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從西部題材到靜物畫:理論創新與實踐轉型

關燈
馬丁·約翰遜·海德(1819-1904) 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預示着有進取心和冒險精神的人将取得巨大成就,這些人不僅包括商業界和數百萬流離失所、生活拮據的移民,還包括美國文學和景觀藝術領域的藝術家。

    &ldquo到西風之國去&rdquo的浪潮加快了藝術家和作家走向西部的步伐。

    加利福尼亞的殖民地、雄偉的落基山脈、壯麗的哥倫比亞河以及神秘的黃石公園如史詩般展現在藝術家的畫布上。

    泰勒和斯科特征服了太平洋斜坡,弗裡蒙特[1]指出了穿越内華達山脈的路徑。

    畫家們描繪的壯麗景色将引起更多人對自然的虔誠敬畏以及内心的狂喜。

    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風景畫家,因為他們敢于探索,發現并勾勒出了這些迄今為止依然人迹罕至的自然景觀。

    這些風景畫家幾乎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批評。

    他們不僅引導人們關注繪畫作品,還讓人們了解了自己擁有的無與倫比的風景。

    如果西方風景畫藝術在各個方面都與主題相符,那麼我們國家的确擁有瑰麗的風景、豐富的資源。

    我們最感激的藝術探險家中比較著名的有艾伯特·比爾施塔特、托馬斯·希爾和托馬斯·莫蘭。

    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的《落基山脈》非常受人們喜愛,他也因這幅作品跻身名人之列。

     艾伯特·比爾施塔特出生在杜塞爾多夫,幼年時随家人來到美國。

    後來,他前往杜塞爾多夫和羅馬學習,1858年返回美國後,跟随蘭德将軍[2]的探索考察隊穿越了北美大平原。

    著名文學家菲茨·休·勒德洛随後與他一起旅行。

    後來菲茨·休·勒德洛寫了幾篇文章,生動描述了他們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

    這些文章引起了大家對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的關注。

     《落基山脈》是一幅具有典型意義的畫作,雖然畫的不是實景,看起來也有些戲劇化,一些細節處理幾乎失真,但依然是一幅很有趣的作品。

    地形藝術應該真實反映地勢地貌,但對更重視完美度的作品來說,真實性并不重要。

    從那時起,艾伯特·比爾施塔特完成了一些類似的描繪西方風景的雄圖大作,包括宏大的《約塞米蒂谷》。

    他的創作特點是處理方式大膽,但色質粗雜,色調不和諧。

    他的作品中,我們比較喜歡的是描繪羅莎莉山上的暴風雨的一幅作品。

    這幅作品是他的畫作中最自然流暢,也最能體現藝術本質的一幅作品。

    從藝術性角度來看,艾伯特·比爾施塔特描繪加利福尼亞風景的小幅作品通常比他的大幅作品更有價值。

    我們在他的畫架上看到的最好的作品是一幅描繪戰争的素描畫,畫中是一個躲在樹叢後面的山頂上的神槍手。

    這幅素描畫新穎别緻,完全屬于原創作品,絲毫沒有杜塞爾多夫藝術學派的缺陷。

    這幅畫也證實了我們的觀點,即艾伯特·比爾施塔特是一個極具天賦的藝術家。

    他本來可以通過追求純粹的藝術成功保持良好的聲譽,但他将追求聲譽與金錢的欲望嫁接在了杜塞爾多夫學派煽情主義藝術思想的枝幹上。

     學習研究藝術作品時,我們發現托馬斯·希爾的繪畫作品強調了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的畫布上沒有的特質。

    托馬斯·希爾是另一位描繪落基山脈風景的畫家。

    他一開始是馬薩諸塞州陶頓的一名馬車漆匠,決定從事藝術後,他前往歐洲遊覽,受到了外國尤其是法國畫的影響,但他本質上依然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有時,他在上色方面被指責太過幹硬,缺少水潤度,幹巴巴的,讓人一看就覺得是顔料而不是美麗的風景。

    據說,雖然托馬斯·希爾第二次給畫上色時很少或幾乎不用油,但他卻是一位出色的五彩畫家。

    他的作品色塊醒目。

    可以看出,他在認真觀察自然,聆聽大自然的教誨。

    托馬斯·希爾喜歡畫森林内景,尤其喜歡描繪楓丹白露森林中的一些景色。

    他最著名的新英格蘭風景畫描繪的是懷特山峽谷的雪崩給山谷中的居民帶來災難性後果的景象,但他的前程卻和加利福尼亞緊密相連&mdash&mdash他後來成為一名加利福尼亞居民,并緻力于描繪這個奇妙的地區的一些壯麗風景。

    加利福尼亞怒号的旋風以及回蕩在天空中的隆隆雷聲就像無數向西前進的腳步聲。

    時代的先行者托馬斯·希爾坐在懸崖邊緣描繪令人驚歎的約塞米蒂深谷時,是否意識到了他的每一筆都在加快文明先遣隊的到來?這支先遣隊将驅散使地球非凡的風景顯得格外壯觀的荒涼。

    托馬斯·希爾深受虔誠信仰的鼓舞,他在作品中很少自由發揮,常用令人欽佩的藝術才能努力描繪腦海中真實的印象。

    可以非常公平地将《約塞米蒂山谷》作為美國風景畫派最好的作品之一。

     《落基山脈》,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内華達山脈》,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落基山脈的風暴》,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約塞米蒂谷》,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羅莎莉山上的暴風雨》,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科科蘭山》,艾伯特·比爾施塔特繪 《加利福尼亞湖畔印第安人》,托馬斯·希爾繪 加利福尼亞的淘金浪潮漸趨平靜,不安于平淡的探險家描述了驚心動魄的黃石河。

    黃石河的地獄峽谷中炫目駭人的硫磺懸崖和水霧缭繞的間歇泉再次激起了具有冒險精神的藝術家們的熱情。

    美國的風景畫家深受觸動,他們再次踏上旅途,試圖讓那些不為人知的奇景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托馬斯·莫蘭冒着生命危險渴望從靈感的泉湧中聞到花香,看到第一束花開。

    他的輝煌巨著《黃石峽》在華盛頓的國會大廈裡廣為人知。

    就藝術主題合理性而言,可以坦率地說,《黃石峽》是迄今為止的同類繪畫作品中最好的一幅。

    生動的岩石色彩使作品極具感染力,讓人已經無暇顧及畫家是否真實還原了實物。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托馬斯·莫蘭一直是一位孜孜不倦地認真描繪大自然的學生。

     《埃爾卡皮坦》,托馬斯·希爾繪 托馬斯·莫蘭創作的衆多西部題材作品中最有價值的一幅似乎是《黃石峽》,但完全用這些描繪熱帶風景或西部風景的優秀作品來評價他是錯誤的。

    他還創作了一些極富想象力的作品,顯示了他非凡的才能,也表現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我們承認托馬斯·莫蘭的确很有才華。

    他出身于藝術之家,他的兩個兄弟都是有名的藝術家,其中一位擅長畫海洋,另一位擅長畫牛,但我們不能說他有很強的原創力。

    托馬斯·莫蘭非常認真地學習職業技能,經常關注一些著名藝術家的作畫方法。

    在觀看他的作品時,我們常發現他的作品風格是以他喜歡的幾位畫家的風格為基礎的。

    他的風景畫非常精妙,但缺乏創造力,因為他的模仿能力太強了。

     《黃石峽》,托馬斯·莫蘭繪 我們發現,有迹象表明,與偉大的自然畫派(如果可以這樣命名)同時代誕生了另一個具有不同特點的畫派。

    該畫派有具有本土藝術思想、在本土接受教育的藝術家代表。

    自然畫派描繪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關注客觀,不關注引起藝術想象的内心思想。

    與自然畫派不同的另一個畫派的藝術家們緻力于探索自然的奧秘、分析自然中的人文因素。

    這些藝術家試圖在畫布上描繪蒼穹、高山、枯林、寒水以及亘古不變的荒地的象征意義,觸及生命的靈魂。

    這是我們前文提到過的主觀藝術,這一流派的代表畫家是傑維斯·麥肯蒂。

    對傑維斯·麥肯蒂來說,自然的聲音就像一首挽歌,十月的落葉使人聯想到成千上萬的人排着看不到盡頭的隊走向墳墓。

    每當他在畫中表現人的力量時,我們仿佛感覺到他正在和看不見的無情命運鬥争。

    傑維斯·麥肯蒂筆下的秋景精緻細膩,富含詩意美感。

    黃褐色的樹林延綿不絕,無邊無際的烏雲陰郁而狂野。

    傑維斯·麥肯蒂的藝術唱出了那些遭受苦難的人内心的悲涼。

    對遭受苦難的人來說,生活就是戰場,失去的永遠比得到的多。

    這些人注視着神秘的未來,就像一個人站在注定會跌入的深淵的邊緣,不知道自己跌入深淵後會得到怎樣可怖的結果。

     1873年,一位年僅二十五歲的波士頓藝術家在叙利亞去世,他生前在當地很有名,很有希望站在美國風景畫家的前列。

    這個人就是A.P.克洛斯。

    迄今為止,美國藝術家中還沒有像A.P.克洛斯那樣年紀輕輕就表現出如此豐富多樣的藝術才能的畫家。

    A.P.克洛斯沒有專攻風景畫,他的另一個藝術目标是人物畫。

    他擅長将風景和人物結合起來,對色彩有敏銳的洞察力,這一點在美國藝術家中很少見。

    雖然A.P.克洛斯沒有受過教育,他的想象力和表達自我的方式也尚未成熟,但也已經表現出大師水平。

    目前為止,A.P.克洛斯的繪畫水平超過了美國大多數藝術家,他有取之不盡的怪誕想象力。

    他作為一名年輕藝術家竟然在作品中表現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