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歐洲的政治實驗時代
關燈
小
中
大
。
人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切的到來,曆史學家也沒法向人們解釋該如何面對發明增長帶來的新局面,直到20世紀初大災難降臨,這才加快了人們思維的轉變。
過去400年的人類曆史,就好比監獄發生火災時被囚禁的犯人沒有醒來,而認為火焰的炙烤與爆裂的聲響隻是過去的噩夢,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與機遇的到來。
曆史記載的是整個社會而非個人的故事,那些在曆史前進過程中影響人類交流的發明才具重要意義。
我們都知道,16世紀最主要的發明就是印刷品和依靠航海指南針航行的遠洋船。
那個時候,印刷品不再是昂貴的奢侈品,它的出現推動了教育、公共信息、公共讨論以及政治活動的發展與革新;而遠洋船隻則使全世界連通成為一個整體。
此外,還有一點也同樣重要,那就是槍支、火藥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改進,這兩項發明首次進入西方世界還要追溯至13世紀蒙古人西征。
槍炮的出現使城牆不再堅不可摧,城内的貴族不再高枕無憂,封建制度的大廈也變得岌岌可危。
君士坦丁堡因槍炮攻擊而陷落,秘魯和墨西哥也在槍炮的威脅下向西班牙俯首稱臣。
17世紀,系統的科學出版物得到了發展,盡管發展程度并不十分顯著,但對未來的創新具有重大意義。
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人物當數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公元1561年&mdash1626年),他後來晉升為英格蘭的大法官,并受封為維魯蘭男爵。
弗朗西斯·培根不僅是英格蘭科爾切斯特的實驗哲學家吉爾伯特(1)(公元1544年&mdash1603年)的學生,很大程度上還是他的代言人。
弗朗西斯·培根與我們之前提到的羅傑·培根一樣,鼓勵人們進行觀察與實驗。
他寫了一本名為《新大西洋島》的書,在其中他通過極其鼓舞人心和卓有成效的烏托邦故事,表達了自己願意為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偉大夢想。
後來,英國皇家學會、佛羅倫薩學會相繼成立,歐洲各國為了鼓勵學術研究的發展和促進知識的交流,也紛紛成立一系列科研協會。
這些歐洲學術團體的出現不僅成為無數發明的源泉,還給那些禁锢和削弱人類思維的荒誕神學史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17世紀和18世紀,雖然沒有哪項發明能像印刷品和遠洋輪船那樣給人類生活帶來立竿見影的革命性創新,但是知識和科學從那時開始不斷積累,到了19世紀,這種積累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這一時期,勘探地形和繪制地圖的工作繼續有條不紊地開展,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此前不為人所知的地區出現在了世界地圖上。
18世紀,英國開始改用焦炭煉鐵,這比以往用木炭煉鐵更有優勢,不僅使鐵的價格大幅下降,還能鑄造出更大的鐵塊。
這預示着近代機械時代即将到來。
就像天國裡的樹木會經曆發芽、開花和結果的過程一樣,科學發展也會如此。
人類進入19世紀後,科學不斷開花結果,科學果實随着人類知識的發展也将永不落盡。
首先出現的是蒸汽機、鋼鐵和鐵路,接着是大型橋梁、建築、巨型班輪、各種具有無限動力的機器,以及其他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發明創造。
更不可思議的是,電子科學這座寶庫最終也向人們敞開了大門。
我們此前曾把16世紀以來人類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比作一個在監獄起火時仍繼續做夢的囚犯。
事實上,在16世紀時,歐洲人民仍然做着延續拉丁帝國的美夢,夢想天主教廷終将再次統一神聖的羅馬帝國。
但是,正如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有時會闖入我們的夢中并做出一些荒謬且具有破壞性的評論一樣,當英國的亨利八世和德國的路德把天主教的統一撕得粉碎時,查理五世昏睡的臉龐和貪婪的胃便闖入了這夢境之中。
到了17世紀、18世紀,歐洲的政治和社會生活變成了對個人專制的追逐。
這一時期,幾乎整個歐洲的曆史都是關于各國試圖鞏固和加強君主制,并将其權力範圍擴展至弱小鄰國的故事。
此外,人們對王侯濫用權力征收苛捐雜稅的做法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對此首先站出來反抗的是土地所有者,接着是把持國外貿易和國内工業命脈的
人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切的到來,曆史學家也沒法向人們解釋該如何面對發明增長帶來的新局面,直到20世紀初大災難降臨,這才加快了人們思維的轉變。
過去400年的人類曆史,就好比監獄發生火災時被囚禁的犯人沒有醒來,而認為火焰的炙烤與爆裂的聲響隻是過去的噩夢,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與機遇的到來。
曆史記載的是整個社會而非個人的故事,那些在曆史前進過程中影響人類交流的發明才具重要意義。
我們都知道,16世紀最主要的發明就是印刷品和依靠航海指南針航行的遠洋船。
那個時候,印刷品不再是昂貴的奢侈品,它的出現推動了教育、公共信息、公共讨論以及政治活動的發展與革新;而遠洋船隻則使全世界連通成為一個整體。
此外,還有一點也同樣重要,那就是槍支、火藥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改進,這兩項發明首次進入西方世界還要追溯至13世紀蒙古人西征。
槍炮的出現使城牆不再堅不可摧,城内的貴族不再高枕無憂,封建制度的大廈也變得岌岌可危。
君士坦丁堡因槍炮攻擊而陷落,秘魯和墨西哥也在槍炮的威脅下向西班牙俯首稱臣。
17世紀,系統的科學出版物得到了發展,盡管發展程度并不十分顯著,但對未來的創新具有重大意義。
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人物當數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公元1561年&mdash1626年),他後來晉升為英格蘭的大法官,并受封為維魯蘭男爵。
弗朗西斯·培根不僅是英格蘭科爾切斯特的實驗哲學家吉爾伯特(1)(公元1544年&mdash1603年)的學生,很大程度上還是他的代言人。
弗朗西斯·培根與我們之前提到的羅傑·培根一樣,鼓勵人們進行觀察與實驗。
他寫了一本名為《新大西洋島》的書,在其中他通過極其鼓舞人心和卓有成效的烏托邦故事,表達了自己願意為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偉大夢想。
後來,英國皇家學會、佛羅倫薩學會相繼成立,歐洲各國為了鼓勵學術研究的發展和促進知識的交流,也紛紛成立一系列科研協會。
這些歐洲學術團體的出現不僅成為無數發明的源泉,還給那些禁锢和削弱人類思維的荒誕神學史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17世紀和18世紀,雖然沒有哪項發明能像印刷品和遠洋輪船那樣給人類生活帶來立竿見影的革命性創新,但是知識和科學從那時開始不斷積累,到了19世紀,這種積累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這一時期,勘探地形和繪制地圖的工作繼續有條不紊地開展,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此前不為人所知的地區出現在了世界地圖上。
18世紀,英國開始改用焦炭煉鐵,這比以往用木炭煉鐵更有優勢,不僅使鐵的價格大幅下降,還能鑄造出更大的鐵塊。
這預示着近代機械時代即将到來。
就像天國裡的樹木會經曆發芽、開花和結果的過程一樣,科學發展也會如此。
人類進入19世紀後,科學不斷開花結果,科學果實随着人類知識的發展也将永不落盡。
首先出現的是蒸汽機、鋼鐵和鐵路,接着是大型橋梁、建築、巨型班輪、各種具有無限動力的機器,以及其他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發明創造。
更不可思議的是,電子科學這座寶庫最終也向人們敞開了大門。
我們此前曾把16世紀以來人類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比作一個在監獄起火時仍繼續做夢的囚犯。
事實上,在16世紀時,歐洲人民仍然做着延續拉丁帝國的美夢,夢想天主教廷終将再次統一神聖的羅馬帝國。
但是,正如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有時會闖入我們的夢中并做出一些荒謬且具有破壞性的評論一樣,當英國的亨利八世和德國的路德把天主教的統一撕得粉碎時,查理五世昏睡的臉龐和貪婪的胃便闖入了這夢境之中。
到了17世紀、18世紀,歐洲的政治和社會生活變成了對個人專制的追逐。
這一時期,幾乎整個歐洲的曆史都是關于各國試圖鞏固和加強君主制,并将其權力範圍擴展至弱小鄰國的故事。
此外,人們對王侯濫用權力征收苛捐雜稅的做法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對此首先站出來反抗的是土地所有者,接着是把持國外貿易和國内工業命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