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部 神聖的宗教裁判

關燈
就要審判卡珊德拉小姐和加萊奧托先生,可是他們叔侄二人得以逃脫了。

    他們深知,如果再次落到此人手裡,任何保護人也救不了他們,于是他們決定逃往法蘭西,如果需要,還得再潛往别處:英吉利、蘇格蘭。

     出發前兩天的早晨,喬萬尼跟卡珊德拉像通常那樣,在她的工作室&mdash&mdash卡曼奧拉宮一個單獨的大廳裡進行一次談話。

     陽光透過茂密的柏樹枝葉從窗戶射進來,顯得像月光一樣暗淡。

    姑娘的臉特别美麗,但沒有表情。

    隻是現在,分手的前夕,喬萬尼才明白了,她對于他是多麼親密。

     他問道,他倆能否再見面,她能否向他公開她時常提到的那個最後的秘密。

     卡珊德拉看了看他,默默地從小匣裡取出一塊扁方形的綠色透明的石頭。

    這是著名的TabulaSmaragdina(諾斯替教派的秘密經典)&mdash&mdash一塊翡翠石牌,是在孟菲斯一個山洞裡發現的,原來攥在一具木乃伊的手裡,據說他生前是位祭司,是赫耳墨斯&mdash&mdash埃及的奧爾神的肉身&mdash&mdash奧爾是邊界之神,引導亡魂到冥界去的引路神。

    翡翠石的一面刻着科普特文,另一面用古希臘文字刻着四行詩: 上面是天,下面是天, 星星在上面,星星在下面, 上面有什麼,下面有什麼。

     你要是明白,就能幸福無疆。

     &ldquo這是什麼意思?&rdquo喬萬尼說。

     &ldquo你今天夜裡到我這裡來,&rdquo她小聲嚴肅地說,&ldquo我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全都告訴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一切,無一保留。

    現在,讓我們按照習慣,在分手前像兄弟姊妹那樣喝上一杯。

    &rdquo 她拿出一個圓形的小陶瓷器皿,上面塗着蠟,據說是遠東一帶的用具,她往一隻古代橄榄石高腳大酒杯裡斟滿了濃烈的玫瑰色葡萄酒,散發出一種奇異的氣味,高腳杯的邊沿上刻着狄俄倪索斯和酒神女祭司的像;然後,她走到窗前,舉起酒杯,好像是在向神進行祭奠。

    在暗淡的陽光下,玫瑰色的葡萄酒在透明的杯子裡顯得更加豔麗,像是熱乎乎的血,裸體的酒神女祭司跳着舞,頌揚頭戴葡萄花冠的酒神。

     &ldquo從前,喬萬尼,&rdquo她更加小聲和嚴肅地說,&ldquo我認為你的老師列奧納多掌握了最後的秘密,因為他的臉是那麼美麗,仿佛是他集奧林波斯神與地下的提坦于一身。

    可是現在,我看出來,他隻是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可是沒有達到目的,隻是在探索,可是并沒有找到,隻是有知識,可是并沒有達到自覺的程度。

    他是個先行者,自有後來人追随着他,而且都将超過他。

    讓我們幹一杯,我的哥哥,這杯辭行的酒為我們二人所未知的最後的釋疑者而幹!&rdquo 她虔誠地喝下半杯,好像是吞下了一樁大秘密,然後把酒杯遞給喬萬尼。

     &ldquo别怕,&rdquo她說,&ldquo這裡面沒有禁果。

    這葡萄酒是純淨的和神聖的:它是用納紮列塔山上的葡萄釀的。

    這是加利利的狄俄倪索斯最純淨的血。

    &rdquo 等他喝了以後,她把兩隻手放在他的肩上,親切而信任地嫣然一笑,小聲說道: &ldquo如果你想要知道一切,你就來吧,你來了以後,我就把從來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的秘密告訴你,向你展示最後的痛苦和歡樂,我跟你作為兄妹,作為新郎和新娘,将永遠生活在這痛苦和歡樂之中!&rdquo 陽光透過茂密的柏樹枝葉從窗戶射進來,顯得像月光一樣暗淡,就像在卡塔蘭堤壩上度過的那個值得紀念的雷雨之夜閃爍的電光一樣。

    她把自己的臉湊近他的臉,木然而嚴肅,蒼白得像大理石雕像,蓬松的頭發顯得生機盎然,像美杜莎的蛇一樣,包圍着那張蒼白的臉,仿佛給她加上一個黑色的光環,雙唇像血一樣鮮紅,一雙黃眼睛像琥珀一樣透明。

     一股驚恐的寒氣傳遍了貝特拉菲奧的全身,他不由得想道: &ldquo白色魔鬼!&rdquo 三 他在約定的時刻來到荒涼的葡萄園胡同,站在卡曼奧拉宮附近的花園門前。

     大門關着,他敲了很久,沒有人給開門。

    他轉到另一側的聖安埃斯大街,走到隔壁的瑪喬雷修道院的大門前,從看門人那裡了解到一個可怕的消息:尤利烏斯二世教皇的法官喬爾喬·達·卡薩雷突然出現在米蘭,下令立刻逮捕煉金術士加萊奧托·薩克羅博斯科以及侄女卡珊德拉小姐,因為這兩個人是實施魔法的最大嫌疑人。

     加萊奧托逃脫了,卡珊德拉小姐被關進神聖審判所的監獄。

     列奧納多了解到這個情況,向自己的恩人&mdash&mdash路易十二的财務總管弗洛裡蒙德·羅伯特和法蘭西國王駐米蘭總督查理·丹布亞斯求情,設法營救不幸的姑娘。

     喬萬尼也四處奔走,送交老師的信函,到宗教法庭去探聽情況,這個法庭設在大教堂附近的大主教宮裡。

     他在這裡結識了喬爾喬的秘書米凱雷·達·瓦韋爾達,此人是神學碩士,寫過關于魔法的專著《女巫的最新槌子》,證明所謂夜山羊(HvrcusNocturnus)作為女巫狂歡夜會的主持者,是山羊的近親,從前希臘人用它給狄俄倪索神獻祭,獻祭時跳色情舞和唱合唱,後來發展成為悲劇。

    米凱雷修士對待貝特拉菲奧和藹親切,彬彬有禮。

    他裝作非常關心卡珊德拉的命運的樣子,相信她是無辜的,同時又裝成列奧納多的崇拜者,認為他是&ldquo最偉大的基督教畫師&rdquo,并且向他的學生了解他老師的生活、習慣、工作和思想情況。

    可是一談到列奧納多,喬萬尼立刻警惕起來,他甯可死掉,也決不肯說一句出賣老師的話。

    米凱雷修士确信耍花招沒有用處,有一天宣布說,盡管相識時間不長,他已經喜歡上了喬萬尼,把他視為兄弟,認為自己有義務警告他,達·芬奇先生正在面臨着危險,被懷疑實施魔法。

     &ldquo謊言!&rdquo喬萬尼驚叫道,&ldquo他從來也沒有實施過魔法,甚至&hellip&hellip&rdquo 貝特拉菲奧沒有說完,宗教法官盯了他一眼。

     &ldquo您想要說什麼,喬萬尼先生?&rdquo &ldquo不,沒什麼。

    &rdquo &ldquo您不願意對我開誠布公,我的朋友。

    我本來知道您想要說:列奧納多先生甚至不相信魔法的可能性。

    &rdquo &ldquo我并沒有想這麼說,&rdquo喬萬尼急忙訂正道,&ldquo況且,既然他并不相信,難道這也證明他有罪嗎?&rdquo &ldquo魔鬼,&rdquo修士面帶輕輕的冷笑,反駁道,&ldquo是卓越的邏輯學家。

    有時能把自己最危險的敵人置于絕境。

    我們不久以前從一個女巫嘴裡了解到他在女巫狂歡夜會上的講話。

    他說:&lsquo我的孩子們,盡情地尋歡作樂吧,我們這些學者們是你們新的盟友,我們否認魔鬼的強大,從而能夠挫敗神聖審判之劍,我們很快就能取得勝利,讓我們的王國占領整個宇宙。

    &rsquo&rdquo 米凱雷平靜而自信地談着邪惡勢力最難以置信的行為,譬如談到根據某些特征可以分辨出魔鬼與女巫所生的變形嬰兒:他們總是長不大,但比普通的哺乳嬰兒重八十到一百磅,經常叫喊,能吃五六個哺乳女人的奶水。

     他以數學的精确性了解地獄裡主要惡鬼的數目&mdash&mdash572個,各類等級的小鬼&mdash&mdash7405926個。

     但最讓喬萬尼感到驚奇的是關于陽物和陰物的學說,據說有一種兩性的惡魔,能随意成為男人或女人,從而勾引人們跟他們交媾。

    修士向他解釋說,魔鬼忽而使空氣凝固,忽而從絞刑架上盜竊屍體,用來當作奸淫的肉體,可是不管對這些屍體如何溫存親昵,它們卻始終都是冰冷的死人。

    他引用了聖奧古斯丁的話,說他否認渎神的異端的存在,并不懷疑陰陽交媾,盡管從前異教徒也崇敬陽物和陰物,不過用的是森林和田野之神浮娜、森林之神薩梯裡、自然女神尼姆法、樹精加瑪德裡亞德以及其他栖息在森林、江河湖海和空中的神祇的名目。

     &ldquo古代,&rdquo米凱雷修士又以他個人的名義補充道,&ldquo不潔的男女衆神尋找人進行交媾,現在不僅小魔鬼,而且大魔鬼,譬如阿波羅和巴克科斯能夠用陽物交媾,狄安娜或維納斯能夠用陰物交媾。

    &rdquo 喬萬尼從這番話裡得出一個結論:跟蹤了他一生的白色魔鬼,原來就是擁有陰物的阿佛羅狄忒。

     米凱雷修士有時邀請喬萬尼列席法庭審判,可能是還指望遲早有一天能讓他成為自己的同謀者和告密者,因為他根據經驗知道,審判的恐怖會把他拖進來。

    喬萬尼克服了恐懼和厭惡,沒有拒絕列席審訊和嚴刑拷打,因為他也指望即使不能改變卡珊德拉的命運,起碼也應該了解她的一些情況。

     喬萬尼一部分在審判中,一部分在從宗教法官們的講述中了解到一些難以置信的事情,其中可笑的成分與恐怖的成分結合在一起。

     有一個女巫還完全是個少女,忏悔了,回到教會的懷抱,對自己的殘酷刑訊者感恩不盡,因為他們把她從撒旦的利爪下拯救出來。

    她以無限的忍耐和馴服經受了一切痛苦,高興而平靜地走向死亡,相信時間的烈火将會解除她永恒的痛苦,她隻是請求宗教法官們在她死前從她的胳膊上把魔鬼切割掉,因為這個魔鬼以尖紡錘的形式進入她的胳膊裡了。

    神父們請來一位有經驗的外科醫生。

    可是不管答應給這位醫生多少錢,他都拒絕把魔鬼切除,害怕在動手術時魔鬼把他的脖子給弄彎。

     另一個女巫是個烤面包的寡婦,這個女人身體強壯,長相也很美,她被指控十八年來一直跟魔鬼發生關系,跟他生了數個變形人。

    這個不幸的女人在遭受嚴刑拷打時,忽而祈禱,忽而像狗一樣吠叫,忽而痛得渾身僵硬,說不出話來,失去知覺,于是就得用木頭器具強行撬開她的嘴,逼着她說話。

    最後她從行刑人員手中掙脫出來,向法官們撲去,瘋狂地叫喊着:&ldquo我把自己的靈魂送給了魔鬼,我将永遠屬于他!&rdquo&mdash&mdash然後一頭倒下去咽了氣。

     卡珊德拉的幹姑媽西多尼娅太太也被逮捕了,長期遭受折磨,一天夜裡,為了逃避嚴刑拷打,在監獄裡把她睡覺的幹草墊子點着,結果被煙嗆死了。

     一個瘋瘋癫癫的賣破爛的老太婆被指控每天夜裡騎着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參加女巫狂歡夜會,她女兒的手和腳都殘疾了,被魔鬼給釘上了馬掌釘。

    老太婆和善而又狡黠地向法官們眨着眼睛,仿佛他們事先已經跟她約好當她的同謀者,她痛痛快快地招認了一切指控。

     她渾身凍僵了。

    &ldquo火!火!&rdquo她被帶到火堆前,準備燒死她,她高興地喊着,笑得喘不過氣來,好像小孩子似的,搓着雙手,&ldquo讓上帝保佑你們健康,親愛的,我終于能烤烤火暖和一下身子了!&rdquo 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不知羞恥,也無所畏懼地向法官們講述道,一天晚上,在牲口圈裡,養牛的女主人給了她一塊面包,上面抹着奶油,還撒了一種又甜又酸的東西,很好吃。

    這原來是小鬼。

    她把面包吃下去之後,向她跑來一隻黑貓,兩隻眼睛像火炭一樣,發着亮光,它弓起腰,喵喵叫着,向她表示親昵。

    她跟着黑貓進了倉房,在幹草堆上把自己的身子交給了它,前後有過很多次,淘氣時根本沒有想到這樣做很不好,它願意怎麼,都随它的便。

    養牛女人對她說:&ldquo你瞧,你可找到了一個好新郎!&rdquo後來,她生下一條蟲子,跟吃奶嬰兒那麼大,白身子,黑腦袋。

    她在牛糞堆挖個坑把它埋了。

    可是黑貓來找她,用爪子撓她,用人的聲音讓她給嬰兒哺乳。

    這條蟲胃口很大,吃剛擠出的牛奶。

    &mdash&mdash這個小姑娘講得非常詳細和準确,用那雙無辜的眼睛望着法官們,很難斷定她是無目的地撒謊&mdash&mdash小孩子有時慣于說謊,像是在說呓語。

     可是特别讓喬萬尼驚懼的是一個十六歲的女巫,她美麗非凡,回答法官的一切問題和規勸時,都頑固地哀求地喊着同一句話:&ldquo燒死吧!把我燒死吧!&rdquo她說,魔鬼鑽進她的身體裡去了,&ldquo在那裡像是在自己的家一樣&rdquo,他到處亂竄,在她的脊背裡跑來跑去,好像是&ldquo一隻老鼠在地下一樣&rdquo,她心裡很害怕,感到一片漆黑,假如這時候不抓住她的手,或者不用繩子把她綁起來,她會在牆上把自己的腦袋撞碎。

    關于忏悔或者寬恕,她根本不想聽,因為認為自己已經跟魔鬼懷上了身孕,已經無可救藥了,活着就已受到上帝的審判,要求趁她還沒把妖怪生下來把她燒死。

    她是個孤女,但很富有。

    她死後,龐大的莊園應該轉到一個遠房親屬&mdash&mdash一個很貪财的老頭手裡。

    神父們知道,如果這個不幸的姑娘能活下來,她會把自己的巨額财産捐獻給宗教裁判事業,因此竭盡全力想要解救她,可是白費心機。

    最後,給她派來忏悔牧師,此人能夠讓罪人的鐵石心腸軟化,并且以這種本領遠近聞名。

    牧師開導她說,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什麼罪惡不能讓天主用自己的鮮血給洗刷掉的,天主能夠寬恕一切。

    可是她卻發出可怕的叫喊:&ldquo不能寬恕,不能寬恕,我知道。

    燒死我吧,不然我可自己下手啦!&rdquo用米凱雷修士的話來說,&ldquo她的靈魂渴望聖火,就像一隻受傷的鹿渴望找到泉水一樣&rdquo。

     審判長喬爾喬·達·卡薩雷修士是個駝背的小老頭,蒼白瘦削的小臉很安詳,顯得很和善,讓人想起聖法蘭西斯。

    非常了解他的人說,他是&ldquo人世上最溫順的人&rdquo,為人廉潔,吃齋,少言寡語,至今還是個童男。

    喬萬尼有時端詳着他的臉,覺得他的确不狠毒,不狡猾,他遭受的痛苦比起那些受刑的人更深重,所以把他們燒死,是出于憐憫,因為他相信,不可能用别的辦法讓他們免遭永恒之火的焚燒。

     不過有時,特别是犯人遭到殘酷的嚴刑拷打并且說出駭人聽聞的口供時,喬爾喬修士的眼睛裡突然會掠過這樣一種表情,喬萬尼不能斷定誰更可怕,誰更瘋狂&mdash&mdash是法官還是犯人? 有一個接生婆是個巫婆,她有一次向法官們講了她如何用大拇指按着新生嬰兒的顱頂使勁捏,用這種方法掐死了二百多個嬰兒,沒有任何目的,僅僅是因為她喜歡聽嬰兒綿軟的頭蓋骨像雞蛋殼一樣破碎的聲音。

    她描繪這種開心取樂時,嘴裡笑着,喬萬尼感到不寒而栗。

    他突然覺得老審判長的眼睛閃爍着淫蕩的火光,跟那個巫婆一樣。

    盡管他接下去又覺得他不過是出現了錯覺而已,可是他心裡卻留下了難以言表的驚恐的印象。

     另外有一次,喬爾喬修士非常傷心地承認,多年以前,有幾個七歲的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