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月明
關燈
小
中
大
夜晚不聽音樂的話,以後就絕不會有聽音樂的夜晚了&hellip&hellip
在世上絕無僅有的鹭江黃昏、惠斯勒筆下的小舟中,對于我的這個提議,小鄭當然同意了。
然後他說,若要看歌妓,不如幹脆邀上林正熊做伴,反正林正熊每晚必去寮仔後的花街的。
于是,他讓船家把船停在鼓浪嶼的離林正熊家較近的碼頭。
船家向我們索要兩元銀元作為這一日去集美的往返船費,但小鄭隻給了他一元五十錢。
船家又說了些什麼,于是小鄭又加了十錢,随後就下了船。
月光與夜色混為一體,使得我們在地上搖曳的影子十分暗淡。
我們決定先上坡去林正熊家。
林正熊是位二十一二歲的年輕人,四五天前的晚上,在新高銀行廈門分行行長林木土為我舉行的晚餐會上,他也是應邀前來的客人之一。
當時的介紹是&ldquo著名的漳州軍參謀長林季商的長子&rdquo。
據說他父親林季商本是台灣人,屬于台灣第一大名門,由于對日本政府統治不滿,他不顧任何勸阻,固執地說:&ldquo我終究是劣等之人,所以希望成為&lsquo劣等國家&rsquo清的國民。
&rdquo遂提出還籍申請,後來終于到了廈門。
林正熊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像他那豪爽的父親,他甚至有些女孩子氣,見人時會有些害羞。
但是畢竟出身名門,人品優雅。
林木土家的晚餐會結束之後,他邀了三四個人去廈門玩,小鄭也去了。
當時我也被邀請了,但那天晚上我想與林木土一起在他家的陽台上享受涼爽的夏夜,所以沒去。
半夜回來的小鄭第二天早上告訴我,當晚林正熊逛了六處歌妓院,大概花了一百多元。
小鄭就是在那天晚上看見了這個叫&ldquo小富貴&rdquo的美麗妓女。
從那天起,他就一直勸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個絕色的女子。
上了坡,左面不遠處,是一道很長的磚砌圍牆。
裡面樹木繁盛,一隻狗聽見我們在牆外走動的聲音,就向我們兇猛地咆哮起來。
我們在外面沿着圍牆走,它在牆内聽着我們的腳步聲,不斷地叫喚。
小鄭說道:&ldquo這就是林季商的住宅。
&rdquo 這個狗聲狂吠不停的林家大宅的圍牆十分長,我們繞着它轉了一圈後,來到了大門口。
那隻狗也跟到了大門口,它仍在叫着。
因是夜晚,飾有蔓藤花樣的鐵門&mdash&mdash無論是大門還是側門,都緊鎖着。
小鄭大聲叫門後,門衛從門房中走了出來。
随即他又進去了,是去通報小鄭的話。
小鄭看着門房的背影說:&ldquo他是這一帶有名的拳擊手。
&rdquo林家的管理措施非常嚴格&mdash&mdash這一帶誘拐兒童、攔路搶劫的事時有發生,而警力又十分薄弱;特别是四年前,就在林家附近的林蔭道上發生過殺人事件。
因此,像林季商這樣經濟富裕、地位特殊的人家,這樣的管理措施當然是必要的。
剛所說的拳擊手不一會兒就出來了,他一邊呵斥仍在咆哮的狗,一邊開了大門讓我們進去,那隻狗稍稍嗅了嗅我們的腳邊。
我們來到一個約有二十張榻榻米大小的客廳,一個年輕人出來和小鄭交談了幾句就又進了内室。
他是林正熊的弟弟,說是哥哥正在吃飯,因此請我們稍等片刻。
屋内有許多美術品,但看來此間的主人好像不太精于此道,居然陳列着兩三個像西餐館的裝飾品一樣、算不上美術品的俗豔的花瓶,不過這些東西也許不是主人而是兒子們的。
小屏風是由紅土與白土煉成石紋類物質再凝固而制成的,倘若這是條紋大理石,且它的天然紋理類似飲水之虎,或奔走之鹿,或流動之雲的話,那麼它一定會被當作自然珍品而備受注目。
可它絕非天然,隻不過是人工特制的而已。
現在漳州附近,就有許多這樣制成的硯台。
我曾聽說有人以三十錢左右買來,想作為特産帶回日本,可在海關通關時被定價為三十多元。
所以,我覺得這屏風也沒什麼稀奇的。
還有一隻青瓷大花瓶,我不太了解它作為古董的價值,但它形狀古樸,插上牡丹花的話一定十分漂亮。
牆壁上有兩幅左右相對的不大的山水畫,嵌在烏木邊的玻璃畫框中。
我想在這樣的屋子裡,如此布置南畫,似乎有點兒不和諧。
看看畫上的秋天山水之景,原來出自名古屋的南畫家石川柳城之筆。
柳城翁與家父也是老相識,彼此還通過信。
原先,日本占領台灣的時候,他曾做過台灣的官吏,也就是那時與這家主人相識相交的吧。
我正在沉思之際,林正熊來了,還有一人也一塊兒出來了,據說是林正熊的朋友。
他臉色發紅,似乎剛喝過酒,給人的印象好像是林正熊的酒肉朋友,每晚約林正熊出去花天酒地一番。
他臉紅通通的,拿着小牙簽剔牙的樣子,怎麼看都像個粗俗的浪蕩子。
在一旁的林正熊,穿戴與上次頗有不同。
上次我見到他時,他穿着剛做好但卻不太合身的西服,相貌顯得不很出衆。
可現在身穿淡藍色衣衫,身材高挑,面容蒼白消瘦,神情有些漠然,令人不禁感到确實是位高雅的中國貴公子。
與其說我想看林季商的這個不肖子,不如說我對這位名門美少年的遊玩的樣子更感興趣。
小鄭向林正熊低語了幾句,他笑着進了另一間房間。
這時他弟弟進來了,他交給那朋友兩張唱片。
弟弟約十七歲,很有些男子氣概。
兄弟倆一點也不像,不知是否因為哥哥像母親而弟弟像父親?那
然後他說,若要看歌妓,不如幹脆邀上林正熊做伴,反正林正熊每晚必去寮仔後的花街的。
于是,他讓船家把船停在鼓浪嶼的離林正熊家較近的碼頭。
船家向我們索要兩元銀元作為這一日去集美的往返船費,但小鄭隻給了他一元五十錢。
船家又說了些什麼,于是小鄭又加了十錢,随後就下了船。
月光與夜色混為一體,使得我們在地上搖曳的影子十分暗淡。
我們決定先上坡去林正熊家。
林正熊是位二十一二歲的年輕人,四五天前的晚上,在新高銀行廈門分行行長林木土為我舉行的晚餐會上,他也是應邀前來的客人之一。
當時的介紹是&ldquo著名的漳州軍參謀長林季商的長子&rdquo。
據說他父親林季商本是台灣人,屬于台灣第一大名門,由于對日本政府統治不滿,他不顧任何勸阻,固執地說:&ldquo我終究是劣等之人,所以希望成為&lsquo劣等國家&rsquo清的國民。
&rdquo遂提出還籍申請,後來終于到了廈門。
林正熊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像他那豪爽的父親,他甚至有些女孩子氣,見人時會有些害羞。
但是畢竟出身名門,人品優雅。
林木土家的晚餐會結束之後,他邀了三四個人去廈門玩,小鄭也去了。
當時我也被邀請了,但那天晚上我想與林木土一起在他家的陽台上享受涼爽的夏夜,所以沒去。
半夜回來的小鄭第二天早上告訴我,當晚林正熊逛了六處歌妓院,大概花了一百多元。
小鄭就是在那天晚上看見了這個叫&ldquo小富貴&rdquo的美麗妓女。
從那天起,他就一直勸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個絕色的女子。
上了坡,左面不遠處,是一道很長的磚砌圍牆。
裡面樹木繁盛,一隻狗聽見我們在牆外走動的聲音,就向我們兇猛地咆哮起來。
我們在外面沿着圍牆走,它在牆内聽着我們的腳步聲,不斷地叫喚。
小鄭說道:&ldquo這就是林季商的住宅。
&rdquo 這個狗聲狂吠不停的林家大宅的圍牆十分長,我們繞着它轉了一圈後,來到了大門口。
那隻狗也跟到了大門口,它仍在叫着。
因是夜晚,飾有蔓藤花樣的鐵門&mdash&mdash無論是大門還是側門,都緊鎖着。
小鄭大聲叫門後,門衛從門房中走了出來。
随即他又進去了,是去通報小鄭的話。
小鄭看着門房的背影說:&ldquo他是這一帶有名的拳擊手。
&rdquo林家的管理措施非常嚴格&mdash&mdash這一帶誘拐兒童、攔路搶劫的事時有發生,而警力又十分薄弱;特别是四年前,就在林家附近的林蔭道上發生過殺人事件。
因此,像林季商這樣經濟富裕、地位特殊的人家,這樣的管理措施當然是必要的。
剛所說的拳擊手不一會兒就出來了,他一邊呵斥仍在咆哮的狗,一邊開了大門讓我們進去,那隻狗稍稍嗅了嗅我們的腳邊。
我們來到一個約有二十張榻榻米大小的客廳,一個年輕人出來和小鄭交談了幾句就又進了内室。
他是林正熊的弟弟,說是哥哥正在吃飯,因此請我們稍等片刻。
屋内有許多美術品,但看來此間的主人好像不太精于此道,居然陳列着兩三個像西餐館的裝飾品一樣、算不上美術品的俗豔的花瓶,不過這些東西也許不是主人而是兒子們的。
小屏風是由紅土與白土煉成石紋類物質再凝固而制成的,倘若這是條紋大理石,且它的天然紋理類似飲水之虎,或奔走之鹿,或流動之雲的話,那麼它一定會被當作自然珍品而備受注目。
可它絕非天然,隻不過是人工特制的而已。
現在漳州附近,就有許多這樣制成的硯台。
我曾聽說有人以三十錢左右買來,想作為特産帶回日本,可在海關通關時被定價為三十多元。
所以,我覺得這屏風也沒什麼稀奇的。
還有一隻青瓷大花瓶,我不太了解它作為古董的價值,但它形狀古樸,插上牡丹花的話一定十分漂亮。
牆壁上有兩幅左右相對的不大的山水畫,嵌在烏木邊的玻璃畫框中。
我想在這樣的屋子裡,如此布置南畫,似乎有點兒不和諧。
看看畫上的秋天山水之景,原來出自名古屋的南畫家石川柳城之筆。
柳城翁與家父也是老相識,彼此還通過信。
原先,日本占領台灣的時候,他曾做過台灣的官吏,也就是那時與這家主人相識相交的吧。
我正在沉思之際,林正熊來了,還有一人也一塊兒出來了,據說是林正熊的朋友。
他臉色發紅,似乎剛喝過酒,給人的印象好像是林正熊的酒肉朋友,每晚約林正熊出去花天酒地一番。
他臉紅通通的,拿着小牙簽剔牙的樣子,怎麼看都像個粗俗的浪蕩子。
在一旁的林正熊,穿戴與上次頗有不同。
上次我見到他時,他穿着剛做好但卻不太合身的西服,相貌顯得不很出衆。
可現在身穿淡藍色衣衫,身材高挑,面容蒼白消瘦,神情有些漠然,令人不禁感到确實是位高雅的中國貴公子。
與其說我想看林季商的這個不肖子,不如說我對這位名門美少年的遊玩的樣子更感興趣。
小鄭向林正熊低語了幾句,他笑着進了另一間房間。
這時他弟弟進來了,他交給那朋友兩張唱片。
弟弟約十七歲,很有些男子氣概。
兄弟倆一點也不像,不知是否因為哥哥像母親而弟弟像父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