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吉祥薄伽梵說
這個永恒的瑜伽,
我曾告訴毗婆薮,
毗婆薮告訴摩奴,
摩奴告訴甘蔗王。
(1) 注:毗婆薮(Vivasvat)是太陽神。
摩奴(Manu)是毗婆薮的兒子,人類始祖,第一位立法者。
甘蔗王是()摩奴的兒子,太陽世系的第一位國王。
就這樣互相傳授, 王仙們都知道它; 但由于曆時太久, 這個瑜伽又失傳。
(2) 注:&ldquo仙人&rdquo()是對婆羅門聖賢的稱謂,這裡的&ldquo王仙&rdquo()指國王中的聖賢。
你虔誠,是我朋友, 因此今天我告訴你, 這個古老的瑜伽, 這個最高的秘密。
(3) 阿周那說 是你出生在後, 毗婆薮出生在前, 我怎麼能理解, 你先宣講這瑜伽?(4) 注:毗婆薮是古已有之的太陽神,而黑天是阿周那的同代人,因此阿周那這樣提問。
吉祥薄伽梵說 你和我,阿周那啊! 都經曆了許多生, 我知道所有這一切, 而你不知道這一切。
(5) 盡管我不生,自我不變, 盡管我是一切衆生之主, 我依然利用自己的原質, 憑借自己的幻力出生。
(6) 注:&ldquo不生&rdquo(aja)指原本存在,不生不滅。
&ldquo幻力&rdquo(māyā)指神秘的創造力,即利用原質創造一切。
《白騾奧義書》(?vetā?vatara,4.8)中說:&ldquo應知幻力是原初物質,有幻力者是大自在天。
&rdquo 一旦正法衰落, 非法滋生蔓延, 婆羅多後裔啊! 我就創造自己。
(7) 注:&ldquo創造自己&rdquo也就是&ldquo憑借自己的幻力出生&rdquo,即化身下凡。
為了保護善良的人, 為了鏟除邪惡的人, 為了正法得以确立, 我在各個時代降生。
(8) 注:&ldquo時代&rdquo(yuga)是印度古代的神話時間概念:在宇宙從創造到毀滅的一個周期内,人類也處在圓滿時代、三分時代、二分時代和迦利時代的循環往複之中。
這四個時代總共一萬兩千年,其中每個時代的正義依次遞減,也就是從最初的圓滿時代,最終走向黑暗的迦利時代。
按照《摩诃婆羅多》中的描寫,黑天作為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降生在&ldquo迦利時代和二分時代之間&rdquo。
在《摩诃婆羅多》中,還記載有毗濕奴其他多次化身下凡的事迹,如化身為野豬,潛入海底,托出被阿修羅拖進海底的大地;化身為羅摩,消滅十首魔王羅波那,等等。
誰真正理解,阿周那啊! 我的神聖出生和行動, 這樣的人抛棄身體後, 就不再出生,而歸依我。
(9) 注:&ldquo不再出生&rdquo就是擺脫生死輪回,獲得解脫。
摒棄激情、恐懼和憤怒, 沉浸于我,尋求我庇護, 通過智慧苦行獲得淨化, 許多人進入我的存在。
(10) 這樣的人走向我, 我就會接納他們, 阿周那啊!每個地方, 都有人追随我的道路。
(11) 渴望事業有成的人, 在這世上祭祀天神, 因為在這人類世界, 行動迅速産生成果。
(12) 按照性質和行動區别, 我創造了四種種姓; 盡管我是種姓創造者, 我依然不變,不行動。
(13) 注:關于四種種姓的性質和行動,參閱下面第十八章43&mdash45。
一切行動不沾染我, 我也不貪求行動成果, 誰能夠這樣理解我, 他就不會受行動束縛。
(14) 你已知道從前古人 追求解脫,這樣行動, 那麼,像從前古人, 你就這樣行動吧!(15) 什麼是行動和不行動? 甚至智者也感到困惑; 我将告訴你這種行動, 知道後,能擺脫罪惡。
(16) 應該知道什麼是行動, 什麼是錯誤的行動, 還有什麼是不行動, 而難點是行動方式。
(17) 在行動中看到不行動, 在不行動中看到行動, 他便是人中的智者, 無所不為的瑜伽行者。
(18) 注:這裡所謂的&ldquo不行動&rdquo也就是不執著行動成果。
如果從事一切行動, 而擺脫欲望和企圖, 行動經過智火焚燒, 聰明人稱他為智者。
(19) 注:&ldquo智火&rdquo是智慧之火。
智慧即認識最高存在。
行動經過智慧之火焚燒,也就擺脫欲望和企圖,不執著行動成果。
摒棄對成果的執著, 永遠知足,無所依賴, 那麼,即使從事行動, 他也沒有
(1) 注:毗婆薮(Vivasvat)是太陽神。
摩奴(Manu)是毗婆薮的兒子,人類始祖,第一位立法者。
甘蔗王是()摩奴的兒子,太陽世系的第一位國王。
就這樣互相傳授, 王仙們都知道它; 但由于曆時太久, 這個瑜伽又失傳。
(2) 注:&ldquo仙人&rdquo()是對婆羅門聖賢的稱謂,這裡的&ldquo王仙&rdquo()指國王中的聖賢。
你虔誠,是我朋友, 因此今天我告訴你, 這個古老的瑜伽, 這個最高的秘密。
(3) 阿周那說 是你出生在後, 毗婆薮出生在前, 我怎麼能理解, 你先宣講這瑜伽?(4) 注:毗婆薮是古已有之的太陽神,而黑天是阿周那的同代人,因此阿周那這樣提問。
吉祥薄伽梵說 你和我,阿周那啊! 都經曆了許多生, 我知道所有這一切, 而你不知道這一切。
(5) 盡管我不生,自我不變, 盡管我是一切衆生之主, 我依然利用自己的原質, 憑借自己的幻力出生。
(6) 注:&ldquo不生&rdquo(aja)指原本存在,不生不滅。
&ldquo幻力&rdquo(māyā)指神秘的創造力,即利用原質創造一切。
《白騾奧義書》(?vetā?vatara,4.8)中說:&ldquo應知幻力是原初物質,有幻力者是大自在天。
&rdquo 一旦正法衰落, 非法滋生蔓延, 婆羅多後裔啊! 我就創造自己。
(7) 注:&ldquo創造自己&rdquo也就是&ldquo憑借自己的幻力出生&rdquo,即化身下凡。
為了保護善良的人, 為了鏟除邪惡的人, 為了正法得以确立, 我在各個時代降生。
(8) 注:&ldquo時代&rdquo(yuga)是印度古代的神話時間概念:在宇宙從創造到毀滅的一個周期内,人類也處在圓滿時代、三分時代、二分時代和迦利時代的循環往複之中。
這四個時代總共一萬兩千年,其中每個時代的正義依次遞減,也就是從最初的圓滿時代,最終走向黑暗的迦利時代。
按照《摩诃婆羅多》中的描寫,黑天作為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降生在&ldquo迦利時代和二分時代之間&rdquo。
在《摩诃婆羅多》中,還記載有毗濕奴其他多次化身下凡的事迹,如化身為野豬,潛入海底,托出被阿修羅拖進海底的大地;化身為羅摩,消滅十首魔王羅波那,等等。
誰真正理解,阿周那啊! 我的神聖出生和行動, 這樣的人抛棄身體後, 就不再出生,而歸依我。
(9) 注:&ldquo不再出生&rdquo就是擺脫生死輪回,獲得解脫。
摒棄激情、恐懼和憤怒, 沉浸于我,尋求我庇護, 通過智慧苦行獲得淨化, 許多人進入我的存在。
(10) 這樣的人走向我, 我就會接納他們, 阿周那啊!每個地方, 都有人追随我的道路。
(11) 渴望事業有成的人, 在這世上祭祀天神, 因為在這人類世界, 行動迅速産生成果。
(12) 按照性質和行動區别, 我創造了四種種姓; 盡管我是種姓創造者, 我依然不變,不行動。
(13) 注:關于四種種姓的性質和行動,參閱下面第十八章43&mdash45。
一切行動不沾染我, 我也不貪求行動成果, 誰能夠這樣理解我, 他就不會受行動束縛。
(14) 你已知道從前古人 追求解脫,這樣行動, 那麼,像從前古人, 你就這樣行動吧!(15) 什麼是行動和不行動? 甚至智者也感到困惑; 我将告訴你這種行動, 知道後,能擺脫罪惡。
(16) 應該知道什麼是行動, 什麼是錯誤的行動, 還有什麼是不行動, 而難點是行動方式。
(17) 在行動中看到不行動, 在不行動中看到行動, 他便是人中的智者, 無所不為的瑜伽行者。
(18) 注:這裡所謂的&ldquo不行動&rdquo也就是不執著行動成果。
如果從事一切行動, 而擺脫欲望和企圖, 行動經過智火焚燒, 聰明人稱他為智者。
(19) 注:&ldquo智火&rdquo是智慧之火。
智慧即認識最高存在。
行動經過智慧之火焚燒,也就擺脫欲望和企圖,不執著行動成果。
摒棄對成果的執著, 永遠知足,無所依賴, 那麼,即使從事行動, 他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