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同貌者
關燈
小
中
大
quo你聽我說,&rdquo他若有所思地繼續說,&ldquo你看見了另外一張畫嗎?那也是一幅基督頭像,是用色鉛筆畫的,基督幾乎是被畫成一個孩子。
&rdquo &ldquo我知道,畫成一個猶太男孩,紅色的頭發,厚厚的嘴唇,很窄的前額&mdash&mdash面貌很像猶太人老巴魯科的兒子。
是這樣的吧?你更喜歡這幅畫?&rdquo &ldquo不&hellip&hellip我隻是想,這兩個基督怎麼如此不同!&rdquo &ldquo各不相同嗎?&rdquo塞薩爾表示驚訝,&ldquo哪能呢,這是同一副面孔!在《最後的晚餐》中他年紀大了十五歲&hellip&hellip&rdquo &ldquo不過,&rdquo他補充道,&ldquo也許你是對的。
可是,這即使是兩個基督,他倆畢竟還是彼此相像的,猶如一個人的同貌者。
&rdquo &ldquo同貌者?&rdquo喬萬尼渾身一哆嗦,停住腳步,重複道,&ldquo你是怎麼說的,塞薩爾,同貌者?&rdquo &ldquo是的。
你為什麼大驚小怪?難道你自己沒有察覺到這一點?&rdquo 喬萬尼又默不作聲地走起來。
&ldquo塞薩爾!&rdquo貝特拉菲奧突然以無法抑制的激情叫道,&ldquo你怎麼沒有看見?老師在《最後的晚餐》中畫的是威力無邊的和無所不知的基督,難道他能在橄榄山上憂愁難過,趴在石頭上流出的汗水如同血水,像我們凡人一樣,像孩子一樣,祈禱出現奇迹:&lsquo但願不發生我為之來到人世的事&mdash&mdash我知道,這又不能不發生。
我父啊,倘若可行,請你叫這杯苦酒離開我。
&rsquo可是在這祈禱中&mdash&mdash就是一切,塞薩爾,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沒有這祈禱,也就沒有基督,我不認為它是英明的!誰沒有做過這種祈禱,他就不是人,他就沒有受過苦,不死亡!&rdquo &ldquo你說的原來是這個,&rdquo塞薩爾慢騰騰地說,&ldquo事實上的确是&hellip&hellip是的,是的,我明白了你的意思!當然,《最後的晚餐》中那個基督不可能這樣祈禱&hellip&hellip&rdquo 天完全黑了。
喬萬尼費了很大勁才看清楚自己同伴的臉:他覺得這張臉奇怪地變了形。
塞薩爾突然停下來,舉起一隻手,深沉而莊嚴地說: &ldquo既然他畫的不是你的那個基督,不是那個在橄榄山上祈禱的基督,那麼你想要知道他畫的是誰嗎?你聽我說:&lsquo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萬物是通過它而被創造的,凡是被創造的,沒有一樣不是憑借着它而創造的。
道也就成了血肉。
&rsquo17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神的理性&mdash&mdash就是道,成了血肉。
他的門徒聽他說:&lsquo你們中間有人将要出賣我&rsquo,他們都很難過,很憤怒,很驚奇&mdash&mdash可是他卻很平靜,他對投入他的懷中的約翰也好,對将要出賣他的猶大也好,都同樣親疏&mdash&mdash因為對于他來說不再有惡與善、生與死、愛與恨,而隻有天父的意旨&mdash&mdash永恒的必然:&lsquo不是照着我的意思,而是照着你的意思。
&rsquo&mdash&mdash你的那個基督以及在橄榄山上趴在石頭上祈求不可能的奇迹的基督都是這麼說的。
因此我才說:他倆是同貌者。
&lsquo感情屬于人世間;當你觀察的時候,理性超脫感情&rsquo,你可記得?這是列奧納多說過的話。
使徒們是最偉大的人物,他在他們的臉上和動作中描繪的是人世間的感情;可是那個基督卻說:&lsquo我已經戰勝了世界&rsquo18&lsquo我和天父原為一&rsquo19&mdash&mdash觀察的理性&mdash&mdash超脫了感情。
你可記得,列奧納多也說過這類的話,他談到力學規律時,采用了另一種表達方式:&lsquo第一推動力,你的公正性多麼奇妙啊!&rsquo他的基督就是第一推動力,他是一切運動的原初與核心&mdash&mdash可是推動力本身卻不運動;他的基督就是永恒的必然,這種必然本身體現在人身上,把神聖的公正性當作天父的意旨來愛:&lsquo公正無私的天父!世界沒有認識你,而我卻認識了你。
我為他們而發現了你的名字,還要發現你對我的愛。
&rsquo你聽喲:愛&mdash&mdash來源于知。
&lsquo偉大的愛是偉大的認知之女&rsquo。
列奧納多第一個明白了主的話,并且在自己的基督形象中把它體現出來&mdash&mdash&lsquo他愛一切,因為他知道一切&rsquo。
&rdquo 塞薩爾沉默了,他倆冒着嚴寒,在漆黑的夜裡,在萬籁俱寂中走了很久。
&ldquo你可記得,塞薩爾,&rdquo喬萬尼終于開腔了,&ldquo三年前,我倆跟現在一樣,走在韋切利城門外,對《最後的晚餐》進行争論?你當時嘲笑老師,說他永遠都不能畫完基督的面容,而我不同意你的意見。
可是如今你卻站在他的一方&mdash&mdash反對我。
你知道嗎,我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你,正是你,能夠這樣談論他!&rdquo 喬萬尼想要看看同伴的面孔,可是塞薩爾卻急忙把臉轉了過去。
&ldquo我很高興,&rdquo貝特拉菲奧總結說,&ldquo你愛他,是的,塞薩爾,你愛他,也許超過了我&mdash&mdash你本來想要恨他&mdash&mdash可是卻愛他!&rdquo 他的同伴慢慢地把臉朝着他轉過來,煞白而又變了形。
&ldquo你想些什麼呀?我愛他!該是我愛他嗎?我想要恨他,可是卻應該愛他,因為他在《最後的晚餐》中所達到的結果,任何人,也許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能像我理解得這麼深刻&mdash&mdash而我卻是他最兇惡的敵人!&rdquo 他又笑了起來,笑得十分勉強: &ldquo你以為人的心奇怪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恐怕要對你說真話,喬萬尼:我畢竟不愛他,比當初更加不愛他!&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就是因為我想要獨立自主&mdash&mdash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耳朵、眼睛和手都不受制于他!列奧納多的學生們都是鷹窠裡的雞雛!科學的規律、調配顔料的小勺、計算鼻子的表格&mdash&mdash讓馬可從這一切中得到樂趣吧!我甯願看看列奧納多講究那麼多清規戒律,是如何創作基督的面容的!當然,他教我們這些小雞雛如何像鷹那樣飛翔&mdash&mdash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因為可憐我們,把我們當成沒有睜開眼睛的小狗崽子,當成瘸腿劣馬,當成被押赴刑場的死囚,跟随着去觀察他臉上的肌肉如何顫抖,當成秋天翅膀凍僵了的蜻蜓。
他像太陽一樣,總是要把自己過剩的仁慈賞賜給一切&hellip&hellip可是你看見了嗎,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趣味:有人願意當凍僵了的蜻蜓,或者當路上的蟲子,老師像聖法蘭西斯一樣,把它拾起來放在綠葉上,免得被行人給踩死。
也有人&hellip&hellip喬萬尼,你知道,最好是讓他别發表議論,簡簡單單地把我踩死!&rdquo &ldquo塞薩爾,&rdquo喬萬尼說,&ldquo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呢?&rdquo &ldquo那麼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呢?像是一隻燈蛾翅膀被蠟燭的火苗燎焦了,東一頭,西一頭亂撞&mdash&mdash最後鑽進火堆裡。
就是這樣,也許是我想要燒死在火堆裡。
況且,誰知道呢?我也還有希望&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什麼希望?&rdquo &ldquo最簡單的,也許是最愚蠢的!可是畢竟,不,你想想:若是換上另一個人,不像他那樣,但跟他不相上下,不是佩魯吉諾,不是博貢奧内20,不是波提切利,甚至不是偉大的曼坦那21&mdash&mdash我深知老師的價值:他不怕跟這些人中間任何人較量&mdash&mdash還沒有名氣的,那将會如何?我隻好看着别人的榮耀,隻好提醒列奧納多先生,就連像我這樣一條小蟲由于他的仁慈而沒有被踩死,也認為别人比他好因而刺激他,因為他雖然溫順,有憐憫心,寬宏大量,可是他的傲慢畢竟讓人無法忍受!&rdquo 塞薩爾沒有說完就戛然而止,喬萬尼感覺到他用哆嗦着的手抓住他的手。
&ldquo我知道,&rdquo塞薩爾說,聲音完全變了,幾乎是怯生生的和央求的,&ldquo我知道,你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會想到這一點。
誰對你說的我愛他?&rdquo &ldquo他本人說的。
&rdquo貝特拉菲奧回答道。
&ldquo他本人?原來如此!&rdquo塞薩爾說,感到十分難堪,&ldquo這麼說,他認為&hellip&hellip&rdquo 他的聲音突然停頓下來。
他倆相互看着,突然兩個人都明白再沒有什麼好談的了,每個人都陷入自己的思慮和苦楚之中。
他倆默默地告辭了,在一個交叉路口分手了,各自選擇了一條近路。
喬萬尼繼續趕路,步伐紊亂,低着頭,什麼都不看,不知往何處去,四周不見一個人影,隻有光秃秃的落葉松,運河裡的水漆黑,水面上不見一絲星光,他沿着筆直的河岸向前走去,目光呆滞,嘴裡重複着: &ldquo同貌者&hellip&hellip同貌者&hellip&hellip&rdquo 十五 1499年3月初,列奧納多突然從公爵的國庫裡領到拖欠達兩年之久的俸祿。
這時有一種傳聞,說威尼斯、教皇和法蘭西國王結成了反對他的三方同盟,摩羅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驚,法蘭西軍隊剛一進入倫巴第,他就打算投奔日耳曼皇帝。
公爵為了在他出國期間鞏固臣民對他的忠誠,支付了所有的欠款,向自己的親信贈送禮品。
沒過多久,列奧納多再度獲得公爵的一項賞賜,嘉獎令中寫道: &ldquo米蘭公爵洛多維科·馬利亞·斯福爾紮鑒于佛羅倫薩人著名畫家列奧納多功勳卓著,特賞賜他土地十六頃并名為&lsquo山下&rsquo的葡萄園一處,該園原歸聖維克多修道院所有,坐落于韋切利城門外。
&rdquo 畫家前去晉見公爵謝恩。
會見定在晚上,可是不得不等到深夜,因為公爵有要事纏身。
這一整天他都是在枯燥乏味的談話中度過的,跟财務官和秘書官談話,檢查軍需物資的賬簿,查看現有多少圓彈、火炮和火藥,剛剛解開舊的結子,又陷入新的無盡無休的欺騙和叛變的羅網之中,他本來喜歡這種權術并且對此得心應手,曾經是其主人,猶如蜘蛛在網中一樣,可是如今他卻感到自己是被困在蜘蛛網中的蒼蠅。
料理完公務之後,他走進位于米蘭城堡護城河上面的布拉曼特長廊。
夜很寂靜。
隻是偶爾傳來号角聲、巡邏哨兵拖長的呼喊聲和吊橋上生鏽的鐵鍊嘩啦聲。
少年侍從理查德托送來兩支火炬,插到釘在牆上的插座裡,遞給公爵一盞金碟,裡面盛着切碎的面包。
火炬的亮光吸引來一群白天鵝,它們從護城河拐角處在漆黑的水面上遊過來。
公爵倚着欄杆,向水裡扔着碎面包,欣賞着天鵝在水面上啄食,隻見它們無聲無息地劃破了平滑如鏡的水面。
這些天鵝是已故貝雅特裡齊的妹妹伊薩貝拉·德斯特侯爵夫人從曼圖亞送來的禮品,它們曾經栖息在平緩的敏喬水澤,那裡甯靜,長着茂密的蘆葦和垂柳,向來是天鵝的栖息地。
摩羅一向喜歡天鵝,但近來更加眷戀它們,每天晚上都親手喂食,這是他唯一的休息,借以解脫對公務、對戰争、對政治、對自己和他人的叛變行為的痛苦思慮。
天鵝讓他想起童年時代,那時他也曾在長滿綠色浮萍的維傑瓦諾池塘給它們喂食。
可是米蘭城堡的護城河卻處在炮樓、火藥庫、圓彈堆和火炮筒中間&mdash&mdash這些安靜潔白的天鵝在銀灰色的月光下顯得更加美麗。
天空倒映在水裡,它們在水面上遊來蕩去,被水中的點點繁星所包圍,充滿神秘感,置身于兩重天之間,如夢似幻&mdash&mdash頭頂上的天和身下的天&mdash&mdash一個離它們十分遙遠,一個就在身下。
公爵身後的一扇小門嘎吱一聲開了,聽差普斯特洛把頭伸進來。
他畢恭畢敬地弓着腰,走到摩羅面前,呈上一張紙。
&ldquo這是什麼?&rdquo公爵問道。
&ldquo總财務官博爾貢佐·博托先生送來的軍需、彈藥清單。
他請求原諒,不得不打擾。
辎重車隊拂曉時就啟程赴莫爾塔拉&hellip&hellip&rdquo 公爵一把奪過那張紙,揉成一團,摔到地上: &ldquo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了,不管有什麼事,晚飯後都不得來找我!噢,上帝呀,看樣子不久的将來,就連夜間躺在被窩裡也不讓你安甯!&rdquo 聽差沒敢直起腰,倒着退向門口,小聲嘟哝着,公爵如果不願意,就不能聽清: &ldquo列奧納多先生。
&rdquo &ldquo啊,列奧納多。
你為什麼不早些禀報?有請。
&rdquo 他又轉過身來朝着天鵝,心裡想: &ldquo列奧納多不礙事。
&rdquo 摩羅浮腫蠟黃的臉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可是那兩片薄嘴唇照舊狡猾而兇惡。
畫家走進長廊的時候,公爵繼續往水裡抛擲碎面包,隻是把觀看天鵝時露出的笑容轉向列奧那多。
列奧納多想行屈膝禮,可是公爵制止了并且親吻了他的頭部。
&ldquo你好。
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
過得怎樣,朋友?&rdquo &ldquo我應該感謝殿下&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哎,算了!這種獎賞你難道不配嗎?容個空兒,我會按照你的貢獻嘉獎的。
&rdquo 他跟畫家開始交談,詢問他最近的工作情況,有什麼發明和構想,但故意隻涉及那些在公爵看來最不現實的和最不可能辦到的事&mdash&mdash如潛水鐘、海上行走器、人的翅膀等等。
當列奧納多把話題引到正事上來,談起城堡的工事、馬特薩那運河、紀念碑澆鑄等等,公爵立刻表現出厭惡的樣子,避開了話題。
突然,他陷入沉思&mdash&mdash最近一個時期,他經常如此&mdash&mdash沉默起來,低下頭,精神集中,好像是把交談者完全忘了。
列奧納多起身告辭。
&ldquo那好,上帝保佑你!&rdquo公爵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
可是當畫家已經走到門口時,他召喚他回來,于是走到畫家面前,把雙手放到他的肩上,用陰郁的目光看着他。
&ldquo别了,&rdquo他說,聲音顫抖起來,&ldquo别了,我的列奧納多!有誰曉得我們能否再見面?&rdquo &ldquo殿下要離開我們嗎?&rdquo 摩羅深深歎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回答。
&ldquo是這樣,朋友,&rdquo他沉默片刻,繼續說道,&ldquo我們共同生活了十六年,我從你那裡得到的全是好處,看來你在我這裡看到的也不是壞處。
人們想要說什麼,就由他們去吧,可是将來再過幾個世紀,有人提到列奧納多時,他必定懷念起摩羅公爵的好處來!&rdquo 畫家不喜歡感情外露,隻說出保存在記憶中的一句客套話,凡是要求他表現出官方應酬口才的場合下,他都說出這句話: &ldquo殿下,但願我能有第二次生命,以便把它全部貢獻出來為殿下效力。
&rdquo &ldquo我相信,&rdquo摩羅說,&ldquo有朝一日你想起我來的時候不會後悔的&hellip&hellip&rdquo 他沒有把話說完,哽咽住了,緊緊地擁抱和親吻了列奧那多。
&ldquo好啦,願上帝保佑你吧,願上帝保佑你吧!&rdquo 列奧納多走後,摩羅在布拉曼特長廊裡又坐了很久,欣賞着天鵝,他的心裡産生一種感覺,他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
他覺得,在他那黑暗的,或許是罪惡的一生中,列奧那多猶如米蘭城堡護城河裡的白天鵝處在肮髒的炮樓、火藥庫、圓彈堆和火炮筒中間一樣&mdash&mdash雖然美麗、純潔和無瑕,卻毫無用處。
在寂靜的夜裡,隻能聽到焦油從快要燃盡的火炬緩慢落到地上的滴答聲。
火炬的淺紅色火光與藍色的月光融彙在一起,這些安靜潔白的天鵝及其映在黑暗的水中的倒影,昏昏欲睡,在水面上遊來蕩去,被水中的點點繁星所包圍,充滿神秘感,置身于兩重天之間,如夢似幻&mdash&mdash頭頂上的天和身下的天&mdash&mdash一個離它們十分遙遠,一個就在身下。
十六 列奧納多離開公爵時盡管已經夜深了,可是他卻到聖法蘭西斯修道院去了,他的學生喬萬尼·貝特拉菲奧患病正待在那裡。
四個月以前,跟塞薩爾談論基督的兩副面容之後不久,他患上了寒熱症。
那是在1498年12月下旬。
有一天,喬萬尼去看望自己從前的老師貝内德托修士,在那裡遇到了來自佛倫羅薩的客人&mdash&mdash多米尼克派修士保羅教兄。
根據貝内德托和喬萬尼的請求,保羅向他們講了薩沃納羅拉死亡的情況。
行刑規定于1498年5月23日上午9時在長老議會廣場故宮前舉行,焚燒奢侈品和火中決鬥也都是在那裡進行的。
長長木闆人行道的盡頭攏了一堆火,一旁立着一個絞刑架&mdash&mdash一根很粗的木樁一頭埋在地裡,上端設一橫梁,橫梁上挂着三副絞索和鐵鍊。
木匠們花了很大力氣,制作橫梁花了很長時間,忽而把它鋸短,忽而把它接長,可是最後做出來的絞刑架形狀上卻很像一個十字架。
廣場上跟進行火中決鬥那天一樣,人山人海,窗戶上、敞廊裡、房頂上,處處都是人。
被判處死刑的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多米尼科·布昂維奇尼和西爾韋斯特羅·瑪魯菲從宮殿的門裡被押解出來。
他們在木闆人行道上走了幾步,走到教皇亞曆山大六世的特使瓦松大主教的台前停下。
大主教站起來,抓住吉羅拉莫教兄的一隻手,用不堅定的聲音宣讀革除教籍的決定,他沒有擡起眼睛看薩沃納羅拉,可是薩沃納羅拉卻直盯着他的眼睛: &ldquoSeparoteabEcclesiamilitanteatquetriumphante.茲代表戰鬥的和無往而不勝的教會,宣布革除你的教籍。
&rdquo &ldquoMilitante,nontriumphante,hocenimtumnonest.你無權代表戰鬥的和不能取勝的教會。
&rdquo薩沃納羅拉訂正他說。
從被革除教籍的人身上剝下衣服,隻給他們留下内衣&mdash&mdash然後他們繼續往前走,又兩次在教會審判長的台前停下,審判長宣布了教會法庭的判決書,後來又在佛羅倫薩共和國八人團的台前停下,該八人團代表人民宣布判處他們死刑。
走在最後一段路上,西爾韋斯特羅一腳踩空,差一點兒沒有跌倒,多米尼科和薩沃納羅拉也撞到他身上。
後來查清,原來是一些流落街頭的淘氣鬼,前神聖軍團的士兵們鑽到木闆人行道的底下,從木闆縫裡伸出削尖的木棍,想要刺傷死囚們的腳。
西爾韋斯特羅·瑪魯菲教兄是個遊方僧,應該第一個走上絞刑架。
他仿佛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如何處置他,表現出毫不介意的樣子,登上絞刑架。
可是當行刑人員把絞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的時候,他卻牢牢地站在梯子上,仰面朝天,高呼道: &ldquo天主哇,把我的靈魂交給你吧!&rdquo 然後沒有要行刑人員幫助,自己英勇無畏地從梯子上跳下來。
輪到多米尼科教兄的時候,他興奮地等待着,左右替換兩隻腳站着,給他發出信号,他就向絞刑架奔過去,臉上露出笑容,仿佛要直接進入天堂。
西爾韋斯特羅的屍體懸挂在橫梁的一端,另一端挂着多米尼科。
中間的位置留給薩沃納羅拉。
他登上梯子,停下以後垂下目光,看着下面的人群。
一片寂靜,好像是在鮮花聖瑪麗亞大教堂進行布道的前夕。
可是當他把頭套進絞索裡的時候,有人喊道: &ldquo預言家,顯示一下奇迹吧!&rdquo 沒有人能明白這是譏笑還是瘋狂信仰的叫喊。
行刑人員把他從梯子上推下來。
一個生着溫順的面孔的老手藝匠一連數個小時守護在火堆旁&mdash&mdash吉羅拉莫教兄剛一吊起來,他急忙畫個十字,把燃燒着的火炬扔進柴堆裡,說了薩沃納羅拉點燃奢侈品的火堆時說過的那番話: &ldquo為了聖父、聖子和聖靈!&rdquo 火燃燒了。
但風勢把火焰吹向另一邊。
人群騷動起來。
人們相互擁擠着,驚恐地四處逃散。
傳來叫喊聲: &ldquo奇迹,奇迹!奇迹!沒有燃燒!&rdquo 風停了。
火焰重又垂直升起,吞噬了屍體。
綁着吉羅拉莫教兄雙手的繩子燒斷了&mdash&mdash兩隻手耷拉下來,好像是在火中活動着,許多人覺得他是最後一次為百姓們祝福。
火堆熄滅了,鐵鍊上隻剩下燒成炭的骨頭和碎肉,薩沃納羅拉的門徒們擠到絞刑架前,想要收拾受難者們的遺骸。
守兵把他們趕開了,把骨灰裝到車上,運到老橋去準備扔進河裡。
可是在途中,&ldquo孩兒們&rdquo搶去一撮骨灰和一小塊據說是薩沃納羅拉沒有燒毀的心髒。
保羅教兄講完之後,拿出一小口袋骨灰給兩個聽的人看。
貝内德托親吻了很久,淚水把小口袋淋濕了。
兩個修士做夜禱去了。
喬萬尼一個人留下來。
他倆回來以後發現他躺在基督受難十字架前昏迷過去了,隻見他冰涼的手裡緊緊地攥着那個小骨灰口袋。
喬萬尼躺了三個月,在生與死之間掙紮着。
貝内德托教兄一刻也沒有離開他。
在靜悄悄的夜裡,他坐在病人的床前,時常聽到他的呓語,感到毛骨悚然。
喬萬尼在呓語中提到薩沃納羅拉、列奧那多·達·芬奇和聖母&mdash&mdash她在荒原裡在沙土上畫着幾何圖形,教聖嬰基督永恒的必然的法則。
&ldquo你說什麼?&rdquo病人帶着難以表達的痛苦重複着,&ldquo你不知道沒有奇迹,那杯苦酒不能離開你,正如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不可能不是直線!&rdquo 折磨他的還有另一種幻象&mdash&mdash基督的兩副面容,二者既相像又截然相反,像是兩個同貌人:一個充滿人的苦難和軟弱無力&mdash&mdash這是在石頭上祈求奇迹的那個基督的面容;另一副是可怕的、與人格格不入的、威力無邊的和無所不知的基督的面容,這是成了血肉的太初之道,這是第一原動力。
這兩副面容相對而視,仿佛是決鬥中兩個永恒的對手。
可是當喬萬尼仔細觀看時&mdash&mdash那副溫順的悲哀的面容發暗了,扭曲了,變成了惡魔,就是當年列奧那多在諷刺薩沃納羅拉的那幅漫畫中所畫的那個惡魔,在揭露自己的同貌者,把他叫作反基督&hellip&hellip 貝内德托教兄拯救了貝特拉菲奧的生命。
1499年6月初,他完全康複了&mdash&mdash盡管修士一再央求和開導,喬萬尼還是回到了列奧納多的畫室。
同年7月末,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二的軍隊在奧本伊·路易·盧森堡和讓-雅克·特裡烏爾喬的統率下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倫巴第。
注解: 1塔普羅班島,斯裡蘭卡的古代名稱。
2瓦斯科·達·伽馬(約1460&mdash1524),葡萄牙航海家,由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的海路的開拓者。
3據《聖經·列王記上》第九章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節所載,所羅門王航行到俄斐,在那裡得到420他連得金子。
4多馬,耶稣的十二個門徒之一,不相信基督死後能複活,說:&ldquo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rdquo見《聖經·約翰福音》第二十章第二十五至二十九節。
5《聖經·申命記》第六章第十六節。
6《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二十節。
7《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第三十節。
8《聖經·詩篇》第六十八篇第三十五至三十六節。
9《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第九節。
10伯裡克利(公元前500或499&mdash前429)、伊巴密濃達(約公元前420&mdash前362)、西庇阿(公元前235&mdash前183)、卡托(公元前95&mdash前46)、奧古斯都(公元前63&mdash公元14)、米岑納特(公元前74或64&mdash前8)、圖拉真(53&mdash117)、狄度(39&mdash81),皆為古希臘或羅馬的統治者,以文化藝術的保護者而聞名。
11據《聖經·次經多比傳》所載,&ldquo聖德&rdquo之人多比恪守律法,多行善事,但卻雙目失明。
他雖在困苦之中,笃信上帝之心不減,于是在天使拉弗爾點化下,其子多比司用魚膽使父親複明。
12托馬斯·阿奎那(1225或1226&mdash1274),多米尼克會修士,神學家,曾使經院哲學系統化。
13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内(1478&mdash1529),意大利作家,在對話錄《侍臣論》中塑造了文藝複興時代的理想人物。
14馬略(約公元前157&mdash前86),古羅馬統帥和執政官。
15《聖經·約翰福音》第四章第十八節。
16《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三十九節。
17《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至三節和第十四節。
18《聖經·約翰福音》第十六章第三十三節。
19《聖經·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三十節。
20博貢奧内,即福薩諾(約15世紀中期&mdash1535),倫巴第畫家,以壁畫聞名于世。
21曼坦那(1431&mdash1506),意大利文藝複興初期巴杜亞畫派著名畫家和版畫家。
&rdquo &ldquo我知道,畫成一個猶太男孩,紅色的頭發,厚厚的嘴唇,很窄的前額&mdash&mdash面貌很像猶太人老巴魯科的兒子。
是這樣的吧?你更喜歡這幅畫?&rdquo &ldquo不&hellip&hellip我隻是想,這兩個基督怎麼如此不同!&rdquo &ldquo各不相同嗎?&rdquo塞薩爾表示驚訝,&ldquo哪能呢,這是同一副面孔!在《最後的晚餐》中他年紀大了十五歲&hellip&hellip&rdquo &ldquo不過,&rdquo他補充道,&ldquo也許你是對的。
可是,這即使是兩個基督,他倆畢竟還是彼此相像的,猶如一個人的同貌者。
&rdquo &ldquo同貌者?&rdquo喬萬尼渾身一哆嗦,停住腳步,重複道,&ldquo你是怎麼說的,塞薩爾,同貌者?&rdquo &ldquo是的。
你為什麼大驚小怪?難道你自己沒有察覺到這一點?&rdquo 喬萬尼又默不作聲地走起來。
&ldquo塞薩爾!&rdquo貝特拉菲奧突然以無法抑制的激情叫道,&ldquo你怎麼沒有看見?老師在《最後的晚餐》中畫的是威力無邊的和無所不知的基督,難道他能在橄榄山上憂愁難過,趴在石頭上流出的汗水如同血水,像我們凡人一樣,像孩子一樣,祈禱出現奇迹:&lsquo但願不發生我為之來到人世的事&mdash&mdash我知道,這又不能不發生。
我父啊,倘若可行,請你叫這杯苦酒離開我。
&rsquo可是在這祈禱中&mdash&mdash就是一切,塞薩爾,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沒有這祈禱,也就沒有基督,我不認為它是英明的!誰沒有做過這種祈禱,他就不是人,他就沒有受過苦,不死亡!&rdquo &ldquo你說的原來是這個,&rdquo塞薩爾慢騰騰地說,&ldquo事實上的确是&hellip&hellip是的,是的,我明白了你的意思!當然,《最後的晚餐》中那個基督不可能這樣祈禱&hellip&hellip&rdquo 天完全黑了。
喬萬尼費了很大勁才看清楚自己同伴的臉:他覺得這張臉奇怪地變了形。
塞薩爾突然停下來,舉起一隻手,深沉而莊嚴地說: &ldquo既然他畫的不是你的那個基督,不是那個在橄榄山上祈禱的基督,那麼你想要知道他畫的是誰嗎?你聽我說:&lsquo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萬物是通過它而被創造的,凡是被創造的,沒有一樣不是憑借着它而創造的。
道也就成了血肉。
&rsquo17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神的理性&mdash&mdash就是道,成了血肉。
他的門徒聽他說:&lsquo你們中間有人将要出賣我&rsquo,他們都很難過,很憤怒,很驚奇&mdash&mdash可是他卻很平靜,他對投入他的懷中的約翰也好,對将要出賣他的猶大也好,都同樣親疏&mdash&mdash因為對于他來說不再有惡與善、生與死、愛與恨,而隻有天父的意旨&mdash&mdash永恒的必然:&lsquo不是照着我的意思,而是照着你的意思。
&rsquo&mdash&mdash你的那個基督以及在橄榄山上趴在石頭上祈求不可能的奇迹的基督都是這麼說的。
因此我才說:他倆是同貌者。
&lsquo感情屬于人世間;當你觀察的時候,理性超脫感情&rsquo,你可記得?這是列奧納多說過的話。
使徒們是最偉大的人物,他在他們的臉上和動作中描繪的是人世間的感情;可是那個基督卻說:&lsquo我已經戰勝了世界&rsquo18&lsquo我和天父原為一&rsquo19&mdash&mdash觀察的理性&mdash&mdash超脫了感情。
你可記得,列奧納多也說過這類的話,他談到力學規律時,采用了另一種表達方式:&lsquo第一推動力,你的公正性多麼奇妙啊!&rsquo他的基督就是第一推動力,他是一切運動的原初與核心&mdash&mdash可是推動力本身卻不運動;他的基督就是永恒的必然,這種必然本身體現在人身上,把神聖的公正性當作天父的意旨來愛:&lsquo公正無私的天父!世界沒有認識你,而我卻認識了你。
我為他們而發現了你的名字,還要發現你對我的愛。
&rsquo你聽喲:愛&mdash&mdash來源于知。
&lsquo偉大的愛是偉大的認知之女&rsquo。
列奧納多第一個明白了主的話,并且在自己的基督形象中把它體現出來&mdash&mdash&lsquo他愛一切,因為他知道一切&rsquo。
&rdquo 塞薩爾沉默了,他倆冒着嚴寒,在漆黑的夜裡,在萬籁俱寂中走了很久。
&ldquo你可記得,塞薩爾,&rdquo喬萬尼終于開腔了,&ldquo三年前,我倆跟現在一樣,走在韋切利城門外,對《最後的晚餐》進行争論?你當時嘲笑老師,說他永遠都不能畫完基督的面容,而我不同意你的意見。
可是如今你卻站在他的一方&mdash&mdash反對我。
你知道嗎,我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你,正是你,能夠這樣談論他!&rdquo 喬萬尼想要看看同伴的面孔,可是塞薩爾卻急忙把臉轉了過去。
&ldquo我很高興,&rdquo貝特拉菲奧總結說,&ldquo你愛他,是的,塞薩爾,你愛他,也許超過了我&mdash&mdash你本來想要恨他&mdash&mdash可是卻愛他!&rdquo 他的同伴慢慢地把臉朝着他轉過來,煞白而又變了形。
&ldquo你想些什麼呀?我愛他!該是我愛他嗎?我想要恨他,可是卻應該愛他,因為他在《最後的晚餐》中所達到的結果,任何人,也許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能像我理解得這麼深刻&mdash&mdash而我卻是他最兇惡的敵人!&rdquo 他又笑了起來,笑得十分勉強: &ldquo你以為人的心奇怪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恐怕要對你說真話,喬萬尼:我畢竟不愛他,比當初更加不愛他!&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就是因為我想要獨立自主&mdash&mdash你聽見了嗎&mdash&mdash耳朵、眼睛和手都不受制于他!列奧納多的學生們都是鷹窠裡的雞雛!科學的規律、調配顔料的小勺、計算鼻子的表格&mdash&mdash讓馬可從這一切中得到樂趣吧!我甯願看看列奧納多講究那麼多清規戒律,是如何創作基督的面容的!當然,他教我們這些小雞雛如何像鷹那樣飛翔&mdash&mdash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因為可憐我們,把我們當成沒有睜開眼睛的小狗崽子,當成瘸腿劣馬,當成被押赴刑場的死囚,跟随着去觀察他臉上的肌肉如何顫抖,當成秋天翅膀凍僵了的蜻蜓。
他像太陽一樣,總是要把自己過剩的仁慈賞賜給一切&hellip&hellip可是你看見了嗎,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趣味:有人願意當凍僵了的蜻蜓,或者當路上的蟲子,老師像聖法蘭西斯一樣,把它拾起來放在綠葉上,免得被行人給踩死。
也有人&hellip&hellip喬萬尼,你知道,最好是讓他别發表議論,簡簡單單地把我踩死!&rdquo &ldquo塞薩爾,&rdquo喬萬尼說,&ldquo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呢?&rdquo &ldquo那麼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呢?像是一隻燈蛾翅膀被蠟燭的火苗燎焦了,東一頭,西一頭亂撞&mdash&mdash最後鑽進火堆裡。
就是這樣,也許是我想要燒死在火堆裡。
況且,誰知道呢?我也還有希望&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什麼希望?&rdquo &ldquo最簡單的,也許是最愚蠢的!可是畢竟,不,你想想:若是換上另一個人,不像他那樣,但跟他不相上下,不是佩魯吉諾,不是博貢奧内20,不是波提切利,甚至不是偉大的曼坦那21&mdash&mdash我深知老師的價值:他不怕跟這些人中間任何人較量&mdash&mdash還沒有名氣的,那将會如何?我隻好看着别人的榮耀,隻好提醒列奧納多先生,就連像我這樣一條小蟲由于他的仁慈而沒有被踩死,也認為别人比他好因而刺激他,因為他雖然溫順,有憐憫心,寬宏大量,可是他的傲慢畢竟讓人無法忍受!&rdquo 塞薩爾沒有說完就戛然而止,喬萬尼感覺到他用哆嗦着的手抓住他的手。
&ldquo我知道,&rdquo塞薩爾說,聲音完全變了,幾乎是怯生生的和央求的,&ldquo我知道,你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會想到這一點。
誰對你說的我愛他?&rdquo &ldquo他本人說的。
&rdquo貝特拉菲奧回答道。
&ldquo他本人?原來如此!&rdquo塞薩爾說,感到十分難堪,&ldquo這麼說,他認為&hellip&hellip&rdquo 他的聲音突然停頓下來。
他倆相互看着,突然兩個人都明白再沒有什麼好談的了,每個人都陷入自己的思慮和苦楚之中。
他倆默默地告辭了,在一個交叉路口分手了,各自選擇了一條近路。
喬萬尼繼續趕路,步伐紊亂,低着頭,什麼都不看,不知往何處去,四周不見一個人影,隻有光秃秃的落葉松,運河裡的水漆黑,水面上不見一絲星光,他沿着筆直的河岸向前走去,目光呆滞,嘴裡重複着: &ldquo同貌者&hellip&hellip同貌者&hellip&hellip&rdquo 十五 1499年3月初,列奧納多突然從公爵的國庫裡領到拖欠達兩年之久的俸祿。
這時有一種傳聞,說威尼斯、教皇和法蘭西國王結成了反對他的三方同盟,摩羅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驚,法蘭西軍隊剛一進入倫巴第,他就打算投奔日耳曼皇帝。
公爵為了在他出國期間鞏固臣民對他的忠誠,支付了所有的欠款,向自己的親信贈送禮品。
沒過多久,列奧納多再度獲得公爵的一項賞賜,嘉獎令中寫道: &ldquo米蘭公爵洛多維科·馬利亞·斯福爾紮鑒于佛羅倫薩人著名畫家列奧納多功勳卓著,特賞賜他土地十六頃并名為&lsquo山下&rsquo的葡萄園一處,該園原歸聖維克多修道院所有,坐落于韋切利城門外。
&rdquo 畫家前去晉見公爵謝恩。
會見定在晚上,可是不得不等到深夜,因為公爵有要事纏身。
這一整天他都是在枯燥乏味的談話中度過的,跟财務官和秘書官談話,檢查軍需物資的賬簿,查看現有多少圓彈、火炮和火藥,剛剛解開舊的結子,又陷入新的無盡無休的欺騙和叛變的羅網之中,他本來喜歡這種權術并且對此得心應手,曾經是其主人,猶如蜘蛛在網中一樣,可是如今他卻感到自己是被困在蜘蛛網中的蒼蠅。
料理完公務之後,他走進位于米蘭城堡護城河上面的布拉曼特長廊。
夜很寂靜。
隻是偶爾傳來号角聲、巡邏哨兵拖長的呼喊聲和吊橋上生鏽的鐵鍊嘩啦聲。
少年侍從理查德托送來兩支火炬,插到釘在牆上的插座裡,遞給公爵一盞金碟,裡面盛着切碎的面包。
火炬的亮光吸引來一群白天鵝,它們從護城河拐角處在漆黑的水面上遊過來。
公爵倚着欄杆,向水裡扔着碎面包,欣賞着天鵝在水面上啄食,隻見它們無聲無息地劃破了平滑如鏡的水面。
這些天鵝是已故貝雅特裡齊的妹妹伊薩貝拉·德斯特侯爵夫人從曼圖亞送來的禮品,它們曾經栖息在平緩的敏喬水澤,那裡甯靜,長着茂密的蘆葦和垂柳,向來是天鵝的栖息地。
摩羅一向喜歡天鵝,但近來更加眷戀它們,每天晚上都親手喂食,這是他唯一的休息,借以解脫對公務、對戰争、對政治、對自己和他人的叛變行為的痛苦思慮。
天鵝讓他想起童年時代,那時他也曾在長滿綠色浮萍的維傑瓦諾池塘給它們喂食。
可是米蘭城堡的護城河卻處在炮樓、火藥庫、圓彈堆和火炮筒中間&mdash&mdash這些安靜潔白的天鵝在銀灰色的月光下顯得更加美麗。
天空倒映在水裡,它們在水面上遊來蕩去,被水中的點點繁星所包圍,充滿神秘感,置身于兩重天之間,如夢似幻&mdash&mdash頭頂上的天和身下的天&mdash&mdash一個離它們十分遙遠,一個就在身下。
公爵身後的一扇小門嘎吱一聲開了,聽差普斯特洛把頭伸進來。
他畢恭畢敬地弓着腰,走到摩羅面前,呈上一張紙。
&ldquo這是什麼?&rdquo公爵問道。
&ldquo總财務官博爾貢佐·博托先生送來的軍需、彈藥清單。
他請求原諒,不得不打擾。
辎重車隊拂曉時就啟程赴莫爾塔拉&hellip&hellip&rdquo 公爵一把奪過那張紙,揉成一團,摔到地上: &ldquo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了,不管有什麼事,晚飯後都不得來找我!噢,上帝呀,看樣子不久的将來,就連夜間躺在被窩裡也不讓你安甯!&rdquo 聽差沒敢直起腰,倒着退向門口,小聲嘟哝着,公爵如果不願意,就不能聽清: &ldquo列奧納多先生。
&rdquo &ldquo啊,列奧納多。
你為什麼不早些禀報?有請。
&rdquo 他又轉過身來朝着天鵝,心裡想: &ldquo列奧納多不礙事。
&rdquo 摩羅浮腫蠟黃的臉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可是那兩片薄嘴唇照舊狡猾而兇惡。
畫家走進長廊的時候,公爵繼續往水裡抛擲碎面包,隻是把觀看天鵝時露出的笑容轉向列奧那多。
列奧納多想行屈膝禮,可是公爵制止了并且親吻了他的頭部。
&ldquo你好。
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
過得怎樣,朋友?&rdquo &ldquo我應該感謝殿下&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哎,算了!這種獎賞你難道不配嗎?容個空兒,我會按照你的貢獻嘉獎的。
&rdquo 他跟畫家開始交談,詢問他最近的工作情況,有什麼發明和構想,但故意隻涉及那些在公爵看來最不現實的和最不可能辦到的事&mdash&mdash如潛水鐘、海上行走器、人的翅膀等等。
當列奧納多把話題引到正事上來,談起城堡的工事、馬特薩那運河、紀念碑澆鑄等等,公爵立刻表現出厭惡的樣子,避開了話題。
突然,他陷入沉思&mdash&mdash最近一個時期,他經常如此&mdash&mdash沉默起來,低下頭,精神集中,好像是把交談者完全忘了。
列奧納多起身告辭。
&ldquo那好,上帝保佑你!&rdquo公爵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
可是當畫家已經走到門口時,他召喚他回來,于是走到畫家面前,把雙手放到他的肩上,用陰郁的目光看着他。
&ldquo别了,&rdquo他說,聲音顫抖起來,&ldquo别了,我的列奧納多!有誰曉得我們能否再見面?&rdquo &ldquo殿下要離開我們嗎?&rdquo 摩羅深深歎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回答。
&ldquo是這樣,朋友,&rdquo他沉默片刻,繼續說道,&ldquo我們共同生活了十六年,我從你那裡得到的全是好處,看來你在我這裡看到的也不是壞處。
人們想要說什麼,就由他們去吧,可是将來再過幾個世紀,有人提到列奧納多時,他必定懷念起摩羅公爵的好處來!&rdquo 畫家不喜歡感情外露,隻說出保存在記憶中的一句客套話,凡是要求他表現出官方應酬口才的場合下,他都說出這句話: &ldquo殿下,但願我能有第二次生命,以便把它全部貢獻出來為殿下效力。
&rdquo &ldquo我相信,&rdquo摩羅說,&ldquo有朝一日你想起我來的時候不會後悔的&hellip&hellip&rdquo 他沒有把話說完,哽咽住了,緊緊地擁抱和親吻了列奧那多。
&ldquo好啦,願上帝保佑你吧,願上帝保佑你吧!&rdquo 列奧納多走後,摩羅在布拉曼特長廊裡又坐了很久,欣賞着天鵝,他的心裡産生一種感覺,他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
他覺得,在他那黑暗的,或許是罪惡的一生中,列奧那多猶如米蘭城堡護城河裡的白天鵝處在肮髒的炮樓、火藥庫、圓彈堆和火炮筒中間一樣&mdash&mdash雖然美麗、純潔和無瑕,卻毫無用處。
在寂靜的夜裡,隻能聽到焦油從快要燃盡的火炬緩慢落到地上的滴答聲。
火炬的淺紅色火光與藍色的月光融彙在一起,這些安靜潔白的天鵝及其映在黑暗的水中的倒影,昏昏欲睡,在水面上遊來蕩去,被水中的點點繁星所包圍,充滿神秘感,置身于兩重天之間,如夢似幻&mdash&mdash頭頂上的天和身下的天&mdash&mdash一個離它們十分遙遠,一個就在身下。
十六 列奧納多離開公爵時盡管已經夜深了,可是他卻到聖法蘭西斯修道院去了,他的學生喬萬尼·貝特拉菲奧患病正待在那裡。
四個月以前,跟塞薩爾談論基督的兩副面容之後不久,他患上了寒熱症。
那是在1498年12月下旬。
有一天,喬萬尼去看望自己從前的老師貝内德托修士,在那裡遇到了來自佛倫羅薩的客人&mdash&mdash多米尼克派修士保羅教兄。
根據貝内德托和喬萬尼的請求,保羅向他們講了薩沃納羅拉死亡的情況。
行刑規定于1498年5月23日上午9時在長老議會廣場故宮前舉行,焚燒奢侈品和火中決鬥也都是在那裡進行的。
長長木闆人行道的盡頭攏了一堆火,一旁立着一個絞刑架&mdash&mdash一根很粗的木樁一頭埋在地裡,上端設一橫梁,橫梁上挂着三副絞索和鐵鍊。
木匠們花了很大力氣,制作橫梁花了很長時間,忽而把它鋸短,忽而把它接長,可是最後做出來的絞刑架形狀上卻很像一個十字架。
廣場上跟進行火中決鬥那天一樣,人山人海,窗戶上、敞廊裡、房頂上,處處都是人。
被判處死刑的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多米尼科·布昂維奇尼和西爾韋斯特羅·瑪魯菲從宮殿的門裡被押解出來。
他們在木闆人行道上走了幾步,走到教皇亞曆山大六世的特使瓦松大主教的台前停下。
大主教站起來,抓住吉羅拉莫教兄的一隻手,用不堅定的聲音宣讀革除教籍的決定,他沒有擡起眼睛看薩沃納羅拉,可是薩沃納羅拉卻直盯着他的眼睛: &ldquoSeparoteabEcclesiamilitanteatquetriumphante.茲代表戰鬥的和無往而不勝的教會,宣布革除你的教籍。
&rdquo &ldquoMilitante,nontriumphante,hocenimtumnonest.你無權代表戰鬥的和不能取勝的教會。
&rdquo薩沃納羅拉訂正他說。
從被革除教籍的人身上剝下衣服,隻給他們留下内衣&mdash&mdash然後他們繼續往前走,又兩次在教會審判長的台前停下,審判長宣布了教會法庭的判決書,後來又在佛羅倫薩共和國八人團的台前停下,該八人團代表人民宣布判處他們死刑。
走在最後一段路上,西爾韋斯特羅一腳踩空,差一點兒沒有跌倒,多米尼科和薩沃納羅拉也撞到他身上。
後來查清,原來是一些流落街頭的淘氣鬼,前神聖軍團的士兵們鑽到木闆人行道的底下,從木闆縫裡伸出削尖的木棍,想要刺傷死囚們的腳。
西爾韋斯特羅·瑪魯菲教兄是個遊方僧,應該第一個走上絞刑架。
他仿佛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如何處置他,表現出毫不介意的樣子,登上絞刑架。
可是當行刑人員把絞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的時候,他卻牢牢地站在梯子上,仰面朝天,高呼道: &ldquo天主哇,把我的靈魂交給你吧!&rdquo 然後沒有要行刑人員幫助,自己英勇無畏地從梯子上跳下來。
輪到多米尼科教兄的時候,他興奮地等待着,左右替換兩隻腳站着,給他發出信号,他就向絞刑架奔過去,臉上露出笑容,仿佛要直接進入天堂。
西爾韋斯特羅的屍體懸挂在橫梁的一端,另一端挂着多米尼科。
中間的位置留給薩沃納羅拉。
他登上梯子,停下以後垂下目光,看着下面的人群。
一片寂靜,好像是在鮮花聖瑪麗亞大教堂進行布道的前夕。
可是當他把頭套進絞索裡的時候,有人喊道: &ldquo預言家,顯示一下奇迹吧!&rdquo 沒有人能明白這是譏笑還是瘋狂信仰的叫喊。
行刑人員把他從梯子上推下來。
一個生着溫順的面孔的老手藝匠一連數個小時守護在火堆旁&mdash&mdash吉羅拉莫教兄剛一吊起來,他急忙畫個十字,把燃燒着的火炬扔進柴堆裡,說了薩沃納羅拉點燃奢侈品的火堆時說過的那番話: &ldquo為了聖父、聖子和聖靈!&rdquo 火燃燒了。
但風勢把火焰吹向另一邊。
人群騷動起來。
人們相互擁擠着,驚恐地四處逃散。
傳來叫喊聲: &ldquo奇迹,奇迹!奇迹!沒有燃燒!&rdquo 風停了。
火焰重又垂直升起,吞噬了屍體。
綁着吉羅拉莫教兄雙手的繩子燒斷了&mdash&mdash兩隻手耷拉下來,好像是在火中活動着,許多人覺得他是最後一次為百姓們祝福。
火堆熄滅了,鐵鍊上隻剩下燒成炭的骨頭和碎肉,薩沃納羅拉的門徒們擠到絞刑架前,想要收拾受難者們的遺骸。
守兵把他們趕開了,把骨灰裝到車上,運到老橋去準備扔進河裡。
可是在途中,&ldquo孩兒們&rdquo搶去一撮骨灰和一小塊據說是薩沃納羅拉沒有燒毀的心髒。
保羅教兄講完之後,拿出一小口袋骨灰給兩個聽的人看。
貝内德托親吻了很久,淚水把小口袋淋濕了。
兩個修士做夜禱去了。
喬萬尼一個人留下來。
他倆回來以後發現他躺在基督受難十字架前昏迷過去了,隻見他冰涼的手裡緊緊地攥着那個小骨灰口袋。
喬萬尼躺了三個月,在生與死之間掙紮着。
貝内德托教兄一刻也沒有離開他。
在靜悄悄的夜裡,他坐在病人的床前,時常聽到他的呓語,感到毛骨悚然。
喬萬尼在呓語中提到薩沃納羅拉、列奧那多·達·芬奇和聖母&mdash&mdash她在荒原裡在沙土上畫着幾何圖形,教聖嬰基督永恒的必然的法則。
&ldquo你說什麼?&rdquo病人帶着難以表達的痛苦重複着,&ldquo你不知道沒有奇迹,那杯苦酒不能離開你,正如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不可能不是直線!&rdquo 折磨他的還有另一種幻象&mdash&mdash基督的兩副面容,二者既相像又截然相反,像是兩個同貌人:一個充滿人的苦難和軟弱無力&mdash&mdash這是在石頭上祈求奇迹的那個基督的面容;另一副是可怕的、與人格格不入的、威力無邊的和無所不知的基督的面容,這是成了血肉的太初之道,這是第一原動力。
這兩副面容相對而視,仿佛是決鬥中兩個永恒的對手。
可是當喬萬尼仔細觀看時&mdash&mdash那副溫順的悲哀的面容發暗了,扭曲了,變成了惡魔,就是當年列奧那多在諷刺薩沃納羅拉的那幅漫畫中所畫的那個惡魔,在揭露自己的同貌者,把他叫作反基督&hellip&hellip 貝内德托教兄拯救了貝特拉菲奧的生命。
1499年6月初,他完全康複了&mdash&mdash盡管修士一再央求和開導,喬萬尼還是回到了列奧納多的畫室。
同年7月末,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二的軍隊在奧本伊·路易·盧森堡和讓-雅克·特裡烏爾喬的統率下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倫巴第。
注解: 1塔普羅班島,斯裡蘭卡的古代名稱。
2瓦斯科·達·伽馬(約1460&mdash1524),葡萄牙航海家,由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的海路的開拓者。
3據《聖經·列王記上》第九章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節所載,所羅門王航行到俄斐,在那裡得到420他連得金子。
4多馬,耶稣的十二個門徒之一,不相信基督死後能複活,說:&ldquo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rdquo見《聖經·約翰福音》第二十章第二十五至二十九節。
5《聖經·申命記》第六章第十六節。
6《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二十節。
7《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第三十節。
8《聖經·詩篇》第六十八篇第三十五至三十六節。
9《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第九節。
10伯裡克利(公元前500或499&mdash前429)、伊巴密濃達(約公元前420&mdash前362)、西庇阿(公元前235&mdash前183)、卡托(公元前95&mdash前46)、奧古斯都(公元前63&mdash公元14)、米岑納特(公元前74或64&mdash前8)、圖拉真(53&mdash117)、狄度(39&mdash81),皆為古希臘或羅馬的統治者,以文化藝術的保護者而聞名。
11據《聖經·次經多比傳》所載,&ldquo聖德&rdquo之人多比恪守律法,多行善事,但卻雙目失明。
他雖在困苦之中,笃信上帝之心不減,于是在天使拉弗爾點化下,其子多比司用魚膽使父親複明。
12托馬斯·阿奎那(1225或1226&mdash1274),多米尼克會修士,神學家,曾使經院哲學系統化。
13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内(1478&mdash1529),意大利作家,在對話錄《侍臣論》中塑造了文藝複興時代的理想人物。
14馬略(約公元前157&mdash前86),古羅馬統帥和執政官。
15《聖經·約翰福音》第四章第十八節。
16《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三十九節。
17《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至三節和第十四節。
18《聖經·約翰福音》第十六章第三十三節。
19《聖經·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三十節。
20博貢奧内,即福薩諾(約15世紀中期&mdash1535),倫巴第畫家,以壁畫聞名于世。
21曼坦那(1431&mdash1506),意大利文藝複興初期巴杜亞畫派著名畫家和版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