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花詠雨——服部土芳

關燈
再作一首,也就有了俳諧特性。

    俳諧特性體現于&lsquo詞&rsquo,又體現于&lsquo心&rsquo。

    像上述我的脅句,就已經含有俳諧意味了。

    對此不能作死闆的理解。

    &rdquo (七)俳諧之&ldquo誠&rdquo 漢詩、和歌、連歌、俳諧,皆為風雅。

    而不被漢詩、和歌、連歌所關注的事物,俳諧無不納入視野。

     在櫻花間鳴啭的黃莺,飛到檐廊下,朝面餅上拉了屎[22],表現了新年的氣氛。

    還有那原本生于水中的青蛙,複又跳入水中發出的聲音[23],還有在草叢中跳躍的青蛙的聲響,對于俳諧而言都是情趣盎然的事物。

     多聽、多看,從中捕捉令作者感動的情景,這就是俳諧之&ldquo誠&rdquo。

     (八)俳諧規則 俳諧的規則都是從連歌式目中學習過來的,很早之前就已經形成。

    連歌規則中,有所謂&ldquo新式&rdquo,連同追加的部分,均出自二條良基攝政之手。

    所謂&ldquo今案&rdquo,為一條禅閣[24]所作。

    肖柏又将以上三種合為一部[25]。

    根據這些規定,譬如說,一卷中若幹相同的事物隻能吟詠三次,俳諧中則容許四次;連歌中若幹相同事物要間隔七句才能再次吟詠,俳諧則間隔五句即可。

    總體來看,俳諧的規定是寬松的。

     在肖柏整理的&ldquo今案追加&rdquo的規定中,有和、漢連詠的法式。

    這一法式作為俳諧的法式,從很久以前就一直沿用至今。

     包括松永貞德的著作在内的俳諧規則的書,世間多有流布。

    我就此曾請教過先師,先師認為大多不可信用,同時又說,&ldquo其中《俳諧無言抄》,庶幾可用也&rdquo。

     (九)關于俳諧規則 我曾對先師說:&ldquo俳諧創作中如果沒有規則,就無章可循。

    希望我們蕉門也有這樣的一本書。

    &rdquo先師說:&ldquo我對此事很謹慎。

    确立規矩法度,非同小可。

    例如,将&lsquo花之本&rsquo之類的稱号贈予俳人,沒有法度,則名不正言不順。

    迄今為止,法式層出不窮,但不被采用遵守,何用之有?規定一些法式,在小圈子中墨守,是吾輩引以為恥的。

    制定規矩應該因時而宜,大體即可,不可過細。

    &rdquo我說:&ldquo盡管如此,有志于俳諧的師門諸君,還是希望有一部切實可用的規則指南,在我們蕉門内部使用即可。

    &rdquo (一〇)關于戀愛之句 關于戀愛之句,先師說:&ldquo自古及今,戀愛之句必須連續吟詠兩句。

    古代的戀愛之句,都是将固定的詞語加以收集,然後将那些詞連綴起來,吟詠成句,卻不太重視内心戀愛之&lsquo誠&rsquo。

    而今以我之見,戀句在一卷俳諧中至關重要,作起來十分不易。

    過去,在宗祇的時代,戀句隻有一句就結束的例子并不少見。

    今後,我們師徒可以商量一下,在一卷中隻吟詠一句戀愛之句,不知是否可行?&rdquo 在另一場合,先師又說,&ldquo前句的内容像是戀愛、又不像戀愛的,一時難以判斷,應該以戀愛之句應對,這樣就将前句轉變成了戀愛之句&rdquo,又說,&ldquo既以戀句結束,後面就不能再有戀句了。

    對此事,《新式》中似有規定。

    不過,是否為戀愛之句,應由在座的作者來作判斷&rdquo。

     (十一)關于旅行之句 關于俳諧與旅行的問題,有一本俳諧書[26]曾記載道:&ldquo先師芭蕉說,連歌中羁旅之句可連續三句,俳諧則以兩句為宜。

    羁旅之句可以多多吟詠的素材有神祇、釋教、戀愛、無常等。

    因為隻有羁旅,我們才可以更大程度地超越這個現實世界。

    羁旅與戀愛之句,寫起來難度很大,對讀者而言,興趣均集中于此。

    作羁旅之句時,即使是身處鄉間,也要以跋山涉水、從都市到鄉村舟車勞頓的心情來創作,或者設想已經離開了都市後,與都市的人互通音信。

    這就是我對連歌的一點兒體會。

    &rdquo 該俳書還寫道:&ldquo先師芭蕉說,東海道上一條路都沒有親自走過的人,要想表現出風雅之情,是很難辦到的。

    &rdquo (十二)本歌的範圍 關于如何從本歌中取材,《連歌新式》中規定:&ldquo《新古今集》以降的和歌不可用作本歌。

    &rdquo所謂八代集,系指《古今集》《後撰集》《拾遺集》《後拾遺集》《金葉集》《詞花集》《千載集》《新古今集》。

    根據後土禦門院的诏書,在八代集之後又加上了《新敕撰集》和《續後撰集》,一共十代集,可以從中撷取本歌。

    《連歌新式》又寫道:&ldquo堀川院時代兩次被敕選入集的作者的和歌,即使不在十代集範圍内,甚至是沒有被編入集子的和歌,也可以在慎重選擇的基礎上取作本歌。

    &rdquo 後普光園院二條良基在《近來風體抄》一書中寫道:&ldquo作為和歌之本歌的作品,到《堀河院百首》為止。

    而且同一類作品,要以名家名作為先。

    不過,如今從《金葉集》《詞花集》《千載集》《新古今集》中取本歌也完全無妨。

    就此,我曾與左相府[27]交談過。

    在連歌創作中,取本歌到《新古今集》為止,至于證歌,可以一直取到最近。

    &rdquo 定家卿在《詠歌大觀》中寫道:&ldquo和歌用詞,唯取&lsquo三代集&rsquo中的先賢用詞,此外一概不取。

    《新古今集》中古人作品中的用詞,亦可采用。

    &rdquo 又,《新式今案》中寫道:&ldquo若非廣為人知的和歌,在連歌唱和中不可作為本歌使用。

    不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用作證歌。

    &rdquo (十三)本歌與證歌的不同 本歌與證歌有所差别。

    連歌與俳諧的&ldquo本歌取&rdquo,就是以古代和歌中的有關詞語在前句與付句之間建立聯系。

    而證歌則稍有不同,證歌不像&ldquo本歌取&rdquo那樣直接,它隻是承續前句的餘情,或者是對前句吟詠的名勝加以呼應,所以,證歌不必像本歌那樣為人所熟知,從任何一部歌集中取材均可。

     (十四)關于&ldquo輪回&rdquo 關于&ldquo輪回&rdquo,《連歌新式追加并新式今案等》寫道:&ldquo寫&lsquo熏香&rsquo之句,以&lsquo焦急&rsquo之句應對,接下來不能再以&lsquo紅葉&rsquo唱和,因為這三個詞意思相通。

    應該以&lsquo舟&rsquo相附和,因為&lsquo焦急&rsquo與劃船的&lsquo劃&rsquo字雖同音[28],但意思完全不同。

    &lsquo夢&rsquo這個詞應以&lsquo面影&rsquo相附和,而以&lsquo月花&rsquo來附和&lsquo面影&rsquo,為晚近的作者所不取,實則完全沒有道理。

    實際上從前的人們對此也不回避。

    &rdquo 又說:&ldquo例如,&lsquo花&rsquo之句以&lsquo風&rsquo或&lsquo霞&rsquo來唱和,而接下來則不可再度如此酬唱。

    在一卷連歌中,&lsquo花&rsquo之句與&lsquo風&rsquo或&lsquo霞&rsquo之句即使相隔數句,也是應該回避的。

    其他依此類推。

    &rdquo 又說:&ldquo&lsquo竹&rsquo之句,因為&lsquo竹節&rsquo的&lsquo節&rsquo與&lsquo世&rsquo同音[29],故而以&lsquo世&rsquo字相唱和。

    而此後再出現&lsquo竹&rsquo字的時候,不可以&lsquo夜&rsquo字相附和[30],這就叫作&lsquo遠輪回&rsquo。

    &lsquo岚&rsquo這個詞,應以&lsquo山&rsquo之句相附和,而接下來若再以&lsquo富士&rsquo附和,與前句的&lsquo山&rsquo字相關,就變成了&lsquo打越&rsquo之句,對此應該規避。

    其餘依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