的。
義實十分憂慮,召集杉倉木曾介氏元等和衆士兵說:&ldquo景連是表裡不一的武士,棄義毀約,十分奸詐是衆所周知的,但這并不可怕。
他率兩郡之師攻我兩城,我們也可以二郡之師迎擊。
縱然不能穩操十二分勝券,也可勢均力敵抵抗下去。
但是因我無德,五谷不收,城内倉廪一空,外有敵人大軍兵臨城下,勝負未分已力量殆盡。
即使有一百個樊哙,也不能餓着肚子殺敵。
我義實隻有一個想法,就是犧牲我個人,不忍心看着城中所有的士兵被殺害。
今晚大家都乘着黑夜從西門逃跑,好歹保全性命。
那時我在城裡放火,殺死妻子後,我便自盡。
二郎太郎也要趕快逃走,如此這般。
&rdquo詳細地作了布置。
衆人聽了說:&ldquo雖是命令,但受您之祿方得養活全家老小,豈能臨難便苟且脫逃。
隻圖有口氣夜襲敵營,和強敵拼殺以報恩于黃泉下,除此之外别無所求。
&rdquo異口同聲地這樣回答。
義實雖然再三地耐心勸說,大家怎麼也不願聽從。
這時,義實之子二郎太郎義成已十六歲,在旁邊靜聽着,感到父親的仁愛,士卒的忠誠,争論起來難以休止。
于是他看看父親的神色說:&ldquo我弱齡無知,不應在大人面前陳述己見,請恕我冒昧。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城中雖已糧盡,士卒面臨饑餓,但無人想脫逃而人人想死,與其說是德,莫如說是為了報恩,這不是和之所緻嗎?人之性是善的,即使是進攻的敵軍,也會知曉善惡邪正的。
另外,軍糧雖已斷絕,如每日升起炊煙,敵人就想不到我們已經斷糧,他們懼怕父親的武勇,不敢貿然進攻。
由此可以設想,我們如找個嗓音大的登上城樓,對敵軍宣布景連無道的罪狀,撕毀盟約,恩将仇報,起不義之師等等,士卒們會忽然醒悟感到慚愧,失去攻城的鬥志。
那時從城中出去,敵軍一觸即潰,是定會取勝的。
不知這個意見如何?&rdquo分析得十分清晰合理,大家都甚是欽佩,同意這樣做。
義實心想,無妨一試。
便找出幾個聲音大的來,數說景連的不義,譴責他的罪行。
但是這些天聲音大的人都已經餓得奄奄待斃。
城高壕寬,就是使出全身力量張着嘴、紅着臉,心想責罵,而敵營也聽不到。
最後還是以淚洗面,喘息不已,勞而無功,未能奏效。
為使士卒脫逃,義實繼續殚精竭慮地想辦法,但是無論如何想也沒有可輕易退敵之策。
義實不敢再想下去了,覺得也許不會到那種地步,就信步到園中去徜徉。
愛犬八房看到主人,搖着尾巴走來。
但因長期挨餓,腳步也不斷踉跄,肉陷骨凸,眼塌鼻幹。
義實用右手摸着它的頭說:&ldquo你也餓了吧!為了解救士卒免受饑渴,腦子聚精會神無閑功夫,把你也忘了。
人雖有賢愚之别,但人是萬物之靈,都有智慧,服從教導、遵守法度、知道禮義,所以能禁欲,能控制感情,想到餓死乃是天命和時運,也就不再去想了。
但是畜生沒有智慧,不明教導、不知法度、不曉禮義,也不知道禁欲。
在主人的豢養下度過一生,也不知道為什麼挨餓,為得到吃的就搖尾乞憐,也甚為可憐。
畜生實不知羞恥,雖十分愚蠢,但也并非無過人之處。
譬如狗不忘主人,鼻子靈敏,善于辨别氣味,這是天生的優點,是人所不及的。
因此我想起了古歌中慈鎮和尚的一首歌: 深情關懷人際稀,狗且永不忘主人。
我今問你,汝可知主人對你的十年之恩嗎?汝若記得,就潛入敵營,咬殺敵将安西景連,就把我們城中的将士從死亡中解救出來了。
那樣将是一件奇功,能辦到嗎?&rdquo這樣微笑地問。
八房昂首仔細端詳主人的臉,似乎懂得主人的意思。
義實更感到它怪可憐的,又摸摸頭,撫撫背說:&ldquo你要努力立功!那樣魚肉給你吃個夠。
&rdquo這樣說了,它佯裝不睬,似乎不大理喻的樣子。
義實又接着戲弄它道:&ldquo那麼給你個官做?或是給你塊領地?如果官職或領地都不想要的話,就做我的女婿,把伏姬給你做妻子好嗎?&rdquo這時八房搖搖尾巴,擡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