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岩

關燈
這種國内的不滿也是不可小觑的。

     荷蘭人天生擅長貿易,很早就意識到自由貿易要比限制貿易更加有利可圖。

    莫非在狹小的聖尤斯特歇斯島上出産了什麼東西,更需要門戶開放和寬松的規定?不管出于何種原因,斯塔蒂亞在1756年開始成為自由港,為了與加勒比海唯一的貿易對手聖托馬斯島(St.Thomas)競争,它廢除了關稅。

    從那時開始,斯塔蒂亞變得極為繁榮昌盛。

    相鄰的島嶼在其歐洲母國處于交戰狀态的時候&mdash&mdash它們大多數時候都在打仗&mdash&mdash是不能相互進行貿易的,他們就載着貨物到聖尤斯特歇斯島出售并購買來自别處的食物,因為西印度群島專事糖和奴隸貿易,而在食物方面均不能自給自足。

    接下來的25年,聖尤斯特歇斯島享受着它的黃金時代。

    在美國獨立戰争前,島上人口還隻有幾千人,但由于貿易和倉儲服務的急劇增長,到1780年,人口已經增加到8000人。

    在下城的沿海地帶,各種住宅密密麻麻地造了起來,旁邊見縫插針地造了一排石砌的倉庫。

    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業冒險家蜂擁而至,把自己的貨物儲存在聖尤斯特歇斯島,因為如果存放在本國島嶼的話,那麼這些貨物很可能會成為那些四處尋找贓物和土地的海軍掠奪者的罰沒對象。

    下城的倉庫裡充斥着等待轉運的貨物。

    為了以防萬一,這些商人在利用這個島嶼作為貨物倉庫時往往會成為荷蘭公民。

    英國對美國海岸的封鎖,法國的參戰,都使得美國和法國的港口可能遭到襲擊,這促使更多人把聖尤斯特歇斯島作為貨物儲藏地。

     下城的終點是嘉露斯灣(GallowsBay),這裡的斜坡海岸非常适合清理船底這種古怪的行當。

    每隔幾個月,就要把船底上附着的藤壺和其他海洋生物刮除,并對船底重新油漆。

    這需要一道非常棘手的工序,叫船側傾(careening),要把船拖到海灘上,把它傾倒、側靠一邊,而桅杆、壓艙物、火炮及其他物品或拆除,或原地捆紮好。

    在船隻低聲下氣地接受這種服務時,這原本用來戰鬥的機器喪失了它的功用。

    如果在它無助地躺在那裡的時候,沒有陷入淤泥或者被暴風雨損壞,最後還是可以投入使用的。

    這個荒謬、幾乎有些滑稽的過程作為一個罕見的例證,表明了人類的機巧是多麼不中用。

    唯一的替代方案是,如果有些海軍财力雄厚,他們可以用銅包裹戰艦的底部。

     在整個18世紀70和80年代,荷蘭商人都在違抗本國政府有關違禁品的禁運命令,正如美國人一直在違抗《航海條例》一樣&mdash&mdash作為英國殖民地,他們曾經服從這個條例。

    約瑟夫·約克爵士曾經抱怨,發财緻富的機會極富誘惑力,以至于人們公然在荷蘭海港把軍火裝上船,就仿佛根本不存在什麼禁運令似的。

    他一直試圖說服荷蘭議會把自己的命令付諸實施,但是他沒能成功。

    在寫給同事的信中,他談到了最讓英國人怨恨和惱火的一點:&ldquo&hellip&hellip如果不是荷蘭人的貪婪給美國人提供了幫助,他們早就不得不放棄革命了。

    &rdquo他倒沒有注意到那些向敵人出售物資的英國商人的貪婪,因為貪婪,正如其他更為難得的品性一樣,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1]斯梯弗(stiver),舊荷蘭币輔币,合1/20盾。

    &mdash&mdash譯者注 [2]大桶(hogshead),容量單位,容量為63美式加侖到140美式加侖的大桶。

    &mdash&mdash譯者注 [3]桶(barrel),容量單位,合31.5美式加侖,在英國一般等于36法定加侖。

    &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