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月明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離開集美學校,踏上了歸途。
不久,就到了船家等候的沙灘。
這一帶都被紅色粉末染紅了,看樣子可能是集美學校校舍的紅磚是在這裡卸貨的緣故。
我們叫醒了因久等不至而在艙内打盹的船家,他指了指水邊,一臉的不高興,大概是因為本想趁退潮的水勢回去,可是現在海水已大半退完了。
他像是報複似的,說由于逆風,所以撤下了船篷。
好在太陽漸西,水上的陽光已經不太厲害了。
我們的小船戗風而行,于近岸的群山,穿行在它們的水中倒影之上。
盡管時間花得長了一些,但我絲毫不覺得無聊。
非但不無聊,我還要感謝那天的逆風,是它使我們的小船速度變慢,讓我欣賞到了鹭江的黃昏。
那天,鹭江的黃昏實在是美得令人如癡如醉。
自那以後,我完全相信了鹭江風光居中國沿海地區之首,甚至西湖也不及它的說法(盡管我不了解西湖和其他地方)。
就我自己而言,那日的黃昏,是我生平所見最合我性情的自然風光,并且以後再也沒見過可與之媲美的了。
水程過半,漸漸可以望見一些小島了,夕陽就在我們眼前不慌不忙地、一點一點地向西沉。
西面的群山上,淡淡的晚霞正緩緩消失,宛若輕煙的飛逝。
連綿不斷的群山,還有那錯落有緻、高低起伏的鹭江江岸,在落日的光輝裡投下了自己濃濃的倩影,不久便層層疊上濃淡各異的紫、藍、绛青、黃、赤和一些難以形容的色彩。
而且,随着日腳的靜靜移動,它仿佛帶着一種慵懶又任性的情緒,捉摸不定地不斷變幻着。
小船前方,平靜的水面上流光溢彩,宛如溶入了金子一般。
當水上的金色變成紅色的時候,由山腳開始,群山一點點地轉為灰色,再逐漸暗淡下去。
雖然太陽已經落下去了,但餘晖将天空染成了茜紅色&mdash&mdash宛如彩虹之中的紅色,它不久也淡了下去。
不知是大氣的什麼原理,餘晖從日落處的山頂上一線劃向遙遠的東面,就像一條紅色的銀河。
我順勢向東望,想尋找餘晖的盡頭,不意卻望見了在低低的山頂上方僅幾寸處的一輪幽淡的滿月。
它圓圓地飄浮在空中,仿佛最終克服了害羞之情似的,一分一分地增加白色&mdash&mdash現在還稱不上光,隻是白色。
在這無光的月下,離小船不遠的山腳處的退潮地帶,伫立着一隻白鹭。
夜幕将近,這隻高高的、頗具神韻的大鳥顯得愈發地白了。
這時的大自然,恰似印度藝術家泰戈爾之筆。
白鹭悄然立了一會兒,随後在尚可看得見的、黑濕的江灘上啄了一下,就輕輕巧巧地飛起來了,從我們小船的上方&mdash&mdash我們甚至能感覺到它翅膀的振動&mdash&mdash一掠而過,筆直地消失在天空中。
灘上隻有一種叫作加靛的黑黝黝的灌木。
不知是否因為這一帶曾是牡蛎養殖地,此地排放着無數細長的砌石,有某種廢墟似的荒涼。
月亮的白色靜靜地化成了光線。
&ldquo啊,快看!&rdquo 小鄭指着船前方大叫。
隻見在微明的水面上,有一個約兩米長的黑色物體,形狀就像漂浮的小舟的底。
它浮了又沉,沉了又浮&hellip&hellip三度沉浮後就不見了蹤影。
&ldquo你看見了嗎?&rdquo &ldquo看見了。
那是什麼?&rdquo &ldquo是神魚&hellip&hellip白鳄!&rdquo小鄭邊在我的記事本上大大地寫着,一邊說道:&ldquo白鳄一般長約十尺以上,鹭江各處都能見到。
若有船靠近,它就立刻潛入水中,自古以來從未襲擊過船隻,所以人們稱其為神魚,以表達感謝與尊敬之情。
&rdquo 這種說明暫放一邊,還是先安靜地欣賞四周景緻才最為要緊。
月亮的光彩越來越強,宛如珍珠之光。
月光首先浮現在遠處西岸微暗的山影的漣漪之上,這時,我的心就像那伴着月光散發幽香的夜來香的花朵,被夜月及夜月統治下的四周的風景俘虜了。
水上的夜色更深了,在一片幽暗之中,一切都顯得哀婉典雅,再加上剛才孤立的白鹭與古怪的神魚,更增添了一分凄迷與奇異&mdash&mdash正是阿爾貝·薩曼的詩的世界。
而且,阿爾貝·薩曼的詩也罷、亨利·德·雷尼耶(1)的小說也罷,在情趣與變化上又如何能與大自然&mdash&mdash今日這令人無限遐想的鹭江黃昏&mdash&mdash相提并論呢! 遠方漸漸出現了灰色的廈門街市的一角,然而那裡亮着的街燈在尚未完全黑下來的空氣中顯得虛幻而朦胧&mdash&mdash這是特納(2)的構圖。
從西岸的山背後現出的月光,現在更亮了,好像厚實的銀箔。
西面駛來了一隻舢闆船,遠遠地從我們的船前經過,向廈門的碼頭馳去。
我們的船家也收了風帆,劃起槳來。
超過幾隻帆船以後,廈門街市的燈光已開始在水面上閃爍,月光已準備全面撤退了。
&ldquo小鄭!&rdquo我在惠斯勒(3)描繪的小船中快活地說道:&ldquo在今晚剩下的時間裡,去看看那個歌妓吧!就是你幾天前看過的那個,你回來後說你還是第一次看到那麼美的少女。
對了,叫小富貴!她歌唱得不錯吧?&rdquo不論小鄭是否明白,但我知道在這樣的
不久,就到了船家等候的沙灘。
這一帶都被紅色粉末染紅了,看樣子可能是集美學校校舍的紅磚是在這裡卸貨的緣故。
我們叫醒了因久等不至而在艙内打盹的船家,他指了指水邊,一臉的不高興,大概是因為本想趁退潮的水勢回去,可是現在海水已大半退完了。
他像是報複似的,說由于逆風,所以撤下了船篷。
好在太陽漸西,水上的陽光已經不太厲害了。
我們的小船戗風而行,于近岸的群山,穿行在它們的水中倒影之上。
盡管時間花得長了一些,但我絲毫不覺得無聊。
非但不無聊,我還要感謝那天的逆風,是它使我們的小船速度變慢,讓我欣賞到了鹭江的黃昏。
那天,鹭江的黃昏實在是美得令人如癡如醉。
自那以後,我完全相信了鹭江風光居中國沿海地區之首,甚至西湖也不及它的說法(盡管我不了解西湖和其他地方)。
就我自己而言,那日的黃昏,是我生平所見最合我性情的自然風光,并且以後再也沒見過可與之媲美的了。
水程過半,漸漸可以望見一些小島了,夕陽就在我們眼前不慌不忙地、一點一點地向西沉。
西面的群山上,淡淡的晚霞正緩緩消失,宛若輕煙的飛逝。
連綿不斷的群山,還有那錯落有緻、高低起伏的鹭江江岸,在落日的光輝裡投下了自己濃濃的倩影,不久便層層疊上濃淡各異的紫、藍、绛青、黃、赤和一些難以形容的色彩。
而且,随着日腳的靜靜移動,它仿佛帶着一種慵懶又任性的情緒,捉摸不定地不斷變幻着。
小船前方,平靜的水面上流光溢彩,宛如溶入了金子一般。
當水上的金色變成紅色的時候,由山腳開始,群山一點點地轉為灰色,再逐漸暗淡下去。
雖然太陽已經落下去了,但餘晖将天空染成了茜紅色&mdash&mdash宛如彩虹之中的紅色,它不久也淡了下去。
不知是大氣的什麼原理,餘晖從日落處的山頂上一線劃向遙遠的東面,就像一條紅色的銀河。
我順勢向東望,想尋找餘晖的盡頭,不意卻望見了在低低的山頂上方僅幾寸處的一輪幽淡的滿月。
它圓圓地飄浮在空中,仿佛最終克服了害羞之情似的,一分一分地增加白色&mdash&mdash現在還稱不上光,隻是白色。
在這無光的月下,離小船不遠的山腳處的退潮地帶,伫立着一隻白鹭。
夜幕将近,這隻高高的、頗具神韻的大鳥顯得愈發地白了。
這時的大自然,恰似印度藝術家泰戈爾之筆。
白鹭悄然立了一會兒,随後在尚可看得見的、黑濕的江灘上啄了一下,就輕輕巧巧地飛起來了,從我們小船的上方&mdash&mdash我們甚至能感覺到它翅膀的振動&mdash&mdash一掠而過,筆直地消失在天空中。
灘上隻有一種叫作加靛的黑黝黝的灌木。
不知是否因為這一帶曾是牡蛎養殖地,此地排放着無數細長的砌石,有某種廢墟似的荒涼。
月亮的白色靜靜地化成了光線。
&ldquo啊,快看!&rdquo 小鄭指着船前方大叫。
隻見在微明的水面上,有一個約兩米長的黑色物體,形狀就像漂浮的小舟的底。
它浮了又沉,沉了又浮&hellip&hellip三度沉浮後就不見了蹤影。
&ldquo你看見了嗎?&rdquo &ldquo看見了。
那是什麼?&rdquo &ldquo是神魚&hellip&hellip白鳄!&rdquo小鄭邊在我的記事本上大大地寫着,一邊說道:&ldquo白鳄一般長約十尺以上,鹭江各處都能見到。
若有船靠近,它就立刻潛入水中,自古以來從未襲擊過船隻,所以人們稱其為神魚,以表達感謝與尊敬之情。
&rdquo 這種說明暫放一邊,還是先安靜地欣賞四周景緻才最為要緊。
月亮的光彩越來越強,宛如珍珠之光。
月光首先浮現在遠處西岸微暗的山影的漣漪之上,這時,我的心就像那伴着月光散發幽香的夜來香的花朵,被夜月及夜月統治下的四周的風景俘虜了。
水上的夜色更深了,在一片幽暗之中,一切都顯得哀婉典雅,再加上剛才孤立的白鹭與古怪的神魚,更增添了一分凄迷與奇異&mdash&mdash正是阿爾貝·薩曼的詩的世界。
而且,阿爾貝·薩曼的詩也罷、亨利·德·雷尼耶(1)的小說也罷,在情趣與變化上又如何能與大自然&mdash&mdash今日這令人無限遐想的鹭江黃昏&mdash&mdash相提并論呢! 遠方漸漸出現了灰色的廈門街市的一角,然而那裡亮着的街燈在尚未完全黑下來的空氣中顯得虛幻而朦胧&mdash&mdash這是特納(2)的構圖。
從西岸的山背後現出的月光,現在更亮了,好像厚實的銀箔。
西面駛來了一隻舢闆船,遠遠地從我們的船前經過,向廈門的碼頭馳去。
我們的船家也收了風帆,劃起槳來。
超過幾隻帆船以後,廈門街市的燈光已開始在水面上閃爍,月光已準備全面撤退了。
&ldquo小鄭!&rdquo我在惠斯勒(3)描繪的小船中快活地說道:&ldquo在今晚剩下的時間裡,去看看那個歌妓吧!就是你幾天前看過的那個,你回來後說你還是第一次看到那麼美的少女。
對了,叫小富貴!她歌唱得不錯吧?&rdquo不論小鄭是否明白,但我知道在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