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歐洲的知識複興

關燈
它的速度比滿載槳手時還快。

    人們還能夠制造出高速運行的車子,不必用人力或者牲畜作為動力,而是靠無限的動力推動,就像古人的戰車上裝有鐮刀一樣。

    将來還可能制造出飛行器,人坐在其中隻要轉動曲柄,就能像鳥那樣撲打翅膀在空中飛行。

    &rdquo 雖然羅傑·培根在13世紀的時候就大膽做出了預言,但是直到3個世紀之後,人們才開始系統地嘗試探索被人類紛繁事務所掩藏的巨大能量與利益。

     阿拉伯人不僅給基督教世界帶來了哲學和冶金術,還帶來了造紙術。

    可以說,紙張的廣泛使用是歐洲知識複興的重要前提。

    造紙術起源于中國,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2),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紙張。

    公元751年,撒馬爾罕的阿拉伯軍隊與中國唐朝軍隊激戰,取得勝利,他們俘獲了一些技術娴熟的造紙工人,從這些工人身上學會了造紙的技術。

    9世紀時阿拉伯人寫的紙本手稿仍然保存至今。

    造紙術傳入基督教國家,或是通過希臘,又或是通過西班牙,因為基督教徒收複西班牙時繳獲了摩爾人的造紙坊。

    但是,在西班牙基督教徒的管理下,造紙術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直到13世紀末,歐洲的基督教界才制造出了質量較好的紙張。

    後來,意大利的造紙術不斷發展,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14世紀時,造紙術傳入德意志。

    到了14世紀末期,德意志人運用造紙術制造出了大量價格低廉的紙張,使得書籍印刷演變成了一種切實可行的商業業務。

    于是,印刷術就這樣自然而然且勢不可當地發展起來。

    此後,人類的知識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且更加充滿活力的階段,知識的傳播不再隻是如涓涓細流,而是彙聚成了洶湧澎湃的洪水,湧入千萬人的腦海之中。

     印刷術發展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聖經》的印刷數量在全世界範圍内猛增;另外一個則是學校的教科書變得更便宜了。

    人們廣泛地閱讀書籍,知識得到了迅速傳播。

    不僅書籍的數量大大增加,就連書籍内容的質量也有所提升,更易于人們閱讀與理解。

    讀者完全可以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而不再是埋頭深究文章中晦澀詞語的含義。

    閱讀變得越來越方便,讀者也變得越來越多,書本不再隻是華麗的裝飾品,也不再隻是學者的秘技。

    學者寫作時也把普通民衆納入受衆範圍,改用日常語言,不再使用拉丁語。

    公元14世紀,歐洲文學開始萌芽。

     到目前為止,我們隻讨論了阿拉伯人在歐洲知識複興中發揮的作用。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蒙古帝國的征伐對其所造成的影響。

    蒙古人極大地激發了歐洲人在地理方面的想象。

    在大汗統治時期,亞洲與西歐曾一度相互往來,交通道路暢通無阻,各國的使節紛紛來到哈拉和林的宮廷。

    亞歐之間因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恩怨造成的隔閡有所消減。

    羅馬教皇對蒙古人改信基督教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當時蒙古人仍然隻信仰原始的薩滿教。

    一時間,教皇的使節,印度的佛教僧侶,阿拉伯的官員,意大利、巴黎和中國的工匠,拜占庭和亞美尼亞的商人,波斯和印度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都聚集在蒙古人的宮廷中。

    人們在曆史資料中聽到過太多蒙古人征戰和殺戮的故事,卻很少知道他們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

    實際上,蒙古人在知識和方法的傳播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從蒙古民族兩位偉大領袖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那模糊而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來看,他們至少與浮華、自負的亞曆山大大帝,政治幽靈的招魂者、精力充沛卻目不識丁的神學家查理曼大帝一樣,都是極具悟性和創造性的君王。

     在這些蒙古宮廷的來訪者中,最有趣的當數一個叫馬可·波羅的威尼斯人,他後來把自己的經曆寫成了一本書。

    大約在公元1272年,馬可·波羅跟随他的父親和叔叔一起來到了中國。

    這兩位長者之前已經造訪過中國,大汗對他們的印象十分深刻,因為那是大汗第一次見到拉丁人。

    于是,大汗請他們返回歐洲邀請學識淵博的人士和學者來中國,向他介紹基督教以及那些令他感到好奇的歐洲事物。

    因此,這次他們帶着馬可·波羅來谒見。

     上一次他們取道克裡米亞,這次則是途經巴勒斯坦而來。

    他們帶着大汗的金牌和其他信物,一路上方便了不少。

    因為大汗曾說過想要一些耶路撒冷聖墓教堂裡的燈油,所以他們先去了耶路撒冷,再借道西裡西亞來到亞美尼亞。

    但是因為當時埃及蘇丹正大舉進攻蒙古人的領地,所以他們向北繞了很遠的路。

    他們又經過美索不達米亞來到波斯灣的霍爾木茲,似乎準備走水路。

    他們在霍爾木茲遇到了來自印度的商人。

    後來,由于某些原因,他們沒有坐船離開,而是轉向北方,穿過波斯沙漠,進入巴爾赫,又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喀什噶爾,接着經過和田和羅布泊進入黃河流域,最終抵達北京。

    大汗在北京備宴熱情地款待他們。

     馬可·