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美雪女士之墓

關燈
他的。

    &rdquo小鄭答道。

     于是我從口袋中掏出小記事本和自來水筆,遞給小鄭。

    我想,&ldquo黃&rdquo必定是中國人的姓,光聽發音我不明白,寫成文字我就會知道了。

    小鄭在記事本的一頁上寫了一個&ldquo黃&rdquo字讓我看,然後又在&ldquo黃&rdquo之下加上了&ldquo祯良&rdquo二字。

     &ldquo啊!我知道了,是那個牧師的兒子啊!上次我們還一起散步來着&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是的,就是他。

    那位姑娘非常漂亮。

    這一帶隻要是有些身份的人,都是基督徒。

    在所有基督徒的姑娘中,她是最美的。

    她是在乘船遊玩時落水而死的,這已是四五年前的事了。

    &rdquo &ldquo那女孩子有多大?&rdquo我邊問邊看那經過精心磨制的、如大理石般光潤的墓碑表面。

     小鄭也看着墓碑,答道:&ldquo十四五歲吧。

    &rdquo &ldquo那麼,當時黃先生多大?&rdquo &ldquo他今年二十二歲,所以當時應該是十七八歲。

    他當時非常傷心。

    &rdquo 在炎炎烈日下,在這座墓碑前,我與小鄭用不太流利的英語進行着交談。

    我記起了隻見過一面,優雅英俊、話語不多的黃祯良。

    他那看似恬靜的沉郁,應是四五年前這事的遺痕吧。

    盡管講述此事的小鄭短短一句&ldquo他當時非常傷心&rdquo,在我聽來有些空洞,但十七八歲的少年突然間失去了十四歲的未婚妻,感到非常傷心,這一事實令我感到一種童話式的傷感。

    因此我翻開剛從小鄭那兒要回的記事本,在新的一頁上,記下了墓碑的文字與圖案。

    這座墓碑上同樣刻有鍍金的十字,但它的十字架周圍裝飾着别具匠心的、仿佛是細細彎曲的縧子做成的對稱線條,其外側上方勻稱地點綴着五顆金色的星星。

    這一切,似乎顯示着世上的人對于這座墓的人間之愛。

    墓上鍍金刻着&ldquo章美雪女士之墓&rdquo幾個大字&mdash&mdash鍍金刻字的墓隻此一座。

    它的右上部寫着&ldquo生&rdquo,下面是&ldquo一九〇二年&rdquo(不知為什麼我的記事本中隻有年,而漏寫了月、日)。

    左上部與&ldquo生&rdquo相對,寫着&ldquo卒&rdquo,下面是&ldquo一九一六年七月三日&rdquo。

    我邊在記事本上記錄邊想:正好是五年前的現在。

    在生辰年月的下面,稍外一點的地方刻有&ldquo女非死乃寝耳&rdquo幾個稍大的文字。

    與此相對處,作為建墓碑者,記有這位&ldquo非死乃寝&rdquo的美麗少女的父親的名字。

     我在自己的記事本中如實記下了碑上的文字及位置。

    不經意之中,我看見墓石底部,光秃秃的發紅的土地上有一朵直徑約二寸的大野薔薇花,它正悠悠地綻放着雪白的花朵。

    這片墓地上,不用說樹叢了,連雜草都幾乎沒有。

    然而偏偏在這塊墓碑附近發現了這株野花,我不禁生出一種詩情。

    也許正因為此,我意識到自己幻想中的章美雪女士是一位招人憐愛的少女。

     &ldquo這種花,在中國叫什麼名字?&rdquo &ldquo咦?日本沒有嗎?&rdquo小鄭反問道。

     &ldquo不,日本有很多,但沒有這麼大的。

    &rdquo &ldquo我不知道它叫什麼,但它的果實叫野柿子,秋天的時候可以吃。

    &rdquo小鄭回答了我。

     我們離開墓地,走過林蔭路,我跟着小鄭又走上一條我從未走過的路。

    這也是條涼爽而多樹的道路,兩側稀疏地散落着一些擁有寬廣庭院、似乎是别墅的建築。

    這條路彎彎曲曲,緩緩向上,路的一處屹立着給人以突兀之感的巨石&mdash&mdash鼓浪嶼有許多這樣聳立的巨石,且各具其名。

    這塊巨石腳下有一座不算很大,但十分可愛、中西式參半的住宅。

    我停下腳步眺望着它,宅前所懸的匾上寫着&ldquo瞰青别墅&rdquo,石門處的立柱上刻有這樣一副對聯: 此地有人長寄傲 問天假我幾何年 我不知道這是否可算錦句,隻是從那章美雪女士的墓一路到這兒,我一直恍然有所思,于是便把它也抄在了記事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