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就在樓上來來回回地走動。
他不想看見他們,急着在他們下樓前離開。
車庫裡,裝着香槟的桶内,冰塊融化成了水,香槟标簽漂浮上來,他看到又驚又迷惘。
他可以就此自嘲一番,開懷大笑,但他做不來。
這一切都是正兒八經得令他生厭,這瓶酒成了天大的玩笑,但他需要找個地方處理掉,像個罪犯那樣偷偷處理掉。
這一帶管理得很好,無論是在房子周圍還是街上,你都找不到任何犄角旮旯可以抛棄髒物。
他把酒放在旁邊的車座上,沒有往下走城鎮大道,而是繞路去了湖邊。
不是靠鄉村俱樂部那邊,那裡是禁止出入的,而是公共沙灘這邊,這裡有漁船出租給想一試身手的業餘漁民。
水應該還是涼的。
湖邊混着小卵石的沙泥上面有一層波紋,清澄狹長,讓他聯想到大海層層翻湧出的波浪的褶邊。
不時有鳟魚觸及湖面,一圈一圈綻開來的漣漪擴散,消逝。
他得确定沒有人會看見他。
隻有一處别墅,裡面住着一位行動不便、已癱瘓在床的老婦人。
隻有透過那兒的窗戶才看得見他。
他咬緊牙,憋足勁,用最大的力氣把酒瓶甩出去。
不知道是為了借力抑或借膽,他的牙縫中漏出這句話: &ldquo卑鄙的家夥!&rdquo 這不是他的性格。
這種話他一般是想不到的。
也是在昨天夜裡,這句話到了他唇邊,還有其他一些相似的話。
他整個晚上思考的,或許,比他活到現在思考的都多。
可他居然還能睡得着,斷斷續續睡過去幾次。
他記得自己始終緊咬牙關。
然後他思索的結果,以及伴随這些結果衍生出的景象都走了樣,直到他感覺自己沉沉入睡,但接着他又醒過來一會兒,依稀覺得有一場災難降臨到他頭上了。
這話說得重了。
他清楚自己不是說這種話的人。
昨天那短短幾分鐘之内發生的是一次真真切切、幹淨利落的陷落,而他妻子沒有任何察覺。
是他長久以來,自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以來,一直執拗構建的所有一切的淪陷。
同時也是他自己沃爾特·傑·希金斯的淪陷。
不論在别人和自己眼中如何,他内心裡感覺自己已經不存在了。
他們欺騙了他。
他們背叛了他,拿他取樂。
在威廉森,起碼有一個人此刻正心滿意足地款款吟笑,玩味自己給他造成的傷害。
&ldquo我要把他們都殺了!&rdquo 整個夜裡,在清醒意識被睡意攪亂的幾個片刻,有那麼一次,這個想法無比明晰,進而演變成讓他瞠目結舌的幻象。
他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來滿足自己構建複仇計劃。
而且在那一刻,他知道自己不是做夢。
把他們都殺了!他忽然感到幹勁十足。
他對自己說,你要複仇,為自己在這個芝麻大點的城鎮裡的處境。
隻要他樂意,他可以把他們都殺了,威廉森所有的,或者差不多所有的居民,比如在消耗量很大的食物中下毒。
面包?培根?他必須先花很多時間缜密研究,計劃。
這不是不可能。
他可以去藥店找卡尼閑聊,毒藥就在處方櫃裡,唾手可得。
他不會這麼幹的。
他沒有嚴肅認真打算要去做這個。
而且,這樣做,對他能有什麼幫助? 他在半夢半醒之間找到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殺人理由:他可以在殺了人後,當着所有人的面剖白自己。
不是自我辯解,主要要說明自己為什麼那麼幹。
他也許隻能在法庭上講述,但這沒關系。
重要的是要對别人或者這個社會講述。
他更希望對着整個社會講述。
他們生存的社會就是這個社區。
他跟别人經常說他們生活的這個社區。
我窮盡一生都在為這個社區工作,但是社區把我棄之門外,吝惜到不給予我一次講述訴求的機會。
我從今往後就成了人們在街上指指點點的對象,我的家人也要承擔這份我已經無法承擔的恥辱。
真是荒誕。
此時,陽光下的地面上騰起一層水汽。
他駕駛着車,在露水潤濕的路上滑行,覺得全身不自在。
人有時不正是到了夜晚才能接近真相嗎? 不會有人對他指指點點。
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永不會知道他受的恥辱。
可他終究還是一次侮辱行徑的對象,一次不公正行為的受害者。
而他恰恰一生都信仰公正。
以及在社區的信譽。
他能歸罪于誰呢?不應該說殺誰,而應該弄清楚究竟為何會如此,不是嗎?找出将他排除在外的原因不是更重要嗎? 昨夜,他思考審理委員會不下二十次。
他将每個成員翻來覆去想了很多遍,但無法參透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昨天,直到電話鈴聲響起之前,那些人于他來講還都是大人物,都是典範。
他對他們的才幹、權責沒有一丁點懷疑,因為他相信他們都是正直的。
也許他心甘情願地裝聾作啞,因為希望自己成為其中一員? 比方說奧斯卡·布萊爾,威廉森最具名望、最富有的人,說到底不就是個虛僞的無恥老家夥嗎?這個城裡任何其他一個人做了跟他類似的事,所有人都會責難他,包括布萊爾自己。
布萊爾會把這麼一個跟老婆以外的女人生了個孩子的職員或工人趕出城。
住在諾博山地區的那位奧爾斯頓夫人不是他的妻子。
她最小的兩個孩子是她和第三任丈夫離婚後生下的。
布萊爾幾乎天天晚上都消磨在這位夫人家,女傭證實說家裡常備着這所謂訪客的拖鞋、睡衣,還有他的心頭好:威士忌。
布萊爾夫人會不知道?不可能的,她隻是假裝不知道丈夫的行為而已。
對了,她是本地差不多所有慈善活動的領軍人物。
這是個跟比爾·卡尼一般高大和肥胖的女人,一隻玻璃眼珠子要比另一隻暗淡些。
她開着那輛灰色小轎車,以慈善之名四處奔波走訪,整個城鎮沒有人不認識她。
她敲開的可不僅是富人的門,她還造訪勉強度日、每到月底就捉襟見肘的人,要求他們為慈善盡微薄之力。
她總是一臉潮紅,嗓音粗啞,向人們争取一分一厘,今天說是為了抵抗癌症,明天說是為了治療結核病,又或者為了扶助犯了罪的青年人。
可其實,他們布萊爾家完全可以在正常生活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拿出這些項目所需善款總和。
他不希望自己這麼想,看别人笑話似的。
他以前一直對布萊爾太太保有敬意。
他突然覺得自己
他不想看見他們,急着在他們下樓前離開。
車庫裡,裝着香槟的桶内,冰塊融化成了水,香槟标簽漂浮上來,他看到又驚又迷惘。
他可以就此自嘲一番,開懷大笑,但他做不來。
這一切都是正兒八經得令他生厭,這瓶酒成了天大的玩笑,但他需要找個地方處理掉,像個罪犯那樣偷偷處理掉。
這一帶管理得很好,無論是在房子周圍還是街上,你都找不到任何犄角旮旯可以抛棄髒物。
他把酒放在旁邊的車座上,沒有往下走城鎮大道,而是繞路去了湖邊。
不是靠鄉村俱樂部那邊,那裡是禁止出入的,而是公共沙灘這邊,這裡有漁船出租給想一試身手的業餘漁民。
水應該還是涼的。
湖邊混着小卵石的沙泥上面有一層波紋,清澄狹長,讓他聯想到大海層層翻湧出的波浪的褶邊。
不時有鳟魚觸及湖面,一圈一圈綻開來的漣漪擴散,消逝。
他得确定沒有人會看見他。
隻有一處别墅,裡面住着一位行動不便、已癱瘓在床的老婦人。
隻有透過那兒的窗戶才看得見他。
他咬緊牙,憋足勁,用最大的力氣把酒瓶甩出去。
不知道是為了借力抑或借膽,他的牙縫中漏出這句話: &ldquo卑鄙的家夥!&rdquo 這不是他的性格。
這種話他一般是想不到的。
也是在昨天夜裡,這句話到了他唇邊,還有其他一些相似的話。
他整個晚上思考的,或許,比他活到現在思考的都多。
可他居然還能睡得着,斷斷續續睡過去幾次。
他記得自己始終緊咬牙關。
然後他思索的結果,以及伴随這些結果衍生出的景象都走了樣,直到他感覺自己沉沉入睡,但接着他又醒過來一會兒,依稀覺得有一場災難降臨到他頭上了。
這話說得重了。
他清楚自己不是說這種話的人。
昨天那短短幾分鐘之内發生的是一次真真切切、幹淨利落的陷落,而他妻子沒有任何察覺。
是他長久以來,自有了獨立思考能力以來,一直執拗構建的所有一切的淪陷。
同時也是他自己沃爾特·傑·希金斯的淪陷。
不論在别人和自己眼中如何,他内心裡感覺自己已經不存在了。
他們欺騙了他。
他們背叛了他,拿他取樂。
在威廉森,起碼有一個人此刻正心滿意足地款款吟笑,玩味自己給他造成的傷害。
&ldquo我要把他們都殺了!&rdquo 整個夜裡,在清醒意識被睡意攪亂的幾個片刻,有那麼一次,這個想法無比明晰,進而演變成讓他瞠目結舌的幻象。
他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來滿足自己構建複仇計劃。
而且在那一刻,他知道自己不是做夢。
把他們都殺了!他忽然感到幹勁十足。
他對自己說,你要複仇,為自己在這個芝麻大點的城鎮裡的處境。
隻要他樂意,他可以把他們都殺了,威廉森所有的,或者差不多所有的居民,比如在消耗量很大的食物中下毒。
面包?培根?他必須先花很多時間缜密研究,計劃。
這不是不可能。
他可以去藥店找卡尼閑聊,毒藥就在處方櫃裡,唾手可得。
他不會這麼幹的。
他沒有嚴肅認真打算要去做這個。
而且,這樣做,對他能有什麼幫助? 他在半夢半醒之間找到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殺人理由:他可以在殺了人後,當着所有人的面剖白自己。
不是自我辯解,主要要說明自己為什麼那麼幹。
他也許隻能在法庭上講述,但這沒關系。
重要的是要對别人或者這個社會講述。
他更希望對着整個社會講述。
他們生存的社會就是這個社區。
他跟别人經常說他們生活的這個社區。
我窮盡一生都在為這個社區工作,但是社區把我棄之門外,吝惜到不給予我一次講述訴求的機會。
我從今往後就成了人們在街上指指點點的對象,我的家人也要承擔這份我已經無法承擔的恥辱。
真是荒誕。
此時,陽光下的地面上騰起一層水汽。
他駕駛着車,在露水潤濕的路上滑行,覺得全身不自在。
人有時不正是到了夜晚才能接近真相嗎? 不會有人對他指指點點。
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永不會知道他受的恥辱。
可他終究還是一次侮辱行徑的對象,一次不公正行為的受害者。
而他恰恰一生都信仰公正。
以及在社區的信譽。
他能歸罪于誰呢?不應該說殺誰,而應該弄清楚究竟為何會如此,不是嗎?找出将他排除在外的原因不是更重要嗎? 昨夜,他思考審理委員會不下二十次。
他将每個成員翻來覆去想了很多遍,但無法參透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昨天,直到電話鈴聲響起之前,那些人于他來講還都是大人物,都是典範。
他對他們的才幹、權責沒有一丁點懷疑,因為他相信他們都是正直的。
也許他心甘情願地裝聾作啞,因為希望自己成為其中一員? 比方說奧斯卡·布萊爾,威廉森最具名望、最富有的人,說到底不就是個虛僞的無恥老家夥嗎?這個城裡任何其他一個人做了跟他類似的事,所有人都會責難他,包括布萊爾自己。
布萊爾會把這麼一個跟老婆以外的女人生了個孩子的職員或工人趕出城。
住在諾博山地區的那位奧爾斯頓夫人不是他的妻子。
她最小的兩個孩子是她和第三任丈夫離婚後生下的。
布萊爾幾乎天天晚上都消磨在這位夫人家,女傭證實說家裡常備着這所謂訪客的拖鞋、睡衣,還有他的心頭好:威士忌。
布萊爾夫人會不知道?不可能的,她隻是假裝不知道丈夫的行為而已。
對了,她是本地差不多所有慈善活動的領軍人物。
這是個跟比爾·卡尼一般高大和肥胖的女人,一隻玻璃眼珠子要比另一隻暗淡些。
她開着那輛灰色小轎車,以慈善之名四處奔波走訪,整個城鎮沒有人不認識她。
她敲開的可不僅是富人的門,她還造訪勉強度日、每到月底就捉襟見肘的人,要求他們為慈善盡微薄之力。
她總是一臉潮紅,嗓音粗啞,向人們争取一分一厘,今天說是為了抵抗癌症,明天說是為了治療結核病,又或者為了扶助犯了罪的青年人。
可其實,他們布萊爾家完全可以在正常生活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拿出這些項目所需善款總和。
他不希望自己這麼想,看别人笑話似的。
他以前一直對布萊爾太太保有敬意。
他突然覺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