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平天國與清政府對峙及太平軍的思想淵源

關燈
第1節 起義軍高歌猛進 自從天德從山中幕後走向前台,這位領袖的信衆人數就持續增加。

    于是,天德将這股強大的力量分成若幹獨立的軍團,讓起義軍分布的範圍更加廣闊。

    起義軍所到之處,帝國主義列強紛紛退卻;起義軍所到之處,民衆無不箪食壺漿。

    突然有消息傳開,說天德下令建造一座供奉上帝的神廟。

    而更可信的事實是,起義軍向來是狂熱的反對崇拜偶像者,并且将寺院中所有的佛像都砸成了碎片。

     一些陰險狡詐、謊話連篇的官員不遺餘力地誘導人們相信天德發誓與歐洲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誓将歐洲人及歐洲人開辦的工廠趕出廣東。

    但起義軍并沒有進攻廣東,起義軍在廣東的出現隻是為了順應民心,并且确保在需要的時候從海路撤退。

    我們确信有很多傳教士分布在被天德所占領的清帝國中心省份,但傳教士們并未受到起義軍絲毫的騷擾。

    我們不能确定是否有些傳播福音的牧師在為起義軍出謀劃策,但天德軍隊的行為舉動時不時會表現出一些歐洲的戰略戰術特征。

     1852年秋,起義軍不斷地攻城略地,使清朝皇權岌岌可危。

    富庶美麗的台灣島上,民衆也紛紛揭竿起義。

    起義軍與台灣島上從未被征服過的部落結盟,這些部落世居島内,屬于土生土長的半開化部落。

    和大陸一樣,台灣島上的起義軍,與清朝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台灣起義軍身着明朝服飾,并要求島上所有居民一律如此,戴着鮮紅的頭巾而不是帽子。

    起義爆發時,被認為是清軍名将之首的将領駐紮在台灣,然而,軍中的士卒要麼向起義軍投降,要麼溜之大吉。

     到1852年秋天為止,起義軍接連取得勝利。

    然而,到了1852年底,天德的軍隊在攻打潮州和揚州時受到挫敗。

    幾乎就在同時,起義軍在海上也遭受了慘敗。

    起義軍的艦船在追蹤一艘清廷水軍艦船的時候,派出火船進行攻擊。

    就在攻擊過程中,風向突然變化,火船徑直朝起義軍沖來,天德的精銳戰船就這樣被大火吞噬了。

     在這些接二連三的慘敗之後,起義軍進行了殘酷的報複。

    他們以突襲的方式拿下湖南一座大城市,将城中所有大型建築付之一炬,砍掉了十位官員的腦袋,讓所有有錢的士紳交出贖金換取性命和房産。

    這種強制性的捐資為起義軍聚斂了大量的錢财。

    有一戶姓林的人家&mdash&mdash戶主是富甲一方的财主&mdash&mdash就捐出了二十萬兩白銀。

    在清帝國的十八個省份中,每個省都有一些淵源古老的家族,但祖上的榮耀已屬過去。

    家族内的管理方式是一種典型的家長制,三四代人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服從于一個老邁家長的權威,家中成員的收入和積蓄全部放在一處,于是萬貫家财就這樣慢慢地積累起來了。

     充滿神秘色彩的天德和同樣神秘的幕僚穩住了陣腳,在廣西北部的興安縣建立了自己華麗的宮廷。

    此處與守備森嚴的清軍城池近在咫尺。

    向來小心謹慎的徐廣缙就在清軍城池内安家。

    而徐廣缙想得更多的不是冒險一戰,而是維持現狀。

    興安作為起義軍的據點,位置極佳。

    它能與海南和台灣呼應,又鄰近湖南,離長江不遠,水路暢通,可直達南京和清帝國的都城。

     由于建立聯邦帝國的思路越來越明晰,天德也會罕見地出現在公衆的視野中。

    同時出現的還有五六位以王相稱的首領。

    這些王都是天德親自在文告中宣布的,他們看起來對天德的領導權非常認可。

     清代的揚州 1852年底,或1853年初,鹹豐皇帝做出了非同尋常的努力,他耗盡國庫和自己的私财,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并将其派往前線平定叛亂。

    據說雙方的戰鬥整整持續了五天,最終以朝廷軍隊的完敗收場。

    緊随勝利之後,天德和他的諸王召集會議,決定趁着有利的天時向南京進軍。

    同時,起義軍又攻陷了數座城池,擴充了大量兵力。

    留給那些清朝長辮子官員的隻有欺上瞞下、胡編亂造了。

    京城的官方通報宣稱起義軍以突襲的方式奪取了道州。

    朝廷軍隊滿腔怒火,決定孤注一擲,并發誓要重新奪回失地并将起義軍全部剿滅。

    清廷的四萬名[1]忠勇之士将城池團團圍住。

    清廷勇士們奮勇向前突擊,戰事異常慘烈,朝廷虎贲斬殺了三千多名起義軍,俘獲一百多人,但仍無法破城而入。

    在這場朝廷軍隊的大捷之後,被困起義軍吓得魂飛魄散,從此不敢爬上城牆露面。

    此外,我們不禁要問,朝廷虎贲們為何不爬上城牆,占領城池?但我們已無法得知這個問題的答案。

    最終,朝廷将士用一堵高二十英尺、堅不可摧的牆圍住了整個城池,僅有一扇門可進出此牆。

    高牆修成之後,朝廷軍隊又築起一道河壩,将河水改道,引入城内,淹死了城内所有起義軍。

     鹹豐皇帝又砍掉了幾位在戰場上失利的官員的腦袋,但這無濟于事,隻是因抄沒其家産給國庫帶來一點進項,但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錢很快就被揮霍幹淨了。

     &ldquo不斷地被诓騙、掠奪,這就是清朝政府的宿命。

    天子成了在自己的國度裡被最肆無忌憚地掠奪的人;清朝皇帝的大臣在掠奪他,軍隊的統帥在掠奪他,封疆大吏在掠奪他;這是一場有組織的掠奪,參與掠奪的每一個人無不以私廢公,中飽私囊。

    &rdquo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清軍 少不更事的皇帝和群臣能想到的斂财之舉無非就是賣官鬻爵,同時頒布法令,規定凡被褫奪官爵之人都可繳納贖金重獲祿位,凡被流放之人也可通過繳納罰金重返故裡。

    法令最後一款強調概無例外:朝廷法令明确規定,任何官員,無論所犯何罪,都可以錢贖罪。

    與此同時,朝廷下令發行紙币,&ldquo時局維艱,皆因海岸之蠻夷&rdquo。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說道:&ldquo在這份荒唐愚蠢的公文中,英國仍被視為蠻夷。

    這位極端盲目的皇帝竟如此冒犯地稱呼一個國家,但清朝皇帝會發現,他的政府很快就會向這個國家請求援助與保護!&rdquo這位皇帝說在六百多年以前,也就是忽必烈可汗統治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在使用紙币了。

     1853年2月,朝廷認為到了不得不公布實情的時候了,于是發出布告宣稱,起義軍已呈八方蔓延之勢;所有省份都是戰火連綿、混亂不堪、暴亂四起、窮困交加。

    朝廷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卒開往南京,并下令征收更大規模的賦稅。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說:&ldquo隻有在這樣的情形中,才會了解中國當時的軍事資源是多麼弱小。

    在上海這個向歐洲人開放的碼頭城市隻有不到一百名的正規軍,而臨時兵勇也不到一百名。

    &rdquo而上海的居民人數達到了二十萬,這還沒有将住在長江上的流動人口計算在内。

    于是,鹹豐皇帝向清帝國極邊地區發出馳援中央的命令,将未完全開化的滿族及蒙古族部落招入自己麾下。

    這些世代居住在黑龍江附近的部落似乎并沒有響應鹹豐皇帝的号召。

    這些遊牧部落在朝廷沒有提供軍饷的情況下,是不會出兵援助的,而清朝皇帝此時既無銀兩,也無糧草供給他們。

     起義暴亂不斷蔓延的同時,海盜劫掠也呈攀升之勢。

    這些靠海吃飯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地幹着自己的勾當,甚至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在官軍的眼皮子底下進行。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在目睹了海盜幾次公然的劫掠之後,向一位非常了解中國的英國人詢問為什麼政府對劫匪放任不管,并說官軍的快船和幾百名兵勇應該足以制止海盜的劫掠。

    這位英國人說道:&ldquo不,這樣做隻能讓事情變得更糟,朝廷官兵和海盜之間顯然有着某種默契。

    讓朝廷出兵,百姓就會再遭受一次劫掠。

    &rdquo在海岸邊的福建水軍因沒有追擊海盜的船而受到斥責。

    而福建水軍卻有自己的說辭:&ldquo海上風急浪高,唯亡命海盜冒險出海。

    職下本應不顧個人生死,擊潰盜匪于海上&hellip&hellip&rdquo 第2節 清廷請求外援 還沒有從丢失大量錢财的不快中完全走出來的徐廣缙因未能有效遏制起義軍而遭貶官。

    他被革去總督銜,褫奪雙眼花翎。

    1853年1月,就在這一裁決出現在《北京公報》上不久,一則哀告在廣東傳開&mdash&mdash經确認,由于被貶,徐廣缙服毒自盡。

    當了解到這一情況時,那些曾為他憂心忡忡的朋友就得到極大的寬慰了。

    徐廣缙是吞金自盡的。

     清帝國的官員對毒物學知識的了解,就如同朝廷的将軍對兵書的了解一樣透徹。

    這些達官貴人想要自盡時,便取出一盎司的金葉,滾成圓球,吞下這顆價值不菲的藥丸。

    根據中國學者所說,這些圓球一旦進入腸胃,便會自行展開,附着在内髒上面,就像粘在牆上的紙一樣。

    腸胃就像鍍了一層金,停止運轉。

    于是這些不幸的人便會在昏睡幾個小時後窒息而死。

    我們可以将這種自盡的方式推薦給絕望的錫巴裡斯人[2]。

     帶着為軍隊籌措軍費的想法,鹹豐皇帝規定所有自願捐款的人死後都可以享受國家的祭奠。

    這個權宜之計并不奏效;一些清朝權貴,或具有滿族血統的官員無視皇帝的命令,捐款較少。

    漢族百姓對這種強迫性的制度表現得并不慷慨。

    關于這種斂财的措施,流傳着許多可笑的故事:一位年邁的官員炫耀式地捐出了一萬兩白銀,并号召自己的屬下鄰裡根據自己的财力進行相應的捐款,聚少成多。

    這不僅在富人中間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而且讓窮人也可以效仿。

    錢一點點地聚集到官員那裡,但他繼續敦促窮人捐款,直至捐款數額從一萬兩增加到了二萬兩。

    然後他假裝前往軍營。

    後來,關于那筆錢就再沒了下文,毫無疑問,定是被這位官員貪墨了。

    在一些地方,有人建議可以捐貨物以抵現金,将布料做成衣服替代銀錠、銀币交付給軍隊。

    有個人運來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大包裹。

    包裹的外面用绫羅綢緞包得嚴嚴實實,但裡面包着的卻隻是一堆一文不值的爛棉花。

     清政府在徹底絕望之中向英國和美國政府發出援助請求。

    起義軍的戰艦早已出現在長江上,危險已迫在眉睫。

    英勇的外國軍隊如果即刻驅馳蒸汽戰艦趕往相關水域,可以輕而易舉地将這幫叛國的無業遊民徹底清除,重新恢複中國的安甯,最大限度地幫助清政府和百姓。

    收到援助請求後,英美兩國的駐華代表共赴上海;但他們無法提供幫助,也無法介入一場政府當局必輸無疑的戰争。

    如果清政府對外宣布英美兩國為清政府的外援,他們就會答應清政府的請求,盡外援職責,抗擊起義軍。

     五位王連同天德的軍隊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精力旺盛,充滿勇氣。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為他們畫了許多肖像,但我們懷疑是不是根據真人所繪,或者伊萬·梅爾奇奧博士是不是真正見過他筆下的這些英雄。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所描繪的肖像包括一位中國的阿喀琉斯,還有一位是中國的埃阿斯,等等。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也描繪出了一些大牧師的人物形象。

    其中,有一位叫車大凱,最近發布的很多告示就是出自他手,據說他就是郭士立聯合會的一名成員。

    郭士立博士曾經翻譯過一篇宣言,他認為這篇宣言就出自大牧師馮家昌之手。

    在這篇宣言中,他号召傳教士大力發展加強基督教的影響。

    在影射孔孟經典并痛斥滿人之後,這篇文章繼續說道:&ldquo我們恭敬地崇拜世間唯一的上帝,為的是能夠祈禱上帝護佑中國百姓,我們一切的計劃安排、軍事行動隻有一個目的&mdash&mdash推翻清廷暴政。

    你們滿人,既無治世之能臣,又無目光遠大之政客;既無英明神武之将軍,又無骁勇善戰之士卒。

    你們滿人,指使達官顯貴、垂垂老朽鼓動吸納四鄰親朋,強征窮苦百姓為你們看家護院。

    古時,國家征募兵士、組建軍隊是為了保護百姓。

    然而,你們竟然強征百姓從軍。

    你們時常埋怨百姓奉獻不足,而隻要我們的軍隊稍有動作,你們總是率先倉皇逃竄,棄百姓于不顧。

    你們為何不退回祖地?你們難道對新王朝即将出現的種種迹象視而不見嗎?我們隻要向戰場上戰無不勝的士兵們振臂一呼,這些勇士即刻就會實現我們的夙願。

    當你們發現你們鐵壁銅牆的要塞也被摧毀的時候,你們就再也别想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享受太平。

    到那時,追悔已無濟于事了。

    &rdquo 起義軍在首次進入湖南時,諸王跪迎天德。

    緊随其後,便是一場盛宴。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将它稱為荷馬史詩式的盛宴。

    為了這場持續了三天三野的盛宴,起義軍屠宰了超過一百頭小牛和幾百頭豬。

    在這場盛宴即将結束時,天德和他神秘的幕僚返回到任何人不得靠近的僻靜之所。

    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們在此做出了決定太平天國聯邦帝國命運的決策。

     一些據說出自天德之手的宗教歌曲在起義軍中廣泛傳播開來。

    這些歌曲或者說贊美詩似乎是有意激發将士們的鬥志,其中包含有一些基督教的教義,也包含着一些從本質上講是異教的理念與形象。

    伊萬·梅爾奇奧博士說有一位英文報紙的主編&mdash&mdash我們猜想可能是在中國印刷的英文報紙&mdash&mdash宣稱他們有一套關于這些歌曲或者贊美詩的集子。

    據說這些東西喚起了人們對前明最後一位皇後是基督教教徒這一傳說的關注,這位皇後在受洗時取名海倫娜。

     在所有暴力革命運動中,都有不計其數的用來宣傳的小冊子和虛構的故事。

    一份出自東西南北四王之手的文告傳播得相當廣泛,如果不是某個英國或美國傳教士寫的,那麼這份文件定是由中國的基督教教徒完成的。

    它開篇便聲明諸王接到上帝的指令審判惡人,拯救萬民。

    接着繼續寫道: 根據《舊約》,上帝,即我們的天父,在六天内創造了天地、山川海洋及人類萬物。

    上帝是萬靈之父,雖不可見,但無所不能,全知全能而無所不在。

    天底下沒有一個人不知曉他的萬能。

    查詢以往的記錄,我們發現,從天地初開開始,上帝經常會表示他的不悅。

    地上的衆人,你們怎麼會對此一無所知? 第一件事,上帝以連續四十天四十夜降下滂沱大雨的方式表達了他的震怒,這場大雨造成了全世界的洪災。

    第二件事,上帝去埃及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表達了不滿。

    第三件事,當救世主耶稣在猶大[3]的國家現身,并為了全人類的救贖而身受苦難時,上帝表達了他的威嚴。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上帝再次表達了他的盛怒,派出了一位天國的使者,将可惡的海盜和匪徒全部處死。

    除此以外,上帝還派出一人掌控帝國,拯救萬民。

    自戊申年,即1848年,上帝被萬民之苦所觸動,百姓被惡魔之網所困。

    1847年3月,我皇現身,1847年9月,救世主耶稣以諸多聖迹顯示其存在,并通過一連串的戰争殺掉了大量對上帝不恭敬的人。

    這些地獄的惡魔如何與萬能的上帝抗衡? 至高無上的上帝怎能不向那些拜惡靈、行惡事、推诿天命之人發出雷霆盛怒呢?啊,地上的萬民,為何還不覺醒?你應該慶幸生在一個準你見證上帝光輝榮耀的時代! 因你生在如今之時代,見證天國時代的安甯,此時你應該醒悟奮起。

    隻有順從天意的人才會受到庇佑,凡違抗之人必将被碎屍萬段。

     如今滿族首領鹹豐,其祖為我奴臣,與我漢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更有甚者,他還誘我兄弟姊妹養成滿人之習俗,崇拜邪惡之神靈,違逆唯一之真神&mdash&mdash上帝。

     在諸多類似言辭之後,文告被分發給天德的士兵們,署名三合會。

     勇士們,你們當中有許多三合會成員,曾立下血誓,将不遺餘力、盡己所能推翻清王朝。

    有如此鄭重的誓約,有誰還會臨陣倒戈呢? 目前各省必須要有大量善于決斷、富有學識、英勇果敢的英雄之輩。

    高高地豎起一面大旗,昭示與滿人的徹底決裂&hellip&hellip崇拜真神,摒棄一切惡靈,成為有正确信仰的人,不再做滿人的仆人,如果你希望你在這地上的日子長久,并且希望你死後能夠在天國取得幸福,你還會堅持你愚蠢的執念嗎?毀滅的日子即将來臨,那将會是玉石俱焚,到時你隻會手足無措,但屆時忏悔,為時已晚! 第3節 起義軍占領南京 在另一份文告中,天德被說成是萬能上帝的使者,肩負着推翻清王朝的使命。

    這份文告對每一位能斬獲清朝官員首級的士兵都做出了獎賞的承諾。

    賞金并不高,大約是武将三百六十兩白銀,文官一百八十兩白銀。

    正如伊萬·梅爾奇奧博士所言,在阿爾卑斯山脈或阿登森林捕狼都要比在中國戰場斬殺官員獲利更多。

     為了确保後方大城市的安全,起義軍順長江而下,接連占領九江、安慶、蕪湖。

    得知這一消息,江蘇巡撫集中他所能調動的所有軍隊開赴南京前線。

    清軍沉浸在不安與惶恐之中,亂作一團。

    起義軍毫不費力地變成了長江上所有商船的主人。

    甚至在東西南北四王出現在南京時,已經擁有了一艘令人望而生畏的戰艦及五萬名兵勇。

     即使在目前江河日下的狀态下,據說南京仍有五十多萬名居民。

    南京是明朝的都城,而天德此時就代表着明王朝。

    如果他能最終取得成功,南京将再次成為中國的都城。

    南京城的周長相當于巴黎的三倍;大量的空地變成了花園和稻田,它們都掩映在破敗的街道之間。

    整座城市位于遼闊的大平原上,被縱橫的河道分成大小不同的小塊。

    這些河道有的用來航運,有的則用來灌溉。

    南京是整個帝國土地最肥沃、經濟最富庶的地區。

    約瑟夫·瑪利·加略利和伊萬·梅爾奇奧都表示,在全歐洲也找不出如此富饒的地方。

    博斯平原、倫巴第平原,甚至是佛蘭德斯平原都無法與之比拟。

    一年中有兩個季節,整個大地會被成熟的莊稼蓋得嚴嚴實實。

    人們不辭勞苦地在田間勞作,生産出谷米菜蔬。

    這裡還生長着淡黃色的棉花,用這種棉花可以生産出一些很有名氣的商品,因為出自南京,我們管這些商品叫南京貨。

    這裡出産的稻米品質最上乘,并且産量可觀。

     對一個中國人來講,隻有出自南京或蘇州的東西才能稱得上秀美、精巧、雅緻、考究。

    我們有些墨守成規,稱得上潮流的城市僅有一個,而中國有兩個。

    中國的時尚潮流分成兩派,一派以南京為代表,另一派則以蘇州為代表。

    兩者中哪一派能稍勝一籌仍未可知。

    至于北京,政治中心所在,在消遣和品位方面沒有任何建樹,有的隻是無聊倦怠。

    南京城裡到處可見文人學士、歌舞伶人、畫家墨客、博古學者、雜耍藝人、名醫大家、騷客詩人、青樓名妓,不勝枚舉。

    在這座魅力無限的城市中,有各種學問、藝術和消遣的流派。

    因為在中國,消遣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4] 南京的城牆圍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形,沒有足夠數量的兵力是很難攻破的。

    有多處城牆和碉堡都已坍塌毀壞。

    阿瑟·庫甯海姆上校告訴我們,他們在此地附近紮營的時候,竟然沒有在城牆内發現大量馬匹。

    這是個奇怪的現象,因為阿瑟·庫甯海姆上校知道我們此刻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我們當時還不了解這塊封閉的空地有多麼巨大,對它的範圍大小還沒有概念。

    這些城牆似乎是最高大、最堅不可摧的,相比它巨大的體量,它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

    對我們來講,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如何攻克這一工事,而這也是我們的将軍所确定的主要目标。

    我們以為城牆後面便是整個城市,而實際上是一座座小山,山上有的地方長着蔥綠的樹木。

    正是這些小山的存在,使這個地方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同時也使我們擺脫了一望無垠的水田所帶來的單調乏味。

     從長江引出的一渠水形成了一條護城河,将整座城的六分之五圍了起來。

    我們的軍隊抵達城下的時候,起義軍已經在修繕城牆。

    阿瑟·庫甯海姆上校說:&ldquo各處城牆的高度不盡相同,相差很大,幾乎不可能确切地描繪它,但似乎東南角是整個城牆的制高點,我覺得那裡的高度遠遠超過了四十英尺。

    起義軍始終無法擺脫這樣一個想法,即由于我們是強大的海洋國家,我們理所當然地就會用水來攻擊他們的堡壘。

    起義軍就把有運河、溝渠或河流的地方的表面加固起來,而完全忽視了其餘的地方。

    盡管我們在沒有溝渠的城東面擺開殺氣騰騰的陣勢,那裡的城牆狀況也最差,比起其他地方,修繕得也不夠堅固。

    然而,除了将城門緊閉,在太平門前堆起砂石進行阻擋之外,他們并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來抵禦我們的進攻。

    在西面&mdash&mdash順着這一面,有流動的水渠&mdash&mdash我們觀察到有很多城門,其中一些剛剛開始修建不久。

    剩下的城門則緊緊關閉,欲将我們拒之門外。

    &rdquo 我們用幾發加農炮就轟開了大多數的城門。

    居住在江南地區的中國人向來被認為是愛好和平的。

    他們對我們的軍隊未做任何抵抗,對天德的軍隊更是表現得友好親善,但對清王朝卻沒有任何的熱情與好感。

     令南京驕傲的便是馳名中外的瓷塔,即大報恩寺琉璃塔。

    至于塔體的雕刻工藝與圖畫描繪更是聞名遐迩。

     塔身高達二百六十一英尺,直徑約五十六英尺。

    塔身裡外均覆有瓷釉,光彩奪目;所有這些瓷片以一種整齊、精準的排布結合而形成整體,即便近距離觀察,仍然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總之,這座世界上最奇特宏偉的建築帶給阿瑟·庫甯海姆上校強烈的沖擊,這與他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所看到的建築是如此不同。

    置身塔頂,俯瞰到的城中美景讓他和他的同僚贊歎不已。

    整個南京城就展現在他們的眼前,這是一個宏大的城市。

    南京城的西南部,人口稠密。

    阿瑟·庫甯海姆上校願意相信神父所說的這座城市中居住着一百萬個生靈。

    整個城牆的長度,如果将滿人修建的風格迥異的一部分計算在内,阿瑟·庫甯海姆上校猜測有二十一英裡長。

    這是一條很長的防禦線,如果利用恰當的話,可以抵禦一小部分兵力的攻擊。

     盡管鹹豐皇帝早就料想到起義軍對南京的進攻,但起義軍占領這座城市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還是讓鹹豐皇帝深感悲痛和驚愕。

    在這之前很久,鹹豐皇帝就曾公開表示,國家的困境讓他日不能安,夜不能寐。

    鹹豐皇帝隻能再次請求英美等國利用他們的堅船利炮給予援助,同時發出沒有任何效力的诏告&mdash&mdash任何人俘獲起義軍的戰船及其他,除了武器,都可據為己有;任何人向起義軍戰船開火,事後都可獲得補償;任何人殺死起義軍首領,都可領受嘉獎。

    在诏告的最後有一段公文,其中鹹豐皇帝建議他的臣民向觀音菩薩獻祭,以保佑南方各省每年進貢糧米的船可以順風順水。

     各級官員繼續他們編造捷報的老把戲。

    在官員們向朝廷的奏報中,被斬殺的起義軍數量遠遠超過了包圍南京時出現的人數。

    為了奪回失陷的城池,朝廷軍隊與起義軍展開了激烈的厮殺:起初朝廷軍隊一敗塗地,但一位德高望重的滿人将軍親率四千名新兵,跟起義軍戰鬥了整整一天一夜。

    在此期間,&ldquo皇帝英明神武&rdquo,士兵奮死殺敵,水米未進;當然,最終勝利站在了他們一邊。

    有一位朝廷大員發出告示,承諾在某日某時取得一場大勝,他甚至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寫好了捷報,就好像仗已經打過了一樣。

    圍城的起義軍似乎在南京城内到處都有朋友和堅定的擁護者。

    為了推波助瀾,這些擁護者經常到處放火。

    人們認為南京城裡的這些擁護者都是三合會的成員。

     在這關鍵時刻,《北京公報》宣稱,起義軍五王中的一位被大炮炸死了。

    鹹豐皇帝下令将其屍首剁為肉醬;這位大王的五位随從也同時被俘,最後被挖心而死。

    清軍将還在怦怦跳動的心髒獻祭給了那些在戰鬥中死去的忠勇将士。

    又有一份通告聲稱,另一位王也下落不明,任何人都不知其去向;起義軍隻剩一小撮流寇,很快便會被斬殺殆盡。

    &ldquo他們已是人神共憤,無法逃脫應受的懲罰。

    &rdquo然而,幾乎就在同時,鹹豐皇帝又發出一份诏告,表示他内心充滿憂慮,時常向上天禱告,祈求上天寬恕自己的過失,庇佑他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