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 蒙娜麗莎·喬昆達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列奧納多在《繪畫論》一書中寫道:
&ldquo畫肖像,你得有個特殊的畫室&mdash&mdash一個長方形的院子,寬十肘,長二十肘,牆壁塗成黑色,沿着牆頂搭上用布撐起的篷檐,用于遮擋陽光,根據需要,可以收起,也可以張開。
隻有黃昏或者遇到多雲和有霧的天氣,作畫時才不必撐起布篷。
這是最完美的光線。
&rdquo 為了畫肖像,他在自己房東的家裡布置了這樣一個院子,他這時寄居在皮埃羅·迪·巴爾托·瑪爾特利家中,此人是佛羅倫薩的名流,長老議會專員,為人聰明,喜愛數學,對列奧納多頗有好感,他的家在瑪爾特利大街左側,從聖喬萬尼廣場往美第奇宮方向數第二棟房子。
1505年春末的一天,天氣暖和,甯靜,霧蒙蒙的。
陽光透過薄薄的霧霭變得暗淡而柔和,仿佛是水下的光線,投下的陰影輕淡,像是消融着的煙霧&mdash&mdash這是列奧納多所喜歡的光線,他認為能賦予女性的面孔以特殊的魅力。
&ldquo莫非是不來了?&rdquo他想着他正給畫肖像的那個女人,這幅肖像差不多已經畫三年了,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并且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為了接待她,他把畫室準備停當。
喬萬尼·貝特拉菲奧偷偷地觀察着他,見他等待得神心不甯而感到吃驚,因為老師一向很穩重,從來沒有表現出煩躁不安來。
列奧納多整理好擱闆上各種畫筆、調色闆、顔料罐&mdash&mdash顔料上面的膠脂凝結成一層亮晶晶的硬殼,好像是凍上一層冰;肖像放在一個能夠活動的三腳架上,他把罩布從肖像上揭下來。
為了讓她開心,院子中央修了一個噴泉,他打開噴泉的閥門,泉水從上面流下來,落到一個玻璃的半球體上,使這個半球體旋轉起來,并且奏出一種奇特的樂曲。
他在噴泉的周圍親手栽種并且精心侍弄她所喜愛的一種花卉&mdash&mdash鸢尾花;拿來一個小筐,裡面裝着切碎的面包,這是給家養的扁角鹿吃的,這隻扁角鹿就在這個院子裡跑來跑去,由她親手喂食;放着一把深色橡木做的帶扶手的透籠靠背的安樂椅,他整理一下安樂椅前的地毯。
一隻稀有品種的亞洲白貓已經蜷伏在地毯上它所習慣的位置上,打着呼噜,這隻貓也是為了讓她開心而專門買來的,它的兩隻眼睛各有不同的顔色,右眼是黃色的,像是黃玉,左眼是藍灰的,像是藍寶石。
安得雷亞·薩拉伊諾拿來了樂譜,開始給維奧拉琴調音。
另外一位樂師阿塔蘭特也來了。
列奧納多早在米蘭摩羅公爵宮廷任職時就認識他。
他演奏畫家所發明的馬頭形銀詩琴特别出色。
列奧納多把一些優秀的音樂家、歌手、講故事的人、詩人和最俏皮的交談者都請到自己的畫室來,其目的是為了給她開心取樂,免得她感到寂寞無聊&mdash&mdash通常被畫肖像的人都難免寂寞。
談話、講故事和演奏樂曲,能夠引起她的思想感情活躍,便于他在她的臉上研究其思想感情的變化。
後來,這種聚會逐漸少了:他知道不再需要了,因為沒有這類聚會,她也不感到煩悶。
唯有演奏樂曲還在堅持,這有利于畫家和被畫的人開展工作,因為她也參與自己肖像的繪制工作。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可是她仍然沒有來。
莫非是不來了?他想,今天的光與影仿佛是專門為她而準備的。
要不要派人去找她?可是她知道我在等她。
應該來的。
喬萬尼也看出來他的焦急不安加劇了。
突然,吹來一股微風,把噴泉的水流吹斜;玻璃響起來,白色的鸢尾花瓣在水霧中抖動着。
敏感的扁角鹿伸着脖子,警覺起來。
列奧納多仔細地聽着。
喬萬尼盡管什麼都沒有聽到,可是從老師的臉上看得出來,這是她來了。
首先走進來的是卡米拉教妹,她恭順地行了個禮&mdash&mdash這個改宗修女住在她的家裡,每一次都陪同她到畫家的畫室來,她有一種完全不引人注意,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本領,悄悄地坐到一個角落裡,手裡拿着一本祈禱書,眼睛也不擡,一句話也不說,因此列奧納多三年來幾乎沒有聽到過她的聲音。
随着卡米拉之後,走進來的就是大家在此等候已久的那位婦女&mdash&mdash隻見她三十來歲,穿一件普通的深色衣服,深色的劉海垂到前額中央&mdash&mdash她就是蒙娜麗莎·喬昆達。
貝特拉菲奧知道,她是那不勒斯人,出身于一個古老的世家,父親安東尼奧·傑拉迪尼做過高官,從前家财萬貫,但1495年法蘭西人入侵時破了産。
她的丈夫是佛羅倫薩市民弗蘭切斯科·德爾·喬昆達,1481年娶了馬裡亞諾·魯切拉伊之女為妻。
過了兩年,妻子謝世,他續娶托瑪莎·維拉尼,第二房妻子死後,第三次結婚,娶了蒙娜麗莎。
列奧納多給她畫像時,畫家已經年過五十,蒙娜麗莎的丈夫喬昆達先生四十五歲。
他被選為十二名市議員之一,很快就要當上議長。
這是個普普通通的人,這種人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很多&mdash&mdash既非很壞,也非很好,兢兢業業,精打細算,熱心于公務和自家的農業經營。
年輕美貌的妻子對于他來說是家裡最體面的裝飾。
可是他并不懂得蒙娜麗莎的美麗,而是對新品種西西裡牛的優點或者進口生羊皮繳納關稅更有利更精通。
據說蒙娜麗莎嫁給他并非出于愛情,隻是迫于父命,她的第一個未婚夫失望之餘志願戰死在疆場上。
也還有些傳聞,也許是純屬謠言,涉及她另外一些崇拜者,說他們都很堅決,可是沒有一個不絕望的。
況且好造謠中傷的人&mdash&mdash在佛羅倫薩并不少&mdash&mdash每逢談到喬昆達時卻不能說任何壞話。
她安詳純樸,信仰虔誠,嚴格遵守教禮教規,對待窮人仁慈,是個好的家庭主婦、忠誠的妻子,對于丈夫前妻之女&mdash&mdash十二歲的迪亞諾拉來說等于溫柔的親生母親,而不像是繼母。
這就是喬萬尼關于她所知道的一切。
可是蒙娜麗莎每逢來到列奧納多的畫室,他都覺得完全是另外一個女人。
三年來,時間并沒有消除這種奇怪的感覺,反而加深了它&mdash&mdash每逢她出現時,他都體驗到一種類似于恐懼的驚異,仿佛是站在一個透明的物體前似的。
他有時這樣來解釋這種感覺:他已經習慣于看她畫像上的那張臉,老師技藝之高,使他覺得活的蒙娜麗莎并不比畫布上畫得更真實。
可是這裡也還有别的原因,更加隐秘。
喬萬尼知道,列奧納多曾經有機會在非工作的時間裡看見她,當時有别人在場,有時有許多來賓,有時隻有跟她形影不離的卡米拉教妹&mdash&mdash但從來也不曾單獨跟她會面。
可是喬萬尼卻感到他倆有一種秘密,既讓他們二人接近,又讓他們二人疏遠。
他也知道,這并非愛情的秘密,或者至少并非由于人們所說的那種愛情而産生的秘密。
他聽列奧納多說過,所有的畫家都不由自主地喜歡把自己的身體和面容模拟到被他描繪的人的身體和面容上去。
老師認為這原因就在于人的靈魂作為自己肌體的創造者,每逢構思一個新的肌體時,都要在其中重現它已經創造過的&mdash&mdash這種愛好如此強烈,有時在肖像中甚至透過與被描繪者外表的相像而顯露出畫家本人來,即使不是他的肌體,至少也是他的靈魂。
目前在喬萬尼眼前發生的一切更加令人驚奇:他覺得,不僅畫中描繪的蒙娜麗莎,而且就連她本人都越來越像列奧納多,正如多年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有時所發生的那樣。
況且這種越來越相像的主要力量與其說在于輪廓&mdash&mdash盡管近來這種相像有時讓他驚異不止&mdash&mdash不如說是在眼神和微笑之中。
他懷着一種無法解釋的驚訝想起來,他曾經多次看見過這種微笑:用手指捅着基督的傷口不相信主能夠複活的多馬面帶這種微笑&mdash&mdash那是韋羅基奧以年輕的列奧納多為模特而塑造的多馬雕像,始祖母夏娃在知識樹前面帶這種微笑&mdash&mdash那是老師在其處女作中畫的,《岩間聖母》中的天使面帶這種微笑,跟化身為天鵝的宙斯在一起的勒達面帶這種微笑,老師早在認識蒙娜麗莎之前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凡是刻畫婦女形象時多數情況下在她們臉上描繪這種微笑&mdash&mdash好像是他一生在自己的一切作品中所尋求的就是反映他個人的美,最後終于在喬昆達身上找到了。
喬萬尼長期觀察這兩個人所共有的微笑,有時不禁感到可怕,甚至像是在奇迹面前那樣恐怖:現實變成了夢境,夢境變成了現實,蒙娜麗莎仿佛不是一個活人,不是最普通的佛羅倫薩市民喬昆達先生的夫人,而是一個類似于幽靈的人&mdash&mdash是由老師的意志召喚來的,是個變形人,是列奧納多本人的女性同貌者。
那隻白貓是喬昆達的寵物,它跳到她的膝上,她摩挲着白貓,貓身上的毛在她那纖細柔軟的手指的摩擦下雖然看不見火星,卻能聽見噼啪響聲。
列奧納多開始工作了。
可是突然把畫筆放下,仔細端詳着她的臉:這張臉上一絲一毫的微小變化都沒有從他的目光下漏掉。
&ldquo夫人,&rdquo他說,&ldquo您今天因為什麼事情有些不安吧?&rdquo 喬萬尼也感覺到了,她跟平時不太一樣,不像自己的畫像。
蒙娜麗莎擡起安詳的目光,看着列奧納多。
&ldquo是的,有一些,&rdquo她回答道,&ldquo迪亞諾拉身體不太好。
我一整夜沒睡。
&rdquo &ldquo您或許是累了吧,現在顧不上畫像吧?推遲一下好嗎?&rdquo &ldquo不,沒關系。
難道您不覺得這樣的天氣太可惜嗎?您瞧,陰影多麼淡薄,陽光多麼柔和:這正是給我預備的天氣!&rdquo &ldquo我知道,&rdquo她沉默片刻之後補充道,&ldquo您在等待着我。
假如不是被耽擱了,我應該早一些來&mdash&mdash索福尼斯巴太太&hellip&hellip&rdquo &ldquo這是誰?啊,是的,我認識&hellip&hellip說話的聲音像是廣場上的女商販,散發着一股氣味,好像是從賣香水的商店裡出來的&hellip&hellip&rdquo 喬昆達微微一笑。
&ldquo索福尼斯巴太太,&rdquo她繼續說,&ldquo一定要給我講講昨天在故宮過節的情形,說行政長官夫人阿簡蒂娜太太設晚宴,她一定要講講晚宴上吃了些什麼,來賓們都是什麼樣的打扮,有什麼人追求什麼人了&hellip&hellip&rdquo &ldquo原來如此!不是迪亞諾拉的病,而是這位長舌婦的喋喋不休敗壞了您的情緒。
多麼奇怪!您是否注意到了,夫人,有時我們從别人那裡聽到一件雞毛蒜皮的瑣事,哪怕是跟我們毫不相幹&mdash&mdash不過是人們平平常常的蠢事或者卑鄙下流的行為&mdash&mdash也會突然敗壞我們的心情,比遭受巨大的痛苦更讓人心緒不佳。
&rdquo 她默默地低下頭。
看得出來,他們二人早就習慣于相互理解了,甚至無須說話,便心領神會了。
他又準備開始工作了。
&ldquo請您講點什麼吧。
&rdquo蒙娜麗莎說。
&ldquo講什麼呢?&rdquo 她思索片刻,說道: &ldquo講講維納斯王國吧。
&rdquo 他有好幾個她所喜歡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取自他本人的或别人的回憶、旅行記、對大自然的觀察、繪畫的構思。
他講的時候幾乎總是使用相同的話,樸素,單純,都是在音樂的小聲伴奏下講述的。
列奧納多做了個手勢,于是安得雷亞·薩拉伊諾奏起維奧拉琴,阿塔蘭特奏起馬頭銀詩琴,樂曲是事先選定的,能夠烘托關于維納斯王國的故事氣氛。
列奧納多開始用他那尖細的女人般的聲音講了起來,好像講述一個古老的童話,或者像是唱一支搖籃曲: &ldquo住在基利基亞海岸上的船夫們說,凡是注定在洶湧的波濤中喪生的人,有時在最可怕的暴風雨中能夠看見塞浦路斯島&mdash&mdash那就是愛情女神的王國。
周圍波浪滔天,狂風怒吼,可是許多航海者被島上的美景所吸引,船隻在礁石周圍的漩渦裡被撞壞。
噢,撞壞了多少船,淹死了多少人!岸上至今還可以看見被撞壞的船體,裡面淤滿泥沙,外面挂着海草:有的翹着船首,有的露出船尾,有的裸露着龍骨,好像是腐爛的屍體上的肋骨,有的隻剩下破碎的舵輪。
有這麼多的破船,好像是複活節那天大海送還了所有葬身海底的船隻。
島嶼的上空&mdash&mdash永遠是湛藍的天空,山岡上陽光燦爛,鮮花盛開,空氣清新,鴉雀無聲,神廟前台階上的香爐青煙袅袅,升向天空,白色的大理石圓柱和黝黑的柏樹影影綽綽,好像是映在平滑如鏡的湖水中的倒影。
唯有噴泉裡的水溢出斑岩的碗形噴頭,從上往下淙淙流淌。
掉進海裡的人們看見了這近在咫尺的甯靜的湖水,風給他們帶來香桃木樹林的芳香&mdash&mdash風暴越是可怕,庫普裡斯1王國裡越是甯靜。
&rdquo 他沉默了。
詩琴和維奧拉琴的琴弦也停息了,籠罩着一片寂靜,這是樂曲結束以後的寂靜,比任何聲音都優美。
唯有噴泉的水淙淙流淌,敲擊着玻璃的半球體。
蒙娜麗莎被音樂所陶醉,被寂靜與現實生活所隔絕&mdash&mdash除了畫家的意志之外,她對一切都置之不理,直接盯着畫家的眼睛,面帶充滿神秘感的笑容,像是靜靜的流水,完全透明,但深不可測,不管如何努力窺探,不管如何體察,都無法洞察到底&mdash&mdash那也是他本人的微笑。
喬萬尼覺得列奧納多和蒙娜麗莎好像是兩面鏡子,彼此映照着對方的影像,相互深化到無極無限。
二 第二天早晨,畫家在故宮裡畫壁畫《安加利之戰》。
1503年,他從羅馬抵達佛羅倫薩,接受終身行政長官,當時任共和國最高執政的皮埃羅·索德裡尼的邀請,在故宮長老議會大廈新建的會議大廳牆上繪制一幅壁畫,描寫某一次值得紀念的戰役。
畫家選擇了1440年的安加利之戰,那是佛羅倫薩人戰勝倫巴第公爵菲利浦-馬利亞·維斯康蒂的軍事統帥尼科洛·比奇尼諾的戰鬥。
會議大廳的牆上已經畫了一部分:四個騎士厮打在一起,為争奪戰旗而鏖戰,長旗杆頂端的旗幟已經成為一塊破布,旗杆被折斷。
五隻手抓着旗杆,狂怒地往各個方向拖拽。
空中刀光閃閃,咔嚓咔嚓地相互削砍。
人們張着嘴,看樣子狂暴的叫喊聲從嘴裡沖出來。
人的面孔扭曲了,比神話中披着銅質铠甲的野獸還兇惡可怕。
人們的瘋狂感染了戰馬:它們豎起前蹄,相互交叉在一起,抿着耳朵,睥睨着的眼珠射出怒火,像猛獸一樣,龇着牙,相互啃咬着。
下面,在馬蹄前,一個人在血污裡抓着另一個人的頭發,把他的頭部往地上撞,想要置他于死地,并沒有發覺他們二人将要一起倒下去。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争,體現出種種恐怖,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殘殺,是&ldquo最野蠻的愚蠢行為&rdquo&mdash&mdash&ldquopazziabestialissima&rdquo,用列奧納多的話來說,&ldquo地上不會留下一塊平坦之處,沒有一個地方不留下斑斑的血迹&rdquo。
他剛剛開始工作,空蕩的大廳裡的磚地上響起了腳步聲。
他聽出來是什麼人,沒有轉過身來,皺起了眉頭。
原來是皮埃羅·索德裡尼,尼科洛·馬基雅弗利講到像他這樣的人時說,他們既不冷也不熱,而是溫吞吞的,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而是灰溜溜的。
佛羅倫薩的市民們是發了财的小業主的後裔,爬到顯赫的地位,選中索德裡尼當共和國的領袖,是因為他跟大家一個樣,是因為他完全平平庸庸,對所有的人都不偏不倚而且沒有危害,市民們指望他能夠成為他們的馴服工具。
可是他們錯了。
索德裡尼原來是窮人的朋友,是人民的保衛者。
不過任何人對此都沒有介意。
但他畢竟是太微不足道了:他沒有治國安邦的才幹,隻有當官的熱心;沒有智慧,隻有謹
隻有黃昏或者遇到多雲和有霧的天氣,作畫時才不必撐起布篷。
這是最完美的光線。
&rdquo 為了畫肖像,他在自己房東的家裡布置了這樣一個院子,他這時寄居在皮埃羅·迪·巴爾托·瑪爾特利家中,此人是佛羅倫薩的名流,長老議會專員,為人聰明,喜愛數學,對列奧納多頗有好感,他的家在瑪爾特利大街左側,從聖喬萬尼廣場往美第奇宮方向數第二棟房子。
1505年春末的一天,天氣暖和,甯靜,霧蒙蒙的。
陽光透過薄薄的霧霭變得暗淡而柔和,仿佛是水下的光線,投下的陰影輕淡,像是消融着的煙霧&mdash&mdash這是列奧納多所喜歡的光線,他認為能賦予女性的面孔以特殊的魅力。
&ldquo莫非是不來了?&rdquo他想着他正給畫肖像的那個女人,這幅肖像差不多已經畫三年了,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并且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為了接待她,他把畫室準備停當。
喬萬尼·貝特拉菲奧偷偷地觀察着他,見他等待得神心不甯而感到吃驚,因為老師一向很穩重,從來沒有表現出煩躁不安來。
列奧納多整理好擱闆上各種畫筆、調色闆、顔料罐&mdash&mdash顔料上面的膠脂凝結成一層亮晶晶的硬殼,好像是凍上一層冰;肖像放在一個能夠活動的三腳架上,他把罩布從肖像上揭下來。
為了讓她開心,院子中央修了一個噴泉,他打開噴泉的閥門,泉水從上面流下來,落到一個玻璃的半球體上,使這個半球體旋轉起來,并且奏出一種奇特的樂曲。
他在噴泉的周圍親手栽種并且精心侍弄她所喜愛的一種花卉&mdash&mdash鸢尾花;拿來一個小筐,裡面裝着切碎的面包,這是給家養的扁角鹿吃的,這隻扁角鹿就在這個院子裡跑來跑去,由她親手喂食;放着一把深色橡木做的帶扶手的透籠靠背的安樂椅,他整理一下安樂椅前的地毯。
一隻稀有品種的亞洲白貓已經蜷伏在地毯上它所習慣的位置上,打着呼噜,這隻貓也是為了讓她開心而專門買來的,它的兩隻眼睛各有不同的顔色,右眼是黃色的,像是黃玉,左眼是藍灰的,像是藍寶石。
安得雷亞·薩拉伊諾拿來了樂譜,開始給維奧拉琴調音。
另外一位樂師阿塔蘭特也來了。
列奧納多早在米蘭摩羅公爵宮廷任職時就認識他。
他演奏畫家所發明的馬頭形銀詩琴特别出色。
列奧納多把一些優秀的音樂家、歌手、講故事的人、詩人和最俏皮的交談者都請到自己的畫室來,其目的是為了給她開心取樂,免得她感到寂寞無聊&mdash&mdash通常被畫肖像的人都難免寂寞。
談話、講故事和演奏樂曲,能夠引起她的思想感情活躍,便于他在她的臉上研究其思想感情的變化。
後來,這種聚會逐漸少了:他知道不再需要了,因為沒有這類聚會,她也不感到煩悶。
唯有演奏樂曲還在堅持,這有利于畫家和被畫的人開展工作,因為她也參與自己肖像的繪制工作。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可是她仍然沒有來。
莫非是不來了?他想,今天的光與影仿佛是專門為她而準備的。
要不要派人去找她?可是她知道我在等她。
應該來的。
喬萬尼也看出來他的焦急不安加劇了。
突然,吹來一股微風,把噴泉的水流吹斜;玻璃響起來,白色的鸢尾花瓣在水霧中抖動着。
敏感的扁角鹿伸着脖子,警覺起來。
列奧納多仔細地聽着。
喬萬尼盡管什麼都沒有聽到,可是從老師的臉上看得出來,這是她來了。
首先走進來的是卡米拉教妹,她恭順地行了個禮&mdash&mdash這個改宗修女住在她的家裡,每一次都陪同她到畫家的畫室來,她有一種完全不引人注意,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本領,悄悄地坐到一個角落裡,手裡拿着一本祈禱書,眼睛也不擡,一句話也不說,因此列奧納多三年來幾乎沒有聽到過她的聲音。
随着卡米拉之後,走進來的就是大家在此等候已久的那位婦女&mdash&mdash隻見她三十來歲,穿一件普通的深色衣服,深色的劉海垂到前額中央&mdash&mdash她就是蒙娜麗莎·喬昆達。
貝特拉菲奧知道,她是那不勒斯人,出身于一個古老的世家,父親安東尼奧·傑拉迪尼做過高官,從前家财萬貫,但1495年法蘭西人入侵時破了産。
她的丈夫是佛羅倫薩市民弗蘭切斯科·德爾·喬昆達,1481年娶了馬裡亞諾·魯切拉伊之女為妻。
過了兩年,妻子謝世,他續娶托瑪莎·維拉尼,第二房妻子死後,第三次結婚,娶了蒙娜麗莎。
列奧納多給她畫像時,畫家已經年過五十,蒙娜麗莎的丈夫喬昆達先生四十五歲。
他被選為十二名市議員之一,很快就要當上議長。
這是個普普通通的人,這種人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很多&mdash&mdash既非很壞,也非很好,兢兢業業,精打細算,熱心于公務和自家的農業經營。
年輕美貌的妻子對于他來說是家裡最體面的裝飾。
可是他并不懂得蒙娜麗莎的美麗,而是對新品種西西裡牛的優點或者進口生羊皮繳納關稅更有利更精通。
據說蒙娜麗莎嫁給他并非出于愛情,隻是迫于父命,她的第一個未婚夫失望之餘志願戰死在疆場上。
也還有些傳聞,也許是純屬謠言,涉及她另外一些崇拜者,說他們都很堅決,可是沒有一個不絕望的。
況且好造謠中傷的人&mdash&mdash在佛羅倫薩并不少&mdash&mdash每逢談到喬昆達時卻不能說任何壞話。
她安詳純樸,信仰虔誠,嚴格遵守教禮教規,對待窮人仁慈,是個好的家庭主婦、忠誠的妻子,對于丈夫前妻之女&mdash&mdash十二歲的迪亞諾拉來說等于溫柔的親生母親,而不像是繼母。
這就是喬萬尼關于她所知道的一切。
可是蒙娜麗莎每逢來到列奧納多的畫室,他都覺得完全是另外一個女人。
三年來,時間并沒有消除這種奇怪的感覺,反而加深了它&mdash&mdash每逢她出現時,他都體驗到一種類似于恐懼的驚異,仿佛是站在一個透明的物體前似的。
他有時這樣來解釋這種感覺:他已經習慣于看她畫像上的那張臉,老師技藝之高,使他覺得活的蒙娜麗莎并不比畫布上畫得更真實。
可是這裡也還有别的原因,更加隐秘。
喬萬尼知道,列奧納多曾經有機會在非工作的時間裡看見她,當時有别人在場,有時有許多來賓,有時隻有跟她形影不離的卡米拉教妹&mdash&mdash但從來也不曾單獨跟她會面。
可是喬萬尼卻感到他倆有一種秘密,既讓他們二人接近,又讓他們二人疏遠。
他也知道,這并非愛情的秘密,或者至少并非由于人們所說的那種愛情而産生的秘密。
他聽列奧納多說過,所有的畫家都不由自主地喜歡把自己的身體和面容模拟到被他描繪的人的身體和面容上去。
老師認為這原因就在于人的靈魂作為自己肌體的創造者,每逢構思一個新的肌體時,都要在其中重現它已經創造過的&mdash&mdash這種愛好如此強烈,有時在肖像中甚至透過與被描繪者外表的相像而顯露出畫家本人來,即使不是他的肌體,至少也是他的靈魂。
目前在喬萬尼眼前發生的一切更加令人驚奇:他覺得,不僅畫中描繪的蒙娜麗莎,而且就連她本人都越來越像列奧納多,正如多年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有時所發生的那樣。
況且這種越來越相像的主要力量與其說在于輪廓&mdash&mdash盡管近來這種相像有時讓他驚異不止&mdash&mdash不如說是在眼神和微笑之中。
他懷着一種無法解釋的驚訝想起來,他曾經多次看見過這種微笑:用手指捅着基督的傷口不相信主能夠複活的多馬面帶這種微笑&mdash&mdash那是韋羅基奧以年輕的列奧納多為模特而塑造的多馬雕像,始祖母夏娃在知識樹前面帶這種微笑&mdash&mdash那是老師在其處女作中畫的,《岩間聖母》中的天使面帶這種微笑,跟化身為天鵝的宙斯在一起的勒達面帶這種微笑,老師早在認識蒙娜麗莎之前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凡是刻畫婦女形象時多數情況下在她們臉上描繪這種微笑&mdash&mdash好像是他一生在自己的一切作品中所尋求的就是反映他個人的美,最後終于在喬昆達身上找到了。
喬萬尼長期觀察這兩個人所共有的微笑,有時不禁感到可怕,甚至像是在奇迹面前那樣恐怖:現實變成了夢境,夢境變成了現實,蒙娜麗莎仿佛不是一個活人,不是最普通的佛羅倫薩市民喬昆達先生的夫人,而是一個類似于幽靈的人&mdash&mdash是由老師的意志召喚來的,是個變形人,是列奧納多本人的女性同貌者。
那隻白貓是喬昆達的寵物,它跳到她的膝上,她摩挲着白貓,貓身上的毛在她那纖細柔軟的手指的摩擦下雖然看不見火星,卻能聽見噼啪響聲。
列奧納多開始工作了。
可是突然把畫筆放下,仔細端詳着她的臉:這張臉上一絲一毫的微小變化都沒有從他的目光下漏掉。
&ldquo夫人,&rdquo他說,&ldquo您今天因為什麼事情有些不安吧?&rdquo 喬萬尼也感覺到了,她跟平時不太一樣,不像自己的畫像。
蒙娜麗莎擡起安詳的目光,看着列奧納多。
&ldquo是的,有一些,&rdquo她回答道,&ldquo迪亞諾拉身體不太好。
我一整夜沒睡。
&rdquo &ldquo您或許是累了吧,現在顧不上畫像吧?推遲一下好嗎?&rdquo &ldquo不,沒關系。
難道您不覺得這樣的天氣太可惜嗎?您瞧,陰影多麼淡薄,陽光多麼柔和:這正是給我預備的天氣!&rdquo &ldquo我知道,&rdquo她沉默片刻之後補充道,&ldquo您在等待着我。
假如不是被耽擱了,我應該早一些來&mdash&mdash索福尼斯巴太太&hellip&hellip&rdquo &ldquo這是誰?啊,是的,我認識&hellip&hellip說話的聲音像是廣場上的女商販,散發着一股氣味,好像是從賣香水的商店裡出來的&hellip&hellip&rdquo 喬昆達微微一笑。
&ldquo索福尼斯巴太太,&rdquo她繼續說,&ldquo一定要給我講講昨天在故宮過節的情形,說行政長官夫人阿簡蒂娜太太設晚宴,她一定要講講晚宴上吃了些什麼,來賓們都是什麼樣的打扮,有什麼人追求什麼人了&hellip&hellip&rdquo &ldquo原來如此!不是迪亞諾拉的病,而是這位長舌婦的喋喋不休敗壞了您的情緒。
多麼奇怪!您是否注意到了,夫人,有時我們從别人那裡聽到一件雞毛蒜皮的瑣事,哪怕是跟我們毫不相幹&mdash&mdash不過是人們平平常常的蠢事或者卑鄙下流的行為&mdash&mdash也會突然敗壞我們的心情,比遭受巨大的痛苦更讓人心緒不佳。
&rdquo 她默默地低下頭。
看得出來,他們二人早就習慣于相互理解了,甚至無須說話,便心領神會了。
他又準備開始工作了。
&ldquo請您講點什麼吧。
&rdquo蒙娜麗莎說。
&ldquo講什麼呢?&rdquo 她思索片刻,說道: &ldquo講講維納斯王國吧。
&rdquo 他有好幾個她所喜歡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取自他本人的或别人的回憶、旅行記、對大自然的觀察、繪畫的構思。
他講的時候幾乎總是使用相同的話,樸素,單純,都是在音樂的小聲伴奏下講述的。
列奧納多做了個手勢,于是安得雷亞·薩拉伊諾奏起維奧拉琴,阿塔蘭特奏起馬頭銀詩琴,樂曲是事先選定的,能夠烘托關于維納斯王國的故事氣氛。
列奧納多開始用他那尖細的女人般的聲音講了起來,好像講述一個古老的童話,或者像是唱一支搖籃曲: &ldquo住在基利基亞海岸上的船夫們說,凡是注定在洶湧的波濤中喪生的人,有時在最可怕的暴風雨中能夠看見塞浦路斯島&mdash&mdash那就是愛情女神的王國。
周圍波浪滔天,狂風怒吼,可是許多航海者被島上的美景所吸引,船隻在礁石周圍的漩渦裡被撞壞。
噢,撞壞了多少船,淹死了多少人!岸上至今還可以看見被撞壞的船體,裡面淤滿泥沙,外面挂着海草:有的翹着船首,有的露出船尾,有的裸露着龍骨,好像是腐爛的屍體上的肋骨,有的隻剩下破碎的舵輪。
有這麼多的破船,好像是複活節那天大海送還了所有葬身海底的船隻。
島嶼的上空&mdash&mdash永遠是湛藍的天空,山岡上陽光燦爛,鮮花盛開,空氣清新,鴉雀無聲,神廟前台階上的香爐青煙袅袅,升向天空,白色的大理石圓柱和黝黑的柏樹影影綽綽,好像是映在平滑如鏡的湖水中的倒影。
唯有噴泉裡的水溢出斑岩的碗形噴頭,從上往下淙淙流淌。
掉進海裡的人們看見了這近在咫尺的甯靜的湖水,風給他們帶來香桃木樹林的芳香&mdash&mdash風暴越是可怕,庫普裡斯1王國裡越是甯靜。
&rdquo 他沉默了。
詩琴和維奧拉琴的琴弦也停息了,籠罩着一片寂靜,這是樂曲結束以後的寂靜,比任何聲音都優美。
唯有噴泉的水淙淙流淌,敲擊着玻璃的半球體。
蒙娜麗莎被音樂所陶醉,被寂靜與現實生活所隔絕&mdash&mdash除了畫家的意志之外,她對一切都置之不理,直接盯着畫家的眼睛,面帶充滿神秘感的笑容,像是靜靜的流水,完全透明,但深不可測,不管如何努力窺探,不管如何體察,都無法洞察到底&mdash&mdash那也是他本人的微笑。
喬萬尼覺得列奧納多和蒙娜麗莎好像是兩面鏡子,彼此映照着對方的影像,相互深化到無極無限。
二 第二天早晨,畫家在故宮裡畫壁畫《安加利之戰》。
1503年,他從羅馬抵達佛羅倫薩,接受終身行政長官,當時任共和國最高執政的皮埃羅·索德裡尼的邀請,在故宮長老議會大廈新建的會議大廳牆上繪制一幅壁畫,描寫某一次值得紀念的戰役。
畫家選擇了1440年的安加利之戰,那是佛羅倫薩人戰勝倫巴第公爵菲利浦-馬利亞·維斯康蒂的軍事統帥尼科洛·比奇尼諾的戰鬥。
會議大廳的牆上已經畫了一部分:四個騎士厮打在一起,為争奪戰旗而鏖戰,長旗杆頂端的旗幟已經成為一塊破布,旗杆被折斷。
五隻手抓着旗杆,狂怒地往各個方向拖拽。
空中刀光閃閃,咔嚓咔嚓地相互削砍。
人們張着嘴,看樣子狂暴的叫喊聲從嘴裡沖出來。
人的面孔扭曲了,比神話中披着銅質铠甲的野獸還兇惡可怕。
人們的瘋狂感染了戰馬:它們豎起前蹄,相互交叉在一起,抿着耳朵,睥睨着的眼珠射出怒火,像猛獸一樣,龇着牙,相互啃咬着。
下面,在馬蹄前,一個人在血污裡抓着另一個人的頭發,把他的頭部往地上撞,想要置他于死地,并沒有發覺他們二人将要一起倒下去。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争,體現出種種恐怖,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殘殺,是&ldquo最野蠻的愚蠢行為&rdquo&mdash&mdash&ldquopazziabestialissima&rdquo,用列奧納多的話來說,&ldquo地上不會留下一塊平坦之處,沒有一個地方不留下斑斑的血迹&rdquo。
他剛剛開始工作,空蕩的大廳裡的磚地上響起了腳步聲。
他聽出來是什麼人,沒有轉過身來,皺起了眉頭。
原來是皮埃羅·索德裡尼,尼科洛·馬基雅弗利講到像他這樣的人時說,他們既不冷也不熱,而是溫吞吞的,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而是灰溜溜的。
佛羅倫薩的市民們是發了财的小業主的後裔,爬到顯赫的地位,選中索德裡尼當共和國的領袖,是因為他跟大家一個樣,是因為他完全平平庸庸,對所有的人都不偏不倚而且沒有危害,市民們指望他能夠成為他們的馴服工具。
可是他們錯了。
索德裡尼原來是窮人的朋友,是人民的保衛者。
不過任何人對此都沒有介意。
但他畢竟是太微不足道了:他沒有治國安邦的才幹,隻有當官的熱心;沒有智慧,隻有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