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場成功的戰鬥可以讓我們赢得美洲”

關燈
絕對需要離開熱帶氣候&hellip&hellip&rdquo這裡夏季的幾個月氣候濕熱,疾病很容易傳播。

    有數百名士兵和水手已經因患病而無法動彈,羅德尼也被警告,如果他尿道狹窄的毛病得不到治療,這種病有可能緻命。

    他急切地想回到英國,這本是情有可原的。

    桑德威奇在5月複信說,就羅德尼的請求,他已經&ldquo正式緻函&rdquo,國王顯然已經準假,但希望&ldquo在當前這種關鍵的時刻,你不會因得到準假便擅離職守。

    隻要你繼續擔任指揮,無論是政府還是全體公衆,都會非常滿意&rdquo。

    桑德威奇還自信地宣稱,這場戰争&ldquo不會持續太久&rdquo。

    這種自信隻能出于一位無知而又不願意從戰場或者對手那裡學任何東西的部長。

    至于法國的幹涉,桑德威奇更是輕松自如,根本不當回事。

    他的見解是:&ldquo很可能在你所處海域的法國艦隊會在飓風來臨的幾個月奔赴北美&hellip&hellip&rdquo這暴露了他對時間季節的了解有多麼貧乏,因為還有5個月才是飓風季節,而法國人在聽到美國人的緊急召喚後,根本無須等到那個時候&mdash&mdash事實上,他們的确沒有等那麼長時間。

    最後桑德威奇說,&ldquo至于是否要追趕他們,你在判斷這一點上最有發言權&rdquo,他讓羅德尼跟随&ldquo自己的感覺&rdquo行事。

    羅德尼的感覺并不複雜,他在3月18日給他妻子的信中說:&ldquo我最遲必須在6月離開這裡。

    &rdquo他提及嚴重痛風的毛病,還有&ldquo一種非常令人痛苦的病症&rdquo(前列腺疾病)。

    他還對聖尤斯特歇斯島上那些背信棄義的生意人表示了很大的憤慨。

    &ldquo我無法表達在這個島上,我經曆了多少痛苦。

    如果我不在這裡的話,那些自稱為英國人的人會為所欲為,無惡不作。

    &rdquo正是此時,在他飽受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憤怒地威脅說要讓這個島成為&ldquo一個沙漠&rdquo。

    他還悶悶不樂地表達了後來并未實現的願望:&ldquo如果裝載我戰利品的船隊安全抵達英國,那我應該感到開心了,因為除了可以償還所有債務之外,我還能給自己親愛的孩子們留下點兒東西。

    &rdquo 3月21日,桑德威奇給羅德尼轉發了一個情報,說一支由25艘帆船組成的艦隊即将駛離布雷斯特,不過桑德威奇未能說明這支艦隊駛向何方。

    他說,艦隊很可能駛往西印度群島,之後再駛往北美,也可能在卡迪斯跟西班牙人會合,以&ldquo阻遏你的征服活動&rdquo。

    他的判斷是正确的,不過也算不上機敏,因為這是格拉斯率領艦隊赴美行程的第一階段,當時已是盡人皆知了。

    在法國首都為沃波爾殷勤報告各種傳聞的杜德芳夫人(Mme.DuDeffand)已經在給他的信中提到,聖西門所率領的一個團&ldquo亦在赴美之列。

    這是誰都知道的了(Voilànouvellespubliques)&rdquo。

    盡管已是盡人皆知,但當此報告送到羅德尼手裡的時候,格拉斯已經到達背風群島一周,向胡德開戰了。

     海軍部的各種公文急報是通過名為&ldquo燕子&rdquo的快艇傳送的,這個名字顯然是為了表達快速之意。

    盡管快艇就其大小而言速度不算慢,但這種單桅船獲取推動風力的風帆面積,比快速帆船的風帆小太多了。

    對比之下,美國人利用法國快速帆船&ldquo康科德&rdquo号(Concorde)遞送羅尚博和格拉斯之間的急件,波士頓和背風群島之間的文件傳送很快,僅需16和18天。

    他們的航行時間有如此顯著的差異,不僅因為所用船隻不同,還因為英國人過于自信地認為自己有豐富的大洋知識,堅持要逆灣流而行。

    這種洋流以環形向北流動,減緩了從歐洲到加勒比的航行速度,但在大西洋的洋流速度加快,這減少了從歐洲到美國郵件的傳送時間。

    楠塔基特(Nantucket)的獵鲸者在跟蹤鲸群時首先發現了洋流的流向和速度,一位楠塔基特的船長蒂莫西·福爾傑(TimothyFolger)将此發現告訴了表親、時任美國郵政局長的本傑明·富蘭克林,以方便穿越大洋遞送郵包的郵政人員。

    福爾傑解釋了為什麼從倫敦到羅得島的美國商船船長要比從倫敦到紐約的英國郵船船長走得快。

    這是因為美國船長受到了鲸魚的啟發,知道了灣流的流向并穿越過去,而不是一連數日逆着洋流航行。

    福爾傑繪制的海圖和文字說明,指導船長們如何通過按一定間隔吊下溫度計,測量表面泡沫的速度,觀察水面顔色變化等方式監測洋流流向。

    在戰前的1770年,富蘭克林曾将此發現告知英國郵政大臣安東尼·托德(AnthonyTodd),但英國的船長們根本不屑從美洲殖民者和漁民那裡接受什麼教導,因此未予理會。

    富蘭克林在1776年的一次航行中親自做了實驗。

    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他每天兩次或者四次将溫度計投入水中。

    他有關灣流的報告直到戰後才發布,那時這個發現已經不可能惠及英國人了,但是福爾傑的地圖&mdash&mdash有關灣流的第一幅地圖&mdash&mdash在1768年就出版了,這是在敵對公開化和發生革命之前。

     桑德威奇仍然優先考慮西印度群島,他在給羅德尼的信中說,除非羅德尼能在格拉斯抵達馬提尼克島之前攔截他,否則法國人在艦船數量方面将處于優勢,因此英國必須依靠&ldquo我們總指揮官的謀略和表現以及其手下官兵的勇猛了&rdquo,因為沒有可能為他增加援兵。

    羅德尼一直在留意法軍何時到來,還将三艘主力帆船調撥給胡德,命令他在馬提尼克島逆風處巡弋并偵察敵人。

    不久,胡德又被調派到靠近海岸的地方偵察皇家要塞的動向,防止駐紮在那裡的四艘法國主力艦在格拉斯到達後出來增援,同時防止格拉斯進入并占有那個&ldquo最宏偉、最好的港口&rdquo(按照羅德尼的說法)。

    胡德不喜歡這個靠近海岸的位置,屢次請求羅德尼讓他回到他原來的位置,但遭到羅德尼的拒絕。

    在何處能更好地偵察和攔截敵人這個問題上,他們發生了争執,這使得他們的分歧加重了。

     在聖尤斯特歇斯島,羅德尼任命了一個特派員,由他來監管如何處置收繳的财物和文件。

    他對背信棄義的英國商人的那些勾當了解得越多,他的火氣也越大。

    &ldquo我是為國王和國家而收繳&rdquo了這些罰沒資産,因此&ldquo希望這些資産能夠成為國民收入。

    我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得到哪怕其中的一枚硬币,我也沒有想得到的願望。

    令我高興的是,我幫助自己的國家讓這些無賴之徒得到了應有的懲處。

    他們應當受到鞭笞,也一定會得到鞭笞的&rdquo。

    羅德尼這種對個人利益全無興趣的說法是否真确,這自然另當别論,但是很顯然,在整個3月份和4月初,當羅德尼的敵人穿越大西洋朝他挺進的時候,支撐他堅守聖尤斯特歇斯島的信念正是将這些無賴繩之以法,并親手拿起鞭子鞭笞他們。

     格拉斯率領着一支強大的艦隊,有20艘主力艦,3艘快速帆船,還有龐大的由150艘運輸船組成的船隊,專門為西印度群島運送補給和兵力。

    格拉斯于3月22日從布雷斯特出發,他乘坐的是龐大的旗艦、有三層甲闆和110門火炮的&ldquo巴黎&rdquo号&mdash&mdash法國艦隊的王者,當時服役的最大艦船。

    他預計将在西印度群島的戰鬥中與胡德或者羅德尼相遇。

    在為需要補給的島嶼補充物資後,他将為古巴和聖多明各的西班牙部隊提供必要的援助,然後在冬季快要到來的時候前往美國。

    一支由40艘商船組成的東印度公司船隊也加入了他的艦隊,這些商船航速低,必須由軍艦拖行。

    他于1781年4月底到達距離馬提尼克島不遠的海域。

     5月8日,格拉斯正駛往西印度群島,下一個目的地就是美國的消息傳到了紐波特,并很快傳播開來,仿佛一針強心劑,一掃頹廢的氛圍。

    一個月前華盛頓還坦言&ldquo我們現在已經瀕臨絕境&rdquo,現在這個消息讓美國革命重現生機,有了新的希望。

    前一年夏天,羅尚博率領5700名步兵來到紐波特,之後由于美國人缺乏主動性,也由于阿巴思諾特一直對海灣施行封鎖,因此在之後這10個月裡,他們隻能郁悶地等待。

    在此期間,法國的海軍指揮官死于發熱,繼任者是路易·德·巴拉斯伯爵。

    巴拉斯經由波士頓趕來,給華盛頓帶來了格拉斯正在趕來途中的消息。

    他們立即準備在5月21日召開由華盛頓、羅尚博和巴拉斯(後來他未能參加)參加的作戰會議,會議地點是韋瑟斯菲爾德(Wethersfield),一個瀕臨哈特福德的城鎮。

    會談中,華盛頓計劃對紐約發動戰役的提議表面上被接受,但法軍還有所保留,提出戰役的前提是格拉斯配合調派其陸上部隊與美軍一道協同作戰。

    盡管德埃斯坦組織的法國海軍和美國陸上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曾經兩度失利,但是與會者還是同意再嘗試一次。

    羅尚博顯然與不少20世紀的曆史學家一樣,認為華盛頓在戰争方面沒有什麼謀略(這顯然未能考慮到更為重要的指揮素質),因此他馬上置韋瑟斯菲爾德計劃于不顧,于5月31日給格拉斯寫信,建議他在切薩皮克灣發動攻勢。

    他在信中附上了韋瑟斯菲爾德計劃的副本,說格拉斯應當對桑迪胡克沙洲的問題做出獨立判斷,并提議說,在他到達後,可以了解一下切薩皮克灣的情況,如果他認為那裡不适合作戰,可以再去紐約。

    他還提出借用同來的聖西門所率領的幾個團,借期為三個月。

     他又分别在6月6日和11日寫了兩封信,坦誠地報告說,美國的戰事已經陷入&ldquo嚴重危機&rdquo。

    這些人沒有錢,也借不到錢,&ldquo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hellip&hellip先生,我不應該向你隐瞞,華盛頓手下的實際兵力連他号稱的一半也不到,我認為&mdash&mdash盡管他對此諱莫如深&mdash&mdash他目前的兵力還不足6000人,而拉法耶特保衛弗吉尼亞的正規軍和民兵還不到1000人,還有大約這麼多數量的兵力正在增援他的途中&hellip&hellip因此至關重要的是,你要盡可能多地裝載兵力,4000人或者5000人都不算多,不管你是打算在弗吉尼亞增援我們,還是準備奪取桑迪胡克,幫助我們對布魯克林實施包圍&hellip&hellip先生,這便是你可能面臨的不同前景,以及這個國家令人沮喪的現狀。

    不管怎樣,我相信你能夠幫助我們得到海上優勢&rdquo。

    在信末,他重申必須多帶兵力,還要帶錢來給他們發軍饷。

    這個報告恐怕很難算得上是為了激勵盟友同生死共患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卻達到了期望的效果。

    我們不知道當時格拉斯是怎麼想的,感受如何。

    我們唯一的判斷依據是,他後來全身心地投入當時已經是風雨飄搖的事業中,而這項事業還是别人的。

    法國人在處理與盟友或者鄰國的關系時往往很是生硬,甚至很令人不快,但他們在那充滿使命感的1781年的所作所為卻極其令人欽佩。

    隻要還有些許能力,他們就不願意讓美國為獨立而戰的事業灰飛煙滅,讓自由的向往沉淪下去,并讓他們的宿敵重新居于絕對霸主的地位。

     羅尚博在給格拉斯的信中提到,他傾向于在切薩皮克灣作戰,這一點也得到其他在美國的法國使節的贊同。

    他們認為進攻紐約過于危險、代價太高,而且在格拉斯離開後,華盛頓是否能夠守住紐約也很成問題。

    正如羅尚博的兒子在與巴拉斯一同回來後所報告的,法國朝廷不想付出長期包圍紐約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

    法國人本來指望在1781年結束戰争,因此隻打算讓格拉斯在美國進行6個星期的戰鬥,然後讓他回西印度群島與英國人作戰。

    在和羅尚博制訂計劃時,他在美國海岸何處登陸,何處發起進攻,這些決定權均由格拉斯自行決定。

    這體現了對他的信任,這種信任可能基于他對士兵的了解。

    考慮到當時的危局,此舉表現出很大的對好運的信心,而直到那時,美國的運氣都不好。

    還要考慮到,協調不同國家指揮官所率領的陸海軍部隊共同作戰,這本來就有相當大的冒險成分,此前德埃斯坦的行動已經遭遇失敗。

    這還不算跨洋通訊&mdash&mdash受制于風向、天氣和敵人的行動等等&mdash&mdash帶來的風險。

    這些因素幾乎肯定會導緻失誤,正是這類失誤使得豪和伯戈因無法協調發動戰役,結果導緻了薩拉托加的敗績。

    然而好像雙方都對此不甚在乎。

    結果,命運之神&mdash&mdash或者華盛頓很是信奉的上蒼,外加他自己的努力&mdash&mdash終于對美國一方表示了眷顧。

    在各個關口上時機都恰到好處,加之好運,成就了非常罕見的一次戰役&mdash&mdash在這次戰役中,各個方面都配合得天衣無縫,過程中出錯的概率也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在從布雷斯特前往加勒比的途中,格拉斯做出了他的選擇。

    他寫信告訴羅尚博,他是奉國王之命前來,之後他還先行派遣了一支由30條船組成、共計700名士兵的先遣分隊在紐波特與羅尚博會合。

    和華盛頓的期望相反,他決定在切薩皮克灣發起進攻,這是基于一個海員的考慮:因為從西印度群島到這裡的航行距離較短,這裡水深,導航更加方便,此外還因為他接受了巴拉斯給他提的建議。

    帶來韋瑟斯菲爾德來信的快速帆船帶回了他的答複,這樣可以盡快讓美國的指揮官得到回複。

    他還請求美國導航員在海灣幫他導航,這證明了他完全是鄭重其事的。

     與此同時,華盛頓也打消了進攻紐約的想法,開始接受羅尚博偏重切薩皮克灣的想法。

    他的着眼點開始從船轉移到士兵身上,開始考慮讓部隊徒步行軍。

    康沃利斯現在已經滲入弗吉尼亞,從那裡發來的報告讓人&ldquo觸目驚心&rdquo。

    由于本尼迪克特·阿諾德發動的襲擊,華盛頓的家鄉弗吉尼亞損害非常嚴重,對此他深感不安。

    此外還有更加正面的理由,那就是現在出現了一個可能捕獲康沃利斯的機會。

    這讓華盛頓相信,與其在卡羅萊納發動無法影響結局的戰鬥,還不如在弗吉尼亞發動可能有決定性影響的戰役。

    他還警告大陸會議說,如果康沃利斯和他的部隊膽敢在弗吉尼亞為所欲為的話,那麼他們很快就會穿越到波托馬克河以北。

    出于對自己安危的擔心,大陸會議不得不做出反應,派遣賓夕法尼亞、特拉華和馬裡蘭的民兵給格林提供增援。

    在寫給拉盧塞恩的信中,華盛頓敦促法國人從西印度群島調遣部隊過來,這樣可以&ldquo給予決定性的一擊,将敵人從美洲大陸趕走,成就美國的獨立&rdquo。

    與羅尚博在報告中有關&ldquo嚴重危機&rdquo和兵力漸少的悲觀描述相比,華盛頓所展示的是一幅遠為樂觀的前景。

    這表明這位總司令已經開始考慮在切薩皮克灣對康沃利斯作戰,徒步向弗吉尼亞行軍,這将把他帶往約克鎮。

    由于格拉斯的到來已經确定無疑,加之羅尚博之子的報告又肯定了那位上将的意圖&mdash&mdash派遣艦隊過來,在美國海域确立海上優勢,這些因素影響了有關在切薩皮克灣作戰的決定。

    後來對克林頓在紐約防禦情況的偵察表明那裡的防禦非常堅固,再次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确的。

     美國的戰略計劃是針對英國的戰略計劃而确定的。

    他們同樣認為,必須在南方才能擊敗敵人。

    他們之所以要在切薩皮克灣發動戰役,是為了對康沃利斯勳爵和在美國最後的英國部隊進行包抄,将他們置于盟軍部隊和法國艦隊的鉗夾中,阻斷其海上聯系。

    這樣一來,他們将無法得到來自紐約的援助或來自海外的補給。

    與此同時,位于南部的盟軍指揮官拉法耶特和格林會阻斷英軍的陸上逃跑路徑。

    簡而言之,他的部隊将被緊緊包圍,他要麼投降,要麼頑抗直至滅亡。

    由法國艦隊負責封鎖海上出口的任務,自然是該計劃必不可少的一環。

    當盟軍在韋瑟斯菲爾德讨論如何解決掉康沃利斯時,他在切薩皮克灣還沒有站穩腳跟。

    他正準備前往那裡,而對盟軍來說,他留在那裡是至為重要的,否則等到盟軍完成布置、下好套子的時候,卻沒有獵物可供獵殺了。

     就英國人來說,要取得勝利,顯然需要一個比查爾斯頓更靠近這個國家中心的海軍基地。

    在從紐波特撤出之後,他們隻剩下紐約和位于新斯科舍的哈利法克斯。

    由于桑迪胡克的沙洲,紐約并不是一個好的港口。

    這樣他們的選擇便落在了切薩皮克灣南部、位于弗吉尼亞的樸次茅斯。

    但是戰區指揮官康沃利斯個人不喜歡這個地方,因為這裡炎熱,不利于健康,且無法為在此停靠的主力艦提供保護。

    在巡視了這個地區後,他更傾向于約克鎮。

    這是個富于吸引力的鎮子,位于更北面大約100英裡處的約克河(theYorkRiver)&ldquo美麗的藍色河口&rdquo,有1英裡寬,就在這裡的查爾斯角(CapeCharles)下,約克河流入切薩皮克灣。

    當時這個鎮子就叫約克,距離弗吉尼亞首府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僅僅12英裡。

    威廉斯堡僅有一條街道,根據布朗夏爾(Blanchard)的說法,這條街道&ldquo寬敞、漂亮&rdquo,&ldquo有兩三座很宏偉的公共建築&rdquo。

    曾是重要的貿易中心、有很多喬治王朝風格的漂亮磚房的約克,建于18世紀初,已經大為衰落,人口降至僅3000人,約有300幢房屋。

    衰落是由于煙草種植已經轉移到别的地方,而英國人的侵襲也迫使商人和農民遠走他鄉。

    約有300幢房屋的約克坐落在高原上,四周溝壑縱橫。

    遠處是沼澤地和一片500英畝的農場,威廉斯堡的道路就沿着那裡通過。

    穿過基本與約克河平行的詹姆斯河(theJamesRiver)之後便是詹姆斯鎮,這是英國人來到美洲後建起的第一個城鎮,根據特恩奎斯特的說法,這裡出産&ldquo世界上最好的煙草&rdquo。

    格洛斯特角(GloucesterPoint)與約克位于同一邊,但位置正好相對,這裡被康沃利斯占領,成了他的防禦陣地。

    約克這個通向海灣的入口為大型船隻提供了唯一的深水港,船隻可以沿着大西洋岸北上,直達紐約。

    敵方很容易接近這裡,因此阿巴思諾特上将認為切薩皮克灣很容易受到攻擊,但是他的看法并未被重視,被視為這個老是唠叨、抱怨的将官的又一次發作罷了。

     1781年5月,羅尚博在韋瑟斯菲爾德,敦促在切薩皮克灣發動戰役。

    正是這個時候,康沃利斯在得到海軍參謀人員認可的情況下,決定把他的基地選在約克,而不是樸次茅斯。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這個地區的其他港口都太淺,還因為約克是這個地區勞力供應的中心,便于修建防禦工事。

    修建基地,再在城鎮外面用泥土構築一圈防禦工事,這需要花三個月的時間。

    這個時間上的遲滞對美法所計劃的跨大西洋攻擊行動很有幫助&mdash&mdash盡管當時他們并不知道。

    康沃利斯在8月2日完成了向約克鎮的轉移,三天後,格拉斯從西印度群島起程,駛往弗吉尼亞海岸。

     由于其後來的命運,選址約克鎮的決定後來飽受争議。

    克林頓肯定是同意了的,隻是有個附加條件:康沃利斯必須抽調一部分部隊去增援紐約的防禦。

    康沃利斯聲稱,除非調派他至少一半的部隊,否則紐約是守不住的,就此還發生了争執。

    也許他是正确的,不過如果提供足額的部隊從事防禦,那麼可能補給問題會更加嚴重。

    大家相互指責,這掩蓋了誰應該負責的問題。

    克林頓時斷時續地保持着寫信的習慣,他在7月給康沃利斯的信中向他保證,為了保障他基地的防禦需要,他可以盡可能多地駐留部隊以供防禦之用,而且&ldquo可以完全自由地支配切薩皮克灣的所有部隊&mdash&mdash我相信這樣寬泛的授權足以讓勳爵閣下信服,我對切薩皮克灣的海軍基地是多麼重視&rdquo。

    顯然,對于這個決定,雙方都應當承擔責任,同樣可以确定,康沃利斯得到授權可以自行其是地轉向約克鎮,在那裡滞留了一個月,直到法國艦隊到來并關上大門。

     [1]考彭斯(Cowpens),意為&ldquo牛棚&rdquo。

    &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