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兩者的看法都不對, 它既不殺,也不被殺。

     它從不生下,也從不死去, 也不過去存在,今後不存在, 它不生,永恒,持久,古老, 身體被殺時,它也不被殺。

    (20) 注:這頌與《伽陀奧義書》(1.2.18)相似: 這位智者不生,也不死, 不來自哪兒,不變成什麼, 不生,永恒,持久,古老, 身體被殺時,他也不被殺。

     這裡所說的&ldquo這位智者&rdquo指&ldquo自我&rdquo(&ldquo靈魂&rdquo)。

     如果知道,它不滅, 永恒,不生,不變,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 殺什麼或教人殺什麼?(21) 正如抛棄一些破衣裳, 換上另一些新衣裳, 靈魂抛棄死亡的身體, 進入另外新生的身體。

    (22) 刀劈不開它, 火燒不着它, 水澆不濕它, 風吹不幹它。

    (23) 劈它不開,燒它不着, 澆它不濕,吹它不幹, 永恒,穩固,不動, 無處不在,永遠如此。

    (24) 它被說成不可顯現, 不可思議,不可變異; 既然知道它是這樣, 你就不必為它憂傷。

    (25) 即使你仍然認為 它常生或者常死, 那麼,你也不應該 為它憂傷,大臂者!(26) 生者必定死去, 死者必定再生, 對不可避免的事, 你不應該憂傷。

    (27) 萬物開始不顯現, 中間階段顯現, 到末了又不顯現, 何必為之憂傷?(28) 有人看它如同奇迹, 有人說它如同奇迹, 有人聽它如同奇迹, 而聽了也無人理解。

    (29) 注:這頌與《伽陀奧義書》(1.2.7)相似: 許多人甚至不能聽到他, 而即使聽到,也不知道他; 聽到而善于說出者是奇迹, 知道而善于教誨者是奇迹。

     居于一切身體内, 靈魂永遠不可殺, 因此,你不應該 為一切衆生憂傷。

    (30) 注:以上11&mdash30,黑天以靈魂不滅勸慰阿周那不必憂傷。

     即使考慮自己的正法, 你也不應該猶疑動搖, 因為對于刹帝利武士, 有什麼勝過合法戰鬥?(31) 注:阿周那屬于刹帝利種姓,因此,這裡所謂&ldquo自己的正法&rdquo指刹帝利的正法或職責。

     有福的刹帝利武士, 才能參加這樣的戰争, 阿周那啊!仿佛蓦然 走近敞開的天國大門。

    (32) 這場合法的戰鬥, 如果你不投身其中, 抛棄了職責和名譽, 你就會犯下罪過。

    (33) 你将在衆生嘴上, 永遠留下壞名聲; 對于受尊敬的人, 壞名聲不如死亡。

    (34) 勇士們會這樣想, 你膽怯,逃避戰鬥; 他們過去尊重你, 今後就會蔑視你。

    (35) 敵人也就會嘲諷你, 說許多不該說的話; 他們貶損你的能力, 有什麼比這更痛苦?(36) 或者戰死升入天國, 或者戰勝享受大地, 阿周那啊!站起來, 下定決心,投入戰鬥!(37) 苦樂、得失和成敗, 對它們一視同仁; 你就投入戰鬥吧! 這樣才不犯罪過。

    (38) 注:以上31&mdash38,黑天以刹帝利武士的職責勉勵阿周那投入戰鬥。

     以上講了數論智慧, 現在請聽瑜伽智慧, 你掌握了這種智慧, 将擺脫行動的束縛。

    (39) 注:這裡所說的數論()不同于後來的古典數論哲學體系,可以稱作史詩數論或早期數論。

    它使用的一些術語與古典數論相同,但不像古典數論那樣系統,在一些基本觀念上也有差異。

     古典數論認為有兩種永恒的實在。

    一種是不變的、永恒的自我。

    有多種多樣的自我,每一種自我都是獨立的實體,即原人(),也就是精神。

    另一種永恒的實在是原質(,即原初物質,或譯自性)。

    原質處于未顯狀态。

    但它具有善、憂和暗三種性質。

    這三種性質出現不平衡,原質發生變化,首先出現覺或大,然後依次出現我慢、心根、五知根、五作根、五種精細成分和五種粗大成分。

    因此,原質是運動的,而原人是不運動的。

    痛苦産生于混淆這兩者,解脫産生于分清這兩者,也就是認識到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