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爐冬扇——松尾芭蕉

關燈
松尾芭蕉(1644&mdash1694),本名宗房,俳号桃青、芭蕉、風羅坊等,江戶時代著名俳人,在日本文學史上被尊為&ldquo俳聖&rdquo。

     芭蕉出生于伊賀上野。

    寬文十二年(1672年)到江戶,先從俳人北村季吟學習&ldquo貞門俳諧&rdquo[1],後仿效&ldquo談林派&rdquo,嶄露頭角。

    談林派式微後,芭蕉尋求新路。

    延寶八年(1680年),在門人杉山杉風安排下,芭蕉移居深川的&ldquo芭蕉庵&rdquo。

    天和二年(1682年)芭蕉庵遭火焚,遂流寓甲州,翌年歸江戶,此後不斷帶弟子旅行日本各地,從大自然中尋求靈感,以&ldquo風雅之寂&rdquo為理想,陸續創作大量俳諧、俳文及紀行文,創立了具有娴雅、枯淡、纖細、空靈風格的&ldquo蕉風俳諧&rdquo,使俳諧從一種語言遊戲真正進入文學藝術的殿堂。

    其俳諧作品主要收入《俳諧七部集》,另有《野曝紀行》《笈之小文》《更科紀行》《奧州小道》等紀行文集及俳文傳世。

     芭蕉并沒有留下系統的俳論、文論方面的文章,他關于俳諧的理論主張,主要見于其弟子向井去來的《去來抄》、服部土芳的《三冊子》,以及《祖翁口訣》《二十五條》《幻住庵有耶無耶關》等相關的蕉門俳論書。

     以下根據小學館《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70&mdash71·松尾芭蕉集》選擇相關文章六篇,多少可以窺見芭蕉的&ldquo風雅論&rdquo&ldquo寂論&rdquo&ldquo夏爐冬扇論&rdquo及&ldquo好色論&rdquo之一斑。

     注釋 [1]&ldquo俳句&rdquo之稱呼,始自明治時代的俳人正岡子規,因此在&ldquo松尾芭蕉時代&rdquo的俳論原典部分,統一譯為&ldquo俳諧&rdquo。

     《常盤屋合句》跋 詩,自漢至魏凡四百餘年,詞人、才子、文體三變[1]。

    和歌之風,也是代代流變。

    至于俳諧,則是年年有變,月月出新。

     眼前這本書[2],以各種青菜為題,作成二十五番句合[3],請我加以評判。

    讀之,句句皆清爽雅緻,立意新穎,所見者&ldquo幽&rdquo也,所思者&ldquo玄&rdquo也,足可代表今世之俳諧之風。

    且此次句合名為&ldquo常磐屋&rdquo[4],應有頌揚太平盛世之意。

     此時,我又清楚地想起神田須田町[5]青菜市場的情景:蔬菜在千裡之外,由雪獸麒麟[6]背負而來,鳳凰之蛋[7]亦可埋于米糠之中運送而至。

    雪中的陽藿、二月的西瓜、朝鮮的綠葉人參、中國的辣椒,如今都聚集于江戶。

    太平之世,風不折甘蔗之枝,雨不動土中生姜。

    杉風的俳諧與當今之時甚合。

    願其句作如兩葉之嫩菜,如千年之松柏。

    願其俳諧如芋葉之露晶瑩不散,似角豆之絲長傳後世。

    當後人仰望蠶豆垂挂空中,定會追慕現在的太平盛世。

     延寶八年[8]庚申年末秋九月,華桃園 注釋 [1]《宋書·謝靈運傳論》,或《文選》卷五十有相近文字。

     [2]指《杉風句集》,杉風,即杉山杉風(1647&mdash1732),芭蕉十大弟子(蕉門十哲)之一,著有《杉風句集》。

     [3]句合:一種俳諧比賽,俳人分為左右兩組,互相展示自己的俳諧,并寫出&ldquo判詞&rdquo加以評判。

     [4]常磐:又寫作&ldquo常盤&rdquo,有堅固不變之意。

     [5]神田須田町:江戶的地名。

     [6]雪獸麒麟:指駿馬。

     [7]鳳凰之蛋:比喻稀有之物。

     [8]延寶八年:公元1680年。

     《虛栗》[1]跋 《虛栗》一書,其味有四: 第一,嘗李、杜之心酒。

     第二,啜寒山之法粥,故書中句作所見者遙,所聞者遠。

     第三,其&ldquo侘&rdquo與&ldquo風雅&rdquo與世間其他俳諧不同。

    如訪西行隐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