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對抗他人
關燈
小
中
大
馬的恐懼;他可能為了克服自己對蛇的恐懼,故意穿過周知有蛇的沼澤地。
盡管依從型人傾向于讓步,但攻擊型人之所以竭盡所能是為了做一個優秀的鬥士。
在辯論中他思維敏捷,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他不介意展開一場争辯。
當他身處絕境,除了搏鬥别無他選時,他可能就會使出渾身解數。
與依從型人害怕赢得比賽不同的是,他是個輸不起的人,無疑隻想要赢。
依從型人伺機自責,而他伺機責備他人。
但兩種類型的人都不是出于内疚的考慮。
當依從型的人伏法認罪時,他絕不認為自己有罪,而是被逼讓步。
攻擊型人也同樣不認為别人就是錯的,他隻是假設自己是對的,因為他需要這個主觀肯定的基礎,就像軍隊需要一個安全點來發起進攻。
對他來說,在絕對不必要的情況下承認錯誤,如果不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就是懦弱的表現,這是難以饒恕的。
與他必須對抗險惡世界的态度相一緻的是,他形成了一種敏銳的現實主義(諸如此類的)觀念。
他絕不會&ldquo天真&rdquo到疏忽他人任何妨礙他目标的表現,包括野心、貪婪、無知或其他任何表現。
由于處于競争文化中,這類特性就比正直、正派更普遍,他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隻是務實。
當然,其實他和依從型人一樣片面。
他現實主義的另一面就是強調規劃和遠見,就像任何一個優秀戰略家一樣,在每種情境下,他都會小心翼翼地評估自己的勝算、對手的勢力和可能遇到的陷阱。
因為他總是被迫彰顯自己是最強的、最精明的或最受歡迎的,所以他努力開發所必須的效率和智謀。
工作中的熱忱與智慧可能使他成為一個深受敬重的職員,或使他在自己的事業中有所成就。
然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給人兢兢業業的印象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對他來說,工作不過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他并不熱愛他所做的事情,也并不真正享受其中,這與他努力将感覺情緒徹底排除在生活之外是一緻的。
抑制所有感覺情緒具有雙重效應。
一方面,從成功的立場來看,這無疑是一種權宜之舉,因為這樣能使他像一台運轉順暢的機器那樣,不知疲憊地生産産品,而這些産品會帶給他更多的權力與威望,這樣一來,感覺情緒可能幹擾他。
可以想象,感覺情緒可能使他進入一個機會比較少的行業,也可能使他常常在成功路上回避所需的方法技術,還可能慫恿他不去工作,跑去享受自然或藝術,或誘使他陪伴朋友而不應酬那些僅是可利用的人。
另一方面,壓制感覺情緒會造成情感上的貧乏,這會影響他的工作質量,也自然會減損他的創造力。
攻擊類型的人看起來非常肆無忌憚。
他可以彰顯自己的願望,他可以發号施令、發怒、為自己辯解等。
但其實他的抑制并不比依從型人少。
他特定的抑制作用之所以沒有即刻引起我們注意,并不完全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差異。
抑制作用存在于情感領域,圍繞着他在友誼、愛、情感、同情和諒解以及不帶利害關系的享樂方面的能力。
而不帶利害關系的享樂,一定會被他視為浪費時間。
他對自己的感覺就是強大、誠實和務實,如果你從他的角度看的确如此。
根據他的前提,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有嚴格邏輯的,因為對他來說,冷酷無情就是力量,不體貼他人就是誠實,麻木不仁地追求個人目标就是務實。
他對于誠實這一方面的态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精明地揭露當下的虛僞。
諸如對事業的熱忱、慈善心這類東西,他認為純粹是種僞裝,而且他覺得揭露社會意識的種種姿态或基督教美德的真面目也并不是什麼難事。
他的那套價值觀是圍繞着弱肉強食的生活哲學建立起來的。
強權即是公理,掃除慈悲與憐憫。
人人都是披着人皮的狼。
這些價值觀跟納粹分子讓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東西沒多大區别。
攻擊類型的人不接受真正的同情和友誼,也拒絕他們的僞裝、依從和讓步,這是有主觀邏輯在裡面的。
但要是認為他分辨不出差别來,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他遇到一種真正友善又有力量的态度時,他很容易辨别出來并懷揣敬意。
問題是,他覺得在這方面太具鑒别力會違背他的利益。
兩種态度在他看來都是生存之戰中的障礙。
可是,他為何如此暴力地拒絕人類溫柔的情感?他為何看到别人充滿愛意的行為就感到惡心?别人在他覺得不恰當的時刻表現出同情時,他為何如此鄙夷?他
盡管依從型人傾向于讓步,但攻擊型人之所以竭盡所能是為了做一個優秀的鬥士。
在辯論中他思維敏捷,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他不介意展開一場争辯。
當他身處絕境,除了搏鬥别無他選時,他可能就會使出渾身解數。
與依從型人害怕赢得比賽不同的是,他是個輸不起的人,無疑隻想要赢。
依從型人伺機自責,而他伺機責備他人。
但兩種類型的人都不是出于内疚的考慮。
當依從型的人伏法認罪時,他絕不認為自己有罪,而是被逼讓步。
攻擊型人也同樣不認為别人就是錯的,他隻是假設自己是對的,因為他需要這個主觀肯定的基礎,就像軍隊需要一個安全點來發起進攻。
對他來說,在絕對不必要的情況下承認錯誤,如果不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就是懦弱的表現,這是難以饒恕的。
與他必須對抗險惡世界的态度相一緻的是,他形成了一種敏銳的現實主義(諸如此類的)觀念。
他絕不會&ldquo天真&rdquo到疏忽他人任何妨礙他目标的表現,包括野心、貪婪、無知或其他任何表現。
由于處于競争文化中,這類特性就比正直、正派更普遍,他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隻是務實。
當然,其實他和依從型人一樣片面。
他現實主義的另一面就是強調規劃和遠見,就像任何一個優秀戰略家一樣,在每種情境下,他都會小心翼翼地評估自己的勝算、對手的勢力和可能遇到的陷阱。
因為他總是被迫彰顯自己是最強的、最精明的或最受歡迎的,所以他努力開發所必須的效率和智謀。
工作中的熱忱與智慧可能使他成為一個深受敬重的職員,或使他在自己的事業中有所成就。
然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給人兢兢業業的印象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對他來說,工作不過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他并不熱愛他所做的事情,也并不真正享受其中,這與他努力将感覺情緒徹底排除在生活之外是一緻的。
抑制所有感覺情緒具有雙重效應。
一方面,從成功的立場來看,這無疑是一種權宜之舉,因為這樣能使他像一台運轉順暢的機器那樣,不知疲憊地生産産品,而這些産品會帶給他更多的權力與威望,這樣一來,感覺情緒可能幹擾他。
可以想象,感覺情緒可能使他進入一個機會比較少的行業,也可能使他常常在成功路上回避所需的方法技術,還可能慫恿他不去工作,跑去享受自然或藝術,或誘使他陪伴朋友而不應酬那些僅是可利用的人。
另一方面,壓制感覺情緒會造成情感上的貧乏,這會影響他的工作質量,也自然會減損他的創造力。
攻擊類型的人看起來非常肆無忌憚。
他可以彰顯自己的願望,他可以發号施令、發怒、為自己辯解等。
但其實他的抑制并不比依從型人少。
他特定的抑制作用之所以沒有即刻引起我們注意,并不完全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差異。
抑制作用存在于情感領域,圍繞着他在友誼、愛、情感、同情和諒解以及不帶利害關系的享樂方面的能力。
而不帶利害關系的享樂,一定會被他視為浪費時間。
他對自己的感覺就是強大、誠實和務實,如果你從他的角度看的确如此。
根據他的前提,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有嚴格邏輯的,因為對他來說,冷酷無情就是力量,不體貼他人就是誠實,麻木不仁地追求個人目标就是務實。
他對于誠實這一方面的态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精明地揭露當下的虛僞。
諸如對事業的熱忱、慈善心這類東西,他認為純粹是種僞裝,而且他覺得揭露社會意識的種種姿态或基督教美德的真面目也并不是什麼難事。
他的那套價值觀是圍繞着弱肉強食的生活哲學建立起來的。
強權即是公理,掃除慈悲與憐憫。
人人都是披着人皮的狼。
這些價值觀跟納粹分子讓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東西沒多大區别。
攻擊類型的人不接受真正的同情和友誼,也拒絕他們的僞裝、依從和讓步,這是有主觀邏輯在裡面的。
但要是認為他分辨不出差别來,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他遇到一種真正友善又有力量的态度時,他很容易辨别出來并懷揣敬意。
問題是,他覺得在這方面太具鑒别力會違背他的利益。
兩種态度在他看來都是生存之戰中的障礙。
可是,他為何如此暴力地拒絕人類溫柔的情感?他為何看到别人充滿愛意的行為就感到惡心?别人在他覺得不恰當的時刻表現出同情時,他為何如此鄙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