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破壞

關燈
我于民國十二年春曾來過南京。

    過了五年半以後,這次又來體會南京的晚秋風情。

    我将這些經曆告訴了南京人。

     &ldquo想聽聽你曾遊和再遊的感想。

    &rdquo誰都會向我這麼說。

     &ldquo變化非常大。

    &rdquo我淡淡地回答道。

     &ldquo怎麼樣個變化?&rdquo &ldquo上次我來南京時,南京的黃包車都在車軸上帶有一個小鈴铛,車行走時會&lsquo丁零丁零&rsquo地發出很微妙的聲音,然而這次來一看,帶有小鈴铛的黃包車都沒有了。

    &rdquo 我這麼說的時候,對方臉上的表情似乎在說:&ldquo這種碎屑小事!&rdquo不過我真的很懷念這種鈴聲。

     變化的并不隻是黃包車沒了小鈴铛。

    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

    其變化,便是像黃包車失去了小鈴铛一樣,古老的、優美的風物正在受到破壞。

    懷古思幽之情和傷感愁緒是革命所要嚴禁的,破舊立新才是革命。

    然而現今的南京舊物破壞的迹象比比可見,而立新建設的時期卻還沒到來。

    目睹遭到煞風景破壞的街景,我對僅是六年前的風物就起懷念之情也是無奈之舉。

    對現時代抱有興趣與對往昔的思念并不見得有什麼矛盾。

     但是,現今的中國革命家與一般的年輕人對舊事物毫無興趣。

    豈止是無興趣,他們還詛咒一切舊文明。

    不管善惡美醜,将舊事物一律破壞殆盡,他們以此而感到痛快。

    這在任何國家,作為革命時期的現象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我之所以對中國的革命抱有理解贊同的同時也哀歎舊文明的衰落,是由于我自己未置身于這漩流之中的緣故。

    倘若我自己也是他們的一員同志的話,也許我也會像他們一樣,以一味的破壞為快事了吧。

     有一天我與一青年同去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的東北,湖面相當開闊,就在城牆下面展開着一泓浩渺的湖水,一端一直延伸至紫金山的山麓。

    湖中有兩個島。

    最近此處成為市裡的公園,稱為五洲公園。

    聽說此地為觀荷的勝區,荷花盛開的時節秀色醉人,但晚秋初冬的季節卻并不是适宜的遊覽地。

    島中一無可觀之物,唯有劉紀文(1)市長政績之一的道路修建得相當不錯。

    正好星期天有菊花展覽,那天遊人甚衆。

    廣場上有個臨時搭建起來的茶屋,裡面有不少客人。

    見此,陪同我來的在國民政府供職的青年蕭君不禁大為驚訝地說: &ldquo村松先生,此地就在不久前還有舊房子,在一個月之間全都沒了。

    &rdquo 我當時的心情蕭君并不理解,隻見他歡欣雀躍地這邊走走那邊看看。

    别的也無特别可看之物,不多會我們就回去了。

    上了馬車蕭君說: &ldquo我今天感到非常高興。

    &rdquo &ldquo何以這麼高興?&rdquo我問道。

     &ldquo正好在一個月前我去過五洲公園,那時留存的舊房子今天全沒了,看到一切都在變化,心裡就挺高興。

    &rdquo 蕭君說話的神情真的是很開心。

    據說拆毀的是清代某總督建造的館閣,我未見過,所以也就難以置喙,要是我曾見過的話,也許會感到極其憤怒的。

    蕭君是這一年從一橋的商科大學畢業後剛回國的,在教養和常識上均無欠缺之處,我對他的這種心情隻有加以肯定。

     著名的鼓樓變成了氣象觀測站,北極閣被用作無線電信号台,都被徹底地改造了。

    在現今的中國,沒有玩賞古董的閑暇。

    将古董上的鐵鏽磨去後修繕一下用作廚房的實用品已然算是好的了,對他們這種不尊崇古代藝術的行為你感到憤怒也沒用。

     在秋雨凄冷的一天,我獨自坐着馬車去訪莫愁湖。

    此地上次亦曾去過。

    莫愁湖本身于我并沒有很大的迷人之處,我想重遊故地有兩個理由。

    一是想去買很有名的莫愁歌的拓本,另一原因是這樣:上一次在去莫愁湖的途中,從水西門出城後,有一河,河上有一很大的石橋。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橋的兩邊排列着房子,幾乎都是吃食店。

    當然并沒有高大的房屋,但橋上卻成了一條街,每家店裡都擠滿了衣衫髒舊的客人,一片喧鬧,我覺得這種景象難得一見。

    上一次隻是坐車經過此地,僅從車上觀望兩邊的景象而已。

    這次期盼着盡可能停下馬車,與當地的農民、苦力等一起吃點饅頭什麼的。

     從地圖上看,此橋名為&ldquo覽渡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