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淡茶褐色的“意氣”

關燈
四谛&rdquo(苦、集、滅、道)之&ldquo谛&rdquo有直接關系。

    佛教的&ldquo谛&rdquo是真理之意,&ldquo諦め&rdquo就是掌握真理,達到根絕一切&ldquo業&rdquo與&ldquo惑&rdquo、獲得解脫的最高境界。

    故這裡借用佛教的&ldquo谛觀&rdquo一詞來翻譯&ldquo諦め&rdquo。

    從美學上看,&ldquo谛觀&rdquo就是一種審美的靜觀。

     [13]特殊社會:似指妓院。

     [14]十六夜:淨琉璃《十六夜清心》愛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妓女。

     [15]《春色辰巳園》卷七寫道:&ldquo想到随着年齡增大,以後會變成&lsquo意氣&rsquo的女人,現在就禁不住開始期待着了。

    &rdquo《春色梅曆》卷二中也有&ldquo素顔的、&lsquo意氣&rsquo的中年女人&rdquo這樣的詞句。

    同書卷一還有一段話:&ldquo聽說有一位&lsquo意氣&rsquo的漂亮的老闆娘,我想是不是搞錯了,再仔細一問,老闆娘的年齡确實比您還大。

    &rdquo也就是說,這裡用&ldquo意氣&rdquo來形容的女性,都比這男性年齡要大。

    一般說來,&ldquo意氣&rdquo中包含着見識,因此把&ldquo年功&rdquo作為前提。

    &ldquo意氣&rdquo的主體必須是&ldquo純潔無垢的、經受過磨煉的人&rdquo。

    &mdash&mdash原注 [16]在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妨把&ldquo意気&rdquo(いき)和&ldquo粋&rdquo(すい)看成是意思相同的兩個詞。

    式亭三馬在《浮世澡堂》第二編的上卷中,寫到了江戶女子和關西女子之間關于顔色的對話。

    江戶女子說:&ldquo淡淡的紫的顔色真是&lsquo意氣&rsquo呀。

    &rdquo關西女子:&ldquo這樣的顔色哪裡&ldquo粹&rdquo呀!我最喜歡江戶紫。

    &rdquo也就是說,這裡&ldquo意氣&rdquo和&ldquo粹&rdquo的意思完全相同。

    在關于顔色的對話後,三馬巧妙地讓這兩個女子用江戶方言和關西方言對話,帶出兩種方言的微妙差别。

    不僅如此,他還讓兩人圍繞&ldquoすつぽん&rdquo&ldquoまる&rdquo&ldquoから&rdquo&ldquoさかい&rdquo等江戶方言和關西方言中的意思的不同而鬥嘴争吵。

    &ldquo意氣&rdquo和&ldquo粹&rdquo的區别可能是江戶方言和關西方言的區别,由此也許可以确定這兩個詞開始頻繁使用的曆史年代(參見《元祿文學辭典》《近松語彙》)。

    當然,這不單是空間與時間的不同,有些時候,&ldquo粹&rdquo多用于表示意識現象,而&ldquo意氣&rdquo主要用于客觀表現。

    比如,《春色梅曆》卷七中有這樣一首流行小曲:&ldquo氣質粹,言行舉止也意氣。

    &rdquo但是,正如該書第九卷中&ldquo意氣之情的源頭&rdquo所寫的那樣,意識現象中用&ldquo意氣&rdquo的例子也很多。

    《春色辰巳園》卷三中,有&ldquo容姿也&lsquo粹&rsquo的米八&rdquo一句,可見用于客觀表現的時候,使用&ldquo粹&rdquo的也有不少。

    綜上所述,不妨把&ldquo意氣&rdquo和&ldquo粹&rdquo的意義内容看作是相同的。

    即使假定一種是專用于意識現象,另一種專用于客觀表現,但由于客觀表現本質上說也就是意識現象的客觀化,所以兩者從根本上意義内容是相同的。

    &mdash&mdash原注 [17]引号内的話似出自江戶時代的有關作品。

    下同。

     [18]Stendhal,Del&rsquoamour,livreI,chapitreI.&mdash&mdash原注 [19]日本傳統歌謠《一對草笠(対の編笠)》中的歌詞,白茶色是一種淡茶褐色。

     [20]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提出了事物存在的四因說,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

     [21]凱勒曼:德國現代著名的作家,反法西斯戰士。

     [22]Kellermann,EinSpazierganginJapan,1924,S.256.&mdash&mdash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