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關燈
小
中
大
一枚炮彈,擊中了&ldquo巴黎&rdquo号并引起猛烈的爆炸。
與此同時,周圍的英國戰艦也都集中火力瞄準這個巨大的旗艦。
它的甲闆已經起火,它失去了纜繩、船帆和方向舵。
此時距離戰鬥開始時羅德尼掉轉船頭穿越戰列線已經過了九個半小時,格拉斯終于降下了自己的旗幟。
與此同時,法國國旗也從旗杆上降了下來。
英國軍官劃小船過去受降。
在&ldquo威力&rdquo号上,一個躺椅被放到後甲闆上,羅德尼在月光中躺在躺椅上,思量着自己這龐大的戰利品,還時不時為自己竟能成功突破戰列線而啧啧稱奇。
當天放亮的時候,格拉斯在衆人陪同下登上了&ldquo威力&rdquo号親自投降,羅德尼在給海軍部和自己家人的信函中描述說,格拉斯&ldquo此時就坐在我船尾的大劃艇上&rdquo。
他在給自己兒子的信中說:&ldquo國王陛下的武器勝過了敵人的武器。
牙買加将因此得到拯救。
法國艦隊遭遇了徹底的失敗,我相信他們在這場戰争中不會再跟我們交戰。
他們遭受重創,連彌補損失都來不及呢。
&rdquo 事實的确如此,隻是很可惜,這一切來得太晚,對于半年前失去美洲的損失,已經無濟于事。
正如胡德在給别人的一封信中講到這個消息時所說的,失去美洲是&ldquo大不列颠所得到過的最為悲慘的消息&rdquo。
此事造成的沖擊引起了政治上的混亂局面,并将導緻英國政府垮台。
倫敦是在11月25日從法國那裡得知約克鎮的消息的,那時已是英軍投降5個星期之後。
羅尚博曾經派遣兩名使者&mdash&mdash洛贊公爵和曾率領法軍為奪取九号陣地浴血奮戰的德雙橋伯爵&mdash&mdash分别乘坐兩艘快速帆船向法國國王報告這個消息。
收到消息的同一天還有另外一個喜訊:瑪麗·安托瓦内特生下了一個王太子,這似乎保證了王位的繼承。
但是這個男孩永遠未能見到自己的王位,國王和王後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不但丢掉了他們的王位,也丢掉了自己的腦袋。
盡管路易十六為了支持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國皇室花費了近15億裡弗爾,獨立革命的成功對他自己的王冠而言卻并非吉兆,而他如果對政治後果有更深理解的話,本應預計到這一點的。
那些密探很快就将康沃利斯遭難的消息傳過了英吉利海峽,先将消息告訴了喬治·傑曼勳爵,他又轉告唐甯街的諾斯勳爵,這位首相張開雙臂,&ldquo就好像抱着一隻球一樣&rdquo,然後喊出了也許這場戰争中被人引用最多的一句話:&ldquo呃,我的上帝啊,都結束了!&rdquo他一邊在房屋裡來回踱步,一邊&ldquo狂暴地&rdquo重複着這句話。
向國王喬治禀報此事的不是諾斯而是傑曼,國王卻仍然對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命令傑曼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設法将戰争繼續下去。
除了内閣中圍着傑曼和桑德威奇轉的一些頑固派之外,議會乃至整個英國支持戰争的人并不在多數。
大多數人都認為,戰争沒有取得效果,如果像傑曼提議的那樣通過采取防禦措施繼續戰争的話,并無獲勝希望,隻是拖延美國獨立的時間而已。
這在和美國談判時能稍有餘地,但不會改變戰争結局。
這意味着要觸犯衆怒花費巨資征募新兵以彌補康沃利斯丢掉的那些部隊,此外還要支付之前的戰争費用。
公衆中彌漫着非常沮喪的情緒,一如之前英軍在戰場上的懈怠情緒,他們得出的結論是&mdash&mdash在傑曼看來&mdash&mdash承認美國獨立便意味着大英帝國的&ldquo毀滅&rdquo。
英國國王也同樣極端,堅持認為承認美國獨立會将英國帶入&ldquo不可避免的毀滅&rdquo,而他是甯可退位也不肯與聞此事的。
他如此排斥的真正原因是,一旦主持戰争的諾斯政府倒台,那麼他就必須招入令他深惡痛絕的反對黨,這種前景讓他很是畏懼。
他隻能氣急敗壞地咆哮:&ldquo我甯可丢掉王冠,也不會召見一群要奴役我的人!&rdquo然而,不可避免的事情正在逼近。
諾斯此時告訴傑曼,重新奪回美洲已不可能,他也無法繼續花錢,支撐這場目的僅僅是在和談時争取到比較強硬的談判地位的戰争。
既然美國人矢志獨立,那就不可能在不讓他們獨立的情況下與他們和談,除非繼續保持戰争狀态。
有趣的是,沃波爾在給賀拉斯·曼的一封信中寫道:&ldquo康沃利斯的恥辱并未産生太大的影響,對議會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但是對于一個已經滿滿的容器來說,再有一滴就足以讓整個杯子傾覆。
我們的事情已經很糟,隻會變得更糟。
&rdquo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戰争正接近尾聲,盡管現在談其後果還為時太早。
他不僅僅是在閑談,而是頗有曆史感地預測說:&ldquo從某些方面說,事情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與此同時,周圍的英國戰艦也都集中火力瞄準這個巨大的旗艦。
它的甲闆已經起火,它失去了纜繩、船帆和方向舵。
此時距離戰鬥開始時羅德尼掉轉船頭穿越戰列線已經過了九個半小時,格拉斯終于降下了自己的旗幟。
與此同時,法國國旗也從旗杆上降了下來。
英國軍官劃小船過去受降。
在&ldquo威力&rdquo号上,一個躺椅被放到後甲闆上,羅德尼在月光中躺在躺椅上,思量着自己這龐大的戰利品,還時不時為自己竟能成功突破戰列線而啧啧稱奇。
當天放亮的時候,格拉斯在衆人陪同下登上了&ldquo威力&rdquo号親自投降,羅德尼在給海軍部和自己家人的信函中描述說,格拉斯&ldquo此時就坐在我船尾的大劃艇上&rdquo。
他在給自己兒子的信中說:&ldquo國王陛下的武器勝過了敵人的武器。
牙買加将因此得到拯救。
法國艦隊遭遇了徹底的失敗,我相信他們在這場戰争中不會再跟我們交戰。
他們遭受重創,連彌補損失都來不及呢。
&rdquo 事實的确如此,隻是很可惜,這一切來得太晚,對于半年前失去美洲的損失,已經無濟于事。
正如胡德在給别人的一封信中講到這個消息時所說的,失去美洲是&ldquo大不列颠所得到過的最為悲慘的消息&rdquo。
此事造成的沖擊引起了政治上的混亂局面,并将導緻英國政府垮台。
倫敦是在11月25日從法國那裡得知約克鎮的消息的,那時已是英軍投降5個星期之後。
羅尚博曾經派遣兩名使者&mdash&mdash洛贊公爵和曾率領法軍為奪取九号陣地浴血奮戰的德雙橋伯爵&mdash&mdash分别乘坐兩艘快速帆船向法國國王報告這個消息。
收到消息的同一天還有另外一個喜訊:瑪麗·安托瓦内特生下了一個王太子,這似乎保證了王位的繼承。
但是這個男孩永遠未能見到自己的王位,國王和王後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不但丢掉了他們的王位,也丢掉了自己的腦袋。
盡管路易十六為了支持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國皇室花費了近15億裡弗爾,獨立革命的成功對他自己的王冠而言卻并非吉兆,而他如果對政治後果有更深理解的話,本應預計到這一點的。
那些密探很快就将康沃利斯遭難的消息傳過了英吉利海峽,先将消息告訴了喬治·傑曼勳爵,他又轉告唐甯街的諾斯勳爵,這位首相張開雙臂,&ldquo就好像抱着一隻球一樣&rdquo,然後喊出了也許這場戰争中被人引用最多的一句話:&ldquo呃,我的上帝啊,都結束了!&rdquo他一邊在房屋裡來回踱步,一邊&ldquo狂暴地&rdquo重複着這句話。
向國王喬治禀報此事的不是諾斯而是傑曼,國王卻仍然對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命令傑曼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設法将戰争繼續下去。
除了内閣中圍着傑曼和桑德威奇轉的一些頑固派之外,議會乃至整個英國支持戰争的人并不在多數。
大多數人都認為,戰争沒有取得效果,如果像傑曼提議的那樣通過采取防禦措施繼續戰争的話,并無獲勝希望,隻是拖延美國獨立的時間而已。
這在和美國談判時能稍有餘地,但不會改變戰争結局。
這意味着要觸犯衆怒花費巨資征募新兵以彌補康沃利斯丢掉的那些部隊,此外還要支付之前的戰争費用。
公衆中彌漫着非常沮喪的情緒,一如之前英軍在戰場上的懈怠情緒,他們得出的結論是&mdash&mdash在傑曼看來&mdash&mdash承認美國獨立便意味着大英帝國的&ldquo毀滅&rdquo。
英國國王也同樣極端,堅持認為承認美國獨立會将英國帶入&ldquo不可避免的毀滅&rdquo,而他是甯可退位也不肯與聞此事的。
他如此排斥的真正原因是,一旦主持戰争的諾斯政府倒台,那麼他就必須招入令他深惡痛絕的反對黨,這種前景讓他很是畏懼。
他隻能氣急敗壞地咆哮:&ldquo我甯可丢掉王冠,也不會召見一群要奴役我的人!&rdquo然而,不可避免的事情正在逼近。
諾斯此時告訴傑曼,重新奪回美洲已不可能,他也無法繼續花錢,支撐這場目的僅僅是在和談時争取到比較強硬的談判地位的戰争。
既然美國人矢志獨立,那就不可能在不讓他們獨立的情況下與他們和談,除非繼續保持戰争狀态。
有趣的是,沃波爾在給賀拉斯·曼的一封信中寫道:&ldquo康沃利斯的恥辱并未産生太大的影響,對議會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但是對于一個已經滿滿的容器來說,再有一滴就足以讓整個杯子傾覆。
我們的事情已經很糟,隻會變得更糟。
&rdquo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戰争正接近尾聲,盡管現在談其後果還為時太早。
他不僅僅是在閑談,而是頗有曆史感地預測說:&ldquo從某些方面說,事情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