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關燈
小
中
大
國家的船隻運輸的,最後安全地抵達了英國,總量達3300萬磅。
總督奧克蘭閣下将準備好陸軍[8],把遠征的裝備交到指揮官手中。
全權代表懿律指揮官及義律上校會與奧克蘭閣下及本土政府溝通。
同時,因為指揮官還未抵達,遠征的瑣事落到了海軍準将戈登·伯麥爵士的身上,他抵達了在加爾各答的載炮74門的威厘士厘号。
整個艦隊将在6月中旬到達澳門海域。
在北部省份的奧克蘭閣下,3月初到了孟加拉轄區,并立馬加速準備遠征。
在孟加拉裝載運輸了12000噸物資,軍糧部門被命令準備9個月的糧草,額外的儲備是從新南威爾士運來的,汽船的煤在運輸中作為壓艙物。
從英格蘭發出了一封包含英國政府要求的信件,由全權代表在軍隊一到廣州後,就交給北京的朝廷,或者在其他可能有利場合的時候将公文交給中國政府。
皇家第26團的奧格蘭德上校在遠征中将享有軍事指揮權,因為普遍的意見是,高級官員布瑞爾上校将得到渴望的晉升。
最新的決定是,5月21日之前,遠征軍能在新加坡安全等候指揮官,這一天之後他們将前往廣東,開始行動。
因為7月、8月及9月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月份(台風通常發生在這個季節),主要目标是在遇到這些糟糕的飓風産生的危險之前,使遠征軍抵達中國海。
要達到的一個首要目标是占領一個小島,作為部隊及軍糧的基地,将來的某一天可能作為建立貿易的基地。
最開始注意到的是大嶼山島,在廣州河流的入口處,被認為是一個好的支撐點,它應該用來對抗該城及虎門的炮台。
印度政府提議[9],遠征軍一抵達,就應該發動炮擊,将對方夷為平地。
但是在廣州的英國官員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如果簡單的摧毀,中國人将明顯知道他們的弱點,将來很可能更仔細重建,更具威脅性;另一方面,如果在戰鬥中占領并控制他們的話,在事情安定後又歸還些東西,他們會高興地接受,而這些地方在中國人手中控制,永遠不會令英國軍隊難以應付。
最後決定,在所有戰鬥行動中,政府官員是攻擊的目标,無論哪裡,一有機會就應安撫民衆;但是那些很熟悉軍事力量的人肯定清楚并了解軍事行動應有靈活性,在處于抵抗狀态的國家,實施上述想法必定是困難的。
很多人認為,因為我們的商人在廣州遭到了持續傷害,英國國旗被焚燒,女王的官員被囚禁,應該首先給那裡一次教訓,施加第一次懲罰。
其他人又認為,應該首先進攻舟山。
由于其位于揚子江口,及必然的商業重要性,是進行行動的更好地點。
這條大河可以說是中華帝國身體的主要動脈,内陸财富的來源。
就面積和航行便利,世界上沒有任何超過它的;同時,就其内部而言,不僅中國的中心部分靠其獲取生存及财富,而且北部省份的交通同樣如此。
它通過人稱&ldquo大運河&rdquo的運河與白河聯系起來。
該運河是一傑出的工程,在中部貿易中起主要作用,實際上從南方一直流到中國的北部,最後到達距北京不到40英裡遠的通州小城。
在河口占有據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決定在舟山建立我們軍隊的總部。
對付一個像中國這樣頑固的國家,需要快速而又強大的行動,應該立即使其大吃一驚并陷入癱瘓之中。
&ldquo喋喋不休&rdquo,是他們談判時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也一直是我們對華政策采用的方法;現在,宗旨是以堅定的決心實現我們的目标。
[10] 在舟山建立軍事據點後,總司令的下一步是,在義律上校的陪同下,向北進軍到白河口,從那裡努力與中國朝廷取得聯系。
很多人認為福建和浙江人敵視他們的統治者,因此似乎最好發展與他們的友誼。
一件事是确定的(随後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前一省份的人們是最投機的商人,敢于在所有沿海走私。
這些海岸和台灣島之間進行的棉布、大米、糖等等的貿易,是難以估量的。
中國人目前控制了該島,一連串山脈貫穿這個美麗的島嶼。
一些人可能不知道,很多年前在舟山島有個英國工廠,它是由東印度公司建立的,但是在他們手中是無利可圖的事業;因為政府大幅增加了來自英國貸物的進口稅,以至于當地的帆船從廣州運來貨物,能以比英國商人低的價格銷
總督奧克蘭閣下将準備好陸軍[8],把遠征的裝備交到指揮官手中。
全權代表懿律指揮官及義律上校會與奧克蘭閣下及本土政府溝通。
同時,因為指揮官還未抵達,遠征的瑣事落到了海軍準将戈登·伯麥爵士的身上,他抵達了在加爾各答的載炮74門的威厘士厘号。
整個艦隊将在6月中旬到達澳門海域。
在北部省份的奧克蘭閣下,3月初到了孟加拉轄區,并立馬加速準備遠征。
在孟加拉裝載運輸了12000噸物資,軍糧部門被命令準備9個月的糧草,額外的儲備是從新南威爾士運來的,汽船的煤在運輸中作為壓艙物。
從英格蘭發出了一封包含英國政府要求的信件,由全權代表在軍隊一到廣州後,就交給北京的朝廷,或者在其他可能有利場合的時候将公文交給中國政府。
皇家第26團的奧格蘭德上校在遠征中将享有軍事指揮權,因為普遍的意見是,高級官員布瑞爾上校将得到渴望的晉升。
最新的決定是,5月21日之前,遠征軍能在新加坡安全等候指揮官,這一天之後他們将前往廣東,開始行動。
因為7月、8月及9月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月份(台風通常發生在這個季節),主要目标是在遇到這些糟糕的飓風産生的危險之前,使遠征軍抵達中國海。
要達到的一個首要目标是占領一個小島,作為部隊及軍糧的基地,将來的某一天可能作為建立貿易的基地。
最開始注意到的是大嶼山島,在廣州河流的入口處,被認為是一個好的支撐點,它應該用來對抗該城及虎門的炮台。
印度政府提議[9],遠征軍一抵達,就應該發動炮擊,将對方夷為平地。
但是在廣州的英國官員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如果簡單的摧毀,中國人将明顯知道他們的弱點,将來很可能更仔細重建,更具威脅性;另一方面,如果在戰鬥中占領并控制他們的話,在事情安定後又歸還些東西,他們會高興地接受,而這些地方在中國人手中控制,永遠不會令英國軍隊難以應付。
最後決定,在所有戰鬥行動中,政府官員是攻擊的目标,無論哪裡,一有機會就應安撫民衆;但是那些很熟悉軍事力量的人肯定清楚并了解軍事行動應有靈活性,在處于抵抗狀态的國家,實施上述想法必定是困難的。
很多人認為,因為我們的商人在廣州遭到了持續傷害,英國國旗被焚燒,女王的官員被囚禁,應該首先給那裡一次教訓,施加第一次懲罰。
其他人又認為,應該首先進攻舟山。
由于其位于揚子江口,及必然的商業重要性,是進行行動的更好地點。
這條大河可以說是中華帝國身體的主要動脈,内陸财富的來源。
就面積和航行便利,世界上沒有任何超過它的;同時,就其内部而言,不僅中國的中心部分靠其獲取生存及财富,而且北部省份的交通同樣如此。
它通過人稱&ldquo大運河&rdquo的運河與白河聯系起來。
該運河是一傑出的工程,在中部貿易中起主要作用,實際上從南方一直流到中國的北部,最後到達距北京不到40英裡遠的通州小城。
在河口占有據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決定在舟山建立我們軍隊的總部。
對付一個像中國這樣頑固的國家,需要快速而又強大的行動,應該立即使其大吃一驚并陷入癱瘓之中。
&ldquo喋喋不休&rdquo,是他們談判時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也一直是我們對華政策采用的方法;現在,宗旨是以堅定的決心實現我們的目标。
[10] 在舟山建立軍事據點後,總司令的下一步是,在義律上校的陪同下,向北進軍到白河口,從那裡努力與中國朝廷取得聯系。
很多人認為福建和浙江人敵視他們的統治者,因此似乎最好發展與他們的友誼。
一件事是确定的(随後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前一省份的人們是最投機的商人,敢于在所有沿海走私。
這些海岸和台灣島之間進行的棉布、大米、糖等等的貿易,是難以估量的。
中國人目前控制了該島,一連串山脈貫穿這個美麗的島嶼。
一些人可能不知道,很多年前在舟山島有個英國工廠,它是由東印度公司建立的,但是在他們手中是無利可圖的事業;因為政府大幅增加了來自英國貸物的進口稅,以至于當地的帆船從廣州運來貨物,能以比英國商人低的價格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