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阿周那說 既然你認為,黑天啊! 智慧比行動更重要, 那你為什麼要我 從事可怕的行動?(1) 仿佛用複雜的話, 你攪亂我的智慧; 請你明确告訴我, 該走哪條路才對?(2) 吉祥薄伽梵說 我早就說過,在這世上, 有兩種立足的方法, 數論行者的智慧瑜伽, 瑜伽行者的行動瑜伽。

    (3) 即使不參與行動, 并不能擺脫行動, 即使棄絕一切, 也不能獲得成功。

    (4) 因為世上無論哪個人, 甚至沒有一刹那不行動, 由于原質産生的性質, 所有的人都不得不行動。

    (5) 注:原質(即原初物質)含有善性、憂性和暗性。

    這三種性質始終處在運動中。

     控制了那些行動器官, 心中仍留戀感官對象, 這種思想愚癡的人, 他們被稱作僞善者。

    (6) 注:感官分為五種感覺器官(&ldquo五知根&rdquo)和五種行動器官(&ldquo五作根&rdquo)。

    前者為眼、耳、鼻、舌和身,後者為口、手、腳、肛門和生殖器。

    僞善者勉強控制行動器官,不從事行動,但心中留戀感官對象。

     用思想控制住感官, 憑借那些行動器官, 從事行動而不執著, 這樣的人是佼佼者。

    (7) 注:佼佼者從事行動,但不迷戀感官對象,不執著行動成果。

     從事必要的行動吧! 行動總比不行動好; 如果你拒絕行動, 恐怕生命都難維持。

    (8) 除了為祭祀而行動, 整個世界受行動束縛; 擺脫執著,阿周那啊! 你就為祭祀而行動吧!(9) 注:祭祀(yajña)指崇拜和供奉天神。

    這裡是指崇拜黑天(即至高之神毗濕奴)。

    為黑天而行動,将行動作為對黑天的奉獻,不執著行動成果,就不會受行動束縛。

     在古代,生主創造衆生, 同時也創造祭祀,說道: &ldquo通過它,生育繁衍, 讓它成為你們的如意牛!(10) 注:生主(Prajāpati)是創造主。

    如意牛(Kāmadhuk)是古時候天神和阿修羅一起攪乳海攪出來的珍寶之一,它能滿足人的任何願望。

     &ldquo你們通過它撫養衆神, 也就讓衆神撫養你們, 就這樣,互相撫養, 你們将達到至高幸福。

    (11) &ldquo衆神受到祭祀供養, 也會賜予你們享受; 誰享受賜予不回報, 這樣的人無異于竊賊。

    &rdquo(12) 吃祭祀剩下的食物, 善人擺脫一切罪過; 隻為自己準備食物, 惡人吃下的是罪過。

    (13) 注:善人首先用食物祭祀天神,然後吃祭祀剩下的食物。

     衆生産生靠食物, 食物産生靠雨水, 雨水産生靠祭祀, 祭祀産生靠行動。

    (14) 注:要舉行祭祀,自然離不開行動。

    在吠陀文獻中,&ldquo行動&rdquo(karma)一詞常常特指祭祀活動。

     要知道行動源自梵, 而梵産生于不滅, 因此,梵遍及一切, 永遠存在祭祀中。

    (15) 惡人不願意跟随 這樣轉動的車輪, 他們迷戀感官, 徒然活在世上。

    (16) 注:以上10&m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