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近代思想的發展

關燈
古代文明的制度、習俗和政治思想,都是在沒有人預見、沒有人構思的自然狀态下,緩慢地發展起來的。

    公元前6世紀是人類邁入青春期的偉大世紀,正是從這時開始人類對彼此之間的關系有了清晰的思考,而且第一次對那些已經确立的信仰、法律和執政方法提出質疑,并建議對此加以改變和調整。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述了希臘和亞曆山大城在人類知識發展早期取得的輝煌成就,也介紹了知識的曙光是如何被奴隸制文明的腐朽、宗教不容異己的陰雲以及專制政府的黑暗遮擋住的。

    直到15世紀、16世紀,勇敢無畏的思想之光才再次照亮了黑暗的歐洲。

    此外,我們還介紹了阿拉伯人的求知欲望和蒙古人的骁勇善戰是如何撥開歐洲精神迷霧的。

    起初,人類增長的知識主要是物質方面的,人類恢複理性認識的第一步就是認識了物質成果和物質力量。

    人際關系學、個人和社會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本身就十分微妙、複雜,它們還與人類的情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些學科的發展極為緩慢,而且在發展過程中還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人們往往可以心平氣和地了解關于恒星或分子的各種知識,但是面對那些關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想法時卻惶恐不安。

     在古希臘,在亞裡士多德開始努力探尋事實之前,柏拉圖就已經開始大膽地踐行哲學思辨;在歐洲,最初的政治探索正是受到了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法律篇》中烏托邦故事的啟發。

    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烏托邦》巧妙地模仿了柏拉圖思想,對英國的新濟貧法産生了一定影響;而意大利哲學家康帕内拉的《太陽城》雖然更富有想象力,卻沒有産生太大影響。

     17世紀末,出現了許多政治和社會科學文獻。

    約翰·洛克是這類著作的先驅之一。

    他的父親是一位英國共和黨人,他曾在牛津大學研究化學和醫藥學。

    他對政府、信仰自由和教育等方面的論述,表明他相信社會改造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與洛克齊名的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mdash1755),但他的理論比洛克稍晚一些。

    孟德斯鸠對社會、政治和宗教制度進行了深入且根本的分析,将法國君主專制制度的虛僞抨擊得體無完膚。

    孟德斯鸠與洛克一起,清除了諸多阻礙人類社會改造的錯誤思想。

     18世紀中後期,後繼者們對孟德斯鸠關于道德和學識的思想進行了更大膽的推演。

    公元1766年,一群來自耶稣教廷的極具反叛精神的作家,也就是&ldquo百科全書派&rdquo(1)思想家,立志要開拓一個新的世界。

    與百科全書派并駕齊驅的是被稱為&ldquo經濟學家&rdquo的重農學派,他們對糧食和商品的生産與分配有着極為大膽的研究。

    《自然法典》(2)的作者摩萊裡嚴厲批判了私有财産制度,并提出了&ldquo原始共産主義&rdquo的構想。

    摩萊裡是18世紀不同學派集體主義思想家的先驅,這些思想家被稱為&ldquo空想社會主義者&rdquo。

     但是從本質上講,社會主義就是從人民大衆利益的角度對私有财産觀念進行審視。

    我們不妨簡要地回顧一下曆代的财産觀念。

    &ldquo社會主義&rdquo和&ldquo國際主義&rdquo是我們大部分政治生活所依賴的兩個基本觀念。

     财産權的觀念源于人類好鬥的本能。

    早在真正的人類出現以前,我們的祖先類人猿就已經開始占據财産。

    一開始所謂的财産是指野獸為之争鬥的物品,比如狗争骨頭、母虎占穴、牡鹿奪偶,這些都是私有财産的原始形态。

    在舊石器時代初期,部落的族長對他的妻子、女兒、工具以及一切看得見的物品享有财産權。

    如果有人想搶占他的财産,他就會與對方戰鬥,必要時還會殺死對方。

    阿特金森在其著作《原始法則》中曾說過,部落随着時間的推移将會逐漸發展壯大,因為族長容許後輩生存,容許他們從部落之外俘獲妻子,容許他們占有自己制作的工具、飾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