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小
中
大
戰術與戰略之間的關系,正如完整标題&ldquo政治史框架下的戰争藝術史&rdquo暗示的那樣&mdash&mdash更加明晰。
認清戰術、戰略、國家組織形式與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有助于我們理解上述方面與普遍史之間的關系,這種做法已經澄清了許多過去認識不清或存在誤解的點。
本書的旨趣不在戰争藝術史本身,而在世界史。
如果軍界人士通過閱讀本書得到了靈感,我會感到欣慰和榮幸,但本書是由一位曆史學家寫給史學同仁的。
如果這本以戰争為内容,特别以政治史為框架的書被劃分為文化史,我也不會反對。
因為戰争藝術與美術、建築學、教育學同樣是一門技藝,因為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軍事組織決定的,而軍事組織又與作戰技術、戰術和戰略緊密相關。
這些事物都是互相影響的。
每個時代的精神反映于各個方面的個别現象中,而每個個體的知識&mdash&mdash具體到我,就是戰争藝術史&mdash&mdash都會增進人類整體發展的知識。
世界史上沒有一個時代的根基不曾受到本書主題的結果影響。
但要讓人們接受這種寫法的意義是需要費很大力氣,甚至要努力争取才行。
當我向利奧波德·蘭克解釋時,就連他也當面表達了不認可。
在提名階段,我目前有幸任教的院系曾提出過異議,說軍事學不屬于該校的研究領域。
當我将第1卷&mdash&mdash畢竟深入探讨了古代史,尤其是羅馬史的内容&mdash&mdash呈獻給特奧多爾·蒙森時,他雖然對我表示了感謝,但也說自己恐怕沒有時間閱讀。
再加上總參謀部也不贊同本書,我的争取過程确實很不容易。
我的門生沒有一位當上軍事科學院講師,而漸漸認同我結論背後邏輯的曆史研究者們也盡可能不事聲張。
我們之後會看到,直到不久前,我甚至不能讓其他學者正确複述我的觀點。
新思想不僅要與傳統觀念頑強鬥争,還要對付更加難以動搖的誤解。
第1卷出版時,我感到有必要在前言中提及尤利烏斯·貝洛赫的《古希臘羅馬時期人口研究》,它算得上是本書的先驅;現在,我也不能不提及一本既是本卷不可或缺的先聲,又是本卷極有價值的補充的書,那就是馬丁·霍博姆(MartinHobohm)的《馬基雅維利時期的文藝複興戰争藝術史》(MachiavellisRenaissancederKriegskunst)。
這是一本兼具學術性和文學性的著作,我完全接受它的結論。
另外,霍博姆博士整理了後續研究所需的資料,為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除霍博姆博士,我還要感謝西格弗裡德·梅特博士(Dr.SiegfriedMette)的校對和索引整理工作。
漢斯·德爾布呂克 柏林格倫瓦爾德,1919年8月7日
認清戰術、戰略、國家組織形式與政治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有助于我們理解上述方面與普遍史之間的關系,這種做法已經澄清了許多過去認識不清或存在誤解的點。
本書的旨趣不在戰争藝術史本身,而在世界史。
如果軍界人士通過閱讀本書得到了靈感,我會感到欣慰和榮幸,但本書是由一位曆史學家寫給史學同仁的。
如果這本以戰争為内容,特别以政治史為框架的書被劃分為文化史,我也不會反對。
因為戰争藝術與美術、建築學、教育學同樣是一門技藝,因為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軍事組織決定的,而軍事組織又與作戰技術、戰術和戰略緊密相關。
這些事物都是互相影響的。
每個時代的精神反映于各個方面的個别現象中,而每個個體的知識&mdash&mdash具體到我,就是戰争藝術史&mdash&mdash都會增進人類整體發展的知識。
世界史上沒有一個時代的根基不曾受到本書主題的結果影響。
但要讓人們接受這種寫法的意義是需要費很大力氣,甚至要努力争取才行。
當我向利奧波德·蘭克解釋時,就連他也當面表達了不認可。
在提名階段,我目前有幸任教的院系曾提出過異議,說軍事學不屬于該校的研究領域。
當我将第1卷&mdash&mdash畢竟深入探讨了古代史,尤其是羅馬史的内容&mdash&mdash呈獻給特奧多爾·蒙森時,他雖然對我表示了感謝,但也說自己恐怕沒有時間閱讀。
再加上總參謀部也不贊同本書,我的争取過程确實很不容易。
我的門生沒有一位當上軍事科學院講師,而漸漸認同我結論背後邏輯的曆史研究者們也盡可能不事聲張。
我們之後會看到,直到不久前,我甚至不能讓其他學者正确複述我的觀點。
新思想不僅要與傳統觀念頑強鬥争,還要對付更加難以動搖的誤解。
第1卷出版時,我感到有必要在前言中提及尤利烏斯·貝洛赫的《古希臘羅馬時期人口研究》,它算得上是本書的先驅;現在,我也不能不提及一本既是本卷不可或缺的先聲,又是本卷極有價值的補充的書,那就是馬丁·霍博姆(MartinHobohm)的《馬基雅維利時期的文藝複興戰争藝術史》(MachiavellisRenaissancederKriegskunst)。
這是一本兼具學術性和文學性的著作,我完全接受它的結論。
另外,霍博姆博士整理了後續研究所需的資料,為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除霍博姆博士,我還要感謝西格弗裡德·梅特博士(Dr.SiegfriedMette)的校對和索引整理工作。
漢斯·德爾布呂克 柏林格倫瓦爾德,191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