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此時此刻,魯道夫·韋格納上校僞裝成醫藥批發商康拉德,正坐在漢莎航空公司的Me9&mdash&mdashE火箭助推飛機上。
他眺望窗外,歐洲就在前方。
他想,轉眼就到了,大約七分鐘之後,我們就會在滕佩爾霍夫機場降落。
我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得怎麼樣,當他看到大地變得越來越清晰的時候,這樣想到。
現在就看寺夫木将軍的了,看他在日本能做些什麼。
至少我們已經把情況通報給他們。
我們已經盡力了。
他想,但是我們卻無法對前景感到樂觀。
日本人可能無法改變德國的政局。
戈培爾政府已經掌權,很可能會站穩腳跟。
等他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會重啟蒲公英計劃。
地球上的那片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口,将遭到毀滅,隻是為了某個瘋狂偏執的理想。
假設他們&mdash&mdash納粹分子&mdash&mdash最終毀滅了那塊地方,會有什麼後果?讓那塊地方成為一片廢墟?他們做得出來。
他們有氫彈。
毫無疑問,他們會這樣做。
他們就是想毀滅萬事萬物。
大家同歸于盡,或許正是他們渴望的,也是他們正在努力實現的。
第三帝國的瘋狂最終會給人類留下什麼?納粹的瘋狂會毀滅每一個地方、每一條生命嗎?到那時,我們親手把地球變得死寂沉沉? 他不願相信這一點。
即便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被毀滅了,在其他某個地方,一定還存在我們未知的生命形式。
人類世界不可能是唯一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之外,一定還有我們看不到的世界,存在于某個區域,某個維度,隻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盡管我不能證明自己的想法,盡管這種想法不合邏輯&mdash&mdash但我還是相信,他對自己說。
播音員在喇叭裡說道:&ldquo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請注意。
&rdquo 我們就要降落了,韋格納上校對自己說。
肯定會有安全警察來接我。
問題是:他們代表哪一個政治派别?代表戈培爾,還是代表海德裡希?假如海德裡希還活着的話。
我坐在這趟飛機上的時候,他可能已經被抓起來槍斃了。
獨裁社會在政權更疊期間,事态瞬間千變萬化。
在納粹德國,曾經有過許多名單。
人們眼看着這些名單逐漸變得褴褛,直到&mdash&mdash 幾分鐘過後,火箭助推飛機安全着陸。
他站了起來,手臂上擔着大衣,朝艙門走去。
前後都是焦急的乘客。
這次可沒有什麼納粹藝術家,他想起上次乘飛機的情形。
沒有像洛策那樣的家夥用愚蠢的觀點打擾我。
一個穿着航空制服的職員幫助乘客一個個走下舷梯。
韋格納注意到,這人穿得就像德國元首希特勒。
大廳那邊站着幾個黑制服警察。
是在等我嗎?韋格納緩慢地走下擁擠的飛機。
在大廳的另一頭,人們在等待着,揮舞着手,呼喊着&hellip&hellip甚至還有幾個孩子。
其中一個黑制服警察,金色頭發,扁平臉,戴着黨衛軍徽章,正時刻留意着過往的乘客。
看到韋格納過來時,他立刻敏捷地迎上去,長筒靴的後跟咔嚓一并,向韋格納行了個軍禮:&ldquo對不起,您是不是反間諜機關的韋格納上校?&rdquo &ldquo對不起,&rdquo韋格納回答道,&ldquo我是康拉德·戈爾茨,是A.G.醫藥供應公司的代表。
&rdquo說完他繼續向前走。
另外兩個黑制服警察&mdash&mdash也是黨衛軍&mdash&mdash朝他走來。
三個人把他圍了起來。
雖然他依舊按照原來的速度,朝原來的方向走,但他已經非常突然地、實實在在地被控制住了。
其中兩個黨衛軍的大衣下面還藏着沖鋒槍。
&ldquo你是韋格納。
&rdquo他們走進大廳的時候,其中一人說道。
韋格納什麼也沒說。
&ldquo我們有車,&rdquo那個黨衛軍繼續說,&ldquo受命來接機,把你直接帶到黨衛隊海德裡希将軍那兒去。
他現在和塞普·狄特裡希在警備司令部。
我們尤其不能讓國防軍或者納粹黨把你帶走。
&rdquo 那樣我會被槍斃,韋格納對自己說。
海德裡希還活着,待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他正試圖鞏固自己的地位,對付戈培爾政府。
或許戈培爾政府終究會倒台,他被領進等在那裡的黨衛隊戴姆勒公務轎車時想到。
當晚,一個黨衛軍小分隊突然換班,總理辦公室的衛隊也被替換。
柏林警察局突然大規模出動全副武裝的國家安全警察,派往四面八方&mdash&mdash占領電台,切斷電源,關閉滕佩爾霍夫機場。
黑暗中的街道上傳來重武器駛過的隆隆聲。
但這又能怎樣呢?即便戈培爾博士被推翻了,蒲公英計劃取消了,那又能如何?他們仍然存在,那些黑制服警察,那些納粹黨徒,就算他們取消了東方的計劃,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作惡,比如火星和金星。
難怪田芥先生活不下去了,韋格納想。
這就是人類生活的可怕困境。
無論事态如何發展,全都是深重的罪孽。
那麼,為什麼還要抗争呢?為什麼還要選擇呢?如果所有的選擇都是同樣的結果&hellip&hellip 顯然,我們還是繼續活着,一直如此,日複一日。
眼下我們努力阻止蒲公英計劃。
以後我們又要努力打敗警察。
但是我們無法畢其功于一役,必須一個一個地處理。
這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過程。
我們隻能通過在每一個環節中作出選擇,來控制最後的結果。
他想,我們隻能懷抱希望并且為之努力。
在另一個世界裡,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更好一些。
那裡善惡分明。
不像我們這裡,善和惡混淆在一起,辨别不清。
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工具幫我們辨别。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自己向往的理想世界裡。
在那樣的世界中,成為有道德的人非常容易,因為分辨是非輕而易舉;在那樣的世界中,做正确的事情毫不費力,因為是非分明。
戴姆勒轎車發動了,韋格納上校坐在後排座,身旁一邊一個警察,兩人腿上都放着沖鋒槍。
還有一個警察在開車。
假如這是一個騙局,汽車高速行駛在柏林大街上的時候,韋格納想到,如果他們不是帶我去警備司令部,去海德裡希将軍那兒,而是把我帶到納粹黨的監獄,然後對我嚴刑拷打,最後把我殺了&hellip&hellip但是我已經作出了選擇,我選擇回到德國。
在找到反間諜機關人員,得到他們的保護之前,我選擇冒被抓的風險。
每時每刻都面臨死亡,随時随地又有一扇大門向我們敞開。
最後,我們不由自主地選擇了這條道路。
或者說我們放棄了選擇,從容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他看到柏林的房屋一排排地閃過。
我的同胞,他想到,我們又見面了。
他對三個黨衛軍說道:&ldquo最近情況怎麼樣?政治局勢有沒有什麼新進展?我已經離開德國好幾個星期了。
事實上,我在鮑曼去世之前就離開德國了。
&rdquo 他左邊的那個黨衛軍說道:&ldquo當然有不少狂熱的民衆支持小矮子戈培爾,也是這些瘋狂的家夥把他推上台的。
但是當比較清醒的民衆占據上風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支持一個靠謊言煽動和迷惑大衆的跛子的。
&rdquo &ldquo我明白了。
&rdquo韋格納說道。
相互仇視和自相殘殺還在繼續,他想,或許這裡面孕育着希望的種子。
他們最終會同歸于盡,讓我們其餘人留下來,生活在世界各地。
我們還有足夠多的人活下來,滿懷希望,重新建設,重新做一些簡單的規劃。
下午一點鐘的時候,朱莉安娜·弗林克到達懷俄明州的夏延市。
在市中心的商業區,她在一個很大的舊火車站對面的香煙店前停下,買了兩份午間新聞報。
她把車在人行道上靠邊停下,快速地浏覽着報紙,直到終于看到了那條新聞。
度假旅行,命喪刀下 峽谷市的喬·辛納德拉夫人因涉嫌在加納總統賓館的豪華套房裡手刃其夫,并緻其死亡而遭到通緝。
據賓館工作人員回憶,喬·辛納德拉夫人和丈夫發生了激烈争吵,這是導緻悲劇的原因。
随後她便離開了賓館。
在他們的客房裡發現了作案的剃須刀片。
有意思的是,刀片還是賓館為方便顧客提供的。
喬·辛納德拉夫人正是用刀片割斷了丈夫的喉嚨。
屍體是一個名叫西奧多·費裡斯的服務員發現的。
她半小時前從他們的房間取走襯衫,等按照他們的要求送回這些襯衫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據介紹,喬·辛納德拉夫人三十來歲,身材苗條,皮膚微黑,穿着考究,長相迷人。
警察說客房裡有打鬥的痕迹,說明夫婦間曾有過激烈的争吵&hellip&hellip 那麼,他死了,朱莉安娜想,一邊卷起報紙。
不僅如此,他們把我的名字也搞錯了。
他們不知道我是誰,一點都不了解我的情況。
現在她不再那麼緊張了。
她繼續開車,找到一家合意的旅館,登記了一個房間,然後把自己的東西從車上拖進旅館。
她對自己說:現在我可以不用那麼着急了,甚至可以等到晚上再去阿本德森家。
那樣我就可以穿上我的新禮服。
白天穿這件衣服出現不太合适&mdash&mdash晚宴前不該穿過分正式的衣服。
我可以先把那本書讀完。
她打開收音機,從汽車旅館的吧台要了咖啡,準備讓自己在旅館裡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會兒。
床收拾得十分整潔。
她靠在床上,拿出那本在丹佛賓館的書店裡買的、還沒翻過的新書《蝗蟲成災》。
晚上六點十五分的時候,她看完了整本書。
不知道喬是否也看完了全書,她想。
這本書的内容比他理解的要深刻得多。
阿本德森究竟想要說什麼呢?對于他虛構的世界,他什麼也沒說。
我是不是唯一一個能夠理解他的人呢?我想是的。
除了我,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蝗蟲成災》&mdash&mdash其他人隻是自以為理解罷了。
她站起身,依然有點虛弱。
她把書放在行李箱裡,然後穿上衣服,離開房間,出去找飯店吃晚飯。
戶外空氣新鮮,夏延城的燈光和廣告牌特别讓人興奮。
在一個酒吧門口,兩個漂亮的黑眼睛印第安妓女在吵架&md
他眺望窗外,歐洲就在前方。
他想,轉眼就到了,大約七分鐘之後,我們就會在滕佩爾霍夫機場降落。
我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得怎麼樣,當他看到大地變得越來越清晰的時候,這樣想到。
現在就看寺夫木将軍的了,看他在日本能做些什麼。
至少我們已經把情況通報給他們。
我們已經盡力了。
他想,但是我們卻無法對前景感到樂觀。
日本人可能無法改變德國的政局。
戈培爾政府已經掌權,很可能會站穩腳跟。
等他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會重啟蒲公英計劃。
地球上的那片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口,将遭到毀滅,隻是為了某個瘋狂偏執的理想。
假設他們&mdash&mdash納粹分子&mdash&mdash最終毀滅了那塊地方,會有什麼後果?讓那塊地方成為一片廢墟?他們做得出來。
他們有氫彈。
毫無疑問,他們會這樣做。
他們就是想毀滅萬事萬物。
大家同歸于盡,或許正是他們渴望的,也是他們正在努力實現的。
第三帝國的瘋狂最終會給人類留下什麼?納粹的瘋狂會毀滅每一個地方、每一條生命嗎?到那時,我們親手把地球變得死寂沉沉? 他不願相信這一點。
即便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被毀滅了,在其他某個地方,一定還存在我們未知的生命形式。
人類世界不可能是唯一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之外,一定還有我們看不到的世界,存在于某個區域,某個維度,隻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盡管我不能證明自己的想法,盡管這種想法不合邏輯&mdash&mdash但我還是相信,他對自己說。
播音員在喇叭裡說道:&ldquo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請注意。
&rdquo 我們就要降落了,韋格納上校對自己說。
肯定會有安全警察來接我。
問題是:他們代表哪一個政治派别?代表戈培爾,還是代表海德裡希?假如海德裡希還活着的話。
我坐在這趟飛機上的時候,他可能已經被抓起來槍斃了。
獨裁社會在政權更疊期間,事态瞬間千變萬化。
在納粹德國,曾經有過許多名單。
人們眼看着這些名單逐漸變得褴褛,直到&mdash&mdash 幾分鐘過後,火箭助推飛機安全着陸。
他站了起來,手臂上擔着大衣,朝艙門走去。
前後都是焦急的乘客。
這次可沒有什麼納粹藝術家,他想起上次乘飛機的情形。
沒有像洛策那樣的家夥用愚蠢的觀點打擾我。
一個穿着航空制服的職員幫助乘客一個個走下舷梯。
韋格納注意到,這人穿得就像德國元首希特勒。
大廳那邊站着幾個黑制服警察。
是在等我嗎?韋格納緩慢地走下擁擠的飛機。
在大廳的另一頭,人們在等待着,揮舞着手,呼喊着&hellip&hellip甚至還有幾個孩子。
其中一個黑制服警察,金色頭發,扁平臉,戴着黨衛軍徽章,正時刻留意着過往的乘客。
看到韋格納過來時,他立刻敏捷地迎上去,長筒靴的後跟咔嚓一并,向韋格納行了個軍禮:&ldquo對不起,您是不是反間諜機關的韋格納上校?&rdquo &ldquo對不起,&rdquo韋格納回答道,&ldquo我是康拉德·戈爾茨,是A.G.醫藥供應公司的代表。
&rdquo說完他繼續向前走。
另外兩個黑制服警察&mdash&mdash也是黨衛軍&mdash&mdash朝他走來。
三個人把他圍了起來。
雖然他依舊按照原來的速度,朝原來的方向走,但他已經非常突然地、實實在在地被控制住了。
其中兩個黨衛軍的大衣下面還藏着沖鋒槍。
&ldquo你是韋格納。
&rdquo他們走進大廳的時候,其中一人說道。
韋格納什麼也沒說。
&ldquo我們有車,&rdquo那個黨衛軍繼續說,&ldquo受命來接機,把你直接帶到黨衛隊海德裡希将軍那兒去。
他現在和塞普·狄特裡希在警備司令部。
我們尤其不能讓國防軍或者納粹黨把你帶走。
&rdquo 那樣我會被槍斃,韋格納對自己說。
海德裡希還活着,待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他正試圖鞏固自己的地位,對付戈培爾政府。
或許戈培爾政府終究會倒台,他被領進等在那裡的黨衛隊戴姆勒公務轎車時想到。
當晚,一個黨衛軍小分隊突然換班,總理辦公室的衛隊也被替換。
柏林警察局突然大規模出動全副武裝的國家安全警察,派往四面八方&mdash&mdash占領電台,切斷電源,關閉滕佩爾霍夫機場。
黑暗中的街道上傳來重武器駛過的隆隆聲。
但這又能怎樣呢?即便戈培爾博士被推翻了,蒲公英計劃取消了,那又能如何?他們仍然存在,那些黑制服警察,那些納粹黨徒,就算他們取消了東方的計劃,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作惡,比如火星和金星。
難怪田芥先生活不下去了,韋格納想。
這就是人類生活的可怕困境。
無論事态如何發展,全都是深重的罪孽。
那麼,為什麼還要抗争呢?為什麼還要選擇呢?如果所有的選擇都是同樣的結果&hellip&hellip 顯然,我們還是繼續活着,一直如此,日複一日。
眼下我們努力阻止蒲公英計劃。
以後我們又要努力打敗警察。
但是我們無法畢其功于一役,必須一個一個地處理。
這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過程。
我們隻能通過在每一個環節中作出選擇,來控制最後的結果。
他想,我們隻能懷抱希望并且為之努力。
在另一個世界裡,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更好一些。
那裡善惡分明。
不像我們這裡,善和惡混淆在一起,辨别不清。
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工具幫我們辨别。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自己向往的理想世界裡。
在那樣的世界中,成為有道德的人非常容易,因為分辨是非輕而易舉;在那樣的世界中,做正确的事情毫不費力,因為是非分明。
戴姆勒轎車發動了,韋格納上校坐在後排座,身旁一邊一個警察,兩人腿上都放着沖鋒槍。
還有一個警察在開車。
假如這是一個騙局,汽車高速行駛在柏林大街上的時候,韋格納想到,如果他們不是帶我去警備司令部,去海德裡希将軍那兒,而是把我帶到納粹黨的監獄,然後對我嚴刑拷打,最後把我殺了&hellip&hellip但是我已經作出了選擇,我選擇回到德國。
在找到反間諜機關人員,得到他們的保護之前,我選擇冒被抓的風險。
每時每刻都面臨死亡,随時随地又有一扇大門向我們敞開。
最後,我們不由自主地選擇了這條道路。
或者說我們放棄了選擇,從容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他看到柏林的房屋一排排地閃過。
我的同胞,他想到,我們又見面了。
他對三個黨衛軍說道:&ldquo最近情況怎麼樣?政治局勢有沒有什麼新進展?我已經離開德國好幾個星期了。
事實上,我在鮑曼去世之前就離開德國了。
&rdquo 他左邊的那個黨衛軍說道:&ldquo當然有不少狂熱的民衆支持小矮子戈培爾,也是這些瘋狂的家夥把他推上台的。
但是當比較清醒的民衆占據上風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支持一個靠謊言煽動和迷惑大衆的跛子的。
&rdquo &ldquo我明白了。
&rdquo韋格納說道。
相互仇視和自相殘殺還在繼續,他想,或許這裡面孕育着希望的種子。
他們最終會同歸于盡,讓我們其餘人留下來,生活在世界各地。
我們還有足夠多的人活下來,滿懷希望,重新建設,重新做一些簡單的規劃。
下午一點鐘的時候,朱莉安娜·弗林克到達懷俄明州的夏延市。
在市中心的商業區,她在一個很大的舊火車站對面的香煙店前停下,買了兩份午間新聞報。
她把車在人行道上靠邊停下,快速地浏覽着報紙,直到終于看到了那條新聞。
度假旅行,命喪刀下 峽谷市的喬·辛納德拉夫人因涉嫌在加納總統賓館的豪華套房裡手刃其夫,并緻其死亡而遭到通緝。
據賓館工作人員回憶,喬·辛納德拉夫人和丈夫發生了激烈争吵,這是導緻悲劇的原因。
随後她便離開了賓館。
在他們的客房裡發現了作案的剃須刀片。
有意思的是,刀片還是賓館為方便顧客提供的。
喬·辛納德拉夫人正是用刀片割斷了丈夫的喉嚨。
屍體是一個名叫西奧多·費裡斯的服務員發現的。
她半小時前從他們的房間取走襯衫,等按照他們的要求送回這些襯衫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據介紹,喬·辛納德拉夫人三十來歲,身材苗條,皮膚微黑,穿着考究,長相迷人。
警察說客房裡有打鬥的痕迹,說明夫婦間曾有過激烈的争吵&hellip&hellip 那麼,他死了,朱莉安娜想,一邊卷起報紙。
不僅如此,他們把我的名字也搞錯了。
他們不知道我是誰,一點都不了解我的情況。
現在她不再那麼緊張了。
她繼續開車,找到一家合意的旅館,登記了一個房間,然後把自己的東西從車上拖進旅館。
她對自己說:現在我可以不用那麼着急了,甚至可以等到晚上再去阿本德森家。
那樣我就可以穿上我的新禮服。
白天穿這件衣服出現不太合适&mdash&mdash晚宴前不該穿過分正式的衣服。
我可以先把那本書讀完。
她打開收音機,從汽車旅館的吧台要了咖啡,準備讓自己在旅館裡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會兒。
床收拾得十分整潔。
她靠在床上,拿出那本在丹佛賓館的書店裡買的、還沒翻過的新書《蝗蟲成災》。
晚上六點十五分的時候,她看完了整本書。
不知道喬是否也看完了全書,她想。
這本書的内容比他理解的要深刻得多。
阿本德森究竟想要說什麼呢?對于他虛構的世界,他什麼也沒說。
我是不是唯一一個能夠理解他的人呢?我想是的。
除了我,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蝗蟲成災》&mdash&mdash其他人隻是自以為理解罷了。
她站起身,依然有點虛弱。
她把書放在行李箱裡,然後穿上衣服,離開房間,出去找飯店吃晚飯。
戶外空氣新鮮,夏延城的燈光和廣告牌特别讓人興奮。
在一個酒吧門口,兩個漂亮的黑眼睛印第安妓女在吵架&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