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入戰鬥吧!(30) 如果誰能始終如一, 遵循我的這個教導, 懷抱信仰,毫無怨言, 就能擺脫行動束縛。

    (31) 昧于一切知識的人, 貶損我的這個教導, 拒絕遵循,你要知道, 這些無知者遭到毀滅。

    (32) 甚至富有知識的人, 也按照自己原質行動, 一切衆生趨向原質, 強行壓制有什麼用?(33) 感官的好惡愛憎, 全都依附感官對象, 不要受這兩者控制, 因為它們是攔路石。

    (34) 自己的職責即使不完美, 也勝似圓滿執行他人職責; 死于自己的職責遠為更好, 執行他人的職責有危險。

    (35) 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種姓或社會職責,不能僭越或替代。

     阿周那說 黑天啊!是什麼, 造成一個人犯罪? 他仿佛不是自願, 而是被迫犯罪。

    (36) 吉祥薄伽梵說 這個欲望,這個憤怒, 它的來源就是憂性, 極其貪婪,極其邪惡, 要知道敵人在這裡。

    (37) 注:憂性,參閱第二章第45頌注。

    有些抄本在這頌後面增加有五頌: 阿周那說 它怎麼樣産生? 它怎麼樣發展? 它的性質和行為, 黑天啊,請告訴我。

     吉祥薄伽梵說 它很微妙,仿佛快樂, 坐着站着迷惑人; 它和感官,阿周那啊! 是人的最大敵人。

     由欲望和憤怒構成, 粗暴可怕,抑止喜悅, 自私自利,自高自大, 作惡之人難以超越。

     它遏制人的喜悅, 而給人帶來悲傷; 它不斷地迷惑人, 不斷地制造恐怖。

     邪惡卑劣,愛鑽空子, 它産生于憂性, 本質愚癡,阿周那啊! 它是人的禍患。

     猶如煙霧籠罩火焰, 猶如灰塵蒙住鏡子, 猶如子宮隐藏胎兒, 智慧這樣被它蒙蔽。

    (38) 欲望形同烈火, 從來難以滿足, 智者永恒之敵, 是它蒙蔽智慧。

    (39) 感官、思想和知覺, 是它的立足之處; 它就是利用這些, 蒙蔽智慧,迷惑靈魂。

    (40) 它毀滅智慧和知識, 因此,婆羅多雄牛啊! 你首先要控制感官, 殺死這個罪魁禍首。

    (41) 人們說感官重要, 思想比感官更重要, 智慧比思想更重要, 而它比智慧更重要。

    (42) 注:這頌與《伽陀奧義書》(1.3.10)相似: 感官對象高于感官, 思想高于感官對象, 智慧高于思想,然而, 偉大的自我高于智慧。

     由此也可見,這頌中的&ldquo它&rdquo指&ldquo自我&rdquo。

     知道它比智慧更重要, 那就靠自我加強自我, 大臂者啊,殺死欲望, 這個難以制服的敵人!(43) 注:本章章名為《行動瑜伽》(Karmayoga)。

    黑天向阿周那指明世界的維持和人的生存都離不開行動;教導阿周那要摒棄自私,滅除欲望,專注自我,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從事行動而不執著成果,把行動作為對至高存在的奉獻。

     以上是吉祥的《摩诃婆羅多》中 《毗濕摩篇》第二十五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