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危急時刻

關燈
錯。

    他寫信的那天恰恰就是康沃利斯在約克鎮投降的日子,不過這個消息是又過了一個月後才傳到倫敦的。

     格拉斯7月份時在西印度群島已經做好了展開戰役的各種準備工作,就剩下錢還沒有着落。

    他本想從聖多明各的居民那裡籌得借款,但此事受阻,之後他又轉向當地的另一個财源,這就是古巴居民,也屬于西班牙人。

    他派遣快速帆船給哈瓦那總督送去一封信,信中解釋了他為什麼急需相當于120萬裡弗爾的一筆錢。

    盡管西班牙官方并不熱切地期盼美洲叛軍取得成功,因為他們擔心可能會對自己的殖民地産生影響,不過哈瓦那的居民還記得不到20年前英國人襲擊哈瓦那的情形,很高興能有報仇雪恨的機會。

    據說,通過向大衆募集的方式,隻用了不到48小時就為格拉斯籌好了錢,古巴的婦女們也助了一臂之力,紛紛拿出自己的鑽石,籌好的錢很快送到了他的旗艦上。

    特恩奎斯特的說法則沒有那麼令人動容,他說&ldquo古巴&rdquo開出了70萬比索的現金彙票,并用5個小時兌現了現金。

    這樣,格拉斯在1781年8月5日帶着錢、聖西門的三個團以及他自己艦隊的28艘船,從弗朗索瓦之角出發,前往美洲和切薩皮克灣。

    這比他原來預計的出發時間隻晚了兩天。

     為了不被發覺,格拉斯在航行時選擇經過古巴和巴哈馬之間的巴哈馬海峽,這條路難走,故很少有人經過,因為障礙很多,因此航行的速度比較慢。

    盡管美國人催促他快些去,但是後來證明他選擇走巴哈馬海峽是明智之舉&mdash&mdash或者說他很走運。

    胡德上将是8月10日離開安提瓜的,隻比格拉斯晚了5天,他未能在開闊的大洋上發現格拉斯,因為他是沿最直接的路線趕往美洲海岸的,比格拉斯早了5天到達美洲。

    當他朝切薩皮克灣打量的時候,他沒有發現有什麼外國帆船的痕迹,因為格拉斯還在從巴哈馬群島趕過來的途中呢。

    格拉斯打消了英國人對他到來的擔心,并且讓他們相信,如果他的确在趕往美洲,那麼他也是在趕往紐約,此時未能與他相遇後果之嚴重更勝過雙方相遇并發生交戰。

     8月28日,胡德盡職盡責地參加了與格雷夫斯和克林頓的會晤。

    雙方均沒有将注意力集中于格拉斯到來一事。

    格雷夫斯安慰克林頓說,有關法國艦隊正在從西印度群島趕過來的傳言很有可能是&ldquo癡人說夢&rdquo,或者,就算截獲的法國人的信件中亦提到此事,這也可能是&ldquo吹牛&rdquo(gasconading)&mdash&mdash說起法國的聲明、威脅或承諾,英國人總喜歡不屑地用這個字眼。

    胡德自己肯定很清楚,這不僅僅是&ldquo吹牛&rdquo這麼簡單,因為他自己在不久以前還與格拉斯在西印度群島交過手呢。

    他了解法國艦隊的規模,因此如果他還有戰略眼光的話,本來可以像羅德尼一樣,判斷出格拉斯的目的地,并通過格雷夫斯的手下人施加影響,說服他們聯手趕在法國占領切薩皮克灣之前先把它控制住。

    如果他們真這樣做了,就可能改變戰争的進程,但是胡德并沒有這樣主張,無疑是因為他朝切薩皮克灣打量的時候,很不湊巧地沒有發現什麼敵人。

    後來因為救助康沃利斯一事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危機。

    考慮到他一直無所作為,這似乎表明,當他踏上美國領土的時候,他也受到了消極被動情緒的感染。

     克林頓也與格雷夫斯和胡德一樣,有些自命不凡。

    傑曼勳爵曾經肯定地對他說,無須害怕格拉斯,因為羅德尼率領着更強大的艦隊,正密切注意着他的一舉一動。

    年事已高的阿巴思諾特上将在退休前曾經向格雷夫斯指出,不管羅德尼&ldquo警惕性有多麼高&rdquo,他都不可能&ldquo趕在他們之前&rdquo及時增援美洲,如果格拉斯來到這裡的話,他會在美洲領海占據優勢,因此會對在切薩皮克灣處于劣勢地位的康沃利斯造成威脅。

    這位長者的老花眼中所預見的事情後來一件件都應驗了,隻是長者已去,而紐約人根本不擔心其南部戰區,認為那裡是次要的。

    他們隻對自己的境地感到擔心,因為所有的人都确信,一旦法國艦隊來到,他們将會奔赴紐約。

    格雷夫斯和克林頓所擔心的是,巴拉斯所率領的法國艦隊會由紐波特南下與格拉斯會合,在美洲的海軍實力上會超過英國,占據優勢。

    為什麼格雷夫斯不主動出擊,對紐波特發起進攻消滅巴拉斯,卻這樣坐以待斃,被動地等待來自紐約方向的襲擊?洛贊似乎對這場戰争有了破天荒的獨立思考力,他寫道:&ldquo貫穿這場戰争的始終,英國人似乎都在瞎摸亂撞&hellip&hellip他們總是不願意抓住最顯而易見、最寶貴的機會。

    &rdquo他還提到了将會出現的機會:當羅尚博的部隊離開紐波特與華盛頓會合,準備發起最後攻勢的時候,&ldquo那時,英國人隻需對羅得島附近的法國艦隊發起攻擊,即可一舉摧毀之,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這個策略&rdquo。

    其實他們想倒是想到了,但是擔心寡不敵衆的格雷夫斯一直都沒有同意這個冒險舉動。

     等到胡德苦苦追逐格拉斯卻一無所獲,最後抵達紐約的時候,紐波特傳來消息說巴拉斯的确出發了,但目的地未知。

    英國對紐波特的封鎖是在50英裡外的加德納斯島(GardinersIsland)實施的,當這個封鎖線接受考驗的時候,卻發現封鎖線并不那麼牢固,但這也并不令人驚訝。

    紐約人人自危,然而他們所預計的戰場與巴拉斯所盤算的戰場并不一緻。

    英國人對自己的陣地過分關注,以為他是為進攻紐約前來助陣的。

    實際上,巴拉斯正帶着運輸船以及随軍攻城設備,準備支持法美聯軍向弗吉尼亞行進,而克林頓和格雷夫斯竟然對此一無所知。

     華盛頓的盟軍正在趕來。

    這次計劃的與盟軍的會師将是最後的機會。

    在薩拉托加之戰後,法國一直有很高的期待&mdash&mdash一旦美國成功,将會讓英國人顔面掃地&mdash&mdash但是法國人的願望落空了,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太虛弱了。

    法國人發現這個同盟缺乏沖勁,老是想依靠别人,未能建立強大的政府,如果要他們繼續打下去,就要給他們輸送軍隊及錢财。

    跟所有的戰争一樣,波旁家族發現這場戰争也比他們原先預計的要更加昂貴。

    結盟以來,法國已經向美國人提供了超過1億裡弗爾(約合2500萬美元)的貸款、物資和援助。

    根據一些人的估計,在戰争結束之前,法國還要為美國獨立戰争花費15億裡弗爾。

    這是一筆史無前例的巨款,實際上已經讓法國的國民預算瀕于破産,不得不在1789年召開三級議會。

    這次議會導緻國王被逮捕以及一系列騷亂,終于釀成法國大革命。

    美國人被告知說,法國政府之花費已經超過了&ldquo大陸會議僅憑盟友之誼所能夠指望得到的&rdquo。

    韋爾熱納明确表示,1781年之後不會再提供部隊、艦船和金錢方面的援助。

    華盛頓很清楚,此次盟軍的增援行動必須達成目标。

    但是要組建一支有相當實力的美軍,能夠與法軍在弗吉尼亞卓有成效地并肩作戰,這談何容易。

    這些人要吃飯,要穿鞋,還需要野戰炮的支援。

     美國嚴重匮乏,一片蕭條,此時出現的第一位救星是羅伯特·莫裡斯(RobertMorris),他使美軍重新獲得了戰鬥力。

    他是靠這場戰争發了财的商人,富甲一方,在1781年經大陸會議選舉出任财政總監(SuperintendentofFinance)一職。

    大陸會議與荷蘭國會一樣,非常懼怕集中權力,因此有5年的時間都竭力避免把财政權交由一人掌管,隻是到了1781年,國家信貸已經瀕于崩潰,這才不得不承認,的确需要有人總管财物。

    莫裡斯說,自己&ldquo與人類接觸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