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關燈
放棄壟斷權,其收入幾乎不會受損,因為他們多半會賦予加爾各答與孟買同樣的出口重任,以此獲得與此前的壟斷同等程度的利益回報。

    确實,這樣的舉動将對印度政府十分有利,因為,無疑商人們在管轄區的所有地方種植罂粟,都要提前支付一筆錢;馬爾瓦最好的鴉片是土著王公種植的,一箱在孟買繳納125盧比的稅,市場中售價是400到450盧比;在中國沿海通常售價是七八百元,在最近的困境中甚至高達1200元。

    [2]巴特納和貝那拉斯的鴉片沒有這麼貴,每箱産品隻要300盧比。

    因此,随着産品價格的降低,降低了市場縮小的任何可能。

     當孟買放棄壟斷權時,孟加拉市場試圖通過增加自己的供應摧毀馬爾瓦市場;孟買商人繼續開放市場,因為他們輸入毒品到加爾各答,哄擡價格,因而造成需求增加的假象,使得市場上的毒品數量大增。

     從加爾各答和孟買裝運鴉片的是小型快速帆船,又被稱作鴉片飛剪船。

    他們在強烈的季風時節前往中國海,從孟加拉出發的航程,少則6周,多則8周,那一季節中國海中刮着大風,很少迷途。

    他們武裝到牙齒,沿着海岸線航行,特别是在福建海面。

    本地的中國帆船在距海岸10或12英裡處與他們碰頭,拿出金币及銀兩與之交換。

    這些船的武裝名義上是保護他們抵抗海盜,卻經常轉而對抗中國當局;但是準确地說,直到最近,這些沖突還很少發生。

    在廣州的示威行動之前,這些船常常停靠在沿海不同的港口處理貨物,向官吏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錢,以得到其允許。

    朝廷的大臣們在抑制毒品的輸入上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一些人的建議是激烈的,其他人則建議采取溫和的手段。

    前者占上風,卻沒能實現減少的效果,更不用說禁止這種有害的貿易。

    這導緻了該國目前混亂與困難的狀況。

     英國在印度的鴉片倉庫 許乃濟[3],一位曾在廣州任職的官員的備忘錄值得評論;他同意并承認鴉片貿易的罪惡,然而他建議鴉片進口合法化,因為他認識到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如果繼續目前的方法,&ldquo銀有偷漏,&hellip&hellip以中原易盡之藏,填海外無窮之壑&rdquo。

    由于白銀是最輕便的,同時很難追蹤其來源,是交易的媒介,隻有在鴉片交易中才使用。

    與人民遭受的傷害相比,中國政治家更為缺乏這種金屬的恐懼所困擾。

     中國人從什麼礦中獲取白銀還是疑問,但是從傳教士旅行者搜集的所有信息來看,他們似乎很少輕易地開采它們;但是據悉他們有豐富的水銀,在将來定會是該國的巨大财富。

     然而,對帝國白銀不正常外流的呼籲,似乎忘了這種珍貴的金屬很可能是我們前輩大量運來的,盡管外表改變了,人們大多誤以為這些銀錠本來就是該國的。

    無疑,一些當然是這種來源,但是很可能,迄今為止,大部分的銀子顯然是被敲碎銀圓的新形式。

     當銀圓進入中國時,中國人給其壓印或蓋章,因此拿走了這種金屬的一小部分;流通中每過一道手都要經曆同樣的處理,它的實際币值重量減少了。

    這種碎塊貨币的擁有者,發現體積的不便,就将其熔鑄呈銀錠的樣子。

    [4]有一種鑄币比起之前的銀圓更好收藏,1000個方孔錢價值可能不到200。

     需要記住,直到機械的發明降低了生産的成本前,服裝、毛絨等制品還難以進入中國市場,所有的茶葉和其他商品都被換成歐洲的金銀,因此,事實上,目前(所謂的)中國白銀外流隻是重新償還了長期以來所借的貸款,或者更合适的說法是,歸還我們一度擁有的金錢,交換我們目前的商品。

     隻要讀一下那些贊成采取嚴厲措施的官員的備忘錄,他們的謬論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都很清楚,任何對該國人民稍微了解的人都明白,立即禁止他們已經形成的習慣是不可能的。

    任何措施,不管多麼嚴厲,都不能完全成功。

    數千人願意冒生命的危險去弄到毒品。

    數千人長期養成了習慣,如果被剝奪了毒品,他們甯願待在墳墓裡。

    中國的海軍力量無足輕重,而從所有已知的描述可以得知,因為他們的各級官員都公開接受賄賂,所以無意執行嚴厲的措施。

    另一方面,更溫和的方式将立刻使政府有權監管流通的過程,征收的稅收會成為财富的來源。

    但是隻要貨物的價格是不合理的,出口價隻要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