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約克鎮戰役
關燈
小
中
大
空如也,一個桅杆或者船帆都看不見。
快速帆船船長向他保證說,上将是不會離開的,否則他會得到通知的。
在花了12個小時搜尋這個海灣後,他們發現了格拉斯,他所處的位置有利于封鎖約克河河口,但面向大洋一邊的切薩皮克灣入口是開放的,英國人仍然可以侵入。
後來才知道,格拉斯自己的旗艦艦長們對離開的建議甚感不快,在和格拉斯會商時指出,這樣做&ldquo似乎使我們無法達成既定目标&rdquo,因此他們拒絕&mdash&mdash或者說表達了拒絕的意圖&mdash&mdash揚起船帆。
格拉斯上将同意留下了,他在9月25日寫給華盛頓和羅尚博的信中明确表示,自己已經改變了想法,他會繼續停泊在亨利角附近,以便封鎖切薩皮克灣的入口,同時封鎖約克河河口。
這封信在9月27号被送達。
9月28日抵達約克鎮後,華盛頓察看了陣地,第一晚露宿在一棵巨大的桑樹下面。
第二天一早,他便着手布置部隊準備圍攻。
法軍及其炮兵被安排在左邊,以控制約克河和鎮子之間的地方,美國步兵及炮兵則占據右邊的陣地。
此外又将額外的法國火炮安排在同一面可以俯視鎮子的地方。
洛贊的軍團及弗吉尼亞民兵占領了穿過格洛斯特角的一段長條形陸地,可以阻止駐紮在約克鎮對面,向約克河凸起點地帶英軍的轉移。
康沃利斯深藏于鎮子後部,而華盛頓和羅尚博的指揮部則都直接面向鎮子。
指揮部前面有兩條平行的戰壕,是供參與包圍行動的士兵使用的,戰壕相距200碼或300碼。
康沃利斯目前做出的唯一反應完全是防禦性的。
在獲悉聯軍正在靠近弗吉尼亞和切薩皮克灣之戰的結局之後,他開始忙于通過建造防禦陣地而增強自己的環形防線。
9月時,工程師們驅使勞工們&mdash&mdash包括數千名逃向英國期冀得到自由的黑奴&mdash&mdash不斷從事繁重的勞動,修築防禦陣地。
9月30日,聯軍感覺到約克鎮已經被&ldquo完全包圍&rdquo,他們實施包圍的兩大目标&mdash&mdash阻止防禦者接受援助或者逃跑&mdash&mdash均已達成。
唯一仍然開放的通道便是沿河上遊通往國土腹地的那條路,但是估計康沃利斯不會從那裡逃跑。
然而潛在的擔憂仍然存在:他可能會嘗試這條途徑,率領自己的部隊發動突擊或者突破包圍圈,然後發動襲擊通過馬裡蘭和賓夕法尼亞的農業區逃往紐約的英軍基地。
華盛頓一直對河流上遊的這一段感到擔心,曾勸說格拉斯派戰艦占領那裡,但是未能說服他。
如果康沃利斯從那裡逃跑了,将使華盛頓苦心經營才推進到這個階段的整個戰役功虧一篑,這種折磨人的焦慮迫使他悉加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火力。
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先以重炮轟擊,并繼之以士兵周密準備的襲擊,稍有欠缺,則必無勝算,因此他憋足了一口氣。
在格拉斯進入切薩皮克灣并完成對康沃利斯的包圍後,克林頓在紐約的情報官威廉·史密斯就斷言:&ldquo大英帝國是遭到毀滅還是被拯救,也許一個星期就可以見分曉了。
&rdquo在那一個星期,海角之戰的确起了決定性的作用&mdash&mdash雖無關毀滅或拯救,但為一個終将在世界事務中取代英國位置的新生力量提供了壯大空間。
克林頓就不像史密斯那樣具有預言家的禀賦了,他在9月2日給康沃利斯的信中安慰他說:&ldquo對法國人,你用不着害怕。
&rdquo盡管他現在已經收到了諸多消息,但他仍然無法想象會将切薩皮克灣的控制權丢給法國人。
他與其他人一樣,隻是預計格拉斯會掠奪安的列斯島,為美國擔任護航任務。
實際上此次戰鬥并未引起太多擔憂,其意義也未被充分認識,直到格雷夫斯幾天後寫的一封信。
信的措辭令人驚懼,無論哪個英國人,對于英國統治下的海疆,恐怕都不願意聽到這樣的描述:&ldquo敵人在切薩皮克灣的海軍力量極為可觀,他們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主宰。
&rdquo輝格黨人所預言的種種悲慘結局都寓于&ldquo毋庸置疑的主宰&rdquo這個字眼中了。
盡管此信并未離開克林頓的書案,但信中透露的想法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試圖解救康沃利斯的行動開始漸漸失去動力。
實際上,這早有端倪。
9月13日,即格雷夫斯那封令人沮喪的信被送達的前一天,在紐約再次召開了由将級軍官參加的作戰會議。
在無法實施營救這種令人氣餒的氛圍中,作戰會議每過幾天就召開一次。
威廉·史密斯私下認為,這些參謀官都&ldquo卑躬屈膝&hellip&hellip裡面沒有一個是能幹正事,有擔當的&rdquo。
在9月13日的會議中,紐約的軍事長官詹姆斯·羅伯遜少将(MajorGeneralJamesRobertson)曾強烈要求展開營救行動,但是他被視為行政人員,而非作戰人員。
那些卑躬屈膝的參謀官們把他當成笑柄,因為他竟然正兒八經地考慮這個議題,盡管這本來就是他們開會的議題。
為了抓緊時間、增加将援兵運過敵人防線的機會,他建議不要使用運輸船運送增援部隊,而是将5000名士兵擠在&ldquo強健&rdquo号(Robust)上,這是在紐約唯一的主力艦。
克林頓和與會人員都對這個如此違背常規,甚至是危險的建議感到震驚,因此否決了他的建議。
但第二天,羅伯遜把自己的想法形諸筆墨。
他聲稱,不作為可能導緻失去康沃利斯,而這将挫敗整個美洲事業。
如果能有效實施增援,那麼可以使康沃利斯以全力向敵人發動進攻。
危險中蘊藏着機會,無所事事則必死無疑。
他的建議未獲通過。
克林頓在9月14日又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公布了格雷夫斯的來信,就此信提出了一個主要問題,而答案則是不言而喻的:是否&ldquo在目前我們的海軍處于劣勢的情況下&rdquo冒險施救,或者考慮到敵人已經掌控了切薩皮克灣,而新近從約克鎮回來的軍官在接受詢問後聲稱,康沃利斯可以堅持到10月底,并可為一萬名士兵提供充分補給直到那時&mdash&mdash實際上他們認為他可以堅守陣地并對抗&ldquo兩萬名進攻者&rdquo&mdash&mdash有鑒于此,克林頓聲稱,是否等收到來自格雷夫斯上将&ldquo更加有利的報告&rdquo再說,或者等到格雷夫斯與迪格比少将會合後再說。
與會人員接受了給出的暗示,宣布贊成繼續等待。
康沃利斯自己的精神已經懈怠。
在切薩皮克灣海戰之後的10天間隙裡,他知道這次戰鬥結局讓法軍控制了海岸,降低了他被救援的可能性,但是他并未采取措施從自己所處的圈套中逃脫出來,直至華盛頓-羅尚博的部隊抵達并切斷了他的退路。
當他獲悉已經失去切薩皮克灣的時候,他本來仍然可能通過陸地突圍&mdash&mdash即便無法徑直逃往紐約,至少也可以通過馬裡蘭抵達特拉華河口。
除非他完全相信克林頓為他提供增援的承諾,否則盡管從一個比較不友好的地方行進是頗為危險的,但是有特倫頓在前面開路,跟如果被包圍則必然面臨的災難相比,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的。
自9月6日之後,華盛頓的部隊已經通過了切斯特和埃爾克角,除非康沃利斯的情報工作完全缺失,否則他應該知道敵人正在逼近。
他是哪一天得知他們正在行進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毫無疑問,這個時間應該是差不多在他在獲知海戰結果的時候。
這個結果使得格雷夫斯上将在9月9日令人沮喪的報告中說,法國人是切薩皮克灣&ldquo無可置疑的主宰&rdquo了。
康沃利斯已經意識到了可能被包圍的前景,因此他在9月16日到17日寫信給總司令克林頓說:&ldquo如果你未能盡快給予我救助,那麼你隻能準備聽到噩耗了。
&rdquo&ldquo噩耗&rdquo究竟為何,他并未明說。
如果&ldquo噩耗&rdquo是指失敗或者投降,那麼就可以推測,手頭缺乏補給的康沃利斯根本就無意從陸上奮力突圍。
此信在9月23日被送達紐約,次日又召開作戰會議,以商讨這個仿佛預示着帷幕即将突然落下的消息及其寓意。
克林頓&mdash&mdash模棱兩可一向是他的作風&mdash&mdash認為&ldquo噩耗&rdquo意味着&ldquo撤退&rdquo,而這使他如釋重負,意味着他無須突破格拉斯這道障礙,對約克的部隊提供救援了。
他在戰後為自己所做的辯護發人深省。
他在此辯護中承認,&ldquo如果他聽說康沃利斯勳爵盡其所能,帶着所有可能帶走的東西逃到卡羅萊納的話,他不會很不高興的&rdquo。
那麼作為總司令,他為什麼不命令康沃利斯逃跑?後來康沃利斯正是以此為自己不逃脫做辯護的。
格雷夫斯也對返回切薩皮克灣去與格拉斯較量沒有太多熱情。
由于他有幾支艦船在切薩皮克灣的交戰中受傷,他在9月24日抵達紐約進行修理,此時已經是戰鬥後19天了,在桑迪胡克的沙洲裡探察就花去了5天時間。
現在決定權在他,他可以在修整艦隊後和格拉斯對抗,或者從他那裡穿過去給約克的康沃利斯提供救助。
然而,當他在紐約發現有10艘戰艦需要修理的時候,他固執己見地要求每一艘艦船從船舷到纜索都要徹底修好,每一個受損的桅杆都要修好,每一艘船都要處于能加入艦隊的适航狀态,否則他就拒絕移動。
最初他好像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告訴克林頓他會竭盡所能盡快修好自己的艦船,他準備突破法國人的障礙,将自己的部隊運送至約克河口。
他提出了一種戰術:由于格拉斯所處位置潮水很猛,因此如果他發射舷炮,操作起來會很困難,而他自己則可以利用潮水,通過夜幕掩護在約克河上停泊,讓士兵在那裡下船。
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并未付諸實施。
根據船長方面的報告,格雷夫斯說他可以在10月5日前起航,也就是再過12天之後。
這隻是他給出的諸多起航期限之一,這些期限一個個來到,起航卻遙遙無期。
士兵和船員已經登船三個星期了,但船仍然靜止不動。
這些拖延和推遲引來失去耐心、迷惑不解的抱怨。
将軍們并未加入他們的分遣部隊,高級将領也沒有登船。
副官長辦公室的弗雷德裡克·麥肯齊上尉是個敏銳的觀察者,他對這些将官缺席的評價可謂是對整個美洲戰争的恰當評價:&ldquo我們的将領們好像對此事并不當真。
&rdquo 當這個帝國從他們腳下消逝的時候,這便是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程序有缺陷,構件有缺損,但是還要勉強應對的問題;信号被誤解的問題;僵化過時的《作戰條例》的問題;容易造成壞血病的食物問題;作戰軍官參與政治紛争的問題;雇用了老朽的海軍将官的問題;置保護貿易于戰略行動之前的問題;關于敵人的行動及意圖的情報經常缺乏甚至不實的問題。
還有,綜括了所有這些問題的:不了解、不屑了解敵人的本質的問題,他們對這場大規模叛逆的鎮壓,是在這樣的判斷下進行的&mdash&mdash用一位很受器重的英國軍官羅頓勳爵(LordRawdon)的說法便是,這些叛匪不過是些&ldquo狂熱的可憐蟲&rdquo罷了。
經過長途跋涉,當最後一批聯軍在9月26日走進威廉斯堡的時候,康沃利斯的一切都隻能寄希望于克林頓能夠怎樣迅速地提供救援了&mdash&mdash他曾經那樣信誓旦旦地保證會提供的救援。
此時紐約倒感覺不到緊急的氣氛,除了預計率領海軍艦隊前來增援的迪格比上将即将到達。
那些要參與救援行動的陸軍軍官不斷歡呼:&ldquo迪格比,迪格比!&rdquo快速帆船帶來消息說,迪格比此次總共帶來了3艘艦船,因此不可能指望他能上演什麼奇迹,但是人們認為,胡德和格雷夫斯的戰艦數量合計19艘,他的加入正好可以造成對格拉斯的優勢。
新增的兩三條艦船,立刻讓人重新看見了一絲勝利的光芒。
麥肯齊上尉寫道:&ldquo如果我們的艦隊能夠戰勝他們的,那我們就有相當的把握能結束叛亂。
&rdquo 迪格比率領着三艘船終于在9月24日抵達。
他帶來一個能夠激勵士氣的因素,這便是威廉·亨利王子&mdash&mdash國王的嗣子,後來繼承王位成為威廉四世。
根據流傳于羅尚博軍營中的謠言,出于某些美好的幻想,他被選中出訪美洲,最終将任&ldquo豐腴富饒的&rdquo弗吉尼亞的總督。
為了迎接他,鳴放了21響禮炮,但是隆隆的炮聲聽上去很是空洞。
有多少人不無遺憾地感歎,這些隆隆炮聲是發自這裡而不是約克,這就不得而知了。
王子的出訪表明紐約仍然富有活力,即便這種活力無助于救援行動,至少還可以用來款待王室成員吧。
在為到訪王子舉行的一系列晚會、招待會和遊行中,倦怠情緒被一掃而光。
王子在克林頓陪同下視察市容,檢閱德國和英國部隊,和傑出的公民們共進晚餐,還觀賞了軍樂團舉辦的音樂會。
這讓人們暫時忘卻了對康沃利斯的擔心,也激起了相當的忠君熱情。
當樂隊在紐約演奏的時候,康沃利斯卻眼巴巴地看着地平線,期盼能看到桅杆。
來自約克鎮的一份緊急公文說,他&ldquo日日期盼前去解救他的英國艦隊能出現,如果沒有這支艦隊,他要抵抗他所面對的強大敵人的希望就很渺茫&rdquo。
紐約克林頓所召集的作戰會議議而不決,徒勞無功,不能達成決議。
火炮隆隆作響,康沃利斯等待着承諾的援軍到來,但是并沒有看見船帆。
此時在紐約,海軍猶豫不決,作戰會議遊移不定,令人心焦地遲遲不發援軍,原因是害怕這會危及海軍的安全,而海軍是英國的海上長城,日不落帝國的捍衛者。
在切薩皮克灣之戰後,在軟弱無力的格雷夫斯的掌控下,海軍失去了功用,就像熄滅的燈燭一般。
6個星期白白過去了,海軍依然按兵不動,在等待風和作戰的勇氣,而在約克河流入切薩皮克灣的藍色入海口,一個帝國消亡了。
一個個作戰會議接踵而至,仿佛秋天的落葉一般。
在這些會議中,與會者一緻認為,必須冒險遠征進行支援才可能有勝算,但他們的疑問是,現在既已喪失了奇襲的機會,如何才能安全地達成增援的目标?在對此問題沒有明确答案的情況下,作戰會議再次選擇把10月5日這個已被一再重複的日子作為起航日期,康沃利斯應該已被告知這個日期了。
正是由于克林頓的來信表達了這個意思,因此康沃利斯預計會有增援,在9月29日決定從前線撤出部隊,鞏固陣地。
由于紐約的船廠未能完成修理,格雷夫斯未能按計劃在10月5日起航。
後來将起航日期推至10月8日和12日,但同樣落空,未能揚帆起航。
到了這個時候,紐約的将領們都很清楚,康沃利斯的情況岌岌可危,推遲日期會更加危險。
威廉·史密斯很為格雷夫斯的拖延感到擔憂,他對紐約總督特賴恩說:&ldquo每一小時對康沃利斯勳爵來說都極為寶貴。
&rdquo麥肯齊上尉指出,有艘叫&ldquo蒙塔古&rdquo号(Montague)的船仍然缺少一根桅杆,假如10月10日前能夠全部準備就緒,還需要3天才能駛過沙洲,再過7天才能給康沃利斯提供有效的支援。
麥肯齊上尉在日記中懷疑艦隊是否還有出發的可能,希望能在别的地方展開行動,&ldquo彌補我們的損失&rdquo。
有趣的是,他曾經不自覺地承認,他不确定這樣的行動是否會讓&ldquo敵人和我們一樣渴望和平&rdquo。
格雷夫斯現在又說,他們不可能在10月12日前出發,艦長們則聲稱,沒有10天的時間不可能做好準備。
麥肯齊就此表示:&ldquo既然他們不能,那麼再等上10個月也是一樣的。
&rdquo克林頓在給康沃利斯的信中報告此次作戰會議時寫道,如果沒有&ldquo不可預見的變故,我們應該可以在10月12日之前駛過沙洲&rdquo,但顯然約克鎮并非他的首要目标,因為他又提及自己偏好的計劃,即如果無法按時抵達,&ldquo我會立即試圖攻取費城&rdquo,把&ldquo華盛頓的部分兵力從你那裡&rdquo引開。
對一個每天都要經受16英寸迫擊炮轟擊的人來說,這隻能算是畫餅充饑吧。
又一個本該出發的日期錯過了,因為10月13日刮起了風暴,格雷夫斯的艦船相互碰撞,把第一斜桅撞斷了。
這種癱瘓的情形随處可見。
10月6日夜裡,在約克鎮的勞工開始挖掘聯軍第一道面向敵人并與之平行的戰壕。
戰壕把美軍和法軍的陣地連為一體,聯軍共有四個據點,美法軍營各有兩個,炮兵已經瞄準好,準備&ldquo以鋪天蓋地的火力&rdquo攻擊從河面駛來的敵人艦船。
防禦方對正在挖戰壕的這方胡亂開火打了一陣,造成兩人受傷,但傷得不重。
10月9日,約克鎮的第一批美國火炮開始朝英國的防禦工事開火。
在過去的三天裡,工程師們指導炮兵如何放置火炮,到了晚上,勞工們就開始挖掘平行戰壕。
白天則由聖西門部隊的士兵接着幹,他們挖掘了之字形戰壕跟炮兵相連,還建造了加固用的鹿砦&mdash&mdash将削尖的木樁敲入地下而建成的栅欄,尖頭朝上,這樣可以防止襲擊者從掩體前的土垛爬上來。
在構築工事時傷亡很小:一個人被打死,七人受傷。
然而随着工事的繼續進行,勞工和軍官的傷亡人數都增加了。
依據慣例,正式啟用第一道平行戰壕的儀式需要讓部隊占據塹壕,并在橫笛和軍鼓的伴奏下升起軍旗。
這個榮譽給了亞曆山大·漢密爾頓上校(ColonelAlexanderHamilton)的分隊。
這是個愛出風頭的人,他命令自己的部隊在掩體的土垛上表演兵器教範(ManualofArms),一番很是無謂的鋪張。
敵人看到他這樣虛張聲勢,十分驚訝,以為他或者有些隐秘的威脅冬季,或者是瘋了,結果他們沒有開火,漢密爾頓逃過了應得的教訓。
現在聯軍戰線上的50門火炮一起開火,這些炮大都屬于聖西門,是從巴爾的摩帶來的,其他的則是些野戰炮,是在諾克斯将軍指揮下,借助人力從白原拖曳過來的。
當時有人敦促華盛頓等到能用的船隻再運送這些炮,但華盛頓還記得,曾經通過陸地從提康德羅加拖曳過來的諾克斯的火炮,拯救了波士頓,因此華盛頓堅持要求他們一同行進。
拖着這些火炮經過坑坑窪窪的道路和沒有橋梁的溪流,确實減慢了行進的步伐,也加重了他們的擔心,害怕康沃利斯可能會逃跑或者加固防禦工事使他們無法突破。
但是康沃利斯什麼都還沒有來得及做,火炮就已經被安置到位了。
因為經常打仗,歐洲人在圍城時總結出了一種理論和一套正規的儀式,而美國人因領土廣大,且城市以木材建造,因此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
他們不久就學會了,教他們的是軍事教官馮·施托伊本男爵。
他說話時有濃重的帶有喉音的口音,性格歡快,滿口髒話,不管他的爵位是否正宗,這都不妨礙他的好人緣。
連隊中正在康複中的病人和不上班的工人,每天都手工制作一種盛土石的篾筐(gabions)和加固戰壕用的柴捆(fascines),用來加固土質陣地。
為防止着火,城鎮周圍有大片樹木被砍伐,這些樹提供了所需的材料。
到了這個時候,英國火炮減少了攻擊,因為康沃利斯已經認識到,自己已經确确實實地處于包圍之中了,下令要節約彈藥。
康沃利斯在承受了聯軍第一排炮陣的炮火後,在10月11日告訴克林頓:&ldquo現在唯一能救我的辦法便是直接趕到約克河,由海軍發動一場成功的戰役。
&rdquo另一位記日記者、皇家海軍的巴塞洛缪·詹姆斯上尉(LieutenantBartholomewJames)記錄到,自10月11日開始,發自16英寸迫擊炮的炮擊甚為&ldquo可怕&rdquo,&ldquo仿佛天崩地裂一般&rdquo,轟炸的隆隆炮聲&ldquo幾乎讓人無法忍受&rdquo。
詹姆斯上尉看到&ldquo到處都躺着遭受重創的傷員,有的頭、手背和腳都被炸掉了。
這些傷員的慘叫聲,和那些住宅被焚燒殆盡的居民的哀鳴聲&rdquo更讓這場浩劫觸目驚心。
随着包圍圈一點點收攏,10月3日,向格洛斯特發起了全無停歇之意的強攻,此次交鋒的是兩個都很好鬥的騎兵将領&mdash&mdash特倫頓和洛贊公爵。
為了防止格洛斯特成為康沃利斯陸地上的一個出口,華盛頓特地在那裡安置了由1500名弗吉尼亞民兵組成的隊伍,這些民兵若遭遇龍騎兵往往會一跑了之,此外還有洛贊的600名士兵組成的軍隊和800名武裝海員。
在英軍的格洛斯特營地,特倫頓帶領自己的騎兵團出去找尋草料,回來時車輛上裝滿了玉米,恰在此時跟配有長矛的洛贊的部隊狹路相逢。
一匹馬被長矛刺傷後撞上了特倫頓所騎的馬,結果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他的龍騎兵趕忙過來救他,幫他騎上另一匹馬,在步兵來複槍火力的掩護下逃跑。
由于在數量上占據劣勢,特倫頓下令撤退,而洛贊的士兵則在弗吉尼亞民兵穩健的火力掩護下乘勝追擊。
特倫頓的龍騎兵成功撤退至格洛斯特,後來法軍指揮官舒瓦西侯爵(MarquisdeChoisy)率軍包圍了這裡。
這兩位豪傑之間的交鋒并未影響到戰争的進程,不過,這次弗吉尼亞民兵的頑強迎戰使他們重新赢得了尊重。
10月11日到12日夜間,聯軍準備構築第二道平行戰壕,距離英軍角堡僅300碼。
角堡是英軍防禦陣地中規模最大的,是其防禦的核心。
快速帆船船長向他保證說,上将是不會離開的,否則他會得到通知的。
在花了12個小時搜尋這個海灣後,他們發現了格拉斯,他所處的位置有利于封鎖約克河河口,但面向大洋一邊的切薩皮克灣入口是開放的,英國人仍然可以侵入。
後來才知道,格拉斯自己的旗艦艦長們對離開的建議甚感不快,在和格拉斯會商時指出,這樣做&ldquo似乎使我們無法達成既定目标&rdquo,因此他們拒絕&mdash&mdash或者說表達了拒絕的意圖&mdash&mdash揚起船帆。
格拉斯上将同意留下了,他在9月25日寫給華盛頓和羅尚博的信中明确表示,自己已經改變了想法,他會繼續停泊在亨利角附近,以便封鎖切薩皮克灣的入口,同時封鎖約克河河口。
這封信在9月27号被送達。
9月28日抵達約克鎮後,華盛頓察看了陣地,第一晚露宿在一棵巨大的桑樹下面。
第二天一早,他便着手布置部隊準備圍攻。
法軍及其炮兵被安排在左邊,以控制約克河和鎮子之間的地方,美國步兵及炮兵則占據右邊的陣地。
此外又将額外的法國火炮安排在同一面可以俯視鎮子的地方。
洛贊的軍團及弗吉尼亞民兵占領了穿過格洛斯特角的一段長條形陸地,可以阻止駐紮在約克鎮對面,向約克河凸起點地帶英軍的轉移。
康沃利斯深藏于鎮子後部,而華盛頓和羅尚博的指揮部則都直接面向鎮子。
指揮部前面有兩條平行的戰壕,是供參與包圍行動的士兵使用的,戰壕相距200碼或300碼。
康沃利斯目前做出的唯一反應完全是防禦性的。
在獲悉聯軍正在靠近弗吉尼亞和切薩皮克灣之戰的結局之後,他開始忙于通過建造防禦陣地而增強自己的環形防線。
9月時,工程師們驅使勞工們&mdash&mdash包括數千名逃向英國期冀得到自由的黑奴&mdash&mdash不斷從事繁重的勞動,修築防禦陣地。
9月30日,聯軍感覺到約克鎮已經被&ldquo完全包圍&rdquo,他們實施包圍的兩大目标&mdash&mdash阻止防禦者接受援助或者逃跑&mdash&mdash均已達成。
唯一仍然開放的通道便是沿河上遊通往國土腹地的那條路,但是估計康沃利斯不會從那裡逃跑。
然而潛在的擔憂仍然存在:他可能會嘗試這條途徑,率領自己的部隊發動突擊或者突破包圍圈,然後發動襲擊通過馬裡蘭和賓夕法尼亞的農業區逃往紐約的英軍基地。
華盛頓一直對河流上遊的這一段感到擔心,曾勸說格拉斯派戰艦占領那裡,但是未能說服他。
如果康沃利斯從那裡逃跑了,将使華盛頓苦心經營才推進到這個階段的整個戰役功虧一篑,這種折磨人的焦慮迫使他悉加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火力。
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先以重炮轟擊,并繼之以士兵周密準備的襲擊,稍有欠缺,則必無勝算,因此他憋足了一口氣。
在格拉斯進入切薩皮克灣并完成對康沃利斯的包圍後,克林頓在紐約的情報官威廉·史密斯就斷言:&ldquo大英帝國是遭到毀滅還是被拯救,也許一個星期就可以見分曉了。
&rdquo在那一個星期,海角之戰的确起了決定性的作用&mdash&mdash雖無關毀滅或拯救,但為一個終将在世界事務中取代英國位置的新生力量提供了壯大空間。
克林頓就不像史密斯那樣具有預言家的禀賦了,他在9月2日給康沃利斯的信中安慰他說:&ldquo對法國人,你用不着害怕。
&rdquo盡管他現在已經收到了諸多消息,但他仍然無法想象會将切薩皮克灣的控制權丢給法國人。
他與其他人一樣,隻是預計格拉斯會掠奪安的列斯島,為美國擔任護航任務。
實際上此次戰鬥并未引起太多擔憂,其意義也未被充分認識,直到格雷夫斯幾天後寫的一封信。
信的措辭令人驚懼,無論哪個英國人,對于英國統治下的海疆,恐怕都不願意聽到這樣的描述:&ldquo敵人在切薩皮克灣的海軍力量極為可觀,他們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主宰。
&rdquo輝格黨人所預言的種種悲慘結局都寓于&ldquo毋庸置疑的主宰&rdquo這個字眼中了。
盡管此信并未離開克林頓的書案,但信中透露的想法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試圖解救康沃利斯的行動開始漸漸失去動力。
實際上,這早有端倪。
9月13日,即格雷夫斯那封令人沮喪的信被送達的前一天,在紐約再次召開了由将級軍官參加的作戰會議。
在無法實施營救這種令人氣餒的氛圍中,作戰會議每過幾天就召開一次。
威廉·史密斯私下認為,這些參謀官都&ldquo卑躬屈膝&hellip&hellip裡面沒有一個是能幹正事,有擔當的&rdquo。
在9月13日的會議中,紐約的軍事長官詹姆斯·羅伯遜少将(MajorGeneralJamesRobertson)曾強烈要求展開營救行動,但是他被視為行政人員,而非作戰人員。
那些卑躬屈膝的參謀官們把他當成笑柄,因為他竟然正兒八經地考慮這個議題,盡管這本來就是他們開會的議題。
為了抓緊時間、增加将援兵運過敵人防線的機會,他建議不要使用運輸船運送增援部隊,而是将5000名士兵擠在&ldquo強健&rdquo号(Robust)上,這是在紐約唯一的主力艦。
克林頓和與會人員都對這個如此違背常規,甚至是危險的建議感到震驚,因此否決了他的建議。
但第二天,羅伯遜把自己的想法形諸筆墨。
他聲稱,不作為可能導緻失去康沃利斯,而這将挫敗整個美洲事業。
如果能有效實施增援,那麼可以使康沃利斯以全力向敵人發動進攻。
危險中蘊藏着機會,無所事事則必死無疑。
他的建議未獲通過。
克林頓在9月14日又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公布了格雷夫斯的來信,就此信提出了一個主要問題,而答案則是不言而喻的:是否&ldquo在目前我們的海軍處于劣勢的情況下&rdquo冒險施救,或者考慮到敵人已經掌控了切薩皮克灣,而新近從約克鎮回來的軍官在接受詢問後聲稱,康沃利斯可以堅持到10月底,并可為一萬名士兵提供充分補給直到那時&mdash&mdash實際上他們認為他可以堅守陣地并對抗&ldquo兩萬名進攻者&rdquo&mdash&mdash有鑒于此,克林頓聲稱,是否等收到來自格雷夫斯上将&ldquo更加有利的報告&rdquo再說,或者等到格雷夫斯與迪格比少将會合後再說。
與會人員接受了給出的暗示,宣布贊成繼續等待。
康沃利斯自己的精神已經懈怠。
在切薩皮克灣海戰之後的10天間隙裡,他知道這次戰鬥結局讓法軍控制了海岸,降低了他被救援的可能性,但是他并未采取措施從自己所處的圈套中逃脫出來,直至華盛頓-羅尚博的部隊抵達并切斷了他的退路。
當他獲悉已經失去切薩皮克灣的時候,他本來仍然可能通過陸地突圍&mdash&mdash即便無法徑直逃往紐約,至少也可以通過馬裡蘭抵達特拉華河口。
除非他完全相信克林頓為他提供增援的承諾,否則盡管從一個比較不友好的地方行進是頗為危險的,但是有特倫頓在前面開路,跟如果被包圍則必然面臨的災難相比,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的。
自9月6日之後,華盛頓的部隊已經通過了切斯特和埃爾克角,除非康沃利斯的情報工作完全缺失,否則他應該知道敵人正在逼近。
他是哪一天得知他們正在行進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毫無疑問,這個時間應該是差不多在他在獲知海戰結果的時候。
這個結果使得格雷夫斯上将在9月9日令人沮喪的報告中說,法國人是切薩皮克灣&ldquo無可置疑的主宰&rdquo了。
康沃利斯已經意識到了可能被包圍的前景,因此他在9月16日到17日寫信給總司令克林頓說:&ldquo如果你未能盡快給予我救助,那麼你隻能準備聽到噩耗了。
&rdquo&ldquo噩耗&rdquo究竟為何,他并未明說。
如果&ldquo噩耗&rdquo是指失敗或者投降,那麼就可以推測,手頭缺乏補給的康沃利斯根本就無意從陸上奮力突圍。
此信在9月23日被送達紐約,次日又召開作戰會議,以商讨這個仿佛預示着帷幕即将突然落下的消息及其寓意。
克林頓&mdash&mdash模棱兩可一向是他的作風&mdash&mdash認為&ldquo噩耗&rdquo意味着&ldquo撤退&rdquo,而這使他如釋重負,意味着他無須突破格拉斯這道障礙,對約克的部隊提供救援了。
他在戰後為自己所做的辯護發人深省。
他在此辯護中承認,&ldquo如果他聽說康沃利斯勳爵盡其所能,帶着所有可能帶走的東西逃到卡羅萊納的話,他不會很不高興的&rdquo。
那麼作為總司令,他為什麼不命令康沃利斯逃跑?後來康沃利斯正是以此為自己不逃脫做辯護的。
格雷夫斯也對返回切薩皮克灣去與格拉斯較量沒有太多熱情。
由于他有幾支艦船在切薩皮克灣的交戰中受傷,他在9月24日抵達紐約進行修理,此時已經是戰鬥後19天了,在桑迪胡克的沙洲裡探察就花去了5天時間。
現在決定權在他,他可以在修整艦隊後和格拉斯對抗,或者從他那裡穿過去給約克的康沃利斯提供救助。
然而,當他在紐約發現有10艘戰艦需要修理的時候,他固執己見地要求每一艘艦船從船舷到纜索都要徹底修好,每一個受損的桅杆都要修好,每一艘船都要處于能加入艦隊的适航狀态,否則他就拒絕移動。
最初他好像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告訴克林頓他會竭盡所能盡快修好自己的艦船,他準備突破法國人的障礙,将自己的部隊運送至約克河口。
他提出了一種戰術:由于格拉斯所處位置潮水很猛,因此如果他發射舷炮,操作起來會很困難,而他自己則可以利用潮水,通過夜幕掩護在約克河上停泊,讓士兵在那裡下船。
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并未付諸實施。
根據船長方面的報告,格雷夫斯說他可以在10月5日前起航,也就是再過12天之後。
這隻是他給出的諸多起航期限之一,這些期限一個個來到,起航卻遙遙無期。
士兵和船員已經登船三個星期了,但船仍然靜止不動。
這些拖延和推遲引來失去耐心、迷惑不解的抱怨。
将軍們并未加入他們的分遣部隊,高級将領也沒有登船。
副官長辦公室的弗雷德裡克·麥肯齊上尉是個敏銳的觀察者,他對這些将官缺席的評價可謂是對整個美洲戰争的恰當評價:&ldquo我們的将領們好像對此事并不當真。
&rdquo 當這個帝國從他們腳下消逝的時候,這便是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程序有缺陷,構件有缺損,但是還要勉強應對的問題;信号被誤解的問題;僵化過時的《作戰條例》的問題;容易造成壞血病的食物問題;作戰軍官參與政治紛争的問題;雇用了老朽的海軍将官的問題;置保護貿易于戰略行動之前的問題;關于敵人的行動及意圖的情報經常缺乏甚至不實的問題。
還有,綜括了所有這些問題的:不了解、不屑了解敵人的本質的問題,他們對這場大規模叛逆的鎮壓,是在這樣的判斷下進行的&mdash&mdash用一位很受器重的英國軍官羅頓勳爵(LordRawdon)的說法便是,這些叛匪不過是些&ldquo狂熱的可憐蟲&rdquo罷了。
經過長途跋涉,當最後一批聯軍在9月26日走進威廉斯堡的時候,康沃利斯的一切都隻能寄希望于克林頓能夠怎樣迅速地提供救援了&mdash&mdash他曾經那樣信誓旦旦地保證會提供的救援。
此時紐約倒感覺不到緊急的氣氛,除了預計率領海軍艦隊前來增援的迪格比上将即将到達。
那些要參與救援行動的陸軍軍官不斷歡呼:&ldquo迪格比,迪格比!&rdquo快速帆船帶來消息說,迪格比此次總共帶來了3艘艦船,因此不可能指望他能上演什麼奇迹,但是人們認為,胡德和格雷夫斯的戰艦數量合計19艘,他的加入正好可以造成對格拉斯的優勢。
新增的兩三條艦船,立刻讓人重新看見了一絲勝利的光芒。
麥肯齊上尉寫道:&ldquo如果我們的艦隊能夠戰勝他們的,那我們就有相當的把握能結束叛亂。
&rdquo 迪格比率領着三艘船終于在9月24日抵達。
他帶來一個能夠激勵士氣的因素,這便是威廉·亨利王子&mdash&mdash國王的嗣子,後來繼承王位成為威廉四世。
根據流傳于羅尚博軍營中的謠言,出于某些美好的幻想,他被選中出訪美洲,最終将任&ldquo豐腴富饒的&rdquo弗吉尼亞的總督。
為了迎接他,鳴放了21響禮炮,但是隆隆的炮聲聽上去很是空洞。
有多少人不無遺憾地感歎,這些隆隆炮聲是發自這裡而不是約克,這就不得而知了。
王子的出訪表明紐約仍然富有活力,即便這種活力無助于救援行動,至少還可以用來款待王室成員吧。
在為到訪王子舉行的一系列晚會、招待會和遊行中,倦怠情緒被一掃而光。
王子在克林頓陪同下視察市容,檢閱德國和英國部隊,和傑出的公民們共進晚餐,還觀賞了軍樂團舉辦的音樂會。
這讓人們暫時忘卻了對康沃利斯的擔心,也激起了相當的忠君熱情。
當樂隊在紐約演奏的時候,康沃利斯卻眼巴巴地看着地平線,期盼能看到桅杆。
來自約克鎮的一份緊急公文說,他&ldquo日日期盼前去解救他的英國艦隊能出現,如果沒有這支艦隊,他要抵抗他所面對的強大敵人的希望就很渺茫&rdquo。
紐約克林頓所召集的作戰會議議而不決,徒勞無功,不能達成決議。
火炮隆隆作響,康沃利斯等待着承諾的援軍到來,但是并沒有看見船帆。
此時在紐約,海軍猶豫不決,作戰會議遊移不定,令人心焦地遲遲不發援軍,原因是害怕這會危及海軍的安全,而海軍是英國的海上長城,日不落帝國的捍衛者。
在切薩皮克灣之戰後,在軟弱無力的格雷夫斯的掌控下,海軍失去了功用,就像熄滅的燈燭一般。
6個星期白白過去了,海軍依然按兵不動,在等待風和作戰的勇氣,而在約克河流入切薩皮克灣的藍色入海口,一個帝國消亡了。
一個個作戰會議接踵而至,仿佛秋天的落葉一般。
在這些會議中,與會者一緻認為,必須冒險遠征進行支援才可能有勝算,但他們的疑問是,現在既已喪失了奇襲的機會,如何才能安全地達成增援的目标?在對此問題沒有明确答案的情況下,作戰會議再次選擇把10月5日這個已被一再重複的日子作為起航日期,康沃利斯應該已被告知這個日期了。
正是由于克林頓的來信表達了這個意思,因此康沃利斯預計會有增援,在9月29日決定從前線撤出部隊,鞏固陣地。
由于紐約的船廠未能完成修理,格雷夫斯未能按計劃在10月5日起航。
後來将起航日期推至10月8日和12日,但同樣落空,未能揚帆起航。
到了這個時候,紐約的将領們都很清楚,康沃利斯的情況岌岌可危,推遲日期會更加危險。
威廉·史密斯很為格雷夫斯的拖延感到擔憂,他對紐約總督特賴恩說:&ldquo每一小時對康沃利斯勳爵來說都極為寶貴。
&rdquo麥肯齊上尉指出,有艘叫&ldquo蒙塔古&rdquo号(Montague)的船仍然缺少一根桅杆,假如10月10日前能夠全部準備就緒,還需要3天才能駛過沙洲,再過7天才能給康沃利斯提供有效的支援。
麥肯齊上尉在日記中懷疑艦隊是否還有出發的可能,希望能在别的地方展開行動,&ldquo彌補我們的損失&rdquo。
有趣的是,他曾經不自覺地承認,他不确定這樣的行動是否會讓&ldquo敵人和我們一樣渴望和平&rdquo。
格雷夫斯現在又說,他們不可能在10月12日前出發,艦長們則聲稱,沒有10天的時間不可能做好準備。
麥肯齊就此表示:&ldquo既然他們不能,那麼再等上10個月也是一樣的。
&rdquo克林頓在給康沃利斯的信中報告此次作戰會議時寫道,如果沒有&ldquo不可預見的變故,我們應該可以在10月12日之前駛過沙洲&rdquo,但顯然約克鎮并非他的首要目标,因為他又提及自己偏好的計劃,即如果無法按時抵達,&ldquo我會立即試圖攻取費城&rdquo,把&ldquo華盛頓的部分兵力從你那裡&rdquo引開。
對一個每天都要經受16英寸迫擊炮轟擊的人來說,這隻能算是畫餅充饑吧。
又一個本該出發的日期錯過了,因為10月13日刮起了風暴,格雷夫斯的艦船相互碰撞,把第一斜桅撞斷了。
這種癱瘓的情形随處可見。
10月6日夜裡,在約克鎮的勞工開始挖掘聯軍第一道面向敵人并與之平行的戰壕。
戰壕把美軍和法軍的陣地連為一體,聯軍共有四個據點,美法軍營各有兩個,炮兵已經瞄準好,準備&ldquo以鋪天蓋地的火力&rdquo攻擊從河面駛來的敵人艦船。
防禦方對正在挖戰壕的這方胡亂開火打了一陣,造成兩人受傷,但傷得不重。
10月9日,約克鎮的第一批美國火炮開始朝英國的防禦工事開火。
在過去的三天裡,工程師們指導炮兵如何放置火炮,到了晚上,勞工們就開始挖掘平行戰壕。
白天則由聖西門部隊的士兵接着幹,他們挖掘了之字形戰壕跟炮兵相連,還建造了加固用的鹿砦&mdash&mdash将削尖的木樁敲入地下而建成的栅欄,尖頭朝上,這樣可以防止襲擊者從掩體前的土垛爬上來。
在構築工事時傷亡很小:一個人被打死,七人受傷。
然而随着工事的繼續進行,勞工和軍官的傷亡人數都增加了。
依據慣例,正式啟用第一道平行戰壕的儀式需要讓部隊占據塹壕,并在橫笛和軍鼓的伴奏下升起軍旗。
這個榮譽給了亞曆山大·漢密爾頓上校(ColonelAlexanderHamilton)的分隊。
這是個愛出風頭的人,他命令自己的部隊在掩體的土垛上表演兵器教範(ManualofArms),一番很是無謂的鋪張。
敵人看到他這樣虛張聲勢,十分驚訝,以為他或者有些隐秘的威脅冬季,或者是瘋了,結果他們沒有開火,漢密爾頓逃過了應得的教訓。
現在聯軍戰線上的50門火炮一起開火,這些炮大都屬于聖西門,是從巴爾的摩帶來的,其他的則是些野戰炮,是在諾克斯将軍指揮下,借助人力從白原拖曳過來的。
當時有人敦促華盛頓等到能用的船隻再運送這些炮,但華盛頓還記得,曾經通過陸地從提康德羅加拖曳過來的諾克斯的火炮,拯救了波士頓,因此華盛頓堅持要求他們一同行進。
拖着這些火炮經過坑坑窪窪的道路和沒有橋梁的溪流,确實減慢了行進的步伐,也加重了他們的擔心,害怕康沃利斯可能會逃跑或者加固防禦工事使他們無法突破。
但是康沃利斯什麼都還沒有來得及做,火炮就已經被安置到位了。
因為經常打仗,歐洲人在圍城時總結出了一種理論和一套正規的儀式,而美國人因領土廣大,且城市以木材建造,因此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
他們不久就學會了,教他們的是軍事教官馮·施托伊本男爵。
他說話時有濃重的帶有喉音的口音,性格歡快,滿口髒話,不管他的爵位是否正宗,這都不妨礙他的好人緣。
連隊中正在康複中的病人和不上班的工人,每天都手工制作一種盛土石的篾筐(gabions)和加固戰壕用的柴捆(fascines),用來加固土質陣地。
為防止着火,城鎮周圍有大片樹木被砍伐,這些樹提供了所需的材料。
到了這個時候,英國火炮減少了攻擊,因為康沃利斯已經認識到,自己已經确确實實地處于包圍之中了,下令要節約彈藥。
康沃利斯在承受了聯軍第一排炮陣的炮火後,在10月11日告訴克林頓:&ldquo現在唯一能救我的辦法便是直接趕到約克河,由海軍發動一場成功的戰役。
&rdquo另一位記日記者、皇家海軍的巴塞洛缪·詹姆斯上尉(LieutenantBartholomewJames)記錄到,自10月11日開始,發自16英寸迫擊炮的炮擊甚為&ldquo可怕&rdquo,&ldquo仿佛天崩地裂一般&rdquo,轟炸的隆隆炮聲&ldquo幾乎讓人無法忍受&rdquo。
詹姆斯上尉看到&ldquo到處都躺着遭受重創的傷員,有的頭、手背和腳都被炸掉了。
這些傷員的慘叫聲,和那些住宅被焚燒殆盡的居民的哀鳴聲&rdquo更讓這場浩劫觸目驚心。
随着包圍圈一點點收攏,10月3日,向格洛斯特發起了全無停歇之意的強攻,此次交鋒的是兩個都很好鬥的騎兵将領&mdash&mdash特倫頓和洛贊公爵。
為了防止格洛斯特成為康沃利斯陸地上的一個出口,華盛頓特地在那裡安置了由1500名弗吉尼亞民兵組成的隊伍,這些民兵若遭遇龍騎兵往往會一跑了之,此外還有洛贊的600名士兵組成的軍隊和800名武裝海員。
在英軍的格洛斯特營地,特倫頓帶領自己的騎兵團出去找尋草料,回來時車輛上裝滿了玉米,恰在此時跟配有長矛的洛贊的部隊狹路相逢。
一匹馬被長矛刺傷後撞上了特倫頓所騎的馬,結果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他的龍騎兵趕忙過來救他,幫他騎上另一匹馬,在步兵來複槍火力的掩護下逃跑。
由于在數量上占據劣勢,特倫頓下令撤退,而洛贊的士兵則在弗吉尼亞民兵穩健的火力掩護下乘勝追擊。
特倫頓的龍騎兵成功撤退至格洛斯特,後來法軍指揮官舒瓦西侯爵(MarquisdeChoisy)率軍包圍了這裡。
這兩位豪傑之間的交鋒并未影響到戰争的進程,不過,這次弗吉尼亞民兵的頑強迎戰使他們重新赢得了尊重。
10月11日到12日夜間,聯軍準備構築第二道平行戰壕,距離英軍角堡僅300碼。
角堡是英軍防禦陣地中規模最大的,是其防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