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色氣之身

關燈
dash&mdash原注 [4]典出古希臘神話,薩提爾(Satyr),森林精靈,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随從,半人半羊,好色而快活,喜歡追逐山林女神以及參加狄俄尼索斯狂歡節的女人們。

     [5]原文:&ldquo明石からほのぼのとすく緋縮緬&rdquo,是&ldquo五七五&rdquo格律的滑稽通俗的短詩&ldquo川柳&rdquo。

    其中&ldquo明石&rdquo指&ldquo明石縮&rdquo,是一種夏季用的高級輕薄型織物,&ldquo縮緬&rdquo是一種絹織物。

     [6]春信:鈴木春信(1725?&mdash1770),江戶時代中期的浮世繪畫師。

     [7]紅繪:初期浮世繪版畫,因使用紅花花瓣制成的顔料而得名。

     [8]奧村政信(1686&mdash1764):江戶初期的浮世繪畫師,開創了奧村畫派。

     [9]鳥居清滿(1735&mdash1785):江戶初期的浮世繪畫師,鳥居畫派的第三代傳人。

     [10]文化、文政年間:1804&mdash1831年間。

     [11]元祿年間:1688&mdash1704年間。

     [12]《浮世澡堂》:式亭三馬(1776&mdash1822)的滑稽小說,通過對公共澡堂的描寫表現了當時的市井生活。

     [13]原文:&ldquo細くて、お綺麗で、意気で。

    &rdquo [14]埃爾·格列柯(ElGreco,1541&mdash1614):西班牙畫家。

     [15]井原西鶴(1642&mdash1693):浮世草子(通俗小說)作家,著有《好色一代男》《日本永代藏》等。

     [16]吉井勇(1886&mdash1960):大正、昭和時期和歌作家、劇作家。

     [17]出典為永春水《春色梅曆》第三編第十四節。

    其中,&ldquo仙女香&rdquo是當時的一種脂粉。

     [18]出典江戶時代後期的歌舞伎劇作家西澤李叟(1801&mdash1852)《皇都午睡》第三編下。

     [19]丸髻:已婚女性的發型之一,發髻呈橢圓形,略扁。

     [20]島田髻:未婚女性的發型之一,前額頭發略向外鼓,發髻中間以元結(發繩)固定。

     [21]文金高髻:島田髻的一種,發髻位置較高。

     [22]銀杏髻:前額頭發向外鼓出,發髻呈銀杏葉狀。

     [23]樂屋髻:也稱樂屋銀杏髻,發髻位置較低。

     [24]《船頭深話》:式亭三馬的&ldquo灑落本&rdquo小說。

     [25]佩利亞斯、梅麗桑德:德彪西創作的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中的男女主人公。

     [26]喜田川守貞(1810&mdash?):江戶時代後期學者。

     [27]出典《春色梅曆》第三編第十四節。

     [28]&ldquo意氣&rdquo在身體上的表達會自然地發展為舞蹈,這種推移和過渡是極其自然而然的。

    當成為舞蹈時也就可以稱之為藝術了,而要在身體動作和舞蹈之間劃清界線反倒顯得很不自然。

    阿爾貝·梅崩在《日本的演劇》一書中曾指出,日本的藝人&ldquo在裝飾性和叙述性的動作方面表現得極為巧妙&rdquo,并就日本的舞蹈發表了這樣的意見:&ldquo對于使用肢體語言表現思想和感情,日本流派有着取之不盡的智慧&hellip&hellip主要通過腳部和小腿來控制和保持節奏,而身軀、肩、脖頸、頭、手腕、手以及手指則都成為表達内心的工具。

    &rdquo(AlbertMaybon:Letheatrejaponais,1925,pp.75&mdash76)出于論述上的方便,我們姑且把身體表達看作自然形式,與舞蹈區别對待。

    但如果在此基礎上将舞蹈作為&ldquo意氣&rdquo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加以考察,就會與關于&ldquo意氣&rdquo的自然形式的考察相重疊,或者最多也隻能是有一點點不同而已。

    &mdash&mdash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