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詠雨——服部土芳

關燈
在一卷連歌中,應避免相似的句子再度出現,這就是&lsquo遠輪回&rsquo。

    &rdquo (十五)雷同 雷同的問題,不可輕視。

    先師說過:&ldquo自己的歌句是否與他人雷同,在檢讨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現在的作品是否與自己從前的作品雷同。

    &rdquo (十六)趨向 所謂趨向,有表與裡兩個方面。

    兩個作品之間在趨向上有一定關聯,不能輕易判定為雷同。

     (十七)切字 關于發句的切字,先師芭蕉說:&ldquo要使用一直沿用下來的字來作切字,此前有關連歌俳諧的書籍上曾有詳細說明。

    沒有切字就不叫發句,那就成了付句。

    當然,即便使用了切字,也未必就是發句,有的到了後面的付句方可斷句。

    這是因為切字實際上不能真正起切斷的作用。

    有的句子,沒有切字也能切斷,這樣的句子也能成為發句。

    對于這個問題的判斷,應以切字為依據。

    對此,一定要靠個人用心體會,否則難以理解。

    同時還需要參考流傳下來的種種口傳秘籍。

    &rdquo 先師芭蕉将俳諧的基本要領都用心傳授給了我們。

    有一次,先師寫了一首發句:&ldquo梅花開朵朵,阿古久曾[31]意如何?愛梅可似我?&rdquo[32]然後考慮如何為這首發句加上切字。

    待在一旁的我說道:&ldquo這首發句即便沒有切字,也能斷句啊!&rdquo先師說道:&ldquo當然可以斷句。

    但是,還是有切字為好。

    如果沒有切字,會使初學者感到困惑,那就不好了,所以對切字要認真對待。

    對于通常的句子,倘若找不到合适的切字,也可以斷句。

    總之切字的事情不可馬虎。

    &rdquo (十八)文章諸體 關于文章,先師說: &ldquo相對于詩而言,種種散文的總稱,叫作文章。

    文章有&lsquo序&rsquo,&lsquo序&rsquo又有三體,即由序、來序、内序。

    &lsquo由&rsquo交代寫作動機,&lsquo來&rsquo交代寫作原委,&lsquo内&rsquo交代文章的大概内容,此三體合而為一,即是完整的序。

    文章的最後是&lsquo跋&rsquo,有序必有跋,序跋所說的事情基本相同,隻是跋較之序,可寫得更為詳細。

    序跋都需要注明年号月日,可以用五七調的長歌[33]的格式書寫,或者使用五字、七字、三字等自由的文體書寫。

    該寫對句的時候就寫對句,包括掌故的對句、野山、水邊、生物類的對句等,大緻相同。

    關于和歌、連歌俳諧之類書籍的前言,寫法與上述的序并無不同。

    漢文的前言另有其寫法。

    &lsquo記&rsquo作為一種文體就是記述的意思,寫法與序跋相似,隻是内容有所不同。

    &lsquo銘&rsquo作為一種文體就是銘記對方之名,寫法與上述相同,隻是内容有所不同。

    &lsquo贊&rsquo這種文體是專事頌揚誇贊的,例如描寫棠棣花的時候,還要贊頌它,實則是棠棣贊。

    一般而言,這種文章用漢文來寫,取四字一句的格律。

    &rdquo (十九)發句比賽[34]的評判 發句比賽的評判,有衆議判這樣一種方式,參加比賽的人聚集一處,互相評議優劣,判定勝負。

    蛙句賽[35]的發句比賽,形成了衆議判的規範。

    蛙句賽中沒有特定的評判人。

    在被稱為本判的通常的發句比賽中,評判者要寫序跋,也要記錄作者的姓名和句數。

     和歌中也有名為歌合的比賽,通常是當場即興評判,也有事先将評判詞準備好了的兼日判。

    當場評判時,在座者分為左右兩方,圍着文幾就座,互相評點,評判人聆聽完後,再根據這些評點給出自己的評語。

    第一輪的比賽,通常以&ldquo持&rdquo,即不分勝負而收場。

     (二〇)關于懷紙[36] 正規的懷紙,是百韻(句)的,五十韻或&ldquo歌仙&rdquo(三十六韻)是其簡略形式。

    連歌中古式的百韻,是在第一張&ldquo表&rdquo(正面)寫十句,在最後一張&ldquo裡&rdquo(背面)寫六句。

    詠月之句要在第七句之後出現,詠花之句要在四張懷紙的表裡各有一句,一定要在第一張的正面有吟詠名勝的一句。

    《清水連歌》[37]所定的規矩就是如此。

     先師說:&ldquo關于連歌,古代就規定第一張懷紙正面要寫十句,此後循此例而行。

    如果八句就寫滿而将後兩句寫到了背面,從前都是規避的。

    現在的連歌不再固守此例,俳諧更不必拘泥。

    在連歌中,龍、虎、鬼、女等顯眼的題材,在第一張正面不應出現。

    而在俳諧中,鬼、女不出現于第一張正面,但龍、虎則無妨。

    此外,殺伐、刀砍、捆綁等内容,要謹慎取舍,在百韻俳諧中盡可能不要超過一處。

    &rdquo 我問道:&ldquo戀愛、述懷之類,還有祝福的句子,在懷紙第一張的正面應如何處理呢?&rdquo先師回答說:&ldquo要根據具體句子而定,戀愛之句沒有問題。

    在述懷的時候,如果是針對他人而寫的,就容易帶有祝福的意味,但那仍然屬于述懷。

    例如,&lsquo寂寞的花&rsquo雖然是述懷的,但也不錯;&lsquo斷壁殘垣牽牛花&rsquo,寫的完全是貧寒人家,應該規避。

    一定要獨出機杼,不可踏襲别人。

    &rdquo 我接着又問:&ldquo戀愛、無常,還有第一張正面所規避的掌故、故事等,若隻是作為一種内心意念,并不形諸文字表面,或者是假托他物加以吟詠,那也不能在第一張正面出現嗎?&rdquo先師回答說:&ldquo還是應該回避為好,當然也要根據具體作品而定。

    但作品的深層隐含此意,即使未形諸文字,作者有了這些意念,就不純正了,不如徹底放棄為好。

    不過,隻是在第一張正面不可表現這類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場合都不能表現。

    &rdquo 我又問:&ldquo古今人名不出現在第一張正面的歌句中,是為什麼呢?&rdquo先師回答說:&ldquo出現今人的名字要謹慎,至于古人的名字,可根據需要,吟詠無妨,但不宜提倡。

    &rdquo 我接着又問:&ldquo古人說過,在一卷俳諧中,沒有戀愛之句就不能成卷。

    為什麼人們都那樣青睐戀愛之句呢?&rdquo先師回答:&ldquo戀愛之句至關重要。

    在一卷懷紙中,戀愛之句特别引人注目,日本的始祖二神的交合就是由戀歌開始的。

    戀愛之句不可或缺,應該慎重對待。

    &rdquo (二一)歌仙 先師芭蕉曾說:&ldquo由三十六句組成的歌仙形式,就是向前行走三十六步,一步也不能後退,随着接續唱和的推進,歌心不斷展開變化,而臻于完成。

    &rdquo (二二)關于發句 發句就是一場連歌會,或一卷連歌中的首句,初學者不可貿然吟詠。

    從前的《八雲禦抄》中也有這樣的提醒,認為&ldquo應該由藝術高超、德高望重者吟詠&rdquo。

    而先師芭蕉則喜歡将發句吟詠得輕妙。

    也許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吧。

     一直以來,在新落成的宅第舉行的連歌會上,有些詞要加以規避,如&ldquo燃&rdquo&ldquo燒&rdquo&ldquo火&rdquo之類;在表示追悼性的連歌會上,要規避&ldquo暗道&rdquo&ldquo迷路&rdquo&ldquo罪&rdquo&ldquo科&rdquo之類;在船上舉行的連歌會上,則要規避&ldquo沉&rdquo&ldquo風浪&rdquo之類的詞語。

     涉及殘疾人的發句,如在座的有傷殘人,更要有所顧忌。

    這個問題不限于發句,應随時加以注意。

     (二三)關于脅句 一直以來,一般認為脅句應由舉辦歌會的東道主來吟詠。

    不過,現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化。

    從前,由客人吟詠發句表示感謝問候,主人則接着吟詠脅句,向客人表達歡迎問候之意。

    先師芭蕉說過:&ldquo在脅句中,主人所表達的是迎客之意,脅句中吟詠風花雪月,可以表現出問候歡迎之情。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