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拉丁教廷改革
關燈
小
中
大
拉丁教廷本身深受歐洲精神複興的影響,雖然此時的教廷已經四分五裂,但是得以存留下來的那一部分得到了廣泛改革。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11世紀至12世紀時教廷如何在基督教世界實行專制統治,以及14世紀至15世紀時教廷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控制又是如何衰退的。
我們還提過,先前曾給予教廷支持與力量的宗教狂熱者,因為教廷的傲慢、迫害與集權而走向了教廷的對立面;宗教懷疑論者腓特烈二世是如何在教廷與王侯的鬥争中坐收漁翁之利的。
教廷大分裂極大地沖擊了教廷的宗教權力和政治聲望,多方反抗勢力同時從宗教和政治兩方面夾擊教廷。
英國人威克裡夫的思想在歐洲得到了廣泛傳播。
公元1398年,捷克學者約翰·胡斯在布拉格大學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威克裡夫學說的演講,此後威克裡夫的思想便在普通民衆中迅速傳播開來,極大地激發了民衆的熱情。
公元1414年至1418年,教廷為了解決大分裂的問題,在康士坦茨召開會議。
胡斯被召回參加會議,雖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承諾會确保胡斯的安全,但他還是被抓了起來,被指控為異端分子,并于公元1415年被判處火刑燒死。
教廷的行為并沒有鎮住波西米亞人,反而激發了胡斯派信徒起義,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宗教戰争,拉丁基督教世界瓦解的序幕正式開啟。
新選出來的象征天主教重新統一的教皇馬丁五世為了鎮壓胡斯派信徒起義,頒布了組織&ldquo十字軍&rdquo的聖谕。
教皇馬丁五世為了讨伐波西米亞,先後共發動了5次&ldquo十字軍&rdquo行動,均以失敗告終。
15世紀,整個歐洲的閑散遊民都被編入隊伍,送上了攻擊波西米亞人的戰場,正如13世紀時他們攻打瓦勒度派時那樣。
但是,波西米亞的捷克人與瓦勒度派不同,他們信奉武裝抵抗。
在公元1431年的多馬日利采會戰中,&ldquo十字軍&rdquo遠遠聽到了胡斯派的戰車聲和軍隊号角聲,還未等戰鬥的槍聲正式打響,他們便如潮水般從戰場上潰退下來。
公元1436年,教廷新會在巴塞爾與胡斯派達成協議,承認了胡斯派的許多教義。
15世紀,一場大瘟疫席卷了歐洲,整個社會陷入動蕩不安的局面。
普通民衆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英國和法國多次爆發反抗地主和富人的農民起義。
胡斯戰争之後,農民起義在德意志愈演愈烈,還蒙上了宗教色彩。
印刷術的出現對農民起義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
15世紀中葉,荷蘭和萊茵蘭已經掌握了活字印刷術,随後,這項技藝傳到了意大利和英格蘭。
公元1477年,英格蘭的第一個印刷商卡克斯頓在威斯敏特創辦了印刷廠,《聖經》被大量印刷和廣泛傳播,四處可見人們在讨論有關《聖經》的問題,整個歐洲俨然變成了《聖經》讀者的世界,而這種現象此前都未曾有過。
此時教廷陷入混亂與分裂局面,無力自衛,王侯們正在尋找機會削弱教廷在其領土内對财富的控制力量,印刷術的發展無疑給普通民衆注入了更加清晰的宗教思想以及更豐富的信息
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11世紀至12世紀時教廷如何在基督教世界實行專制統治,以及14世紀至15世紀時教廷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控制又是如何衰退的。
我們還提過,先前曾給予教廷支持與力量的宗教狂熱者,因為教廷的傲慢、迫害與集權而走向了教廷的對立面;宗教懷疑論者腓特烈二世是如何在教廷與王侯的鬥争中坐收漁翁之利的。
教廷大分裂極大地沖擊了教廷的宗教權力和政治聲望,多方反抗勢力同時從宗教和政治兩方面夾擊教廷。
英國人威克裡夫的思想在歐洲得到了廣泛傳播。
公元1398年,捷克學者約翰·胡斯在布拉格大學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威克裡夫學說的演講,此後威克裡夫的思想便在普通民衆中迅速傳播開來,極大地激發了民衆的熱情。
公元1414年至1418年,教廷為了解決大分裂的問題,在康士坦茨召開會議。
胡斯被召回參加會議,雖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承諾會确保胡斯的安全,但他還是被抓了起來,被指控為異端分子,并于公元1415年被判處火刑燒死。
教廷的行為并沒有鎮住波西米亞人,反而激發了胡斯派信徒起義,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宗教戰争,拉丁基督教世界瓦解的序幕正式開啟。
新選出來的象征天主教重新統一的教皇馬丁五世為了鎮壓胡斯派信徒起義,頒布了組織&ldquo十字軍&rdquo的聖谕。
教皇馬丁五世為了讨伐波西米亞,先後共發動了5次&ldquo十字軍&rdquo行動,均以失敗告終。
15世紀,整個歐洲的閑散遊民都被編入隊伍,送上了攻擊波西米亞人的戰場,正如13世紀時他們攻打瓦勒度派時那樣。
但是,波西米亞的捷克人與瓦勒度派不同,他們信奉武裝抵抗。
在公元1431年的多馬日利采會戰中,&ldquo十字軍&rdquo遠遠聽到了胡斯派的戰車聲和軍隊号角聲,還未等戰鬥的槍聲正式打響,他們便如潮水般從戰場上潰退下來。
公元1436年,教廷新會在巴塞爾與胡斯派達成協議,承認了胡斯派的許多教義。
15世紀,一場大瘟疫席卷了歐洲,整個社會陷入動蕩不安的局面。
普通民衆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英國和法國多次爆發反抗地主和富人的農民起義。
胡斯戰争之後,農民起義在德意志愈演愈烈,還蒙上了宗教色彩。
印刷術的出現對農民起義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
15世紀中葉,荷蘭和萊茵蘭已經掌握了活字印刷術,随後,這項技藝傳到了意大利和英格蘭。
公元1477年,英格蘭的第一個印刷商卡克斯頓在威斯敏特創辦了印刷廠,《聖經》被大量印刷和廣泛傳播,四處可見人們在讨論有關《聖經》的問題,整個歐洲俨然變成了《聖經》讀者的世界,而這種現象此前都未曾有過。
此時教廷陷入混亂與分裂局面,無力自衛,王侯們正在尋找機會削弱教廷在其領土内對财富的控制力量,印刷術的發展無疑給普通民衆注入了更加清晰的宗教思想以及更豐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