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查理五世

關燈
神聖羅馬帝國在皇帝查理五世的統治之下迎來了鼎盛時期,他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被認為是繼查理曼大帝之後最卓越非凡的統治者。

     他的輝煌絕非由他一人締造,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他的祖父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公元1459年&mdash1519年)。

    為了取得王位,有的家族通過戰争,有的家族通過陰謀詭計,而哈布斯堡家族則是依靠婚姻。

    馬克西米利安依靠祖輩在奧地利施第裡爾、法國阿爾薩斯以及其他地區留下的遺産發迹,之後又通過締結婚姻取得了尼德蘭和勃艮第的統治權。

    至于他的妻子,我們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

    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後,馬克西米利安便失去了對勃艮第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權,但是他保住了尼德蘭。

    之後,他又試圖通過聯姻的方式拿下布列塔尼,可惜最後并沒有成功。

    公元1493年,他繼承父親腓特烈三世的王位,并通過聯姻取得了米蘭公國的統治權。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領地,馬克西米利安還讓他的兒子迎娶了支持哥倫布環球航行的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瘋女兒。

    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當時不僅統治着剛剛統一的西班牙、西西裡王國和撒丁島,還統轄着巴西以西的南美洲地區。

    因此,馬克西米利安的孫子查理五世繼承了南美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土耳其以外的1/3到1/2的歐洲地區。

    公元1506年,查理五世又繼承了尼德蘭。

    公元1516年,查理五世的外祖父去世,由于他的母親無力掌管,因此他成了西班牙王國的實際掌權者。

    公元1519年,馬克西米利安去世,次年查理五世便當上了國王,當時他年僅20歲。

     查理五世皮膚白皙,長着厚厚的上唇和長長的下巴,看起來有些笨拙。

    那個年代,才華橫溢且精力充沛的年輕君主不乏其人。

    比如,公元1509年,年僅18歲的亨利八世便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公元1515年,弗朗索瓦一世當上法蘭西國王時也不過21歲。

    彼時,土耳其正值蘇萊曼的統治時代(公元1520年),印度則是巴布爾的天下(公元1526年&mdash1530年),他們都是極具才幹的統治者。

    當時在位的教皇利奧十世也是能力非凡。

    弗朗索瓦一世和教皇利奧十世都試圖阻止查理五世當選為君王,因為他們不希望查理五世獨握大權。

    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八世毛遂自薦,希望能夠成為新任的皇帝。

    但是,自公元1273年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都出自哈布斯堡家族,再加上查理五世行賄,所以最後還是他當選為皇帝。

     起初查理五世隻不過是大臣手中的一個傀儡,之後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場,繼而掌控了局面。

    他逐漸察覺到自己的尊貴王位中隐藏着令人畏懼的東西,其中的複雜性不可言狀。

    皇帝的位置尊貴無比,但他仍未坐穩。

     從即位開始,查理五世就面臨德意志路德宗教改革引起的社會騷亂。

    由于教皇曾試圖阻止查理五世上位,因此他完全有理由選擇與改革派站在同一戰線。

    但是,他從小在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長大,所以他最終還是決定反對路德派的改革。

    正因如此,支持新教的王侯們與查理五世産生了沖突,其中德意志薩克森的選帝侯(1)與他的矛盾最大。

    基督教世界面臨着分裂成兩大競争陣營的危機,查理五世發現自己正處于這個分裂口上。

    他費盡心思拼命想彌合這個裂口,卻發現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

    此時,德意志爆發了規模巨大的農民起義,其中還夾雜着政治因素和宗教動亂。

    加之當時神聖羅馬帝國東西兩面受敵,内部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在西邊,查理五世的勁敵弗朗索瓦一世趁機作亂;在東邊,不斷進擊的土耳其人已抵達匈牙利,他們同弗朗西斯結成聯盟,要求奧地利奉上拖欠的貢品。

    查理五世雖然掌握着西班牙的财政和軍隊,卻很難從德意志獲得資金支持。

    财政上的困難進一步加深了查理五世面臨的社會和政治問題,他被迫大量舉債。

     從總體上看,查理五世與亨利八世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弗朗索瓦一世和土耳其人的策略是成功的。

    當時,他們的主戰場在意大利北部,弗朗索瓦一世和土耳其人兩方的領軍才能都十分平庸,他們是進攻還是後退完全取決于增援部隊能否到來。

    雖然德意志軍隊大舉入侵法蘭西,但是沒能占領馬賽,于是他們隻好折回意大利,最後也沒能攻下米蘭,還在帕維亞遭到圍攻。

    弗朗索瓦一世長期以來一直圍攻帕維亞,但都未能取得成功。

    不僅如此,他還被德意志的援軍擊敗,受傷被俘。

    教皇和亨利八世由于擔心查理五世手中權力過大,于是轉而聯合起來對付他。

    當時,駐紮米蘭的德國軍隊在波旁的帶領下向羅馬發起進攻,但是由于軍隊沒錢發放軍饷,因此士兵都是被迫而非自願參與。

    公元1527年,羅馬慘遭洗劫。

    然而,當羅馬城還在經曆浩劫之時,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