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亭其人及其他
關燈
小
中
大
很疲勞,這樣我晚上也許就能睡好覺了。
&ldquo就這樣!就這樣!&rdquo我拼命鼓勵着自己,開始起草名為《廈門采訪手劄》的遊記。
我是以一種可以說自暴自棄的筆調胡亂地寫《廈門采訪手劄》的。
由于回憶中的過去總是美麗而愉快的,再者所寫的又是我所喜愛的異鄉,所以可以說,我達到了忘卻&ldquo今日&rdquo的目的。
但是,在這些回憶的間隙裡,在我文思阻澀之時,&ldquo過去的日子&rdquo就會結束,我的思緒就會不知何時、不知因何契機而迅速從旅行的事情跑到了&ldquo今日&rdquo的事情上。
&mdash&mdash盡管那使我煩惱不堪的事發生在旅行結束後不久,和旅行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
我一心想忘掉現實,因此不顧文章的前後狀況,隻管往前寫,就如同被驅趕着一般孜孜不倦地、拼命地往前寫。
我又拜托别人故意頻頻催稿,用這種方法使寫好的東西從我這兒不斷地被拿走&mdash&mdash這樣的話,心腸軟弱的我,為不使讨稿者空手而歸,就隻有拼命努力寫作了。
同時,我做事雖愛憑一時的興緻,但又過于認真拘束,喜歡再回頭看看先前寫好的部分。
因此,為了防止自己因厭煩先前胡寫之處而中途停止,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寫好的原稿不在身邊。
天哪!我一邊用了這麼多方法,一邊自暴自棄地寫着&hellip&hellip 我不知道所謂的記憶,到底殘存在人們的心靈或腦海的哪一部分,但現在它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mdash&mdash我就在這神奇的力量的作用下,從不久前的事物開始,以自己喜歡的種種事物的喚起順序為次第,把它們雜亂地寫了出來。
就這樣,我一邊趕着《廈門采訪手劄》的稿子,一邊掙紮于進展不快的困境中。
當這種感覺在我自己的心靈及腦海的各個角落漫遊彷徨的時候,一天晚上,我想起了自己曾經遇見過的一個人。
起初我隻是不經意地記起了他,而後我卻想稍寫一下其人其事了。
這個人的名字,是朱雨亭。
那是在我從廈門出發,想前往當地内亂的中心漳州考察的時候的事。
原先的向導因故與我分别,因此去漳州時,我将沒有向導陪同。
後來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同伴,這是在出發的前一天才定下來的。
就在同一天,在廈門熱情關照過我的周先生遞給我一張名片,并對我說: &ldquo我向你介紹他吧。
這位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人,是漳州中學的老師。
兩三年前來的漳州,精通當地的地理、曆史及現在各方面的情況。
他是個認真的新思想家,而且對日本也很有興趣。
我對他提起過你,他也非常高興與你結識。
今天他來廈門,明早和你乘同一隻小蒸汽船回漳州。
明天你肯定能在船上碰見他。
我已跟他說好了,大概他會先認出你來,和你打招呼。
他叫朱雨亭。
&rdquo周先生指了指名片上寫着的&ldquo朱雨亭先生&rdquo幾個字,又接着道,&ldquo他是英語老師,因此盡管不會貴國語言,但一定可以用英語和你交談。
&rdquo周先生自己也是用英語和我交談的。
我覺得這很順利,因為那天我雖然已經約了兩位同伴,但他們也是第一次去漳州,且我感到他們無論從哪方面而言,都不像是善解人意之人。
他倆都是台灣人,所以會些日語,這就是唯一的可取之處吧。
但那日語也着實說得令人心裡着急,也許還不如我的英語會話能力有用呢,從此也可想見其日語的糟糕程度。
第二天,我登上了逆流而上、去漳州的小蒸汽船。
船上擠滿了人,使人覺得十分危險。
出發時間比我們預計的晚了半個多小時。
在船開之前,我一直在想:朱雨亭會在哪裡呢?但是,我在這一大群人中,根本不可能認出他,因而隻有寄望朱雨亭早些認出我這個全船唯一的日本人了。
我邊這麼想,邊像替自己做廣告一樣,不時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四周張望。
随後,我又告訴了兩位同伴自己在找人,我想隻要他們稍稍顯得友好一點兒,我就請他們在人群中喊一聲:&ldquo朱雨亭在不在?&rdquo但是這兩個小學老師可能認為那樣做不雅,并且本身也不願意那樣做吧。
&ldquo在這樣擁擠的人群中找不到吧。
&rdquo他們咕哝着,又繼續聊自己的話題了。
這時我甚至想,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語言&mdash&mdash日語的話,我就自己起身大叫:&ldquo請問朱雨亭先生是哪一位?&rdquo我心裡是如此依靠朱雨亭,可是始終沒有任何人向我打招呼。
于是我想:朱雨亭也許今天沒上這船,那麼隻好到漳州後去他的中學看看再說吧。
于是,我便不再找了。
那天,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其他地方,我都沒被朱雨亭認出來,我也沒能認出他。
到了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去中學找朱雨亭,但因正值暑假,他沒去學校。
我又想去他家,可聽說他家在城外相當遠的地方,于是我隻好死心了。
可是又想起周先生說過朱雨亭也想見見我、了解日本的情況,所以我就在學校裡留下了當日自己的住址和名片,請别人在朱雨亭萬一來校之時轉告一聲。
從中學回來,我與兩位同伴懷着不浪費這短暫逗留的一點點時間的想法,由另外一個居住在當地的台灣人的兒子領着,去看了街市的古城門、新建的市場和公園等地。
這個男孩年紀不大,但眼珠靈活,顯得十分聰明伶俐。
他的态度要比我那兩位同伴幹脆許多,但他和我之間毫無能夠溝通的語言。
當他站在什麼東西面前,抑或是指着遠處的什麼詳細說明之後,我的同伴們隻替我譯了少量而且不得要領的内容。
那男孩在一旁以一種好奇的眼光看着這一切,又注視着我的眼睛,似乎在說:&ldquo我說得那麼清晰明了,你都懂了嗎?&rdquo我雖然很喜歡男孩的導遊,但為不能與他直接對話而心裡着急,又為同伴的過于遲鈍而生氣。
所以,我一心隻願次日能由朱雨亭先生來做向導。
但是次日仍不見朱雨亭先生。
于是我們這一日仍由男孩領着,幾乎轉遍了可看
&ldquo就這樣!就這樣!&rdquo我拼命鼓勵着自己,開始起草名為《廈門采訪手劄》的遊記。
我是以一種可以說自暴自棄的筆調胡亂地寫《廈門采訪手劄》的。
由于回憶中的過去總是美麗而愉快的,再者所寫的又是我所喜愛的異鄉,所以可以說,我達到了忘卻&ldquo今日&rdquo的目的。
但是,在這些回憶的間隙裡,在我文思阻澀之時,&ldquo過去的日子&rdquo就會結束,我的思緒就會不知何時、不知因何契機而迅速從旅行的事情跑到了&ldquo今日&rdquo的事情上。
&mdash&mdash盡管那使我煩惱不堪的事發生在旅行結束後不久,和旅行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
我一心想忘掉現實,因此不顧文章的前後狀況,隻管往前寫,就如同被驅趕着一般孜孜不倦地、拼命地往前寫。
我又拜托别人故意頻頻催稿,用這種方法使寫好的東西從我這兒不斷地被拿走&mdash&mdash這樣的話,心腸軟弱的我,為不使讨稿者空手而歸,就隻有拼命努力寫作了。
同時,我做事雖愛憑一時的興緻,但又過于認真拘束,喜歡再回頭看看先前寫好的部分。
因此,為了防止自己因厭煩先前胡寫之處而中途停止,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寫好的原稿不在身邊。
天哪!我一邊用了這麼多方法,一邊自暴自棄地寫着&hellip&hellip 我不知道所謂的記憶,到底殘存在人們的心靈或腦海的哪一部分,但現在它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mdash&mdash我就在這神奇的力量的作用下,從不久前的事物開始,以自己喜歡的種種事物的喚起順序為次第,把它們雜亂地寫了出來。
就這樣,我一邊趕着《廈門采訪手劄》的稿子,一邊掙紮于進展不快的困境中。
當這種感覺在我自己的心靈及腦海的各個角落漫遊彷徨的時候,一天晚上,我想起了自己曾經遇見過的一個人。
起初我隻是不經意地記起了他,而後我卻想稍寫一下其人其事了。
這個人的名字,是朱雨亭。
那是在我從廈門出發,想前往當地内亂的中心漳州考察的時候的事。
原先的向導因故與我分别,因此去漳州時,我将沒有向導陪同。
後來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同伴,這是在出發的前一天才定下來的。
就在同一天,在廈門熱情關照過我的周先生遞給我一張名片,并對我說: &ldquo我向你介紹他吧。
這位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人,是漳州中學的老師。
兩三年前來的漳州,精通當地的地理、曆史及現在各方面的情況。
他是個認真的新思想家,而且對日本也很有興趣。
我對他提起過你,他也非常高興與你結識。
今天他來廈門,明早和你乘同一隻小蒸汽船回漳州。
明天你肯定能在船上碰見他。
我已跟他說好了,大概他會先認出你來,和你打招呼。
他叫朱雨亭。
&rdquo周先生指了指名片上寫着的&ldquo朱雨亭先生&rdquo幾個字,又接着道,&ldquo他是英語老師,因此盡管不會貴國語言,但一定可以用英語和你交談。
&rdquo周先生自己也是用英語和我交談的。
我覺得這很順利,因為那天我雖然已經約了兩位同伴,但他們也是第一次去漳州,且我感到他們無論從哪方面而言,都不像是善解人意之人。
他倆都是台灣人,所以會些日語,這就是唯一的可取之處吧。
但那日語也着實說得令人心裡着急,也許還不如我的英語會話能力有用呢,從此也可想見其日語的糟糕程度。
第二天,我登上了逆流而上、去漳州的小蒸汽船。
船上擠滿了人,使人覺得十分危險。
出發時間比我們預計的晚了半個多小時。
在船開之前,我一直在想:朱雨亭會在哪裡呢?但是,我在這一大群人中,根本不可能認出他,因而隻有寄望朱雨亭早些認出我這個全船唯一的日本人了。
我邊這麼想,邊像替自己做廣告一樣,不時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四周張望。
随後,我又告訴了兩位同伴自己在找人,我想隻要他們稍稍顯得友好一點兒,我就請他們在人群中喊一聲:&ldquo朱雨亭在不在?&rdquo但是這兩個小學老師可能認為那樣做不雅,并且本身也不願意那樣做吧。
&ldquo在這樣擁擠的人群中找不到吧。
&rdquo他們咕哝着,又繼續聊自己的話題了。
這時我甚至想,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語言&mdash&mdash日語的話,我就自己起身大叫:&ldquo請問朱雨亭先生是哪一位?&rdquo我心裡是如此依靠朱雨亭,可是始終沒有任何人向我打招呼。
于是我想:朱雨亭也許今天沒上這船,那麼隻好到漳州後去他的中學看看再說吧。
于是,我便不再找了。
那天,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其他地方,我都沒被朱雨亭認出來,我也沒能認出他。
到了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去中學找朱雨亭,但因正值暑假,他沒去學校。
我又想去他家,可聽說他家在城外相當遠的地方,于是我隻好死心了。
可是又想起周先生說過朱雨亭也想見見我、了解日本的情況,所以我就在學校裡留下了當日自己的住址和名片,請别人在朱雨亭萬一來校之時轉告一聲。
從中學回來,我與兩位同伴懷着不浪費這短暫逗留的一點點時間的想法,由另外一個居住在當地的台灣人的兒子領着,去看了街市的古城門、新建的市場和公園等地。
這個男孩年紀不大,但眼珠靈活,顯得十分聰明伶俐。
他的态度要比我那兩位同伴幹脆許多,但他和我之間毫無能夠溝通的語言。
當他站在什麼東西面前,抑或是指着遠處的什麼詳細說明之後,我的同伴們隻替我譯了少量而且不得要領的内容。
那男孩在一旁以一種好奇的眼光看着這一切,又注視着我的眼睛,似乎在說:&ldquo我說得那麼清晰明了,你都懂了嗎?&rdquo我雖然很喜歡男孩的導遊,但為不能與他直接對話而心裡着急,又為同伴的過于遲鈍而生氣。
所以,我一心隻願次日能由朱雨亭先生來做向導。
但是次日仍不見朱雨亭先生。
于是我們這一日仍由男孩領着,幾乎轉遍了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