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女性意識的覺醒

關燈
一、成熟女性的心理 二、女性氣質 一、成熟女性的心理 追蹤探讨女性氣質從青春期到成熟期的進一步行為表現,這并不是我的意圖。

    而且,對這個目的而言,我們的知識還是不充分的。

    但我在下文将把一些特征綜合起來。

    以婦女的史前史為出發點,女性氣質的發展,仍要受到早期男性化時期的殘餘現象的幹擾;在一些婦女的生活進程中,男女性氣質占優勢的時期反複交替存在着。

    男人稱為&ldquo婦女之謎&rdquo的某些部分,可能來自婦女生活中雙性并存的表現。

    但是,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對另一個問題做出判斷的時機成熟了。

    我們把性生活的動力稱為&ldquo力比多&rdquo。

    性生活受男性與女性的對立傾向支配。

    實際上隻有一種力比多,它同時服務于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功能,不能給力比多本身指定任何性别。

    如果按照主動性等同于男性的傳統公式,傾向于把力比多描述為男性的,那麼我們不應忘記,它也包含帶有被動目标的傾向。

    同時,&ldquo女性力比多&rdquo這一詞的對應出現也是沒有根據的。

    我們的主張是,當力比多被迫用于女性功能時,它受到的壓力就更大,而且,比較起男性氣質的情況看,在目的論上講,大自然較少關心女性功能的要求。

    不關心的原因,再從目的論上講,在于下述事實:生物學目的的實現已托付給男人的攻擊性,在某種程度上不依賴女性的同意便已完成了。

     女性的&ldquo性冷淡&rdquo是一種尚未完全認識的現象。

    有時它是心理沖突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容易受到影響;而在其他情況中,它則暗示了這種假設:它是由氣質因素決定的,甚至還有解剖學上的因素。

     我在一些精神分析觀察中見到的成熟女性氣質的心理特質,并不具有高于一般的效果。

    我們也不能這樣要求,且要辨别這些特質中哪些應歸之于性功能的影響,哪些應歸之于社會的熏陶,也并不總是容易的。

    例如,把大多數自戀現象歸之于女性氣質,這種現象也影響到女性選擇對象,因而對她們而言,較之于愛人,被愛則是一種更強烈的需要。

    而且,陰莖嫉妒對女性心理上的虛榮也産生影響,因為她們一定會更高地估計自己的魅力,以作為對其早期性缺陷的晚期補償。

    害羞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女性特征,但它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平常。

    我們相信,它有着自己的目的,即掩飾生殖器方面的缺陷。

    我們沒有忘記,害羞在更晚的時期還負有其他功能。

    看起來婦女對文明史中的發現與發明,沒有做什麼貢獻,然而,她們可能已經發明了一種技術,即編織技術。

    果真如此,我們就應該有興趣猜測這種成就的潛意識動機。

    大自然本身通過在人的成熟期生長陰毛以遮掩生殖器,似乎就已為這種成就提供了可供模仿的樣式。

    在身體上,這些毛發長進皮膚裡,而且彼此雜亂地交織在一起,這一步驟被保存下來,而成為使各線條相互交織的編織活動。

    如果把這個觀點視為幻想而加以否認,并且認為陰莖對女性氣質的構成有影響的信念是一種偏見,我當然無力辯解。

     女性選擇對象的決定性因素,常常由社會條件造成而難以辨認。

    但隻要她能進行自由選擇,該選擇往往就依照女孩希望成為的自戀性的男人形象做出。

    如果仍停留在對父親的依戀中,即停留在俄狄浦斯情結中,她的選擇就依照類似父親的模式做出。

    因為,當她從依戀母親轉向依戀父親時,或者她對母親懷有充滿矛盾心理的敵意時,這種選擇就可保證一個幸福的婚姻。

    但是,這種選擇的結果常常表現出對消除因矛盾心理而造成的沖突的一種普遍威脅。

    這種保留下來的敵視緊随對父親的無可置疑的依戀而來,并且蔓延到了新的對象上。

    女性的丈夫首先是父親的繼承者,過了一段時間後也成為母親的繼承者。

    因此,很容易産生下述情況:在婦女的後半生中,可能充滿了對丈夫的反抗,正如她的更短的前半生中充滿了對母親的反抗一樣。

    一旦這種反抗經曆完畢後,婚姻就很可能變得十分令人滿意了。

    婦女性質中的另一個改變可能發生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的婚姻中,戀人對這種變化毫無準備。

    由于婦女自己成了母親,她便可能恢複對自己母親的認同,而對這種認同直到結婚後她才停止反抗,并且這種認同可以把所有可獲得的力比多吸引到自身中,以緻這種強制性重演她父親的不幸婚姻。

    母親對子女的出生所産生的不同反應表明,即使到現在,&ldquo缺少陰莖&rdquo這個古老的因素仍沒有喪失力量。

    母親隻有在與兒子的關系中才獲得無限的滿足。

    總之,這是最完美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擺脫了所有人類關系中的矛盾心理。

    母親可以把自己被迫壓抑的抱負寄托于兒子,期望從他那裡實現她遺留在男性氣質情結中的所有願望。

    甚至隻有等到妻子成功地把丈夫當成兒子,并以母親的身份對待他時,她才覺得婚姻會牢靠。

     我們可以把婦女對母親的認同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俄狄浦斯階段,它根植于對母親的深情依戀,并以她為模型;第二個階段來自俄狄浦斯情結,該階段試圖擺脫母親,并以父親取代她。

    無疑我們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