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學校

關燈
趣,但卻覺得看看也無妨;何況集美正好在水對面不遠處,權當坐船一日遊吧。

     飄揚着中華民國五色國旗的軍艦上,軍号一直在響着。

    我們的小船,就從它的身邊駛過,向集美方向而去。

     &ldquo再過三個鐘頭,正午之前就能到集美了。

    &hellip&hellip因為廈門風氣不好,教育小孩一定要在鄉下,所以學校就建在了集美。

    &hellip&hellip因此,學校有兩艘大船,每周六下午,學生經常由老師領着,乘船來廈門。

    &hellip&hellip那學校的老師中有兩三個人還是我中學時的同學呢。

    &hellip&hellip&rdquo導遊小鄭在篷船上不停地向我介紹着。

    然後,他又指着西面雲霧缭繞的群山的方向,接着道:&ldquo去年春天,那裡總打仗。

    從廈門、鼓浪嶼也常常可以看到炮火,有時甚至是士兵。

    &hellip&hellip那座島叫寶珠嶼,因為它像珠子一樣圓。

    &hellip&hellip快看!那個小島上有一座塔。

    從鼓浪嶼也可以看見一個有塔的山,那是南太武山。

    它頂上有一個神奇之處,是一塊巨大而平坦的岩石,雷陣雨總也不會落在那岩石上。

    我也去看過,偶爾也碰上下雨之時,那岩石果真神奇,周圍全淋雨了,可岩石就是沒濕。

    并不是上面樹木茂密或有什麼别的原因。

    雖然看着從雲裡落雨,但隻要站到那岩石上就淋不着雨。

    &hellip&hellip我告訴你鹭江八景吧,請快拿出筆記本&hellip&hellip&rdquo小鄭與其說是健談,不如說是話有點多。

    我從口袋中拿出了記事本,他一邊回憶,一邊在上面逐次寫下了鹭江八景的名稱:鼓浪洞天、白鹿含煙、虎溪夜月、鳳山織雨、金雞曉唱、龍須土橋、萬石洗心、雲頂觀日。

    &mdash&mdash白鹿是洞名。

    然後是鳳山寺、金雞亭、龍須亭。

    鼓浪洞天是鼓浪嶼最大的岩石&mdash&mdash日光岩。

    其餘的三處也分别是廈門各處突兀而立的巨岩的名稱。

    随後,我想到記事本既已拿出來,就順便請小鄭預先寫下了漳州的情況。

    由于昨天小蒸汽船的耽擱,我将比原計劃晚三天到漳州。

    聽完了小鄭的介紹,我突然想起,應該在自己尚未忘記的時候,把到廈門以來的事大緻記成日記,以作備忘錄。

    這時,小船已過了島嶼衆多之處,四周除了水色也沒什麼景緻,我也有些厭倦無聊了,正好可以寫日記。

    我先屈指算了算,自到廈門,今天僅僅是第八天。

    但由于行程匆匆,我竟忘了這八天裡很多事的順序。

    多虧始終相陪的小鄭在旁幫忙回憶,我總算記完了這八天的簡短日記。

    此時,集美的沙灘出現在我們的船前。

    小船越發近了,對岸顯出了大屋房頂的一部分,漸漸地便是一座在晴空下引人注目地聳立着的、長而大的紅瓦建築物&mdash&mdash這就是集美學校的正面。

     &ldquo下午兩點左右退潮,你們要盡量在那時趕回來。

    退潮時這裡水太淺沒法停船,我會在對面那稍遠的海灘處等你們。

    &rdquo 一邊小鄭向我解釋着船家所說的大意,一邊我們由散發着海濱氣息的道路,匆匆趕向對面的那紅磚建築。

    它是兩棟巨大的雙層建築,外側的屋檐高低不同,錯落有緻,與東京那些頗有點怪異的私立大學校舍相比,它顯得要宏偉許多。

    由于校舍尚未完全建成,所以穿過磚砌的校門,便可看見随處堆放的紅磚。

    正值暑假,我原以為學校裡會一片寂寞冷清,然而走在去教研室的途中,隻見鄰近大樓裡稀稀落落地有青年進進出出。

    稍後我才知道,今天學校的青年會要舉行基督徒聯誼會,廈門的許多牧師及其他基督徒也都來了。

    小鄭和其中的一個青年打了招呼,看樣子他與小鄭挺熟的,兩人交談了五分鐘左右,他就馬上領我們去了别處。

     我們到的地方,像是宿舍的食堂。

    二百人左右的中學一、二、三年級甚至年齡更大一些的男孩正在吃飯。

    看這情形,華僑的孩子們假期也不回家。

    帶我們來的那青年讓我和小鄭加入食堂角落的一桌,自己和這桌的兩三個少年低語了幾句,說的似乎是&ldquo雖然他是日本人,但是是來參觀學校的,你們可不許欺負他。

    你們要規規矩矩吃飯&rdquo之類的話。

    然後他轉向了我,用英語禮貌地說了句&ldquo請在這兒吃飯吧&rdquo,就走開了。

    盡管明知同桌及附近幾桌的少年們正偷偷地打量我,我還是先仔細地看了看桌上的飯菜。

    兩個大盤中,一盤是豆芽菜,另一盤是豬肉外加蒟蒻一類的東西;湯在另外的一個更大的盤中。

    主食不是米飯,而是所謂的中國面條。

    看着這些飯菜,我突然覺得這與日本中學宿舍似有一脈相通之處,于是禁不住善意地微笑起來。

    他們用分菜專用的長筷子,把大盤中的菜夾至自己的小盤,然後用自己的筷子再吃。

    我特意在這裡記下使用長筷子一事,是由于這與中國人的一貫做法&mdash&mdash用各人自己的筷子夾同一大盤中的菜吃&mdash&mdash很不相同的緣故。

    這一定是重視衛生之故。

    我也像其他人一樣吃了飯。

    大家吃得很香,自己盤中的菜吃光了就随意添加自己愛好的菜。

     出了食堂,在不遠的狹長屋檐下,一個五十多歲的人正扇着棕榈扇,在飯後休息。

    看樣子小鄭也認識他,不知是誰先開始的,反正兩人打了招呼。

    随後,他請小鄭和我去他身後樓中的一個小房間。

    他雖不修邊幅,但舉止高雅,跟小鄭不停地聊着。

    我隻聽到台灣或打狗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