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部 神聖的宗教裁判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列奧納多第一次在米蘭為摩羅供職期間,曾經跟一個當時還很年輕的學者一起進行解剖學研究,此人名叫馬可-安東尼奧,雖然年僅十八歲,但已經很有名氣了。
他出身于維羅納古老的德拉·托雷貴族世家,他對科學的熱愛是家傳的。
馬可-安東尼奧的父親在帕多瓦講授醫學,幾個哥哥也都是學者。
他本人從少年時代開始便獻身于科學,正如從前顯赫家族的後代作為騎士獻身于心上的夫人和上帝一樣。
無論兒童的遊戲,還是少年的情欲,都不曾吸引他離開這種枯燥的學術研究。
他本來愛上了一個少女,可是認為不能同時為兩個主人&mdash&mdash愛情與科學效勞,便離棄了未婚妻,并且徹底脫離了世界。
他早在童年時代由于過度用功而損害了身體。
他骨瘦如柴,臉色蒼白,像是一個苦行僧,但他的臉形卻仍然很漂亮,長相很像拉斐爾,隻是表情更加深沉和憂郁。
當他還是個少年的時候,意大利北方兩所著名的學府&mdash&mdash帕多瓦大學和帕維亞大學就曾經由于他而進行過争論。
等到列奧納多再次來到米蘭時,二十幾歲的馬可-安東尼奧已經是歐洲第一流的科學家了。
他們二人對科學有着共同的追求:他倆抛棄了希波克拉底1和蓋倫2的中世紀阿拉伯解釋者的經院解剖學,而代之以試驗和對自然的觀察、對活的機體構造的研究;但是,表面的相同卻掩蓋着深刻的分歧。
畫家在知識的最新領域裡感覺到了一種秘密,這種秘密透過一切現象吸引着他,就像磁石透過布也能吸引鐵一樣。
他描繪脖頸的肌肉時寫道:&ldquo這些肌肉兩端僅以細線固定在腱鞘的外緣上:造物主做了這樣的安排,讓它們有可能按照需要自由擴展和收縮,伸長和縮短。
&rdquo他在給腰部肌肉的插圖做的文字說明中寫道:&ldquo請看這些美麗的肌肉&mdash&mdasha,b,c,d和e,假如你覺得它們太多,你就試試看&mdash&mdash把它們減少,假如你覺得它們太少&mdash&mdash就增加,而覺得不多也不少&mdash&mdash那麼你就給這個奇異的機器最初的創造者唱贊歌吧。
&rdquo因此,對于他來說,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在于對未知,對神的必然&mdash&mdash力學中第一推動力、解剖學中最初的創造者的驚歎。
馬可-安東尼奧也在自然現象中感覺到了秘密,可是并沒有對它屈服,既沒有力量否定它,也沒有力量戰勝它,跟它搏鬥,懼怕它。
列奧納多的科學通向上帝;馬可-安東尼奧的科學反對上帝,他想要用新的信仰&mdash&mdash對人的理性的信仰來取代失去的信仰。
他很仁慈,時常拒絕富人的邀請,而到窮人中間去,免費為他們治病,接濟他們錢财,并且準備把他所擁有的一切都貢獻給他們。
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不同于世人,他沉湎于自我觀照。
每逢談到僧侶和教會人士的愚昧無知和對科學的敵視時,他的臉便扭曲了,眼睛射出無法抑制的憤怒之火。
列奧納多感覺到,這是一個仁慈的人,如果給他權力,他就會為了理性而把人們送進火堆裡去,正如他的敵人&mdash&mdash僧侶和教會人士為了上帝而把他們燒死一樣。
列奧納多在科學領域中跟在藝術領域中一樣,是孤軍奮戰的。
馬可-安東尼奧的周圍卻有一幫學生。
他吸引着一批人,作為一個預言家,點燃了他們的心,他創造出奇迹,與其說是用藥物,不如說是用信仰使病人獲得新生。
年輕的聽衆跟他的學生們一樣,把老師的思想推向極端。
他們已經不再鬥争,而是無所顧忌地否定了世界的秘密,認為科學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必定能夠戰勝一切,解決一切,把舊的信仰大廈徹底推倒,夷為平地。
他們吹噓自己不信神,就像小孩子誇耀自己的新衣裳似的,他們像小學生一樣橫行無忌&mdash&mdash他們的嚣張氣焰讓人想起小狗狂妄的吠叫。
畫家對這些僞科學家的偏執殘暴就像對那些虛僞的上帝奴仆的偏執殘暴一樣,感到厭惡。
&ldquo當科學取得勝利之時,&rdquo他憂慮地想,&ldquo平民百姓也走進科學的聖殿,他們能否像玷污了教會那樣玷污科學,民衆的知識是否會比民衆的信仰更庸俗?&rdquo 那個時代,教皇博尼法西八世下過訓谕,明文禁止獲得解剖用的屍體,因此這麼做很困難而且很危險。
二百年前,蒙迪尼·德伊·盧齊作為第一個有勇氣在波洛尼亞大學當衆解剖兩具屍體的學者,他選用的是女人的屍體,當時認為女人&ldquo更接近于動物&rdquo。
可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受到良心的折磨,他本人承認,頭部是&ldquo靈魂和理性的居所&rdquo,因此他根本沒敢進行解剖。
時代變了,馬可-安東尼奧的學生們膽量并不小。
任何危險,甚至任何犯罪,都不能讓他們望而卻步,他們弄到了新鮮的屍體:不僅花大價錢從行刑人員和醫院太平間的管理人員手中購買,而且明目張膽地從絞刑架上搶奪或者暗中盜竊,掘墳開棺,隻要老師允許,他們也可能夜間在偏僻的郊區殺死過往行人。
豐富的屍體使德拉·托雷的工作變得尤其重要,對于畫家來說也很珍貴。
他用鵝毛筆和紅鉛筆畫了一系列解剖圖,在空白處寫下說明和劄記。
在研究的方式上,兩位研究者的對立暴露得更加明顯。
一個僅僅是學者,另一個是學者兼畫家。
馬可-安東尼奧有知識;列奧納多有知識,同時還熱愛生活&mdash&mdash愛加深了知識。
他的繪畫如此嚴謹,同時又如此美麗,很難斷定何處是藝術的終結和科學的開始:二者相互滲透,彙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他在一篇劄記裡寫道:&ldquo如果有人反駁我說,用屍體來研究解剖學比根據我的繪圖進行研究會更有好處,那麼我可以回答他:假如你在一次解剖中能夠看到圖中所畫的一切,固然是這樣;可是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洞察力,你也隻能看見和了解幾根靜脈。
而我,為了擁有完善的知識,解剖過十多具各種年齡的人的屍體,解剖過各種器官,把包裹着靜脈的肌肉全部切去,而沒有讓靜脈流出血來,哪怕是靜脈像頭發絲一樣細,也不讓它流出一滴血來。
有時一具屍體不夠用,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它腐爛了,于是我又解剖了許多屍體,直到對人體結構完全認知為止。
同一個研究課題一般都進行兩次,為的是找出差異。
我的繪圖不斷增多,描繪了每一個器官和部位,就像你把這些器官和部位拿在手裡,翻過來,調過去,從各個角度,從裡往外,從外往裡,從上往下,從下往上進行觀察。
&rdquo 畫家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使他的眼睛和手具有了學者借助于數學儀器的精确性。
隐藏在肌肉裡或黏糊糊的外殼裡的靜脈和分布在肌肉裡的神經本來不為任何人所知,可是卻被他的左手用解剖刀所觸動和發現&mdash&mdash他這隻手如此強有力,能把馬蹄鐵掰彎,這隻手如此溫柔,能夠在喬昆達的微笑中捕捉到女性美的奧秘。
馬可-安東尼奧除了理性之外,不相信任何東西,在先驗的知識面前有時感到困惑,甚至感到驚恐,覺得這是一種奇迹。
畫家有時對自己說:&ldquo應該如此,這樣才好。
&rdquo他經過研究确信,的确是那樣,于是造物主的意志便與觀察者的意志完全相吻合:美便是真,真便是美。
馬可-安東尼奧感覺到,列奧納多在科學中就像在一切領域中一樣,隻是鑽研一時,好像是在遊戲,同時還保留着别的方面的興趣,與此同時,他還發現,本來要求無限耐力,要求&ldquo頑強的嚴肅性&rdquo的工作,到了畫家的手裡,卻成了遊戲和娛樂。
列奧納多在一則劄記裡對讀者說:&ldquo如果你熱愛科學,那麼厭惡感不妨礙你嗎?如果你克服了厭惡感,那麼夜間你站在被切割成一塊塊的血淋淋的死人屍體前,你不感到恐怖嗎?如果你戰勝了恐怖,那麼你能夠産生為了描繪人體所必需的完全明确的構想嗎?如果你有了這種構想,那麼你能擁有透視學的知識嗎?如果你有了這種知識,那麼你能夠掌握測量肌肉的力量和緊張所必需的幾何學的論證方法和力學知識嗎?最後,還有一項最主要的&mdash&mdash你擁有足夠的耐力和精确性嗎?我是否具有這些素質呢?我所寫的一百二十卷解剖學的書足以表明這一點。
我沒有使自己的著作達到理想的結果,這并不是考慮到什麼利害關系,或者由于馬虎大意,而隻是因為時間不夠。
&ldquo在我之前,托勒密3在其《天文學大成》中描繪了宇宙,我也是如此,描繪了人體&mdash&mdash這是個小的宇宙&mdash&mdash宇宙中的宇宙。
&rdquo 他預感到,他的著作一旦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就會在科學中引起一場最偉大的變革,因此他期待着&ldquo追随者&rdquo和&ldquo繼承者&rdquo,希望他們能夠重視他的繪圖&ldquo給人類帶來的恩惠&rdquo。
他寫道:&ldquo讓《力學基礎論》這本書能為你研究運動和人以及其他動物的力量規律開拓一條道路,讓你能夠依據力學以及幾何學的明确性證明解剖學的一切原理。
&rdquo 他把人和動物的器官視為活的杠杆。
對于他來說,一切知識之根源都在力學之中,力學是&ldquo第一推動力奇異的公正性&rdquo的體現。
第一建造者的良好意志産生于第一推動力公正無私的意志&mdash&mdash一切秘密的秘密。
列奧納多除了數學的精确性,還提出了猜測、預測和假說,以其大膽的精神讓馬可-安東尼奧大吃一驚,他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個人第一次看見山,覺得遠處的山峰像是懸挂在空中的雲彩一樣,他很難相信這些幽靈般的高山的花崗岩的根基深深地埋在地心裡。
列奧納多解剖孕婦的屍體,研究了胚胎發育的各個階段,他感到驚訝的是人體的構造與動物,不僅僅與四條腿的走獸,而且也與魚類和鳥類非常相像。
他寫道:&ldquo試把人與猿猴以及其他許多同一種屬的動物相比較。
試把人的内髒與猿猴、獅子、牛、魚和鳥的内髒相比較。
試把人的手指與熊掌、魚鳍、鳥翼和蝙蝠翅膀的骨骼相比較。
&rdquo &ldquo一個人能夠掌握人體的完善知識,他就能觸類旁通,因為所有動物的器官都是相像的。
&rdquo 他在軀體構造的多樣性中發現了發展的統一規律、自然界把萬物連在一起的統一法則。
馬可-安東尼奧大發脾氣,把這些假說稱作胡說八道,認為與學者的身份不符,違反知識準确性的精神;但他在争論中遭到失敗以後,有時好像也着了迷,保持沉默,隻是聽。
每逢這種時刻,他的臉都像孩子般溫柔,像僧侶般嚴肅,很美麗。
列奧納多看着他那雙深邃的總是憂郁的眼睛,感到這個科學的隐士不僅是科學的祭司,而且也是它的祭品:對于他來說,偉大的悲哀是&ldquo偉大的認知之女&rdquo。
二 根據查理·丹布亞斯總督和法蘭西國王的請求,畫家在佛羅倫薩長老議會得到不定期的休假,第二年,即1507年,則定居米蘭,完全為路易十二供職了,隻是偶爾有事才到佛羅倫薩去。
四年過去了。
1511年底,喬萬尼·貝特拉菲奧這時已經成為一名技巧娴熟的畫師了,正在新建的聖毛裡喬教堂畫一幅壁畫,這個教堂是屬于古老的瑪喬雷女子修道院的,是在古羅馬的競技場和朱庇特神廟的廢墟上新建的。
高高的圍牆外,在葡萄園街那個方向,有一座荒蕪了的花園和一座被遺棄的宮殿&mdash&mdash原歸卡曼奧拉家族所有,當年很富麗堂皇,但現在已經近于坍塌。
修女們把這片土地和房子租賃給煉金術士加萊奧托·薩克羅博斯科及其侄女卡珊德拉小姐,如前所述,卡珊德拉小姐是加萊奧托的哥哥&mdash&mdash著名古董搜集者路易吉的女兒,她不久前和叔叔一起回到米蘭來。
法蘭西人第一次入侵時,接生婆西多尼娅太太在韋切利城門外卡塔蘭河堤附近的那棟房子被毀。
不久,加萊奧托叔侄便離開倫巴第,在四處漂泊中度過了十年,他們先後到過東方、希臘、阿爾希皮拉赫群島、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叙利亞。
關于他們,流傳着一些奇怪的傳聞:有人說,煉金術士找到了能夠把錫變成金子的點金石;也有人說,他以進行試驗為名,從一個叙利亞富翁手裡騙取了巨額金錢,揣進自己腰包之後逃之夭夭;還有人說,卡珊德拉小姐跟魔鬼簽約,按照父親留下的記載,在腓尼基阿斯塔耳忒4神廟遺址挖到一處古代的窖藏;最後,也有人說,她在君士坦丁堡迷住一個年老的士麥那的富商,給他下了迷魂藥,然後席卷他的财寶而逃。
不管怎麼說,他們叔侄二人當年離開米蘭時一貧如洗,可是回來時卻成了富翁。
卡珊德拉曾經是個女巫,當過德梅特裡娅·哈康迪拉的徒弟,受過老巫婆西多尼娅的培養,可是卻成了,或者起碼是裝成教會的虔誠信徒。
她恪守一切教規,參加各種儀式和齋戒,出席教堂裡的彌撒,對教會進行慷慨的捐助,不僅得到瑪喬雷修道院修女們的保護,栖身于修道院的土地上,而且也得到了米蘭大主教最高層的關照。
一些喜歡造謠中傷的人一口咬定(也許隻是出自人們對突然暴富的嫉妒心理),說她從遠方流浪歸來後更加成了一個異教徒,女巫和煉金術士曾經住在羅馬,可是害怕神聖的宗教裁判而逃出那裡,不過遲早有一天,他們逃脫不掉被扔進火堆的命運。
加萊奧托先生照舊對列奧納多很崇敬,認為他是自己的老師,說他擁有&ldquo三倍于偉大的赫耳墨斯的智慧&rdquo。
煉金術士旅行歸來時帶來許多珍本書籍,大部分是托勒密時代亞曆山大學者們的著作。
畫家向他借閱這些書,通常派喬萬尼去取,因為他正在附近的聖毛裡喬教堂裡畫壁畫。
過了一些時間,貝特拉菲奧已經形成習慣,往往找個借口,越來越經常到他們家去,實際上他隻是想要見到卡珊德拉而已。
姑娘初期跟他見面時保持着警惕,故意裝成忏悔的罪人,說自己打算削發為尼;可是後來,她漸漸地覺得沒有什麼可怕的,于是變得放肆起來。
他們二人回憶起十年前的談話,那時他們還都幾乎是孩子,坐在聖雷德貢達修道院牆腳下,卡塔蘭那堤壩旁一個荒涼的山丘上。
他們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情景:遠處天空上的閃電、運河裡夏季河水令人氣悶的氣味、仿佛發自地下的隆隆雷聲,還回想起她當時向他預言奧林波斯諸神的複活以及她參加女巫狂歡夜會的情景。
現在,她過着隐士的生活,總是重病纏身&mdash&mdash真的有病還是假裝有病,這就不得而知了,幾乎所有的空閑時間,除了到教堂去做彌撒,便關在自己獨處一隅的閨房裡,她不準任何人到裡面去&mdash&mdash那是古老的宮殿裡現存為數不多的幾個房間中的一間,室
他出身于維羅納古老的德拉·托雷貴族世家,他對科學的熱愛是家傳的。
馬可-安東尼奧的父親在帕多瓦講授醫學,幾個哥哥也都是學者。
他本人從少年時代開始便獻身于科學,正如從前顯赫家族的後代作為騎士獻身于心上的夫人和上帝一樣。
無論兒童的遊戲,還是少年的情欲,都不曾吸引他離開這種枯燥的學術研究。
他本來愛上了一個少女,可是認為不能同時為兩個主人&mdash&mdash愛情與科學效勞,便離棄了未婚妻,并且徹底脫離了世界。
他早在童年時代由于過度用功而損害了身體。
他骨瘦如柴,臉色蒼白,像是一個苦行僧,但他的臉形卻仍然很漂亮,長相很像拉斐爾,隻是表情更加深沉和憂郁。
當他還是個少年的時候,意大利北方兩所著名的學府&mdash&mdash帕多瓦大學和帕維亞大學就曾經由于他而進行過争論。
等到列奧納多再次來到米蘭時,二十幾歲的馬可-安東尼奧已經是歐洲第一流的科學家了。
他們二人對科學有着共同的追求:他倆抛棄了希波克拉底1和蓋倫2的中世紀阿拉伯解釋者的經院解剖學,而代之以試驗和對自然的觀察、對活的機體構造的研究;但是,表面的相同卻掩蓋着深刻的分歧。
畫家在知識的最新領域裡感覺到了一種秘密,這種秘密透過一切現象吸引着他,就像磁石透過布也能吸引鐵一樣。
他描繪脖頸的肌肉時寫道:&ldquo這些肌肉兩端僅以細線固定在腱鞘的外緣上:造物主做了這樣的安排,讓它們有可能按照需要自由擴展和收縮,伸長和縮短。
&rdquo他在給腰部肌肉的插圖做的文字說明中寫道:&ldquo請看這些美麗的肌肉&mdash&mdasha,b,c,d和e,假如你覺得它們太多,你就試試看&mdash&mdash把它們減少,假如你覺得它們太少&mdash&mdash就增加,而覺得不多也不少&mdash&mdash那麼你就給這個奇異的機器最初的創造者唱贊歌吧。
&rdquo因此,對于他來說,任何知識的最終目的都在于對未知,對神的必然&mdash&mdash力學中第一推動力、解剖學中最初的創造者的驚歎。
馬可-安東尼奧也在自然現象中感覺到了秘密,可是并沒有對它屈服,既沒有力量否定它,也沒有力量戰勝它,跟它搏鬥,懼怕它。
列奧納多的科學通向上帝;馬可-安東尼奧的科學反對上帝,他想要用新的信仰&mdash&mdash對人的理性的信仰來取代失去的信仰。
他很仁慈,時常拒絕富人的邀請,而到窮人中間去,免費為他們治病,接濟他們錢财,并且準備把他所擁有的一切都貢獻給他們。
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不同于世人,他沉湎于自我觀照。
每逢談到僧侶和教會人士的愚昧無知和對科學的敵視時,他的臉便扭曲了,眼睛射出無法抑制的憤怒之火。
列奧納多感覺到,這是一個仁慈的人,如果給他權力,他就會為了理性而把人們送進火堆裡去,正如他的敵人&mdash&mdash僧侶和教會人士為了上帝而把他們燒死一樣。
列奧納多在科學領域中跟在藝術領域中一樣,是孤軍奮戰的。
馬可-安東尼奧的周圍卻有一幫學生。
他吸引着一批人,作為一個預言家,點燃了他們的心,他創造出奇迹,與其說是用藥物,不如說是用信仰使病人獲得新生。
年輕的聽衆跟他的學生們一樣,把老師的思想推向極端。
他們已經不再鬥争,而是無所顧忌地否定了世界的秘密,認為科學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必定能夠戰勝一切,解決一切,把舊的信仰大廈徹底推倒,夷為平地。
他們吹噓自己不信神,就像小孩子誇耀自己的新衣裳似的,他們像小學生一樣橫行無忌&mdash&mdash他們的嚣張氣焰讓人想起小狗狂妄的吠叫。
畫家對這些僞科學家的偏執殘暴就像對那些虛僞的上帝奴仆的偏執殘暴一樣,感到厭惡。
&ldquo當科學取得勝利之時,&rdquo他憂慮地想,&ldquo平民百姓也走進科學的聖殿,他們能否像玷污了教會那樣玷污科學,民衆的知識是否會比民衆的信仰更庸俗?&rdquo 那個時代,教皇博尼法西八世下過訓谕,明文禁止獲得解剖用的屍體,因此這麼做很困難而且很危險。
二百年前,蒙迪尼·德伊·盧齊作為第一個有勇氣在波洛尼亞大學當衆解剖兩具屍體的學者,他選用的是女人的屍體,當時認為女人&ldquo更接近于動物&rdquo。
可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受到良心的折磨,他本人承認,頭部是&ldquo靈魂和理性的居所&rdquo,因此他根本沒敢進行解剖。
時代變了,馬可-安東尼奧的學生們膽量并不小。
任何危險,甚至任何犯罪,都不能讓他們望而卻步,他們弄到了新鮮的屍體:不僅花大價錢從行刑人員和醫院太平間的管理人員手中購買,而且明目張膽地從絞刑架上搶奪或者暗中盜竊,掘墳開棺,隻要老師允許,他們也可能夜間在偏僻的郊區殺死過往行人。
豐富的屍體使德拉·托雷的工作變得尤其重要,對于畫家來說也很珍貴。
他用鵝毛筆和紅鉛筆畫了一系列解剖圖,在空白處寫下說明和劄記。
在研究的方式上,兩位研究者的對立暴露得更加明顯。
一個僅僅是學者,另一個是學者兼畫家。
馬可-安東尼奧有知識;列奧納多有知識,同時還熱愛生活&mdash&mdash愛加深了知識。
他的繪畫如此嚴謹,同時又如此美麗,很難斷定何處是藝術的終結和科學的開始:二者相互滲透,彙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他在一篇劄記裡寫道:&ldquo如果有人反駁我說,用屍體來研究解剖學比根據我的繪圖進行研究會更有好處,那麼我可以回答他:假如你在一次解剖中能夠看到圖中所畫的一切,固然是這樣;可是無論你有什麼樣的洞察力,你也隻能看見和了解幾根靜脈。
而我,為了擁有完善的知識,解剖過十多具各種年齡的人的屍體,解剖過各種器官,把包裹着靜脈的肌肉全部切去,而沒有讓靜脈流出血來,哪怕是靜脈像頭發絲一樣細,也不讓它流出一滴血來。
有時一具屍體不夠用,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它腐爛了,于是我又解剖了許多屍體,直到對人體結構完全認知為止。
同一個研究課題一般都進行兩次,為的是找出差異。
我的繪圖不斷增多,描繪了每一個器官和部位,就像你把這些器官和部位拿在手裡,翻過來,調過去,從各個角度,從裡往外,從外往裡,從上往下,從下往上進行觀察。
&rdquo 畫家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使他的眼睛和手具有了學者借助于數學儀器的精确性。
隐藏在肌肉裡或黏糊糊的外殼裡的靜脈和分布在肌肉裡的神經本來不為任何人所知,可是卻被他的左手用解剖刀所觸動和發現&mdash&mdash他這隻手如此強有力,能把馬蹄鐵掰彎,這隻手如此溫柔,能夠在喬昆達的微笑中捕捉到女性美的奧秘。
馬可-安東尼奧除了理性之外,不相信任何東西,在先驗的知識面前有時感到困惑,甚至感到驚恐,覺得這是一種奇迹。
畫家有時對自己說:&ldquo應該如此,這樣才好。
&rdquo他經過研究确信,的确是那樣,于是造物主的意志便與觀察者的意志完全相吻合:美便是真,真便是美。
馬可-安東尼奧感覺到,列奧納多在科學中就像在一切領域中一樣,隻是鑽研一時,好像是在遊戲,同時還保留着别的方面的興趣,與此同時,他還發現,本來要求無限耐力,要求&ldquo頑強的嚴肅性&rdquo的工作,到了畫家的手裡,卻成了遊戲和娛樂。
列奧納多在一則劄記裡對讀者說:&ldquo如果你熱愛科學,那麼厭惡感不妨礙你嗎?如果你克服了厭惡感,那麼夜間你站在被切割成一塊塊的血淋淋的死人屍體前,你不感到恐怖嗎?如果你戰勝了恐怖,那麼你能夠産生為了描繪人體所必需的完全明确的構想嗎?如果你有了這種構想,那麼你能擁有透視學的知識嗎?如果你有了這種知識,那麼你能夠掌握測量肌肉的力量和緊張所必需的幾何學的論證方法和力學知識嗎?最後,還有一項最主要的&mdash&mdash你擁有足夠的耐力和精确性嗎?我是否具有這些素質呢?我所寫的一百二十卷解剖學的書足以表明這一點。
我沒有使自己的著作達到理想的結果,這并不是考慮到什麼利害關系,或者由于馬虎大意,而隻是因為時間不夠。
&ldquo在我之前,托勒密3在其《天文學大成》中描繪了宇宙,我也是如此,描繪了人體&mdash&mdash這是個小的宇宙&mdash&mdash宇宙中的宇宙。
&rdquo 他預感到,他的著作一旦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就會在科學中引起一場最偉大的變革,因此他期待着&ldquo追随者&rdquo和&ldquo繼承者&rdquo,希望他們能夠重視他的繪圖&ldquo給人類帶來的恩惠&rdquo。
他寫道:&ldquo讓《力學基礎論》這本書能為你研究運動和人以及其他動物的力量規律開拓一條道路,讓你能夠依據力學以及幾何學的明确性證明解剖學的一切原理。
&rdquo 他把人和動物的器官視為活的杠杆。
對于他來說,一切知識之根源都在力學之中,力學是&ldquo第一推動力奇異的公正性&rdquo的體現。
第一建造者的良好意志産生于第一推動力公正無私的意志&mdash&mdash一切秘密的秘密。
列奧納多除了數學的精确性,還提出了猜測、預測和假說,以其大膽的精神讓馬可-安東尼奧大吃一驚,他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像一個人第一次看見山,覺得遠處的山峰像是懸挂在空中的雲彩一樣,他很難相信這些幽靈般的高山的花崗岩的根基深深地埋在地心裡。
列奧納多解剖孕婦的屍體,研究了胚胎發育的各個階段,他感到驚訝的是人體的構造與動物,不僅僅與四條腿的走獸,而且也與魚類和鳥類非常相像。
他寫道:&ldquo試把人與猿猴以及其他許多同一種屬的動物相比較。
試把人的内髒與猿猴、獅子、牛、魚和鳥的内髒相比較。
試把人的手指與熊掌、魚鳍、鳥翼和蝙蝠翅膀的骨骼相比較。
&rdquo &ldquo一個人能夠掌握人體的完善知識,他就能觸類旁通,因為所有動物的器官都是相像的。
&rdquo 他在軀體構造的多樣性中發現了發展的統一規律、自然界把萬物連在一起的統一法則。
馬可-安東尼奧大發脾氣,把這些假說稱作胡說八道,認為與學者的身份不符,違反知識準确性的精神;但他在争論中遭到失敗以後,有時好像也着了迷,保持沉默,隻是聽。
每逢這種時刻,他的臉都像孩子般溫柔,像僧侶般嚴肅,很美麗。
列奧納多看着他那雙深邃的總是憂郁的眼睛,感到這個科學的隐士不僅是科學的祭司,而且也是它的祭品:對于他來說,偉大的悲哀是&ldquo偉大的認知之女&rdquo。
二 根據查理·丹布亞斯總督和法蘭西國王的請求,畫家在佛羅倫薩長老議會得到不定期的休假,第二年,即1507年,則定居米蘭,完全為路易十二供職了,隻是偶爾有事才到佛羅倫薩去。
四年過去了。
1511年底,喬萬尼·貝特拉菲奧這時已經成為一名技巧娴熟的畫師了,正在新建的聖毛裡喬教堂畫一幅壁畫,這個教堂是屬于古老的瑪喬雷女子修道院的,是在古羅馬的競技場和朱庇特神廟的廢墟上新建的。
高高的圍牆外,在葡萄園街那個方向,有一座荒蕪了的花園和一座被遺棄的宮殿&mdash&mdash原歸卡曼奧拉家族所有,當年很富麗堂皇,但現在已經近于坍塌。
修女們把這片土地和房子租賃給煉金術士加萊奧托·薩克羅博斯科及其侄女卡珊德拉小姐,如前所述,卡珊德拉小姐是加萊奧托的哥哥&mdash&mdash著名古董搜集者路易吉的女兒,她不久前和叔叔一起回到米蘭來。
法蘭西人第一次入侵時,接生婆西多尼娅太太在韋切利城門外卡塔蘭河堤附近的那棟房子被毀。
不久,加萊奧托叔侄便離開倫巴第,在四處漂泊中度過了十年,他們先後到過東方、希臘、阿爾希皮拉赫群島、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叙利亞。
關于他們,流傳着一些奇怪的傳聞:有人說,煉金術士找到了能夠把錫變成金子的點金石;也有人說,他以進行試驗為名,從一個叙利亞富翁手裡騙取了巨額金錢,揣進自己腰包之後逃之夭夭;還有人說,卡珊德拉小姐跟魔鬼簽約,按照父親留下的記載,在腓尼基阿斯塔耳忒4神廟遺址挖到一處古代的窖藏;最後,也有人說,她在君士坦丁堡迷住一個年老的士麥那的富商,給他下了迷魂藥,然後席卷他的财寶而逃。
不管怎麼說,他們叔侄二人當年離開米蘭時一貧如洗,可是回來時卻成了富翁。
卡珊德拉曾經是個女巫,當過德梅特裡娅·哈康迪拉的徒弟,受過老巫婆西多尼娅的培養,可是卻成了,或者起碼是裝成教會的虔誠信徒。
她恪守一切教規,參加各種儀式和齋戒,出席教堂裡的彌撒,對教會進行慷慨的捐助,不僅得到瑪喬雷修道院修女們的保護,栖身于修道院的土地上,而且也得到了米蘭大主教最高層的關照。
一些喜歡造謠中傷的人一口咬定(也許隻是出自人們對突然暴富的嫉妒心理),說她從遠方流浪歸來後更加成了一個異教徒,女巫和煉金術士曾經住在羅馬,可是害怕神聖的宗教裁判而逃出那裡,不過遲早有一天,他們逃脫不掉被扔進火堆的命運。
加萊奧托先生照舊對列奧納多很崇敬,認為他是自己的老師,說他擁有&ldquo三倍于偉大的赫耳墨斯的智慧&rdquo。
煉金術士旅行歸來時帶來許多珍本書籍,大部分是托勒密時代亞曆山大學者們的著作。
畫家向他借閱這些書,通常派喬萬尼去取,因為他正在附近的聖毛裡喬教堂裡畫壁畫。
過了一些時間,貝特拉菲奧已經形成習慣,往往找個借口,越來越經常到他們家去,實際上他隻是想要見到卡珊德拉而已。
姑娘初期跟他見面時保持着警惕,故意裝成忏悔的罪人,說自己打算削發為尼;可是後來,她漸漸地覺得沒有什麼可怕的,于是變得放肆起來。
他們二人回憶起十年前的談話,那時他們還都幾乎是孩子,坐在聖雷德貢達修道院牆腳下,卡塔蘭那堤壩旁一個荒涼的山丘上。
他們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情景:遠處天空上的閃電、運河裡夏季河水令人氣悶的氣味、仿佛發自地下的隆隆雷聲,還回想起她當時向他預言奧林波斯諸神的複活以及她參加女巫狂歡夜會的情景。
現在,她過着隐士的生活,總是重病纏身&mdash&mdash真的有病還是假裝有病,這就不得而知了,幾乎所有的空閑時間,除了到教堂去做彌撒,便關在自己獨處一隅的閨房裡,她不準任何人到裡面去&mdash&mdash那是古老的宮殿裡現存為數不多的幾個房間中的一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