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查理五世

關燈
嚴而疲憊不堪的偉人隐居山林躲避世人的故事,曾有過許多令人感傷的描述,說他因為厭倦了凡世,所以要在孤獨和簡樸中尋求與上帝同在的安甯。

    然而,他隐退後的生活既不孤獨也不簡樸,他帶了将近150名随從;他的住處猶如皇宮般華麗輝煌,但沒有朝廷的紛擾操勞;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十分孝順,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如果說查理五世已沒有興趣再管理歐洲的事務,那麼此時的他又有了其他愛好。

    美國曆史學家威廉·普雷斯科特(2)曾說:&ldquo在查理五世的仆人奎克沙達(或稱加茲特盧)與巴利亞多利德國務大臣的每日通信中,幾乎每一封都會提到查理五世的飲食和疾病。

    就像日常的國務議政程序一樣,這個話題總會自然地接上另一個。

    事實上,在國務部門的讨論中,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議題。

    對于國務大臣而言,要在閱讀這些混雜着政治和美食話題的公文時保持嚴肅的态度,确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從巴利亞多利德到裡斯本的信使通常都會繞道而行,因為他們要經過哈蘭迪雅采辦禦膳用的食材。

    每個周四,信使都要帶回魚類供第二天的齋日使用。

    查理五世嫌棄修道院附近的鳟魚太小,所以要從巴利亞多利德采買一些個頭較大的。

    查理五世十分喜歡吃魚,事實上他喜歡所有的水産品。

    鳗魚、牡蛎、青蛙是他常吃的食物。

    他還特别喜歡用壇子腌制的魚,尤其是腌制的鳳尾魚,他時常會因為沒有讓人從低地諸國多帶一些這樣的魚回來而懊悔不已。

    除此之外,他還十分喜歡吃鳝魚餅&hellip&hellip&rdquo 公元1554年,教皇尤裡烏斯三世特許查理免除齋戒,還準許他在領聖餐的那天清晨開齋進食。

     吃飯和服藥是查理五世回歸普通生活後最重要的兩件事。

    他沒有讀書的習慣,但是他喜歡在吃飯時讓别人給他大聲朗讀,這點與查理曼大帝很像;他還會像一位描述者描述的那樣,做出&ldquo優美絕倫的評論&rdquo。

    他還非常喜歡擺弄機械玩具,喜歡聽音樂和布道,依然關心不斷傳來的國事。

    自從他深愛的皇後去世後,他就傾心于宗教,但是他對宗教的理解都過于拘泥于禮節形式,每逢四旬齋期間的星期五,他都會和其他修道士一起用鞭子抽自己抽到出血,可謂虔誠之至。

    這種苦行和痛風使查理五世釋放出了自己内心因為政治顧慮而被壓抑的宗教熱情。

    當巴利亞多利德附近出現宣揚新教義的新教徒時,他十分生氣地說:&ldquo告訴宗教法庭庭長和他的議會,他們必須忠于職守,在罪惡蔓延之前,用斧頭将它連根斬斷。

    &rdquo盡管他質疑對這些罪犯既不按通常的司法程序進行審判也不給予憐憫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他仍然覺得,&ldquo一旦這些犯人得到寬恕,他們就會有機會重新犯罪&rdquo。

    他還列舉了自己在尼德蘭頒布的血腥诏令:&ldquo凡異端信仰者、執迷不悟者判處火刑,凡幡然悔悟者判處斬首。

    &rdquo 查理五世十分注重葬禮,這幾乎成了他在曆史上地位和作用的象征。

    他認為在歐洲當某些偉大的人物逝去時,雖然深感痛惜,卻應該将其埋葬,為一切畫上早該有的句号。

    他不僅參加了在尤斯特舉行的每一場葬禮,還為故人舉行隆重的儀式。

    在他妻子的周年忌日時,他為妻子舉行了葬禮,之後甚至還預演了自己的葬禮。

     &ldquo教堂四周都圍起了黑幔,數百支蠟燭的火光都不足以驅散黑暗。

    教徒們身着禮服,皇帝的親戚也都挂上重孝,大家聚集在教堂中央一個蒙着黑布的巨大靈柩周圍,葬禮便開始了。

    在教士們悲戚的哀号聲中,人們逐一上前與逝去的亡靈告别,祈禱他的靈魂可以升入天堂。

    當侍從的腦中浮現出主人真正逝去的模樣時,他們都不禁淚流滿面。

    查理五世身披黑色鬥篷,手裡捧着被點燃的蠟燭,和家人一起參加自己的葬禮。

    儀式結束後,他把手中的蠟燭交給主教,表示将自己的靈魂交給了全能的上帝。

    &rdquo 葬禮預演之後不到兩個月,查理五世就去世了,随之而去的還有神聖羅馬帝國短暫的偉大與輝煌。

    他早已将自己的領土分給了他的弟弟和兒子。

    之後神聖羅馬帝國雖然一直持續到拿破侖一世時期,但是早已處于垂死掙紮的邊緣。

    隻不過那些未被埋葬的傳統,時至今日仍然彌漫在政治空氣之中。

     *** (1) 選帝侯是德意志曆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被用于指代那些擁有選舉&ldquo羅馬人的皇帝&rdquo權利的諸侯。

    &mdash&mdash譯者注 (2) 威廉·希克林·普雷斯科特(1796&mdash1859),美國著名曆史學家,代表作為《墨西哥征服史》和《秘魯征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