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關燈
法。

    他歸納為稗史七原則,即:主客、伏線、襯染、照應、反對、省筆、隐微。

    他在《八犬傳》的創作中,着重發揮了隐微的手法。

    隐微就是隐晦,不把作者的真意直接說出來,而讓讀者自己去琢磨、回味;也許讀者一時琢磨不透,那就隻好留待日後去覓知音了。

    在情節的設計上有隐微,在整個作品的寓意上也有隐微,即一個命題,或一個名字,幾乎無不含有隐微。

    如開頭的一段楔子,他說裡見如無口出戲言之禍,怎有滅亡安西、成了安房一國之主的福?将愛女嫁給犬是禍,可是一變而出現了八犬士,成了輔佐裡見的良将,猶如塞翁之失馬。

    他把這個道理稱之為倚伏,即老子所說的:&ldquo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rdquo禍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如事物之表裡。

    他就是根據這個指導思想,對整個結構進行設計的。

    另外在人物的姓名中,也可借以示其将來的禍福。

    這種例子在我國的稗史小說中也是常見的。

    如在《三國志演義》中,鳳雛死在落鳳坡,被認為是犯了名實相副之諱。

    馬琴蹈襲了這個情節,在第二回中設計了光弘在落羽岡(日文中&ldquo落羽&rdquo與&ldquo落馬&rdquo同音)中箭落馬身亡之事。

    他說在《水浒傳》中也有許多這類的隐微之處,然而唐山的文人才子沒有詳細評論這一點,所以未能發現這個隐微的手法。

    如盧俊義最後落水身亡是因俊義這個名字,是将的鳥字旁去掉換成人字旁。

    乃是山雞,因愛自己的影子往往落水被淹死。

    還有他的仆人浪子燕青,在《博物志》中有雲:&ldquo人食燕肉不可入水,會為蛟龍所食。

    &rdquo盧俊義之溺水似乎也與用燕青這個仆人有關。

    這些雖似乎牽強附會,馬琴卻大量運用了這種手法。

    如伏姬這個名字,是因在三伏所生,所以取名伏姬,後來竟成了八房之妻,伏字豈非又意味着&ldquo人犬&rdquo?又如八房這個名字,因它身上長有黑白的八撮斑毛,因而叫八房(房有一撮之意),後來則可理解為一屍飛向八方。

    諸如此類的命名很多,雖近似一種智力遊戲,但是這種别具匠心的創作也為小說增添了新的情趣。

    他把這種手法稱之為名诠自性,即名實相副之意,通過它也可暗示這個人的因果。

     一部作品的寓意也是隐微,他稱之為&ldquo文外之深意&rdquo。

    講究運用隐微手法的馬琴寫了這部巨著,那麼它的寓意是什麼呢?依田學海認為這部小說是寓意尊王斥霸。

    此書一開始,便是消滅了弑君的逆臣山下定包。

    裡見将軍平定一國後首先是施行仁政,然後遣犬江親兵衛仁去京都朝貢勤王。

    擊敗了兩管領之大軍後,又入貢京師表示尊王。

    就連對八犬士的賜姓,都要請示京師照準,這在戰國時期是很少見的,因此得知他的意向是暗示尊崇王室。

    這個推論還缺乏其他足夠的證據。

    而現代的日本學者則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産生于德川幕府十一代将軍的家齊時代,是對該時代腐敗政治的抨擊和諷刺。

    他之所以采取隐微的手法,是因為直接諷刺當代的政治會招緻筆禍。

    所以他便用曆史演義的形式,把時代背景推至室町末期足利将軍的時代,以足利義政影射德川家齊。

    在我國的古代文學中有發憤著書之說,《忠義水浒傳》的李贽序中說,《水浒傳》是發憤之作,施、羅二公身在元而心在宋,雖生在元朝卻實憤宋事,所以破遼和滅方臘都是為了洩憤。

    馬琴深受《水浒傳》的影響,因此認為他似乎也吸取了李贽所說的這種手法。

    德川家齊執政多年,隐退後仍執掌着幕府的實權,是一代驕奢淫逸、為所欲為的将軍。

    其側室有四十餘人,所生子女五十五人,在宮廷裡僅砂糖一天就消費一千多斤,隻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其驕奢的程度了。

    幕府的财政赤字年年超過五十萬兩,全國面臨體制危機。

    在家齊執政的五十年間,發生過許多次百姓暴動,其中在天保年間所發生的大鹽平八郎的暴亂事件是最有代表性的。

    大鹽平八郎是有實踐性的陽明學者,對農民因天保的嚴重災荒和過重的租稅、勞役盤剝等所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

    他主張對農民應該輕租稅、施仁政。

    在他領導下的農民暴亂,是以廢除町奉行(地方一級的政府之長)所代表的由腐敗的官僚所施行的腐敗政治為鬥争目标的,這和晁蓋、宋江等梁山泊首領所打出的&ldquo替天行道&rdquo的旗号頗有相似之處。

    大鹽之亂是執政者腐敗政治的必然結果。

    馬琴說:&ldquo國之将亡必有妖孽&rdquo,所以才出現了妖虎,它是足利氏衰亡的前兆。

    現代的中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