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從亞曆山大到奧古斯都時代的東部區域
關燈
小
中
大
前希臘奴隸制與希臘奴隸制之間的根本差别
希臘化時代的世界主義使得&ldquo希臘人&rdquo這個概念失掉了種族意義,而被賦予了文化上的内涵,那些靠先天資質和後天培養而具備了希臘精神的人們都被認定是希臘人。
1這種變化,再加上在希臘化君主們的絕對統治下階級差别的模糊化趨向,使我們理解了塞琉古的一個名叫狄奧多托斯(Diodotus)的王室奴隸怎麼能有膽量篡奪叙利亞王國的王位,而且還能被接受為暫時的統治者。
2階級差别的縮小還體現在認識奴隸制的新哲學觀點上。
亞裡士多德對于奴隸制的解釋是基于民族本身有優劣之分的觀念,希臘化時代的理論家們抛棄了他的這種種族劃分方法。
他們把目光集中在如何對待奴隸這樣的問題上,着重強調給予奴隸怎樣的待遇才能取得最優的經濟回報。
伊壁鸠魯(Epicurus)告誡他的追随者們不要懲罰奴隸,而要對他們施以同情。
3斯多葛派的理論承認所有人在普遍規律面前的平等性,從而導緻區分自由人和非自由人之間的社會界線模糊化。
例如,基提翁(Citium)的芝諾在生病時就要求與奴隸享有同等待遇。
4 澤勒(Zeller)曾謹慎地論述說,5早期的斯多葛理論家們教導學生,稱奴隸都是非正義的,澤勒的觀點一直被過分強調。
克裡西波斯(Chrysippus)也精辟地總結,這些斯多葛理論家所關切的中心問題就是如何正确地定義奴隸和自由。
6在這些理論家的觀念中,一個缺乏智慧的人之所以成為奴隸,是因為他缺少自我促進的能力,這個品質是聰明人都擁有的,而聰明人之所以是自由人也正因為他們擁有了這一品質。
7通過這段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理論構想的源頭與德爾菲祭司們的關聯。
德爾菲的祭司們在把奴隸出售給阿波羅神以釋放他們的時候列舉了四條自由人擁有而奴隸缺少的自由,其中的第三條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工作的權利。
斯多葛派完全接受奴隸體系,而且也不去追究個體受奴役的原因,這一點反映在&ldquo新喜劇&rdquo(NeaComoedia)菲萊蒙的論述當中。
他說所有人天生都是自由的,但一些人由于人性的貪婪而變成了奴隸。
8在僞亞裡士多德的《經濟論》中有對奴隸非常實際的探讨,把奴隸作為所有财産中最基本最必要的組成部分。
9這段論述把奴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管理者,必須對他們認真培訓;另一類則從事具體的工作。
10根據這種分析,奴隸的生活就是由工作、懲罰和食物構成的,其中食物一項要由自由人支付。
上述三項要素都必須給予奴隸,這樣他們的生産效率才不會降低。
進一步來說,要獎賞奴隸,但同樣也要懲罰他們,讓奴隸們把獲得自由作為最終目标是很有益的措施,同時也要允許他們結婚生子,這樣可以把他們束縛在他們的勞役上。
11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并沒有考慮在家中生養奴隸可能帶來的經濟回報。
米南德在&ldquo新喜劇&rdquo中所塑造的奴隸形象沿用了阿裡斯托芬以及&ldquo中期喜劇&rdquo中奴隸的典型特征。
&ldquo舊喜劇&rdquo和&ldquo中期喜劇&rdquo有四個經典的奴隸形象:土裡土氣的奴隸、忠誠的奴隸、聰明的奴隸和滑稽的奴隸。
12但同時米南德也把他所創作的奴隸形象個性化,賦予他們一些道德品質,例如《英雄》(Hero)中的達烏斯就和作品中的自由人角色一樣擁有令人欽佩的品質。
13米南德之所以能夠讓他的奴隸形象帶有人的特征,是因為他相信人性是生命的指路标,14從而對描述人性最感興趣,而不是因為在希臘化時代出現了獨特的現象,即非自由人身上的人性已經獲得了公認。
每一座希臘神廟從本質上講都擁有對乞援者施以保護的權力,而一些特殊的神廟則完全升級為自由人的避難所,保護個人安全,甚至抵抗國家權威。
然而神廟中的避難者如果是奴隸的話,那麼神廟祭司就不具備完全的權力。
15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于奴隸乞援者的雙重性質:在民法範疇内,奴隸是主人的私有财産,主人的權利必須被保護;而在諸神的眼中,奴隸卻屬于人的範疇。
一些神廟和聖壇對奴隸來說具有特别的意義,比如位于岐奧斯的奴隸領袖德裡米斯庫斯(Drimiscus)的墳墓(hērōon),它為奴隸和奴隸主提供了平等祭祀的場所。
16在埃及,從一份有關兩個逃跑奴隸的告示上來看,神廟的權利在時間上受到限制,而且在這個案例中祭司的決定權也受到限制。
17在第一次維瑞斯(Verrine)演說中,西塞羅提到了奴隸在以弗所阿爾忒米斯(Artemis)神廟中避難的權利。
18同時代的文獻證據表明,收容在逃奴隸的權利受到位于美塞尼亞(Messene)的安達尼亞(Andania)神廟的宗教協議的保障。
美塞尼亞的神廟權力幾乎就是以抵制私人收容在逃奴隸的姿态出現的,私人收容奴隸要受到處罰。
19 在希臘化世界中,神廟避難所對奴隸的影響作用普遍受到限制,這一點在斐洛(Philo)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與世俗權力相對抗的神廟保護權是有限的,最後奴隸會與奴隸主和解,或者作為終極手段,奴隸會被出售。
20對于希臘化時代的猶太人來說,任何一座神廟、聖壇或猶太人家中的竈火都具有庇護奴隸的權力。
21僞亞裡士多德《經濟論》的作者提出,要比保障自由人更嚴格地保障奴隸的假日和樂趣。
22這一點在亞曆山大裡亞的實際生活中得到體現,那裡有一個希臘的節慶,即俄瑞斯忒斯(Orestes)的罐甕節,就是專門的奴隸節日。
23在自由人和被奴役者之間界線被模糊化的過程中,還有一項發展非常重要,就是希臘化時代數量不斷增加的專門由奴隸構成的社會組織。
這種俱樂部(eranos)創建于公元前3世紀,與之相關聯的是對小亞的美恩·提拉諾斯(MenTyrannos)神的崇拜以及羅德島上由奴隸組成的宗教團體狄奧薩塔比利阿斯特(theDiosatabyriastoi)。
24 對社會平等進程意義更大的是那些非自由人和自由人都可參加的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團體中的奴隸通常都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公共奴隸。
25 有一篇銘文出自公元前1世紀早期的位于小亞呂底亞和弗裡吉亞邊界的費勒德爾菲亞(Philadelphia),其中給出了私人聖壇的祭祀規則,規定自由人和奴隸,不論男女,都可進入聖壇。
26聖壇建造者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種有關婚姻生活的道德規範,要求人們遵守近似于斯多葛派婚姻理念的規則,用這種理念設計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并遵循它來養育後代。
27進入聖壇的祭祀者不論是自由人還是非自由人,道德要求都是一樣的,已婚男性與已婚女奴之間的交合被視為亵渎神靈的通奸行為,而已婚男性與已婚的女自由人之間的交合也被同等看待。
28然而那時女奴的性道德标準則相對較低,對已婚女自由人的要求并沒有加在女奴身上,而且與未婚的奴隸女孩同居也是被允許的行為。
29大批來自西亞的奴隸輸入到愛琴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地中海地區階級差别的縮小及其文化的整體化進程。
因此,雅典在公元前3世紀也開始有了對弗裡吉亞神美恩的崇拜,這種崇拜在奴隸中尤為盛行。
30埃托利亞的菲斯提翁(Phistyum)興起了對叙利亞阿塔迦蒂斯神(Atargatis)的祭祀活動,這很可能也是叙利亞奴隸帶來的。
31奴隸主濫用自己對奴隸的所有權,不公正地野蠻地對待奴隸,這樣的案例肯定仍然存在,事實上任何時代的奴隸制度下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李維就記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兩個提比斯人試圖殺死一個奴隸,因為這個奴隸知曉他們所犯下的一樁殺人案。
32有關這個問題的原始資料留給我們的普遍印象就是,在希臘化時代,無論愛琴海地區、希臘本土還是近東被征服地區,其奴隸體制都不是暴虐或極端野蠻的類型。
約公元前130年,在羅馬的亞洲新行省、提洛島以及阿提卡勞裡厄姆礦區發生了奴隸暴動,33這段曆史非但不會改變我們對于這一時期奴隸制的認識,反而驗證了這種認識。
這些暴動可以被看做是西西裡、意大利等西部地區奴隸大起義帶來的連鎖反應,西西裡的狄奧多羅斯和奧羅修斯也把這兩個事件聯系起來看待,34因此這些暴動并不是被壓迫的自由人與奴隸在絕境中為争取社會改革而進行的鬥争。
35阿提卡上千個奴隸的暴動很快就被雅典将軍赫拉克裡圖斯(Heraclitus)鎮壓了下去;提洛島上的奴隸起義也很快被島上的自由人鎮壓,甚至不需要雅典的支援。
36根據尼姆佛多羅斯(Nymphodorus)的論述,37岐奧斯的奴隸起義由德裡馬庫斯(Drimachus)領導,起義者與其主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友好,供奉奴隸領袖的聖壇在後來甚至成為當地奴隸和奴隸主共同的聖地。
對于奴隸主來說,在德裡馬庫斯的聖壇有可能求得預測奴隸秘密計劃的口谕。
我們可以把這些騷亂與西部地區長時間的奴隸暴動相比較,西部的奴隸主和奴隸相互間的報複行為都非常殘忍。
這使我們認識到,西地中海地區發展出來的大農場奴隸制給奴隸制度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兩百年間影響到地中海世界
1這種變化,再加上在希臘化君主們的絕對統治下階級差别的模糊化趨向,使我們理解了塞琉古的一個名叫狄奧多托斯(Diodotus)的王室奴隸怎麼能有膽量篡奪叙利亞王國的王位,而且還能被接受為暫時的統治者。
2階級差别的縮小還體現在認識奴隸制的新哲學觀點上。
亞裡士多德對于奴隸制的解釋是基于民族本身有優劣之分的觀念,希臘化時代的理論家們抛棄了他的這種種族劃分方法。
他們把目光集中在如何對待奴隸這樣的問題上,着重強調給予奴隸怎樣的待遇才能取得最優的經濟回報。
伊壁鸠魯(Epicurus)告誡他的追随者們不要懲罰奴隸,而要對他們施以同情。
3斯多葛派的理論承認所有人在普遍規律面前的平等性,從而導緻區分自由人和非自由人之間的社會界線模糊化。
例如,基提翁(Citium)的芝諾在生病時就要求與奴隸享有同等待遇。
4 澤勒(Zeller)曾謹慎地論述說,5早期的斯多葛理論家們教導學生,稱奴隸都是非正義的,澤勒的觀點一直被過分強調。
克裡西波斯(Chrysippus)也精辟地總結,這些斯多葛理論家所關切的中心問題就是如何正确地定義奴隸和自由。
6在這些理論家的觀念中,一個缺乏智慧的人之所以成為奴隸,是因為他缺少自我促進的能力,這個品質是聰明人都擁有的,而聰明人之所以是自由人也正因為他們擁有了這一品質。
7通過這段論述,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理論構想的源頭與德爾菲祭司們的關聯。
德爾菲的祭司們在把奴隸出售給阿波羅神以釋放他們的時候列舉了四條自由人擁有而奴隸缺少的自由,其中的第三條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工作的權利。
斯多葛派完全接受奴隸體系,而且也不去追究個體受奴役的原因,這一點反映在&ldquo新喜劇&rdquo(NeaComoedia)菲萊蒙的論述當中。
他說所有人天生都是自由的,但一些人由于人性的貪婪而變成了奴隸。
8在僞亞裡士多德的《經濟論》中有對奴隸非常實際的探讨,把奴隸作為所有财産中最基本最必要的組成部分。
9這段論述把奴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管理者,必須對他們認真培訓;另一類則從事具體的工作。
10根據這種分析,奴隸的生活就是由工作、懲罰和食物構成的,其中食物一項要由自由人支付。
上述三項要素都必須給予奴隸,這樣他們的生産效率才不會降低。
進一步來說,要獎賞奴隸,但同樣也要懲罰他們,讓奴隸們把獲得自由作為最終目标是很有益的措施,同時也要允許他們結婚生子,這樣可以把他們束縛在他們的勞役上。
11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并沒有考慮在家中生養奴隸可能帶來的經濟回報。
米南德在&ldquo新喜劇&rdquo中所塑造的奴隸形象沿用了阿裡斯托芬以及&ldquo中期喜劇&rdquo中奴隸的典型特征。
&ldquo舊喜劇&rdquo和&ldquo中期喜劇&rdquo有四個經典的奴隸形象:土裡土氣的奴隸、忠誠的奴隸、聰明的奴隸和滑稽的奴隸。
12但同時米南德也把他所創作的奴隸形象個性化,賦予他們一些道德品質,例如《英雄》(Hero)中的達烏斯就和作品中的自由人角色一樣擁有令人欽佩的品質。
13米南德之所以能夠讓他的奴隸形象帶有人的特征,是因為他相信人性是生命的指路标,14從而對描述人性最感興趣,而不是因為在希臘化時代出現了獨特的現象,即非自由人身上的人性已經獲得了公認。
每一座希臘神廟從本質上講都擁有對乞援者施以保護的權力,而一些特殊的神廟則完全升級為自由人的避難所,保護個人安全,甚至抵抗國家權威。
然而神廟中的避難者如果是奴隸的話,那麼神廟祭司就不具備完全的權力。
15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于奴隸乞援者的雙重性質:在民法範疇内,奴隸是主人的私有财産,主人的權利必須被保護;而在諸神的眼中,奴隸卻屬于人的範疇。
一些神廟和聖壇對奴隸來說具有特别的意義,比如位于岐奧斯的奴隸領袖德裡米斯庫斯(Drimiscus)的墳墓(hērōon),它為奴隸和奴隸主提供了平等祭祀的場所。
16在埃及,從一份有關兩個逃跑奴隸的告示上來看,神廟的權利在時間上受到限制,而且在這個案例中祭司的決定權也受到限制。
17在第一次維瑞斯(Verrine)演說中,西塞羅提到了奴隸在以弗所阿爾忒米斯(Artemis)神廟中避難的權利。
18同時代的文獻證據表明,收容在逃奴隸的權利受到位于美塞尼亞(Messene)的安達尼亞(Andania)神廟的宗教協議的保障。
美塞尼亞的神廟權力幾乎就是以抵制私人收容在逃奴隸的姿态出現的,私人收容奴隸要受到處罰。
19 在希臘化世界中,神廟避難所對奴隸的影響作用普遍受到限制,這一點在斐洛(Philo)的作品中有所體現。
與世俗權力相對抗的神廟保護權是有限的,最後奴隸會與奴隸主和解,或者作為終極手段,奴隸會被出售。
20對于希臘化時代的猶太人來說,任何一座神廟、聖壇或猶太人家中的竈火都具有庇護奴隸的權力。
21僞亞裡士多德《經濟論》的作者提出,要比保障自由人更嚴格地保障奴隸的假日和樂趣。
22這一點在亞曆山大裡亞的實際生活中得到體現,那裡有一個希臘的節慶,即俄瑞斯忒斯(Orestes)的罐甕節,就是專門的奴隸節日。
23在自由人和被奴役者之間界線被模糊化的過程中,還有一項發展非常重要,就是希臘化時代數量不斷增加的專門由奴隸構成的社會組織。
這種俱樂部(eranos)創建于公元前3世紀,與之相關聯的是對小亞的美恩·提拉諾斯(MenTyrannos)神的崇拜以及羅德島上由奴隸組成的宗教團體狄奧薩塔比利阿斯特(theDiosatabyriastoi)。
24 對社會平等進程意義更大的是那些非自由人和自由人都可參加的社會團體,雖然這些團體中的奴隸通常都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公共奴隸。
25 有一篇銘文出自公元前1世紀早期的位于小亞呂底亞和弗裡吉亞邊界的費勒德爾菲亞(Philadelphia),其中給出了私人聖壇的祭祀規則,規定自由人和奴隸,不論男女,都可進入聖壇。
26聖壇建造者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種有關婚姻生活的道德規範,要求人們遵守近似于斯多葛派婚姻理念的規則,用這種理念設計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并遵循它來養育後代。
27進入聖壇的祭祀者不論是自由人還是非自由人,道德要求都是一樣的,已婚男性與已婚女奴之間的交合被視為亵渎神靈的通奸行為,而已婚男性與已婚的女自由人之間的交合也被同等看待。
28然而那時女奴的性道德标準則相對較低,對已婚女自由人的要求并沒有加在女奴身上,而且與未婚的奴隸女孩同居也是被允許的行為。
29大批來自西亞的奴隸輸入到愛琴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地中海地區階級差别的縮小及其文化的整體化進程。
因此,雅典在公元前3世紀也開始有了對弗裡吉亞神美恩的崇拜,這種崇拜在奴隸中尤為盛行。
30埃托利亞的菲斯提翁(Phistyum)興起了對叙利亞阿塔迦蒂斯神(Atargatis)的祭祀活動,這很可能也是叙利亞奴隸帶來的。
31奴隸主濫用自己對奴隸的所有權,不公正地野蠻地對待奴隸,這樣的案例肯定仍然存在,事實上任何時代的奴隸制度下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李維就記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兩個提比斯人試圖殺死一個奴隸,因為這個奴隸知曉他們所犯下的一樁殺人案。
32有關這個問題的原始資料留給我們的普遍印象就是,在希臘化時代,無論愛琴海地區、希臘本土還是近東被征服地區,其奴隸體制都不是暴虐或極端野蠻的類型。
約公元前130年,在羅馬的亞洲新行省、提洛島以及阿提卡勞裡厄姆礦區發生了奴隸暴動,33這段曆史非但不會改變我們對于這一時期奴隸制的認識,反而驗證了這種認識。
這些暴動可以被看做是西西裡、意大利等西部地區奴隸大起義帶來的連鎖反應,西西裡的狄奧多羅斯和奧羅修斯也把這兩個事件聯系起來看待,34因此這些暴動并不是被壓迫的自由人與奴隸在絕境中為争取社會改革而進行的鬥争。
35阿提卡上千個奴隸的暴動很快就被雅典将軍赫拉克裡圖斯(Heraclitus)鎮壓了下去;提洛島上的奴隸起義也很快被島上的自由人鎮壓,甚至不需要雅典的支援。
36根據尼姆佛多羅斯(Nymphodorus)的論述,37岐奧斯的奴隸起義由德裡馬庫斯(Drimachus)領導,起義者與其主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友好,供奉奴隸領袖的聖壇在後來甚至成為當地奴隸和奴隸主共同的聖地。
對于奴隸主來說,在德裡馬庫斯的聖壇有可能求得預測奴隸秘密計劃的口谕。
我們可以把這些騷亂與西部地區長時間的奴隸暴動相比較,西部的奴隸主和奴隸相互間的報複行為都非常殘忍。
這使我們認識到,西地中海地區發展出來的大農場奴隸制給奴隸制度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兩百年間影響到地中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