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歐洲的政治實驗時代
關燈
小
中
大
商人以及其他有産階級。
但是,在這場對抗中沒有哪一方是完全壓制住另外一方的,都是國王占了上風,另一個處于優勢地位的則可能是私有财産所有者。
因此,有時這個國家的集權者和中心是該國的國王,但是到了鄰國,國家的實權則由資産階級掌控。
這種情形在那個時代屢見不鮮。
國與國之間有如此大的差異,恰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體都具有濃郁的實驗性質和地方色彩。
在這些國家的政治舞台上,最常見的人物角色就是國王的大臣。
如果是在天主教國家,那麼國王的大臣通常由身居高位的神職人員擔任。
他們是站在國王身後的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既為國王服務,同時也控制着國王。
由于受篇幅限制,我們在此無法詳細介紹各個國家發生的所有政治事件。
荷蘭的商人們加入了新教徒的行列,成為共和主義的擁戴者,擺脫了西班牙國王即查理五世之子腓力二世的統治。
在英國,亨利八世與他的大臣沃爾西、伊麗莎白女王與她的大臣伯利,為君主專制在本國的确立奠定了基礎,但是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愚蠢行為而功虧一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因犯叛國罪被斬首,這也成了歐洲政治思想上一個新的轉折點。
此後一直到公元1660年的這10多年裡,英國實行共和政體,國王的權力極不穩定,常常受到議會的壓制。
直到喬治三世時期(公元1760年&mdash1820年),他為了恢複王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後終于取得了部分成功。
法國國王是所有歐洲國王中在完善君主制方面做得最成功的一位。
黎塞留(公元1585年&mdash1642年)和馬紮林(公元1602年&mdash1661年)這兩位著名的大臣,幫助法國确立了君主專制制度。
自稱&ldquo太陽王&rdquo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公元1643年&mdash1715年)在這期間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正是他傑出的政治才能和長期的統治,使得君主制在法國得以穩固。
路易十四的确是歐洲君王的典範。
他雖然身材矮小,但才能卻為人們所驚歎。
他野心勃勃,充滿雄心壯志,但是煞費苦心地玩弄權術,最終使法國走向崩潰的邊緣。
他的這種做法至今仍讓我們敬而遠之。
他迫切地希望可以鞏固法國的政權,将法國疆域擴展至萊茵河和比利牛斯山,同時吞并西班牙的屬地尼德蘭;他心懷宏圖偉志,欲讓法國國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查理曼大帝的繼任者。
他把賄賂看作比戰争更重要的治國政策,英國的查理二世以及波蘭的很多貴族都曾接受過他的賄賂,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中将會講述這些。
路易十四的錢财,準确地說應該是法國納稅階層的錢,都被用于四處賄賂。
他追求奢華,他在凡爾賽修建的皇宮規模宏大且富麗堂皇,宮殿裡有客廳、回廊、挂鏡、庭院、噴泉、花園以及精心打造的景緻,令人羨慕不已。
他的做法使得大家競相模仿,歐洲各國的國王和王侯們也開始修建自己的豪華宮殿,完全不顧及本國勞動力和财力可承受的範圍。
貴族們也紛紛跟風效仿,按最新的樣式重建或擴建自己的宅院。
精美的針織品和家具制造等輕工業因此得到了發展,各類奢華的藝術品和工藝品也四處可見,比如彩陶、雪花石膏雕塑、鍍金木雕、金屬制品、印花皮革、宏偉的畫作等。
你還會發現,在高大的挂鏡和制作精良的家具之中,遊走着一群穿着打扮十分奇怪的紳士,他們頭戴撲粉假發,身穿鑲有蕾絲花邊的綢袍,腳踩紅色的高跟鞋,手中還拿着造型誇張的手杖。
貴婦們的造型也十分令人驚歎,她們梳着高高的發髻,還穿着用金屬架子撐起來的蓬蓬綢裙。
路易十四便是裝模作樣的人中的一員,自視為世界的太陽,卻絲毫沒有注意到那些生活在陽光照射不到的陰暗之處的底層人民,他們瘦骨嶙峋、陰郁沮喪、滿臉愁容。
德意志民族在各國嘗試實行君主制和其他政體的這一時期,始終處于政治分離狀态。
盡管如此,德意志的許多王侯、貴族都在不同程度地模仿法國凡爾賽宮的輝煌做派。
公元1618年至1648年,德意志人、瑞典人和波西米亞人為了争奪政治霸權,掀起了一場長達30年的毀滅性戰争,德意
但是,在這場對抗中沒有哪一方是完全壓制住另外一方的,都是國王占了上風,另一個處于優勢地位的則可能是私有财産所有者。
因此,有時這個國家的集權者和中心是該國的國王,但是到了鄰國,國家的實權則由資産階級掌控。
這種情形在那個時代屢見不鮮。
國與國之間有如此大的差異,恰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體都具有濃郁的實驗性質和地方色彩。
在這些國家的政治舞台上,最常見的人物角色就是國王的大臣。
如果是在天主教國家,那麼國王的大臣通常由身居高位的神職人員擔任。
他們是站在國王身後的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既為國王服務,同時也控制着國王。
由于受篇幅限制,我們在此無法詳細介紹各個國家發生的所有政治事件。
荷蘭的商人們加入了新教徒的行列,成為共和主義的擁戴者,擺脫了西班牙國王即查理五世之子腓力二世的統治。
在英國,亨利八世與他的大臣沃爾西、伊麗莎白女王與她的大臣伯利,為君主專制在本國的确立奠定了基礎,但是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愚蠢行為而功虧一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因犯叛國罪被斬首,這也成了歐洲政治思想上一個新的轉折點。
此後一直到公元1660年的這10多年裡,英國實行共和政體,國王的權力極不穩定,常常受到議會的壓制。
直到喬治三世時期(公元1760年&mdash1820年),他為了恢複王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後終于取得了部分成功。
法國國王是所有歐洲國王中在完善君主制方面做得最成功的一位。
黎塞留(公元1585年&mdash1642年)和馬紮林(公元1602年&mdash1661年)這兩位著名的大臣,幫助法國确立了君主專制制度。
自稱&ldquo太陽王&rdquo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公元1643年&mdash1715年)在這期間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正是他傑出的政治才能和長期的統治,使得君主制在法國得以穩固。
路易十四的确是歐洲君王的典範。
他雖然身材矮小,但才能卻為人們所驚歎。
他野心勃勃,充滿雄心壯志,但是煞費苦心地玩弄權術,最終使法國走向崩潰的邊緣。
他的這種做法至今仍讓我們敬而遠之。
他迫切地希望可以鞏固法國的政權,将法國疆域擴展至萊茵河和比利牛斯山,同時吞并西班牙的屬地尼德蘭;他心懷宏圖偉志,欲讓法國國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查理曼大帝的繼任者。
他把賄賂看作比戰争更重要的治國政策,英國的查理二世以及波蘭的很多貴族都曾接受過他的賄賂,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中将會講述這些。
路易十四的錢财,準确地說應該是法國納稅階層的錢,都被用于四處賄賂。
他追求奢華,他在凡爾賽修建的皇宮規模宏大且富麗堂皇,宮殿裡有客廳、回廊、挂鏡、庭院、噴泉、花園以及精心打造的景緻,令人羨慕不已。
他的做法使得大家競相模仿,歐洲各國的國王和王侯們也開始修建自己的豪華宮殿,完全不顧及本國勞動力和财力可承受的範圍。
貴族們也紛紛跟風效仿,按最新的樣式重建或擴建自己的宅院。
精美的針織品和家具制造等輕工業因此得到了發展,各類奢華的藝術品和工藝品也四處可見,比如彩陶、雪花石膏雕塑、鍍金木雕、金屬制品、印花皮革、宏偉的畫作等。
你還會發現,在高大的挂鏡和制作精良的家具之中,遊走着一群穿着打扮十分奇怪的紳士,他們頭戴撲粉假發,身穿鑲有蕾絲花邊的綢袍,腳踩紅色的高跟鞋,手中還拿着造型誇張的手杖。
貴婦們的造型也十分令人驚歎,她們梳着高高的發髻,還穿着用金屬架子撐起來的蓬蓬綢裙。
路易十四便是裝模作樣的人中的一員,自視為世界的太陽,卻絲毫沒有注意到那些生活在陽光照射不到的陰暗之處的底層人民,他們瘦骨嶙峋、陰郁沮喪、滿臉愁容。
德意志民族在各國嘗試實行君主制和其他政體的這一時期,始終處于政治分離狀态。
盡管如此,德意志的許多王侯、貴族都在不同程度地模仿法國凡爾賽宮的輝煌做派。
公元1618年至1648年,德意志人、瑞典人和波西米亞人為了争奪政治霸權,掀起了一場長達30年的毀滅性戰争,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