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輪船和鐵路上的擴張
關燈
小
中
大
路的出現改變了加拿大的整體形勢,它使加拿大能夠像美國一樣不斷向西發展,本國生産的玉米和其他産品也可以銷往歐洲;同時,還促使加拿大各地區的人民在情感、語言和利益上趨于一緻。
鐵路、輪船以及海底電纜的出現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殖民地的發展。
公元1840年以前,英國就已開始在新西蘭設立殖民地,還成立了一家新西蘭土地公司,開發島上各種可利用的資源。
公元1840年,新西蘭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加拿大是英屬殖民地中最先對新興運輸方式可能帶來的經濟前景做出回應的。
之後,南美洲各國,尤其是阿根廷,在牲畜和咖啡貿易上日益加強了與歐洲市場的聯系。
從前,歐洲列強湧入這些未開化的野蠻地區主要是為了争奪香料、象牙、奴隸、黃金及其他金屬。
但是到了19世紀末,由于歐洲人口劇增,各國政府不得不轉向海外尋找糧食;而科學工業的發展,也加大了各國對各種新原料、油脂、橡膠以及其他此前不受人們重視的原材料的需求。
很顯然,英國、葡萄牙、荷蘭由于控制了絕大多數的熱帶和亞熱帶農産品,從而獲得了巨額商業利潤。
公元1871年之後,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相繼開始尋找尚未被搶占的原材料地區或是現代化的東方國家,以求從中攫取利益。
于是,全世界又開始對在政治上未獲保護的地區展開新一輪的争奪。
此時,隻有美洲因為美國&ldquo門羅主義&rdquo的庇佑,才免遭被蹂躏的厄運。
非洲大陸緊鄰歐洲,那裡充滿了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公元1850年時,非洲還是一片神秘的大陸,歐洲人對它的了解僅限于古埃及和沿海地區。
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在此就不詳細講述第一批踏上非洲的探險家以及緊随其後的政客、官吏、商人、殖民者、科學家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驚險故事。
但是我要告訴讀者的是,那裡有如俾格米人那樣的奇特人種,有像霍加狓那樣珍奇的野獸,有奇特的花草樹木和昆蟲,有震撼人心的森林和山脈景色,有浩瀚無際的海洋和飛流直下的瀑布,當然還有令人膽戰心驚的惡疾。
那裡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人們還在津巴布韋發現了一些已經消逝但沒有被記載下來的文明遺迹。
當歐洲人闖入這個世界之時,他們發現販賣奴隸的阿拉伯人已經有了來複槍,而黑人的生活仍一片混亂。
由此之後的半個世紀裡,歐洲列強對非洲全境進行了測繪、勘探和評估,最後将其全部瓜分。
在這場瓜分大戰中,歐洲列強絲毫不顧及當地居民的安甯。
在這裡的阿拉伯奴隸販子雖然沒有被驅逐出去,但是他們被禁止繼續販賣奴隸。
比利時侵占剛果之後,不斷強迫當地居民為其采集野生橡膠。
但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歐洲官吏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加劇,慘劇時有發生。
對于這些慘劇的發生,可以說,沒有哪個歐洲列強是無辜的。
盡管當時埃及在名義上仍屬于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但公元1883年英國還是入侵了埃及并在此建立了統治政權。
公元1898年,馬爾尚上校從非洲西岸穿越中非時,企圖在法紹達搶占尼羅河上遊,險些釀成一場英法戰争。
這些故事在此就不詳細為大家介紹了。
起初,英國政府同意奧蘭治河和德蘭士瓦地區的布爾人(也就是荷蘭移民)在南非境内建立獨立的共和國,但在公元1877年英國政府出爾反爾,吞并了德蘭士瓦共和國。
公元1881年,德蘭士瓦人民為了重獲自由,與英國軍隊在馬朱巴山展開激戰并赢得了戰役。
英國報紙一直追蹤報道這次戰役,因此這次戰敗給英國人留下了慘痛的記憶。
公元1899年,英國與這兩個國家再次發生了戰争,雙方耗時3年,最後以兩國戰敗投降而告終,但英國人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不過,這兩個戰敗國很快又恢複了自由。
公元1907年,曾經征服它們的大英帝國政府垮台,自由黨人接手南非,于是這兩個共和國重獲自由。
它們同意與英國的好望角殖民地以及納塔爾組建成一個不列颠統治下的南非聯盟。
在短短25年的時間裡,非洲就已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
當時,隻剩下三個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被吞并:一個是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利比亞,這裡是被解放的黑人奴隸的聚居地;第二個是蘇丹統治下的摩洛哥;最後一個則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亞,這是一個未開化的國家,曾在公元1896年的阿杜瓦戰役中擊敗意大利,成功捍衛了本國的獨立地位。
*** (1) 印度于公元1947年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
鐵路、輪船以及海底電纜的出現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殖民地的發展。
公元1840年以前,英國就已開始在新西蘭設立殖民地,還成立了一家新西蘭土地公司,開發島上各種可利用的資源。
公元1840年,新西蘭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加拿大是英屬殖民地中最先對新興運輸方式可能帶來的經濟前景做出回應的。
之後,南美洲各國,尤其是阿根廷,在牲畜和咖啡貿易上日益加強了與歐洲市場的聯系。
從前,歐洲列強湧入這些未開化的野蠻地區主要是為了争奪香料、象牙、奴隸、黃金及其他金屬。
但是到了19世紀末,由于歐洲人口劇增,各國政府不得不轉向海外尋找糧食;而科學工業的發展,也加大了各國對各種新原料、油脂、橡膠以及其他此前不受人們重視的原材料的需求。
很顯然,英國、葡萄牙、荷蘭由于控制了絕大多數的熱帶和亞熱帶農産品,從而獲得了巨額商業利潤。
公元1871年之後,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相繼開始尋找尚未被搶占的原材料地區或是現代化的東方國家,以求從中攫取利益。
于是,全世界又開始對在政治上未獲保護的地區展開新一輪的争奪。
此時,隻有美洲因為美國&ldquo門羅主義&rdquo的庇佑,才免遭被蹂躏的厄運。
非洲大陸緊鄰歐洲,那裡充滿了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公元1850年時,非洲還是一片神秘的大陸,歐洲人對它的了解僅限于古埃及和沿海地區。
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在此就不詳細講述第一批踏上非洲的探險家以及緊随其後的政客、官吏、商人、殖民者、科學家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驚險故事。
但是我要告訴讀者的是,那裡有如俾格米人那樣的奇特人種,有像霍加狓那樣珍奇的野獸,有奇特的花草樹木和昆蟲,有震撼人心的森林和山脈景色,有浩瀚無際的海洋和飛流直下的瀑布,當然還有令人膽戰心驚的惡疾。
那裡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人們還在津巴布韋發現了一些已經消逝但沒有被記載下來的文明遺迹。
當歐洲人闖入這個世界之時,他們發現販賣奴隸的阿拉伯人已經有了來複槍,而黑人的生活仍一片混亂。
由此之後的半個世紀裡,歐洲列強對非洲全境進行了測繪、勘探和評估,最後将其全部瓜分。
在這場瓜分大戰中,歐洲列強絲毫不顧及當地居民的安甯。
在這裡的阿拉伯奴隸販子雖然沒有被驅逐出去,但是他們被禁止繼續販賣奴隸。
比利時侵占剛果之後,不斷強迫當地居民為其采集野生橡膠。
但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歐洲官吏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加劇,慘劇時有發生。
對于這些慘劇的發生,可以說,沒有哪個歐洲列強是無辜的。
盡管當時埃及在名義上仍屬于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但公元1883年英國還是入侵了埃及并在此建立了統治政權。
公元1898年,馬爾尚上校從非洲西岸穿越中非時,企圖在法紹達搶占尼羅河上遊,險些釀成一場英法戰争。
這些故事在此就不詳細為大家介紹了。
起初,英國政府同意奧蘭治河和德蘭士瓦地區的布爾人(也就是荷蘭移民)在南非境内建立獨立的共和國,但在公元1877年英國政府出爾反爾,吞并了德蘭士瓦共和國。
公元1881年,德蘭士瓦人民為了重獲自由,與英國軍隊在馬朱巴山展開激戰并赢得了戰役。
英國報紙一直追蹤報道這次戰役,因此這次戰敗給英國人留下了慘痛的記憶。
公元1899年,英國與這兩個國家再次發生了戰争,雙方耗時3年,最後以兩國戰敗投降而告終,但英國人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不過,這兩個戰敗國很快又恢複了自由。
公元1907年,曾經征服它們的大英帝國政府垮台,自由黨人接手南非,于是這兩個共和國重獲自由。
它們同意與英國的好望角殖民地以及納塔爾組建成一個不列颠統治下的南非聯盟。
在短短25年的時間裡,非洲就已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
當時,隻剩下三個非常小的國家沒有被吞并:一個是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利比亞,這裡是被解放的黑人奴隸的聚居地;第二個是蘇丹統治下的摩洛哥;最後一個則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比西尼亞,這是一個未開化的國家,曾在公元1896年的阿杜瓦戰役中擊敗意大利,成功捍衛了本國的獨立地位。
*** (1) 印度于公元1947年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